至于推在额头上的扫描眼镜,团队里是人手一个,从外表是绝对看不出差异的。
朱祝也不解释,冲临时搭档姚平笑笑就算了。
这次水下作业,朱祝只能带陆笛。
笔记本电脑交给了袁仲夏。
“目标水域地形图已经传送到了潜水舱的电脑上,声呐探测设备没有发现异常。”晏龙不断地检查、监视着各种数据结果,他借着电脑屏幕的摄像头,看着朱祝与姚平进了潜水舱,然后甲板上吊车“抓”起潜水舱,然后缓缓挪移到船舷侧面,带着潜水舱进入三十米左右的深度,确定潜水舱不会撞到船底之后,这才松开了抓扣。
“游龙号,你已脱离,祝一切顺利。”
“游龙号已收到,推进器正在工作,一切正常,谢谢。”
水下作业摄像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舱外的,一个是舱内的,可以记录操作过程,同时也能及时帮助操作人员发现意外情况。
陆笛知道船上能看到这边的情况,加上潜水舱里还有一个姚平,所以他没出来,继续保持着沉默。
潜水舱在缓缓下降。
起初海水是近乎透明的碧蓝色,在日光渲染下像一块通透的翡翠。
随着深度增加,阳光仿佛变成了头顶上挂着的一面镜子,晃啊晃的,让人有些眼晕。
——又像是掉进了一口上小下大的深井。
逐渐变暗的海水带来了压抑的感觉。
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噩梦,这种失真又脱离实际的感觉让人无法自控,不断产生紧张的情绪。
“嗨,第一次下海?”姚平适时地开启聊天模式。
这是为了缓解内心的情绪,也是两个人进行水下作业的好处。
如果没有朱祝,他会用通讯跟海面上聊几句放松。
姚平看到朱祝眉头越皱越紧,还是决定先打开话匣子。
“不适应吧?过会儿就好了,不要往海面上看,会头晕。”
“嗯,没尝试过,不过下海这词吧,是不是有点……”
朱祝话还没说完,舱内与海面船上都是一片笑声。
现在跑到海上搞科研的,普遍年纪会小一轮,最大的带队负责人也才五十岁,基本都是新世纪之后出生的人,听得懂这个笑话。“好吧,没潜过水?”
“几年前在三亚度假的时候潜过,那才七八米。”
浮潜能看到珊瑚礁与热带鱼群,享受灿烂的阳光与美丽的海水,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朱祝扶住眼镜,拉下来看扫描过的视野。
舱外是一条条难以形容的线条状物体,有些粗,有些细,还有的像旋涡一样打转,看似乱七八糟,仔细一琢磨还有某种规律穿插其中,仿佛身陷毕加索的名画。
朱祝:“……”
难道这就是幽灵“眼中”的世界?
可怕。
原来大家真的不是一个次元的生物。
“这是海水探测反馈图,最粗的那个应该是季风洋流吧。”陆笛在扫描眼镜附带的耳麦里说。
他知道朱祝在想什么,因为下水之后看到这幅画面陆笛也震惊了,差点以为眼镜功能强大到可以记录他所见的一切。
然后陆笛发现自己误会了。
载体对幽灵来说只是载体,他不是晏龙,没有跟这些仪器融为一体的可能。
夏教授为了做出这些载体,是下了很大功夫的,虽然建立在晏龙载体改进的基础上,但是为了不让这些东西被幽灵的能量粒子干扰,失去原本的功能,用了特种合金做元件与外壳。
陆笛通过朱祝看过一眼材料价格,然后陆笛表示要彻底遗忘这件事,否则要做噩梦。
希望这次任务一切顺利,至少不要再报废“载体”了,伤不起啊!
