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佩瑜与重奕在此停留半个月,终于等到青州王在三十万赵军的虎视眈眈下与咸阳达成共识。
青州王的归降比照梁王。
青州王封为赵国青王,赐咸阳梁王府旁边的宅子作为青王府。
半数青州军随青王前往咸阳,然后代替西梁军去西梁驻守五年。
余下的半数青州军虎符一分为二,分别在重奕和青王世子手中,青王世子及家眷可以在青王世子还没继承王位的时候留在青州。
……
此前最废口舌的青州王族爵位和勋贵爵位,则双方各退半步。
青州王族爵位及勋贵爵位皆降三等,但凡有爵位者,除青王世子都要去咸阳定居。
宋佩瑜从宋瑾瑜送来的信中知晓,永和帝打算在洛阳也正式归顺后,再封一批爵位。
宋瑾瑜、尚书令、慕容靖等赵国肱股之臣,都有可能在封爵的圣旨上出现。
宋佩瑜仔细将信上的内容都背下来后,才将信纸放在蜡烛上。
也不知道大哥会成为云阳侯还是云国公。
说不定陛下会另外选择寓意好的封号。
宋佩瑜想这件事的时候,永和帝正好在与肃王谈论这件事
“首功是朱雀。”永和帝乐的整张脸只能看得见牙,“朕倒是想将皇位直接赏给他,只怕他不肯。”
肃王脸上的笑容比永和帝还夸张。
兄弟两个,在夸重奕这件事上就花费了两个时辰。
直到察觉到嗓子开始变音,永和帝才勉为其难的提起别人,笑容却丝毫没变,“狸奴统筹翼州大事,亦是辛苦。”
“可惜……”永和帝得意的摇了摇头,“朕对狸奴另有安排,封爵反而多此一举。”
肃王连连点头,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兄弟两个又在夸奖宋佩瑜上耗费半个时辰,原本低沉浑厚的嗓音彻底哑的不像样子。
也许是注意到已经耗费太多的时间和口舌,永和帝的语速突然变快,“此次大战没让慕容靖出征,他心中恐怕多有委屈,但幽州总要有能随时领军的将领。自开国以来的战绩,慕容靖也能配得上爵位。尚书令多年来为赵国尽心尽力……”
永和帝掰着手指头数,又列出来五个人,最后一个正是宋瑾瑜。
“你说……”永和帝脸上的挣扎越来越重,语气迟疑的对肃王道,“朕是给瑾瑜晋侯,来日再给瑾瑜的小儿子封个承恩侯好,还是直接封瑾瑜为国公?”
反正对宋瑾瑜来说,公爵还是侯爵,不过是排位而已。
听闻宋瑾瑜的小儿子不太争气,承恩侯的爵位至少能让宋瑾瑜的小儿子三代不衰。
他好想给宋瑾瑜封承恩公,但是他不敢。
永和帝懊恼的叹了口气。
肃王嘴角的傻笑立刻收敛。
他目光复杂的望着仍旧满脸懊恼的兄长,动了动嘴唇,却没发出声音。
因为他不知道,要怎么不伤帝王尊严的告诉永和帝。
截止到目前为止,都是永和帝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和宋氏是亲家。
第124章
宋佩瑜与重奕在兖州停留到年底,然后接受青州王的邀请,去青州过年。
除夕当天,熟悉的圣旨,熟悉的赏赐。
宋佩瑜去年的十二件蟒服还没全部上身,就又得十二件崭新的蟒服,同样是搭配的头冠、玉簪还有鞋履、配饰一应俱全。
他满心复杂的领赏后,抬头就对上青王和青王世子,暗含羡慕和嫉妒的目光。
宋佩瑜下意识的抓紧手上的圣旨。
青王和青王世子也有被永和帝的赏赐的蟒袍,羡慕他做什么?
