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乱世做权臣(穿越重生)——金戈万里

时间:2021-08-16 19:48:52  作者:金戈万里
  但在宋佩瑜眼中,重奕肉眼可见的比昨天兴致高昂。
  “幼稚”宋佩瑜仗着没人敢直视重奕,伸出食指在重奕的脸蛋上刮了下。
  重奕满脸茫然,就像是真的没反应过来似的,“什么?”
  宋佩瑜勾起嘴角,摇了摇头,却在下次出发前躲重奕的时候上心了许多。
  这种于万人中央,心照不宣的做只与彼此有默契之事的感觉……还挺新鲜。
  不知不觉间,宋佩瑜就将他曾嘲讽重奕‘幼稚’的事,彻底忘在了脑后。
  因为他已经变成与重奕一样幼稚的人。
  离开兖州踏入翼州的当天,宋佩瑜收到来自洛阳的信。
  自从第一次收到洛阳委托赵军送来的信后,宋佩瑜就总是能收到洛阳的信。
  刚开始的时候,写信的人还有心情慢慢与宋佩瑜寒暄,隐晦的提醒宋佩瑜,‘宋大人和殿下在洛阳,也能兼顾兖州和青州的情况。’
  就算实在离不开兖州和青州,最好让重奕先来洛阳,再回兖州、青州那边。
  后来随着宋佩瑜装信的小箱子换了好几个,干脆换成大箱子后,洛阳来信的内容也越来越直白。
  今年秋收之后,宋佩瑜收到的所有信都来自明正帝。
  实际上,明正帝的信是发给重奕,但是重奕懒得理会他。
  宋佩瑜看在与诸多燕臣的交情上,才会打开明正帝发来的信。
  从‘朕降,速来。’
  到‘听闻你过了三十而立之年,也没娶妻生子,是不是不行?’
  再到‘我求你快点来行不行,你知不知道我这三年都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我……’
  宋佩瑜看着手中还不到三分之一的信纸,眉宇间的褶皱稍深了些。
  送信的人在路上的时候,不小心掉到河中,这封信的内容也只剩下他手上的这些。
  明正帝过了什么日子?
  永和帝明明下令,定时给洛阳送足够的补给,比照安平王的份例供养明正帝。对于永和帝来说,亲王份例换取个好名声,简直不要太赚。
  对洛阳的燕臣,永和帝也多有优待,会定时送符合燕臣品级一半的份例去他们府上,既能彰显永和帝的大度,让洛阳的燕臣安心,也不会让咸阳赵臣产生不满。
  难道有人胆大包天,敢贪下送去洛阳的东西?
  虽然有所怀疑,但宋佩瑜并没有因此劝说重奕加快行军速度。
  他们回赵国的路线,是许多人付出无数心血的成果,不该因为明正帝的三言两语就有所改变。
  而且洛阳已经封锁两年多,明正帝也没饿死,洛阳也从来没出过大乱子。
  想来就算是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送往洛阳的东西伸手,也不敢太过分。
  说不定是明正帝人心不足,所以才多有抱怨。
  就算明正帝的日子真的很辛苦……明正帝已经吃了许久的苦,也不差赵军赶路的这点时间。
  按照原本的行军速度,重奕的仪仗在距离新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到达洛阳。
  明正帝亲自带着燕国朝臣出城十里迎接。
  相隔老远,已经习惯在重奕车架中与重奕手拉手的宋佩瑜,就能看到许多……圆润的球球。
  宋佩瑜突然想起进入翼州时,收到的那份来自明正帝的信。
  ‘我求你快点来行不行,你知不知道我这三年都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我……’
  宋佩瑜试着补全这句话。
  ‘我求你快点来行不行,你知不知道我这三年都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我都胖成球了!’
  嘶,洛阳已经没有可以处理的政务,永和帝还愿意好吃好喝的供着明正帝和燕臣。
  明正帝和燕臣在格外安逸又无所事事的环境下吃成球,似乎也不奇怪?
