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能去“侦察”了。
晏龙准确地说了一个时间:“我们还可以在这里停留四个小时左右,直到涨潮,你先去周围看看。”
***
同一时间,朱祝浑身湿透,不断地打喷嚏。
他是跟着地球联邦工作人员搭乘的救生船,漂出去半小时之后,就运气很好地被一艘英国军舰救了,而他直接冒充了刘博士的助手。
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长得差不多,只要不直接做脸部识别,朱祝有信心暂时蒙混过关。
——只要不遇到在美杜莎号上打过照面的特工。
甲板上很混乱,因为不是本国人不被允许进入船舱,被救起来的人只能围坐在一起。
朱祝扶着刘博士,后者有点发烧。
朱祝悄悄地摸向自己衣服内衬,那是一个很像纽扣的定位器。
定位器还在工作。
希望一切顺利,所有人都赶上了救援。
希望天亮之前,发现他失踪的华夏方面能够根据信号追踪,把他接走。
***
地球联邦,仙人掌大楼。
辛萨科议长听完秘书打来的一条通讯,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美利坚的军舰救下了俄罗斯科考团,现在扣着不放,还传出有搜身的丑闻,俄罗斯方面火了,要求十分钟内必须放人现在他们直接把雷达锁定在美利坚的军舰上了。
“我以为诸位先生、女士分得清什么场合应该做什么样的事。”
辛萨科冷声说。
作为联邦议会的议长,辛萨科最大的底气就是联邦总部地下冻土层的矿石,它能制造一种新型材料,是各国宇宙飞船外壳的主要成分。在地球上,只有仙人掌大楼所在的岛屿与海域储量丰富,其他就要去外太空开采了。
陨石危机迫在眉睫,大家都想赶工再造一艘飞船。
于是权衡利弊之后,几个大国决定还是放弃救援其他国家特工可能获得的利益。
各国元首一致通过了“救援上来的成员,马上按照国籍归还各国,不管是地球联邦工作人员还是各国特工,都不允许搜身或者碰触他们的随身物品”的决议。
也许背后还会有别的指示,比如白头鹰小组坚持要盯某个华夏特工的踪迹,但是只要不暴露行踪,就不会遇到危险了。
这次视频通讯结束之后,华夏方面立刻联络了安达曼海上的军舰。
“请汇报首长,我科考团是第一批从美杜莎号上逃出的救生船,也由我方军舰成功救援,同时还救助了41名美杜莎号工作人员。
“我科考团登上美杜莎号的,总共37人,实际救助34人……呃,这个括号,总共37+2人?”
军舰那边看着科考团负责人交上来的名单,有点摸不着头脑,怎么还有隐藏人员的?
不过燕京方面一听就懂。
“有谁走散了?”
“袁仲夏、朱祝、还有情报官张涛。”
不用问,那个+2肯定是跟着这支小队走了。
“……有新情报,朱祝找到了,英国军舰救了一批国籍是华夏的美杜莎号工作人员。”
“马上把他接回来。”
情报资料没有无所谓,可是生物AI丢了,这才是真正的损失。
燕京方面十分焦急,一方面指示扩大搜救范围,一方面让人联系商都基地。
比如有没有办法在没有具体定位的情况下,在茫茫大海里找到晏龙。
夏教授半夜被惊醒,最初急出了一头汗。
听完全部情况之后,他反而镇定了许多。
“夏教授,有办法吗?”燕京方面的人催促。
“没有。”
夏教授的话让通讯对面的人脸黑了。
“……我不敢说晏龙永远不会失败,但是在这种突发的、极端的情况下,晏龙值得信任,他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夏教授不是说大话,他拿出单子,晏龙出任务会带什么装备,袁仲夏会带什么的东西,全部列得清清楚楚。
“……我建议,在出事海域进行地毯式搜寻,别国搜索过的区域也不要放过,晏龙可能只是隐藏起来了。我相信晏龙还有他的伙伴、战友,一定会想办法给我们发信号的。”
***
晏龙吹着海风,听着一声声拍打着礁石的海浪。
忽然他捕捉到了远处有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声音,这是与海水格格不入的噪音。
晏龙立刻站起,飞快地打开背包,从防水保护层里拿出笔记本电脑。
这时陆笛也忽然“闪现”,激动地说:“我看到飞机上的标志了。”
熟悉的徽章,熟悉的红色旗帜。
“你能联系上救援飞机吗?”