年后,青王带着家眷和许多舍不得放弃爵位的青州王族、勋爵前往咸阳,同行的还有十万青州军。
与咸阳达成共识后,青王就命各地整理驻军花名册,必不可少的驻军只留一半,空出一半的位置给赵军。
除此之外,再留二十万能随时调动的青州军。
这二十万青州军。
青王带走十万,到达青州后,这十万青州军会转路梁郡,在梁郡驻守至少三年。
剩下的十万青州军留在青州,调动这十万青州军的虎符一分为二,一半交给重奕,一半由青王世子保管。
梁王正带着在翼州境内的西梁军火速赶来,青州空缺的军防都由西梁和东梁籍的士兵补充。
地盘越来越大,赵旗插在兖州和青州的城墙上后,整个北地都被赵国掌控。
不可能只用幽州官员和赵军管理、守卫所有地方的情况下。
相比较而言,相互交换各地的驻军,是在不影响治安的前提下,防止暴动的最有效方式。
宋佩瑜在兖州和青州的文官调动上,也采取这样的办法。
从前,无论是卫国、双梁还是燕国,文官的任命都采取当地官员加赵国官员的组合方式。
如今轮到兖州和青州,赵国多年来培养的文官已经差不多消耗殆尽。
而且相比卫国、双梁和燕国的文官,兖州和青州的文官对赵国文官有称不上强烈却很明显的排斥。
这个时候,兖州和青州不仅缺少大量能保持两个州基本运转的文官,还缺少在赵国文官和当地文官之间做缓冲的人。
如果有人能对兖州和青州的文官做白脸,让赵国的文官作红脸,赵国文官和兖州、青州文官的紧张关系就能快速得到缓和。
宋佩瑜结合他看到的兖州和青州的情况,一口气给咸阳送去好多封折子和密信。
咸阳那边很快就有了回应。
永和帝不仅同意了宋佩瑜的所有提议,还特意下旨允许重奕在青州设小朝,可以在翼州、兖州、青州之间自由调度,不必事事都先请示咸阳。
“这是给我的?”宋佩瑜指着面前的盒子,脸上皆是迟疑。
永和帝赏他东西不奇怪,但只赏一样东西,是给他而不是给重奕,就很怪异。
早就从东宫十率卸任,回到永和帝身边的郝石,肯定的点了点头,“陛下特意交代我,要将这个盒子亲手交给你。”
既然郝石如此肯定,宋佩瑜也不再顾虑,直接掀开雕花木盒的盖子。
宋佩瑜快速抬头,望向郝石目光中满是疑惑,“这真的是给我的?”
郝石如同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连声道,“没错,没错!”
目光转向打开的盒子后,郝石却发出疑惑的声音,“你看盒子底是不是还有东西。”
宋佩瑜闻言,再次低头看向雕花木盒。
里面是红玉制成的方印,上方是只展翅欲飞的火鸟,与重奕的朱雀旗上面的那只火鸟一模一样。
单从尺寸上来讲,这枚方印与永和帝的玉玺就在伯仲之间,已经远超私印的范畴。
以永和帝对重奕的宠爱纵容,这很可能是永和帝专门让人给重奕打造的太子印。
虽然册封太子的时候,都有所谓的金印、金宝和金册。
但金印只是个金制的小印,只能代表太子的身份,用来命令詹事府的人。
真要以册封太子时的金印去号令朝臣,得看金印的主人是否有让朝臣们愿意买账的本事。
大印与小印的意义截然不同。
从古至今,有大印的太子,数量都不超过一只手。
君王愿意让人给太子打造大印,是让太子助君王治国的意思。
官员推脱盖着太子小印的东宫文书,最多得个‘过于谨慎’的评语,过后被太子或者东宫派系的人穿小鞋。
如果耽误了盖着太子大印的东宫文书,却与违背圣旨同罪。
要是有人同时收到盖着玉玺的圣旨和盖着太子大印的东宫文书,发现两道命令相驳,甚至可以暂缓执行圣旨上的内容,再次请示皇帝。
帝王之榻,岂容他人鼾睡?
哪怕是亲儿子,也不行!
正是因为太子大印不同寻常的意义,自古以来的太子大印才会那么少。
不仅皇帝不愿意见到有人威胁他的地位,朝臣们也不愿意同时伺候两位‘皇帝’。
就算皇帝愿意给儿子打造太子大印,朝臣们也会竭尽全力的劝阻。
万一同时收到圣旨和盖着东宫大印的东宫文书,上面的内容却截然不同。
岂不是倒了八辈子霉?
是得罪皇位上的君王,还是的得罪即将坐上皇位的未来君王。
最大的可能是两边不讨好。
就连少数有大印的太子,他们有大印的原因,也都不是深得君父信任和朝臣爱戴。
而是因为在位的皇帝已经到了无法理政的程度,却不愿意将所有的权柄都交给年富力强的太子,为了保住玉玺,才退后半步,让人打造太子大印。
显然永和帝与重奕并不符合这个情况。
而且将大印带来的郝石还反复强调,永和帝让他带来雕花盒子是给宋佩瑜,不是给重奕。
宋佩瑜将红玉雕制的大印拿出来,去看盒子底下时,忍不住先看了眼朱雀大印下方雕刻出的痕迹。
连上面的字迹和暗纹都与永和帝的玉玺一模一样,只在右下角多了个‘东’字。
说不是太子大印,宋佩瑜都不信。
他的目光始终都放在红玉大印底部,完全忘记将红玉大印拿出来,是为了看盒子角落有没有被红玉大印遮挡的东西。
“找到了!”郝石发出松了口气的叹息,这才发现宋佩瑜正昂头看着举过头顶的大印发呆。
他在宋佩瑜肩上拍一下,正想提醒宋佩瑜去看盒子深处,却突然感觉伸在半空中的手凉飕飕的。
郝石顿时忘了他想说什么,下意识的转过头。
重奕正从门口大步走过来。
重奕先看到宋佩瑜举着的红玉火鸟,随口问了句,“这是什么?”