  宋佩瑜顿时乐的不行,浑身的重量都压到了重奕身上。
  他们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队伍最前方的车架上,除了在城内和要入城、刚出城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是在马车里打发时间。
  所以在其他人身上都有层薄薄的雪花时,宋佩瑜和重奕身上的斗篷就显得十分清爽。
  干燥的毛绒斗篷贴在一起,顿时让畏寒的宋佩瑜感受到温暖。
  他边与重奕说他突然狂笑的原因,边不自觉的又往重奕身上靠了靠。
  洛阳等了重奕将近三年。
  刚开始的时候,从明正帝到燕臣都怀揣各种小心思。
  燕臣们甚至还专门讨论过,要怎么对赵国投降,才能显得出他们虽败不入,不容永和帝与赵臣轻视。
  短短的时间内,燕臣们就想到许多方式,又激烈的探讨这些方式的可行性,最后剩下三个最完美的投降方式,继续探讨。
  明正帝和燕臣们蓄势待发许久,却始终没等到重奕,只等到有关于重奕的各种消息。
  重奕大败突厥,路过洛阳而不入,直接跑去打兖州。
  兖州王都被破,兖州王全族自杀。
  青州王归降赵国,隔年带着家眷属臣,包袱款款的经过洛阳前往咸阳。
  ……
  明正帝和燕臣们的心从复杂到期盼再到焦急……最后心如死灰。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重奕,明正帝与燕臣们已经完全没有心情再搞花活。
  明正帝直接将庆帝玉玺和孝帝玉玺都带了出来,一手一个的献给重奕,就算是投降。
  至于他自己的玉玺……因为登基时间太短,且已经有大父和父亲的玉玺用,明正帝从来都没有过自己的玉玺。
  宋佩瑜下意识的伸手,抱住重奕随手递给他的庆帝玉玺。
  此时此刻,望着雪地里列队排好的圆滚滚,宋佩瑜突然感觉到明正帝和燕臣们等待三年的暴躁,胸腔涌上几不可查的心虚。
  其实他和重奕在兖州、青州轮转的时候,重奕确实有很多时间和机会,能来洛阳接受明正帝和燕臣们的投降。
  但重奕不想离开他,他们又不能同时放下兖州和青州的烂摊子来洛阳。
  实在没办法,才会拖到现在。
 
 
第125章 
  洛阳城内倒是与宋佩瑜和重奕三年前离开的时候没什么不同,偶尔瞥向大路两边,还能看得到在窗后探头探脑的人影。
  想来是洛阳百姓知晓赵太子今日进城,虽然不敢光明正大的看,却实在好奇传闻中战无不胜的赵太子,没忍住偷看。
  明正帝已经十分自觉的从洛阳皇宫的主殿中搬了出来。
  他其实更想直接出宫,却不敢擅自决定,便搬到距离皇宫大门最近的殿中,暗搓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明正帝和燕臣们愿意一切从简,赶时间回咸阳过年的重奕和宋佩瑜自然要成全他们。
  一行人沉默的前往平日里燕国大朝会所在的大殿。
  重奕登上九层高台,转过身面对台下的明正帝和燕臣们。
  明正帝与燕臣们早就在重奕往台阶上走的时候,就跪了下去,等重奕转身后,他们齐声开口,“臣愿降赵,请太子殿下成全。”
  重奕很满意明正帝和燕臣们简明的话,具体表现为他比明正帝和燕臣们还有效率,连客套敲打的话都省下,直接让人宣旨。
  圣旨半年前就从咸阳送到重奕手中。
  封明正帝为平王,于咸阳赐平王府,命平王携燕国已逝敬王的两个儿子,随重奕一同前往咸阳,入住平王府。
  燕国皇族和勋贵的爵位都连降三等,与平王一样,随重奕前往咸阳朝拜永和帝。
  ……
  宋佩瑜站在台下的最前方,光明正大的东张西望,将正毕恭毕敬聆听圣旨的平王和燕臣们的神色变化都看在眼底。
  说起来,洛阳反倒是沾了青州的光。
  要不是已经答应青州,只将青州王族和勋贵的爵位连降三等,依照永和帝的打算,原本是想只给明正帝个亲王爵位,再给燕国敬王留下的两个儿子找个好出路,就算是打发了燕国。
  身上有爵位的人听到圣旨,知晓他们也要如同青州有爵位的人那样,身上的爵位连降三级,脸上都露出不同程度的苦涩和不舍。
  然而听到他们要与重奕共同前往咸阳后,这些人苦涩和不舍立刻变成喜意。
  用爵位换在永和帝和赵太子心中留下印象,不亏!
  圣旨宣读完毕后,无论明正帝与燕臣们是什么想法,都要毕恭毕敬的领旨谢恩。
  明正帝看着圣旨上的‘平’字,目光在重奕身上划过,落在看起来比较和善的宋佩瑜身上,“宋少师能否为……小王解惑?”
  “王爷客气了。”宋佩瑜点了点头,“某定知无不言。”
  “咸阳不是已经有了个安平王?”平王表情怪异,绝对算不上喜悦的看向宋佩瑜。
  赵国这个安平王就很奇怪。
  自古以来,大多都是一字并肩王,二字郡王。
  安平王是亲王,却有个郡王的封号。
  偏偏在安平王之后归顺赵国的梁王和青王,封号都没变,显得安平王越发奇怪。
  宋佩瑜笑了笑,对平王道,“陛下已经改封安平王的为安王,他的府邸就在王爷隔壁。王爷到了咸阳后,若是觉得无趣,可以去与安王玩耍,他是个十分随和好说话的人。”
  多亏平王这几年经过太多的大起大落,心境平和了许多,否则非得气昏过去。
  安平王和当年的卫国是什么情况,九州谁不知晓。
  他如今连安平王都不如?