如果有选择,陆笛自然不会去“真身求援”,因为可能吓到直升飞机驾驶员,造成事故。
礁岛上没有能够点火的东西,天又黑。
晏龙迅速启动电脑,敲打着键盘说:“需要距离足够接近,想个办法让他们过来。”
“没问题,我们有一群小可爱在这里呢!”
陆笛二话不说,立刻“跳”入嬉戏的海豚之中。
这群海豚吃饱了一直逗留在附近,要求陆笛陪玩,现在被手套与陆笛本身带领着,飞速旋转跃出海面,一个接着一个。
场面很大,非常热闹,一下子就引来了直升飞机的注意。
“海豚?”
“不是,海豚那里好像有人。”
直升飞机上拿着望远镜的救援人员吓了一跳。
陆笛假装“泡”在海里,时不时露出一个上半身,还向飞机招手。
“真的有人,过去看看。”
“等等,搜索到那台设备了!有信号!”
看着屏幕上迅速亮起的一个光点,晏龙忍不住笑了。
“夏教授告诉他们了!他们果然在搜寻这个!”
直升飞机盘旋了两圈,看到了礁岛与抱着笔记本电脑的晏龙。
雪亮的灯光照在海面上,半昏迷的张涛睁开眼睛,看到了机身上的标志,他意识到了什么,彻底放松下来。
这漫长混乱的一夜,即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怎么说呢,最后那个类似蓝牙,不需要经过通讯基站
只要两边都开着,搜索到了就表示另外一个设备就在附近,缺点是——要足够近
第83章 比较
张涛醒过来的时候, 差点以为自己还在海水里,耳边回荡着海豚欢快的鸣叫声
但他闻到了熟悉的消毒药水气息。
摸着雪白的被褥,这才感觉到了真实。
——真的获救了。
然后张涛想到了自己的任务, 心里一急, 就坐了起来。
脑袋立刻像是被什么捶了一下,头晕目眩,差点栽到床底下。
幸好负责看护的医疗人员发现得快, 一把将张涛扶起来:“别乱动, 你现在只能躺着。”
医疗人员虽然带着口罩, 穿着医护人员的服装, 但是从他的声音与干练的眼神不难看出,这不是普通的医院。
“我在哪里?”张涛嘶哑着声音问。
医疗人员报了一串外人根本听不懂的编号。
张涛心情一松,慢慢躺回了床上,原来自己回到了科科群岛。
“跟我在一起的人……他们都获救了吗?”
“是的。”
医疗人员好像有点惊讶,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肯定地说:“你的队友情况很好,在补充了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之后,就恢复了健康,今天上午已经搭乘飞机回国了。”
张涛点点头,他猜到袁仲夏会立刻送资料回国, 毕竟夜长梦多,早交任务早安心。
放下这桩心事之后, 慢了一拍的脑子才想起华夏科考团的其他人员,张涛连忙问他们的情况。
得知华夏科考团在美杜莎号遭遇袭击的第一时间就全员撤离,及时登船,又运气极好地被本国军舰救援,最严重的伤是崴脚与呛水受凉出现的发烧、肺炎之后, 张涛很是感慨。
“是啊,这次虽然事情很大,但是总的来说,大家运气都很好。”
“救援人员说你们遇到了海豚……”
这次紧急派遣的海上救援飞机,就是从这座基地出发的。
而这次救援遇到海豚指路的情况,也被大家知道了,实在很神奇。
“……没错,我模糊记得是海豚救了我们,不然以我们的体力,可能游不到那座礁岛。”
这是张涛按正常逻辑做出的推测,医疗人员欲言又止。
——不,那位姓袁的同志身体好得很,并没有明显的脱力症状,就是在海里泡久了加上夜晚穿着湿透了的衣服,有点失温,身体疲惫而已,挂完水立刻满血复活了。
这种身体素质就算丢到荒岛上,大概也能求生一星期到半个月吧。
根据袁仲夏所说,张涛在美杜莎号上就受伤了。
所以在不知情的人眼中,袁仲夏带着昏迷的同伴,硬生生游出了沉船旋涡的范围,还漂得比谁都远,如果不是救援飞机及时扩大了搜索范围,恐怕到天亮都找不到那处礁岛。
这种强悍的身体素质与危急之中带着受伤同伴逃出生天的夸张能力,谁敢不说一句“铁人”“牛人”?
