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少帝春心(古代架空)——寒鸦/梅八叉

时间:2021-08-15 08:10:12  作者:寒鸦/梅八叉
  傅元青沉吟一会儿,抬眼看向棋盘上的局势。
  如今白子已蜷缩一隅,黑棋在棋盘上肆无忌惮的圈画领地,乍一看黑棋势力要起,可整个棋盘白棋散落,将黑棋的实力分割的四分五裂。
  如今棋盘上混乱不堪,恍惚中有崩盘之象。
  昨日太庙减谥一事,陛下并未一时气话,甚至不打算遮掩。大张旗鼓入了皇城,将昏君的样子做足。
  今日若上朝定要被群臣攻击,少帝却丝毫不在意。
  ……是不是有些别的打算。
  权柄交迭之时,恐慌夹杂着别的心思,局势总有些动荡不安……
  只是不知道老天爷还许他多久的时间。
  正在出神,曹半安已经进来,跪在脚踏上,握着他的手腕,瞧见了那镣铐,眼眶发红:“老祖宗,您受苦了。”
  “我没有大碍。”他轻轻咳嗽,“只是不知道今日朝局如何。”
  “皇极门已经传来消息,师建议大人领衔,联合了二百六十多位大臣们一起上奏,斥责陛下不守祖宗礼制,为皇考减谥,又斩皇考灵位,是昏庸亡国之道。”
  “那我呢?”
  “您?”
  “昨日天子拥我坐辇走中道入朝。无人进谏吗?”
  曹半安摇了摇头:“皇极门那边儿暂无须消息传来。”
  “都察院也没人谏言?六科廊呢?”
  “皆无。”
  傅元青在棋盒中抚摸着棋子,棋子冰凉,轻微撞击,发出悦耳的响动。他知道自己已烧了起来,他身体太差,便是这般调理但凡有些风吹草动,便好不起来。
  “皇上算好的。”他说。
  “什么?”
  “皇上看似震怒,失了所有理智。可昨日所做作为又极为缜密。该让外臣知道的,都全然知道,不该让外臣知道的……没有人知道。”
  曹半安怔了怔,道:“可主子爷为何要如此?”
  曾经中心天元是一颗最先放落的黑子,在拉锯中多次翻转,如今已经有一白子在天元处。
  “他知道我以身为饵、为他震慑朝野而死的心,便急着自己挡在前面。可他又想护我……所以便无人知道我与天子共辇,也无人知道我被拘于永寿宫。”傅元青笑了一声,可眼角泛红,“他知道那些有心思的人,受不得天子昏聩这般的诱惑,自然已在暗中蠢蠢欲动。”
  “主子爷爱惜老祖宗。”曹半安问他,“老祖宗也知道了主子爷的苦心……这不好吗?”
  “你不要学方泾的口气,说些什么违心的话了。”傅元青道,“有些事你比他懂我。”
  傅元青又执一白子,在空中半晌才缓缓落下。
  只这一子,周围黑棋气口已封,棋盘上局势陡然翻转,黑棋死伤大半。
  傅元青将那白子周围黑棋一一提走。
  一只白子孤零零的在星位上,与中心天元交相辉映。
  它孤立无援,转眼就会被黑子围追堵截,再无脱身的可能。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傅元青道,“夭寿不贰,修身立命。孤星待去,大局方定。”
  曹半安落泪:“老祖宗!”
  “半安,有些事是真的美好。”他低声道,“只可惜……我是傅元青。”
  他是傅元青。
  是臭名昭著的大奸宦。
  所有的美好不过昙花一现,不会有人放过他。
  *
  送走了曹半安。
  傅元青放下心来,然后他靠在榻上,拢紧身上的那件天蓝色貂绒大氅。他真的有些累了,眼已不由自主的闭起。
  方泾在他耳边焦急的呼唤,也变得遥远而迷糊。
  他似乎回到了那个除夕夜。
  少帝站在雪地里,冲他微笑。
  然后少帝的面容与陈景缓缓重叠在了。
  又缓缓分开。
  他逐渐分不清他们的区别——其实这也许没什么必要了。
  他记得的那些时刻,对面的人张开双臂,搂住他的那些时刻。
  所得到的是许多许多年里,他唯一熟悉的温暖。
  *
  他再醒来,是被人揪住了领子提起来,一碗温热苦涩的液体往他嘴里倒灌。
  方泾还在喊:“主子爷,使不得!主子爷!”