宋佩瑜睨了重奕一眼,目光中都是对重奕‘不学无术’的谴责。
他抓着重奕的手去摸红玉底部的字迹,慢吞吞的道,“太子大印。”
重奕挑了下眉毛,将嘴边的‘这是什么东西?’咽了回去,转头看向郝石,却在转头的过程中,以眼角余光捕捉到让他十分感兴趣的东西。
修长手指从雕花木盒中拿出个雪白的团子,是只与红玉朱雀雕刻风格一模一样的小猫,大小却只有红玉朱雀的四分之一。
小猫是半抱团的姿势,明明像是在卖萌,表情却十分严肃,越发看得人忍俊不禁。
从正面看,这是只满脸严肃的萌团子。
从背面看,就像个雪球似的。
作为通过自学精通雕刻,已经能被称为雕刻大家的行家,重奕立刻发现手心这团玉雕小猫,除了造型和表情之外,还有其他有趣的地方。
玉雕小猫的四肢都不是收敛在肚皮底下,而是以自然放松的姿势摆成懒散的弧度。
让重奕觉得奇妙的不是小猫的四肢,而是小猫仿佛磨损程度不同的爪尖。
这是暗扣。
重奕顿时对他之前毫不感兴趣的红玉朱雀,升起极大的兴趣。
宋佩瑜早就随着重奕的动作,看到与红玉朱雀雕刻风格一模一样的白玉小猫。
莫名的羞耻顺着越来越吵闹的胸腔直冲脑门,感受到郝石的目光,宋佩瑜下意识的看过去,却在看清郝石的眼中促狭的笑意后,猛得转过头。
等到能无视越来越热的耳后温度,宋佩瑜才如无其事的变回原本的姿势。
只一眼,宋佩瑜就恨不得能再转过头去。
重奕拿走红玉朱雀后,竟然在细细的摩挲红玉朱雀上的空隙,看样子是想将白玉小猫放上去?
这是太子大印!
永和帝会在盒子里放个与红玉朱雀雕工风格极度相似的白玉小猫,已经很出乎宋佩瑜的预料。
怎么可能……?
宋佩瑜默默捏住指节,提醒自己‘郝石还在,要给重奕留面子。’
他压低声音,幽幽道,“这是太子大印。”
“嗯”正仔细找对应暗扣的重奕,漫不经心的应声。
宋佩瑜被重奕气得发笑,“你是不是不知道太子大印是什么意思?”
他刚才第一次与重奕说这是太子大印的时候,居然以为重奕听懂了。
重奕的手顿住,看向宋佩瑜的目光认真极了,“太子的印章”
要不是郝石也在,宋佩瑜恨不得能一头撞在重奕看起来就很聪明的脑门上,再夸上一句,‘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重奕喉咙口发出低沉的笑声,眯着眼睛将目光转回到红玉朱雀上,手指顺着红玉朱雀的脖颈一路往下。
明明自从重奕进门后,郝石除了给重奕请安就没再说话。
宋佩瑜却觉得郝石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尤其是郝石越来越奇异的目光和表情,即使没有攻击性,也让宋佩瑜如坐针毡。
他轻咳一声,在请郝石离开和阻止重奕继续犯蠢之中,选择后者。
因为他还想再问问郝石,这枚红玉朱雀的大印究竟是什么意思。
永和帝指名让郝石将红玉大印交给他,是不是默许,在不走漏风声的情况下,他可以‘光明正大’的私下用这枚太子大印。
虽然这个想法有违常理,甚至能称得上是离经叛道,但宋佩瑜却越想越觉得,这是永和帝能干出来的事。
“将小……”宋佩瑜顿了下,“将白玉雕给我看看。”
他将白玉雕直接收起来,看重奕还怎么犯蠢。
向来对宋佩瑜百依百顺的重奕却没马上动作,“等会,我看看究竟是放在哪里。”
眼见重奕仍旧执迷不悟,宋佩瑜的火气‘唰’得冲了上来,“你看什么?根本就不可能……”
‘咔’
清脆的响声从重奕手中的红玉朱雀处传出,宋佩瑜当即脸色大变,紧贴着重奕的肩膀,伸头去看红玉朱雀。
他以为是重奕的力气太大,将朱雀掰折了。
重奕贴心的将红玉朱雀放回桌子上,让宋佩瑜能看得更清楚。
红玉朱雀的翅膀下方多了抹白色,正满脸严肃的与宋佩瑜对视。
宋佩瑜神色木然的伸出手,去摸白玉小猫和红玉朱雀相连的位置,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手抖了下,就会让白玉小猫砸下来,露出红玉朱雀翅膀上的窟窿。
209/234 首页 上一页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