就算有海豚的帮助,那也是逆天的运气啊!
同样是沉船失事逃离,自己国家的秘密战线人员遇到了海豚,其他国家特工遇到了鲨鱼,这不是运气是什么?
当然,张涛与医疗人员都不知道,真相并非运气而是“幽灵外挂”与“晏龙外挂”。
值班医疗人员喊了医生给张涛做了一遍检查,又拿来煮好的稀粥给张涛,等到一切忙完,这位医疗人员交了班,去向基地上层汇报。
“……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张涛好像认为他有两个同伴。”
事实上,救援飞机只从海上救了两个人回来。
除了张涛,就只有袁仲夏。
这些涉密人员的名字都是假的,只有秘密档案上才有真实姓名,袁仲夏倒是真的姓袁,但是张涛估计从姓氏到年纪到履历没有一个是真的。
救援队也了解这种情况,可是说实话,当他们接到“失踪人员可能是三个,也有可能是两个”,“救起来问一个姓袁的同志,人是不是都在就行了”这种模糊的命令时,还是满脑袋的问号。
问是不能问的,上级命令就是命令,只管执行。
救援过程中其实不止出现了海豚,还看到了海里有个人。
可是救援人员拴着绳索下来的时候,就没看见那个人!
问袁仲夏,得到的答案是“人都在这里,没有漏人”,而飞机记录仪这段拍摄出现了奇怪的干扰空白,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产生了幻觉。
幻觉就幻觉吧,怎么张涛苏醒之后,也觉得跟他一起在海上漂流的是三个人?
“所以我们到底从海上救了几个人回来?”
当日参加救援队的人彻底糊涂了,不过很快,他们就得到了答案。
——救援时让他们搜索的,那台编号像乱码的设备是生物AI的载体,他们看到的“第三个人”是生物AI的虚拟投影。
原来如此。
救援队成员恍然大悟,等到这次保护华夏科考团的军舰回航,大家彼此一交流,又模糊地知道了游龙号出事AI发挥作用的事,对于能花式救人的生物AI产生了巨大的惊叹。
出于规定,不能私下讨论,但是他们已经在心里认定——生物AI能跟动物交流,比如海豚,不然为什么海豚会指路?
***
晏龙一回到商都就立刻返回基地,他不止需要交任务,还要“脱离”。
这次回归有点万众瞩目的味道,陆笛第一次见到了商都基地的负责人李少将。
还有夏教授带领的科研小组全体成员、据说负责二号季厘研发的张巽教授与他的半个团队(另外半个跟季厘出国了),一堆不认识也叫不出名字的参谋……
陆笛吃了一惊,看着笔记本电脑被郑重地带走,以为里面有什么重大机密文件。
其实不是。
李少将在夏教授的陪同下,很正式给了陆笛两张证件。
一张是华夏身份证,一张是商都基地的职务证件。
跟之前拿到的身份证明圆环不同,那个充其量只是进入底下基地的临时授权证明,现在陆笛有了真正的身份,切实的职务,有与身份证件绑定的薪资卡,档案正式归入商都成员记录。
“欢迎加入商都。”李少将显然早就做好了功课,主动地握了握手套。
这是审查考核期过了。
陆笛想到这个会通过,但是他没想到会有这么正式的仪式。
他看着周围的商都特别执行队成员,还有笑着的夏教授与研究员。
陆笛有些发愣,低头看身份证。
出生年月,没错,三年前。
照片也是他自己。
工作证上的年纪写的却是他自己的心理年纪,19岁。
身份证有效期七年,跟同年纪的普通人差不多。
“没准七年之后,照片要换,工作证上的年纪也要换嘛。”夏教授笑着解释。
陆笛的心情很复杂,他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有晏龙、有平时相处的队员,但是这种得到了“承认”的感觉,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牵动他的情绪。
——这是另外十几个人格永远给不了陆笛的感受。
“这个住址……”
“哦,其实是商都一座研究所的地址,晏龙填的也是那里。”
陆笛有了一种微妙的错觉,脱口而出:“所以我们的户籍在一起?”
众人:“……”
“哈哈,不好意思,户籍没有办过……你们都属于不能查阅的秘密档案,没有登记户籍。”李少将没想到陆笛的关注重点这么清奇,忍着笑说,“如果你真的需要,也可以考虑去办一下。”
68/168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