  傅元青茫然睁开眼,少帝的面容落入眼帘。
  他依旧盛怒之下,面色憔悴,拿着早晨他忘了喝的那碗汤药,往他嘴里灌。又急又猛,傅元青呛得不停咳嗽。可即便如此,浓重的苦涩,还有下面垫着的血腥味,一如过去三个月那样熟悉。
  “陛……咳咳咳……”傅元青呛得眼泪直流,大部分药都撒落了出来。
  少帝咬牙切齿的问:“傅元青,你这么想死?”
  傅元青捂着嘴,压抑咳嗽,摇着头。
  然而作用不大,撕心裂肺的咳嗽从他的嗓子里传出来。
  少帝急了,按着他的后颈,亲上去给他渡气,一点一点的平复了他急促的喘息。
  “发烧了为什么不喝药?”他问。
  傅元青仰头看他。
  虽然意识还有些模糊。
  他瞧着少帝样子……睡梦中的那个人真真切切的与他重叠在了一起。
  “别生气了,是我忘了喝药……”他低头亲吻少帝手背,温和的说着话,然后仰头看他,“煦儿。”
  少帝呼吸一紧。
  “阿父叫我什么?”
  “煦儿。”
  少帝眼眶红了,低头看他,抚摸他的后颈,声音有些微颤抖:“我等阿父唤我等了许久。阿父……你知道吗?”
  “是我太笨拙了。”傅元青对他说,“我应该早就明白陛下的心意才对。”
  “没关系。”少帝笑起来,“我早就问过百里时了,炉鼎换人也没问题,陈景……陈景阿父就忘了好了。未来我便与阿父一同双修,好不好?”
  傅元青轻轻嗯了一声。
  少帝有些小心谨慎的问他,“我、我昨天是不是太过分了,阿父?”
  傅元青摇头。
  少帝搂着他亲吻他,又让方泾将那碗药热了重新端进来。
  可他依旧搂着傅元青舍不得放手,便让他靠在自己怀中,把药递给他。
  于是傅元青闻到了他身上被香囊的芬芳遮掩的血腥气。
  “阿父喝了吧,我看着你喝。喝了你就能健健康康,长长久久。”
  傅元青接过来,应了一声是。
  心头血所做药剂,七日为一次,辅佐双修……
  他自诩算无遗策。
  可如今面对赵煦却感觉被逼至末路穷途。
  傅元青的视线越过少帝的肩膀,看着早晨所行那盘残棋。
  那颗白子依然孤独的站在西天的星位上。
  手中的碗仿佛有千斤重,傅元青沉默了一下,将那碗苦涩的药饮尽。
  “阿父怎么哭了?”少帝问他。
  傅元青轻点眼角,有泪落下。
  他说:“大约、大约是药太苦了。”
  少帝用帕子擦拭他的眼角,喜悦中的他单纯的像孩子,笑道:“阿父原来这般爱哭,阿父是个爱哭鬼。”
  “嗯。”傅元青笑了一声,“是啊。”
 
 
第58章 我这样的人(二合一)
  剑兰胡同。
  庚家。
  户科给事中庚昏晓起得及早。
  庚昏晓一季只有补服两套,洗洗缝缝穿了五六年,依然褪色。
  庚琴琢磨着给他重新扯布做身好料子的,兴许穿得久些。
  然而给事中俸禄菲薄,他家中无田无产,没有别的“意外之财”,竟连两身官服钱也掏不起。
  天未亮时庚昏晓洗漱完毕,此时家中嬷嬷便已经磨好了豆浆,庚琴亦没什么小姐脾气,与嬷嬷一同做好了大饼,给庚大人算作早餐。
  桌上三碗豆浆,两张大饼,一碟咸菜。
  一家三口吃完后,便要个忙个的。
  庚昏晓在屋内刚穿好补服,拿着乌纱帽正往头上戴,就听见推门出去扫地的嬷嬷说了一句:“这是什么?”
  他出门去看。
  他家大门上贴了一张揭帖,上面版印墨迹未干,是一片时政文章,标题叫做《庙堂忧危疏》。
  庚昏晓左右看看,并无人迹。
  他从微光中瞧见了正文几个字,脸色已变,撕下那张揭帖,入门后,将门死死关上。
  庚琴瞧他脸色凝重,就着一点子炉火的光看,忙用火石点了油灯,放在桌边。
  兄妹两人一同看那《庙堂忧危疏》。
  此疏无署名,雕版版式粗糙,然而并无其他特征。
  内容自皇帝不为太后增上徽号讲起,又讲前些日子皇帝要为先帝移庙减谥的昏聩行径,再然后说天子不守孝礼,不尊先贤,危及社稷根本,撼动庙堂基业。与禽兽无异。引经据典,旁敲侧击。最后竟还有暗示天子非成帝血脉的意思。
  兄妹二人看完,只觉得冷汗出了一身。
  “哥哥怎么得到这样的妖书?”庚琴问他。
  “门口揭帖。”庚昏晓说。
  “难道是秦王殿下?若当今陛下非成帝亲生,兄终弟及,他便理应继承帝位。”
  庚昏晓瞪她一眼:“这种荒谬言论永远不要提及!”