陆笛的声音只有朱祝能听见。
现在阳光已经彻底消失了,四周一片幽暗,偶尔可以窥见漂浮的光点。
这时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忽然扑上了潜水舱的前壁。
众人一惊,姚平及时稳住。
在潜水舱携带的灯光照耀下,这团东西迅速变形变色,然后飞速倒退着游走了。
“……好大的鱿鱼。”
柔软的躯体盖住了整个潜水舱的前壁,大约是被灯光吸引来的,受惊喷出了许多墨汁,这才造成了刚才的惊吓。
“没事,外舱是很坚固的。”姚平安慰。
朱祝比了一个他知道的手势。
这时他忽然听到陆笛说:“还有很多。”
朱祝一愣,紧接着摄像画面里出现了很多“庞大”的影子,围绕着潜水舱打转。
“游龙号,你们遇到了巨鱿群,马上关闭灯光。”
“收到,已执行。”
姚平眼疾手快地按下几个按钮,不仅潜水舱前方的灯光熄灭,驾驶舱前面还放下了一块挡板,遮住来自潜水舱内部的仪器光亮,现在潜水舱就是一个海中的黑色圆形幽灵。
鱿鱼的趋光性很强,渔船钓鱿都会用灯光引诱。
姚平紧张地看着仪器,潜水舱对危险生物的声呐反射有数据,但是主要针对的是鲨鱼。
“这些闪烁的点……”
朱祝盯着屏幕。
想到陆笛刚才的话,朱祝震惊地问,“我们是掉进了鱿鱼巢穴吗?”
刚才撞上的那只保守估计有八米。
有的种类巨鱿鱼能达到十五米至十八米,这个体积能把潜水舱整个裹住,它们是拿生命跟抹香鲸搏斗的种族,别看是无脊椎动物,腕力绝对大到你怀疑人生。
而且它们的脾气不太好。
“发动机与推进器的噪音已经降至最低。”
姚平一边操作一边吐槽,“除非开机甲,否则我可不想跟这群家伙在海里比力气。”
朱祝不由得问:“你遇到过吗?”
“没有,但是听科考前辈说过,这玩意的麻烦可大了,曾经有一个英国的潜水器,差点被一群巨鱿鱼用腕足抽成了陀螺。虽然质量过硬里面的人也没事,但是那个心理感受……我的天,我可不想用那种方式跟这台潜水舱一起上学弟学妹的教科书。要知道英国那台潜水器就放在了博物馆里呢,大家都能摸几下外壳上巨鱿鱼留下的痕迹。”
姚平正吐槽呢,来自海面的通讯切了进来。
“游龙号,汇报你目前的情况,完毕。”
“水深402米,正在缓慢下降,潜水舱没有损伤,请通报巨鱿群移动状况,完毕。”
朱祝下意识地用手指关节轻扣眼镜。
陆笛通过耳麦说:“前舱挡板放下了,我看不到外面的情况。”
那边姚平嘀咕道:“不正常啊,这片海域这个位置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巨鱿。”
巨鱿是深海生物,除非繁殖否则不会成群聚集。
“游龙号,请往目标偏北方向缓慢移动,巨鱿群正在经过你所在的位置,预计三分钟之后可以打开推进器,完毕。”
“游龙号收到……等等,前方有异物,是鲸类的声呐反射!完毕!”
潜水舱里的人与海面上的人一起盯着十几只鲸追逐着巨鱿群而来。
“游龙号,注意闪避!”
“……”
这次姚平连回话都没工夫,朱祝在旁边报数据。
撞上的可能很小,可是一群鲸携带的冲击力绝对够呛。
十分钟之后,看着远去的那些光点,姚平松了口气,擦汗说:“搞不好我们赶上了抹香鲸群跟巨鱿群大战。”
陆笛没说话,他有种感觉,刚才那一群不像在捕猎,像在撤离逃命?
可是仪器没有捕捉到异常数据,他也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游龙号已经跨越温跃层,目前深度641,位于目标正上方……”
“深度750,可以拍到海床上的景象,仪器反馈目标碎成了三十多块,我正在选择体积比较大的。”
前舱挡板缓缓升起,陆笛也看到了海底的情况。
他的瞳孔猛地一缩,海底浑浊模糊的画面,在他眼中犹如盖在火炉上的一张毯子,四面八方都是火,而火焰的来源就是远处的那道海沟。
“抓取陨石,再上浮需要多久?”陆笛急促地问。
朱祝一愣,马上问姚平。
“呃,半小时?”
“如果什么都不捞,立刻走呢?”