  ‘安平’封号拆开。
  他竟然只能得后者。
  平王气得当天夜里多吃了碗红烧肉。
  别说,赵国的小猪就是不同,半点腥臊味都没有,软糯滑弹,香而不腻。
  好吃!
  宋佩瑜与重奕没打算在洛阳停留太久。
  距离过年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要快选择性的巡视翼州剩下的城池,然后回咸阳过年。
  虽然家人总是竭尽全力的瞒着他,但宋佩瑜早就知晓,自从去年,宋老夫人的身体就没有从前硬朗。
  宋老夫人在去年冬日里,积攒下来许多病症。
  好在熬过春天后就在慢慢痊愈,总算是没留下隐患。
  也不知道今年入冬后,会不会有所反复。
  平王和燕国其他有爵位的人都很有眼色,用最短的时间收拾好随身的东西后,就告诉宋佩瑜,他们随时都能出发。
  余下的东西,自然有还在洛阳的人慢慢整理,等到明年开春化冻后,再送去咸阳。
  姬瞳也回他在洛阳的府邸收拾了些东西,交代家人等到明年开春化冻后,就去咸阳找他。
  其他身上没有爵位,也没被勒令搬去咸阳,又不如很早的时候就抱上重奕大腿的姬瞳运气好的燕臣,却急了。
  当年庆帝改双都,彻底定都洛阳后,繁华程度相同的洛阳和咸阳立刻变得不同。
  如今风水轮流转,赵存燕灭,咸阳仍旧是国都,洛阳却成为普通城池。
  他们被留在洛阳,岂不是注定被前去咸阳的人抛在后面?
  宋佩瑜再次感受到了来自洛阳的热情。
  他甚至轻易不敢出门,总觉得出门容易,却可能回不来。
  即使宋佩瑜不出门,燕臣们也没放过宋佩瑜。
  有些人能被赵军拦在门外,有些人却连赵军都拦不住。
  比如曾经对宋氏有大恩的吴金飞。
  再比如头发花白又德高望重的其他老大人。
  无论赵军说什么,老大人们都直接往门内走。
  要是赵军敢威胁老大人们,要将他们扔出去,老大人们就直接躺倒。
  俗称为‘碰瓷’。
  宋佩瑜拿这些人没有任何办法,尤其是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和他没见过面的亲爹宋良辞交情不浅,对他大哥宋瑾瑜年幼时的趣事,也是了如指掌。
  最重要的事,这些老大人只是来与宋佩瑜‘唠家常’,从来没和宋佩瑜提出具体的要求。
  他们根本就不给宋佩瑜拒绝的机会。
  重奕收到宋佩瑜的求助,曾试图解救宋佩瑜,却将自己搭了进去。
  宋佩瑜发现短短的时间内,身侧的人就全都围在了重奕身边,深深的松了口气的同时,心情也变得更加复杂,原来他只是‘株’,老大人们真正的目标是‘兔’。
  生怕离开洛阳的时候,也会被老大人们想尽办法阻拦。
  宋佩瑜特意提醒老大人们,永和帝的圣旨只是让必须去咸阳的人去咸阳,并没有不许其他人去咸阳的意思。
  随着赵国版图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缺能做事的朝臣。
  只要这些老大人们愿意去与永和帝低头,以永和帝的心胸,必然会启用他们。
  老大人们却不为所动。
  宋佩瑜这才知道老大人们是存在怎样的野心。
  他们竟然想劝永和帝迁都洛阳。
  宋佩瑜顿时不敢再劝这些老大人们去咸阳了,他怕这些老大人们出现在咸阳朝堂后,会和赵臣血溅当场。
  离开洛阳的时候,宋佩瑜的随身行李中又多了个专门放信件的小木箱。
  这里面都是洛阳的老大人们给永和帝的信,宋佩瑜已经从老大人们处知晓了信中的内容。
  ‘论从咸阳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里面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咸阳在九州中算是位置偏远,没有洛阳处于正中央的位置好。
  无论是青州、兖州的消息,还是陈国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传到洛阳,从洛阳再传到咸阳。
  然后咸阳的命令通过洛阳,再传去青州、兖州或者陈国。
  平白耽误许多时间。
  真是十万火急的大事,说不定等咸阳收到消息,事情就已经尘埃落定了。
  除此之外,庆帝当年会在咸阳与洛阳之间选择洛阳,也是因为那些年洛阳的气候比咸阳稳定。
  这些年咸阳的气候虽然没再恶化,却始终比不过洛阳。
  ……
  不得不说,洛阳的老大人们虽然有私心,劝说永和帝迁都的理由却不是无的放矢。
  只是……
  宋佩瑜摇了摇头。
  幽州作为龙兴之地,才是赵国的根基。
  为了一时的便捷,动摇根基,亦是得不偿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