  庚琴不畏惧,道:“哥哥也知道这等言论,一个字,一个念想就是流血漂橹的逆天大罪。如孝帝时因那位不可提及姓名的大儒有所冒犯,便诛杀其十族,所有与他有善意的诸人全部家破人亡,前后三年,无辜惨死之人约有上万。此案迄今不过十五年……菜市口人头堆积如山的日子历历在目。是什么人又胆敢将这些震撼天下的言论雕版刻印四处散播?”
  “雕版印刷,说明并非独我一份……我刚四顾,胡同里其他几家大人门口也有揭帖。这事而是早有筹谋。”庚昏晓面色更凝重,“需尽快面圣陈情。”
  “哥哥,若别人都没面圣,你去岂非要承受雷霆之怒。”
  “此事关乎社稷稳固,我为科道官,自然要行科道事。陛下也好,朝廷也好,在事情扩大之前应有所准备。若有心之人继续挑拨……”他将那《庙堂忧危疏》卷起来,放在袖囊中,叹了口气,“十五年前场景怕要再现。”
  他走到门口,回头看庚琴道:“我若身死,你记得替我收尸。”
  庚琴不买账:“家中钱财浅薄,哥哥若以身殉国,便连棺材都买不起。你还是安安分分回来吧。”
  庚昏晓被她一句话顶回来,有些怏怏然,然而他又一直拿庚琴没办法。
  于是叹了口气,往皇城而去。
  *
  他入宫后,去六科廊,写好奏本,找到六科廊的掌司太监田弘。
  “田公公,下官有急事需面圣陈情。”
  田弘不接他的奏本,客客气气笑道:“哎哟,庚大人,您客气了。今天大清早儿的从养心殿那边儿就下了旨意,今儿若有官员要面圣,可直接去尊义门外递本子等着陛下传唤就是。不用过咱们司礼监的手了。”
  庚昏晓谢过田弘便往养心殿而去,果然一路放行,到养心殿外尊义门递了本子,不一会儿就有司礼监长随迎他入内,待转入养心门影壁,便瞧见约有十几位朝中大员,有些进去的,也有些出来的。
  庚昏晓扫视一二,都是朝中颇为清廉刚直之人。
  诸位相识,心照不宣,互相行礼后便在院内散开。
  过了片刻,掌殿太监德宝便出来宣他入内。
  “皇上在东暖阁,与诸位大臣议事,您直接进去吧。”德宝道。
  他听了德宝的话,入东暖阁,就见年轻的帝王坐在东暖阁的榻上,正在翻看他的奏本。周围站了一圈人,内阁诸位大员如於阁老,浦颖等,有顺天府尹白迎秋,北镇抚司赖立群,司礼监代掌印曹半安,提督东厂的秉笔太监方泾,……在人群之外还有一内侍装束之人躬身在龙案上提笔记录什么,他看不清人脸。
  这群人让东暖阁都显得有些拥挤了。
  “这是今早的事?”少帝问他。
  庚昏晓道:“是,在臣门前发现,臣觉此事非同小可,便即刻入宫面圣。”
  少帝点头:“你做得不错,是该如此。”
  他放下那奏本:“揭帖呢?”
  庚昏晓从袖囊中拿出那揭帖,远处案几前的太监便已起身过来,对他道:“庚大人,给我吧。”
  庚昏晓这才发现这位乃是司礼监掌印傅元青。
  他一怔,傅元青已从他手中轻轻拿走了揭帖,放在案几上——那里大约堆了有二十来张类似的揭帖,看来早晨得到消息面圣的并不止他一人。
  少帝道:“赖立群你继续讲吧。”
  赖立群应声是,便道:“今日东厂得了消息,诸位京城大员门前都贴了类似的揭帖,便紧急联系北镇抚司去搜查。臣这边请示了曹秉笔,又和白大人通了气,在京城里敲了各位大人的门,林林总总怕是印了有五六千张,被咱们查得阅览过的也有近三千余份……”
  傅元青做完这些举动,并不走入人群,依旧孤零零一个人在龙案后提笔记录,似乎所议之事与他无关。
  庚昏晓便想起这几日的朝中的谣传。
  傅元青办事不利,惹怒少帝。
  如今司礼监由曹半安代管,连北镇抚司的提督权,也给了曹半安。
  傅元青空顶着司礼监掌印之职,已沦落到凄惨境地。
  他移回视线,见浦颖也正看着傅元青皱眉。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