面对忽然出现在潜水舱里的声音,姚平吓了一跳,但本能地以为是其他通讯设施。
“……那也要二十五分钟,采集陨石是很快的,主要是推进上浮的过程。”
“越快越好,海沟下方可能是海底火山,有喷发的危险。”
陆笛本来想让朱祝马上走,但是看火焰平静流淌的情况,不像是马上翻脸的样子。
“什么?”姚平手一抖。
“别乱!”朱祝立刻说,“现在什么事还没有。”
姚平机械性地点头。
“海面上探测不到这里的数据,可能是海沟的地形原因,潜水舱里有仪器能查吗?”陆笛追问。
“我带了。”朱祝爬起来蹲着走到后舱,把一个能扛深水压力的探测器扣在打捞杆上,然后把打捞设备按进压力舱。
打捞设施一放出去,朱祝就收到了探测器的数据。
“游龙号呼叫海面,数据已传送。”
“……正在分析数据,游龙号,只选择一块陨石,捞起就走。”
陆笛死死地盯着舱外,潜水舱不敢落在海床上,姚平采取遥控的方式,让打捞采集设备接近了距离这里最近的一块陨石。
第71章 不好
海面之上。
在听说海底火山随时可能喷发的噩耗之后, 团队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但是很快就恢复过来。
游龙号已经抵达海床了,距离海面有八百多米的距离, 即使想要救援, 也是鞭长莫及。
“……上浮需要时间,那是科考用潜水舱,不是核动力潜水艇!”
“需要放弃打捞陨石的计划吗?”
甲板上的众人提着一口气, 心都跟着悬上了半空。
他们不是在担心自己的安危。
如果海底火山爆发, 进行水下作业的游龙号潜水舱凶多吉少, 但是对海面上的军舰影响很小, 就算同时发生地震,海啸也是在近海大陆架形成的,对行驶在广海上的船没什么威胁。
团队负责人眉头紧锁,痛苦纠结了十几秒,猛地一捶拳头:“告诉游龙号,只捞一块陨石,不管大小。”
蹲在通讯台旁边的人接到命令,马上设备开始呼叫。
“数据!游龙号携带了简易的石英压力传感器,正在测量海床附近的地质数据!”
“什么?干得好!请求美杜莎号把这片区域的相关数据传过来,我们马上进行对比分析!”
一群人冲到了仪器面前, 撸起袖子开始干活。
袁仲夏帮不上忙,扭头看笔记本电脑。
“晏龙, 情况怎么样?”
“……数据不全,需要持续接收,这方面的知识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晏龙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刚才情况紧急,陆笛被迫出声。
姚平紧张之下没有注意, 他可能以为是海面通讯频道里的声音,但是这里的人清楚地知道,声音就在潜水舱里。
游龙号潜水舱上怎么会有第三个人呢?
团队负责人知道朱祝的情况,也知道朱祝带了华夏最新研发的生物AI,所以他略过了这个情况,没提半个字。
其他人被火山可能喷发的危机震得脑袋嗡嗡响,下意识地执行命令,也没来得及仔细想。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有人反应过来。
晏龙低声对袁仲夏说:“看看周围,有异常表现的人吗?”
“你是说——”袁仲夏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晏龙的意思。
这次的任务,除了要千方百计地获得其他国家的技术,同时也要防备自家的技术被窃取,对内部人员的监督也不能少。
虽然能被派遣出来的,从档案与平常表现来看,都是“靠得住”的人,但是这次团队的人员太多了,大部分只是普通的科考人员不是军方单位的,也没有经过军事化的保密训练。
以他们的权限,接触不到机密的技术。
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他们都泄不了密。
可是现在,他们却有可能把今天发生的事说出去——潜水舱里出现的奇怪声音,竟然在火山喷发之前,发现了所有仪器都没检测到的地壳活动迹象。
袁仲夏扫视着甲板上的人,只见大家都是一副慌张的模样,没有东张西望的人。
“就算内部没问题,这事也不好隐瞒。”袁仲夏发愁。
现在情况危急,游龙号只能打捞一块陨石,华夏方面要对地球联邦通报这边海域存在的“危机”,只能说是游龙号下去之后“意外”发现的。
这种官方解释,各国科考团不在背后打听就奇怪了。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把石英压力探测器放出去?
又为什么笃定火山一定会喷发?
就算袁仲夏是个门外汉,他也知道像这种地质数据的搜集,最少也要以月为单位,通过不断的数据对比,才能确定压力值的逐渐攀升,地壳有剧烈活动迹象。
现在这个时间差打不上。
游龙号明显是在发现有问题之后,才向地球联邦科考船美杜莎号提出申请要求发数据的。
“……这件事以后再说,现在提只是为了让你注意一下,先确保内部没有人想要故意泄露。”晏龙像是深吸了一口气,声音里也有一丝紧张的情绪,“我们必须做好准备,陆笛也许还会继续‘说话’,甚至‘露面’。”
58/168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