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相父在上,朕错了(穿越重生)——墨墨Lin

时间:2021-08-17 10:36:47  作者:墨墨Lin
  “呵。”
  萧归冷笑了一下,退后两步,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没想到相父还有这副菩萨心肠,朕以前倒是错怪你了。”
  温无玦没搞懂他脸色转变这么快,只当他是听不得训话,便不再多说。
  萧归觉得败兴到了极点,一把翻身上马,进城去了。
  兵马陆陆续续撤回城中,温无玦瞥见正在指挥运粮的高沉贤,便走了过去。
  “沉贤。”
  高沉贤一瞧见是丞相,忙抱手行礼。
  “末将拜见丞相。”
  温无玦挥挥手,只瞧着士兵们清点粮草,淡淡问道:“此次军粮,应该盈余不少,都安置妥当了吗?”
  “丞相放心,末将有收到丞相来信,明面上的账目已经做好了,全部运回京城。其他的,末将都屯在了隆阳山下。”
  高沉贤低声说道,声音只有二人可以听到。
  善战者,除了善于藏兵,还要善于屯粮,温无玦深谙这个道理。
  从半个月前就写信让高沉贤把此次不需要用到的军粮藏起来。
  他沉吟片刻道,“隆阳山不是可以长久的地方,我拨给你一支人马,你们化作普通商人,将那批军粮运到北邙山下屯着。”
  北邙山地处北境,未来北境的兵患才是最头疼的,从现在开始就要未雨绸缪。
  不过隆阳山与北邙山相距甚远,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来回运输至少需要一个月。
  温无玦看透了高沉贤的心思,“许统领那边,我会帮你跟他说,你不用担心。”
  高沉贤素来只做事、不多嘴,况且能得丞相青眼相待,交给他重要差事,他便一心一意地做好差事,当即应了下来。
  温无玦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好好干。
  二人背离人群,又谈了许多细节问题,浑然未觉高高的城楼之上,有双眼睛一直在盯着他们。
  李凌跟在萧归后面,从城楼看下去,只瞧见温无玦与高沉贤二人身影贴近,十分热络的模样,可以看得出来,高沉贤很得温无玦赏识。
  这段时间与高沉贤共事过,李凌略了解他,是个能力不错且心性端正的年轻人,只希望不要被温无玦蛊惑了才好。
  “皇上,这个高沉贤倒是个不错的人才,皇上经常去禁军营,有空多拉拢拉拢他,免得被那个人捷足先登了。”
  李凌只当萧归是看不爽温无玦到处拉拢人才,壮大自己的党营,便说着些好话哄着他。
  “他虽是丞相,可却没有禁军营的兵权,皇上可要好好把控住禁军营呀。”
  却不知道,萧归凝神盯着下面两道身影,压根没听见他在说什么。
  半晌,萧归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回过头问道:“你上次那个话本在哪得来的?”
  李凌愣了一下,话题跳跃太快,他的脑袋没转过来。
  “皇上说什么话本?”
  “还能是谁,温无玦的。”
  李凌蓦地想起来上次辛和弄来的下三滥的话本,便忙赔笑道:“皇上要那个东西做什么?都是些不入流的玩意儿。”
  “废话。”萧归不耐烦道:“朕问的是,哪来的?”
  李凌见他神色不好,脑袋转得飞快,虽然这东西不是他弄来的,但他素来耳目灵通,知道得多,便道:“扶音阁附近有一家‘艳色书馆’。”
  “艳色书馆”。
  这名字一听就一股淫.邪之气。
  萧归皱了皱眉头,目光循着城楼下那人的移动而移动。
  难道他相父真的喜欢男的?
 
 
第16章 流民
  所谓“艳色书馆”,小小一间,夹在芙蓉街一众靡靡红楼之间,并不起眼,每日间顾客却是络绎不绝。
  店家也不热忱,支着张三脚凳,懒懒散散地斜靠在墙角。
  正中挂着一行字:三文一本,十文四本,不议价不赊账。
  萧归和李凌走进去的时候,店家连头也没抬,眯着眼睛似乎在打盹。
  萧归高大的身形在密密麻麻的书架间有些难以移动,他随手抽出几本,随手翻了翻,无一例外,都是淫词艳语,插图不堪入目。
  寻了好久,却没瞧见温无玦的。
  李凌不客气地戳了戳店家,掐着尖嗓子,“喂,喂,醒醒。”
  “死人呐,叫什么叫。”店家是个中年妇人,脸上涂抹着不合年纪的胭脂,头上别着夸张鲜艳的花簪,此时被叫醒了,一脸不耐。
  李凌目光寒寒地从她身上刮过,妇人无端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地儿常有达官贵人来往,妇人早就练就了一双会看人眼色的火眼金睛,再想想刚刚那个尖细的声音,像是太监的声音?
  宫里来的?
  妇人在一瞬间换了副嘴脸,堆着笑意道:“哟,这是哪家的少爷呀?才刚还没睡醒,叫眼屎糊了,出言不逊的,官爷莫怪。”
  李凌冷哼了一声,“都说你这里什么书都有,怎么瞧了半天,没瞧见某些人的?”
  妇人一听话意,心里门儿清,只悄声问道:“我们这儿哪个人没有,贵人想要谁的?”
  李凌阴恻恻地道,“温无玦。”
  妇人一下笑开了,满头花簪乱颤,“我道是谁,原来咱貌比潘安的丞相大人,怎么会没有呢?多的是血气方刚的少年郎们求他的话本,是我们这儿卖得最好的。”
  少年郎们?
  萧归眼底一冷,阴沉沉的目光扫了过去,妇人嘴边的笑意顿时凝住,后边的话生生咽回肚子里。
  这个少年从来没见过?生得这样眉目英挺的,她不该没有印象才对呀。
  她忙抽出了最新的话本,殷勤地赔笑道:“贵人,这是昨个儿才来的,最好的画工画的,都是丞相大人的,您瞧瞧,这画得多俊啊。”
  萧归面无表情地捡起一本,画中人粗粗一看,有几分像温无玦。
  开篇几页都还挺正常,只人物对话浪荡了些,往后几页的插图便放肆了起来,衣衫不整、放浪形骸。
  他面色恻恻地将话本一扔,心头浮起疑虑,少年人买这种有何用?
  萧归那乏善可陈的脑袋无法理解,便冷声问道:“他们买这些去做什么?”
  妇人只当他是猎奇,便笑道:“这些少爷们大多是扶音阁的常客,喜欢到我们这儿来买些话本,增添些趣味,丞相大人的话本是最受公子哥们欢迎的。”
  增添趣味?
  李凌在一旁暗暗抹汗,这祖宗从小大到大也不曾在意过这方面的东西,今儿这是怎么了?
  他担心引得他往这些不三不四的下流处走,又不知该怎么阻止他。
  萧归的面色肉眼可见地一寸寸变黑,旁边的妇人也不知是哪句话得罪了他,心里惴惴不安,暗暗思忖着这是哪家的贵人,看这架势恐怕来头不小。
  “烧了。”
  萧归凉凉地吐出两个字。
  妇人愣住了,顿时面上惊惶,这时才回过味来了,敢情这是丞相的什么人,专门砸场子来了。
  李凌也是微微一愣,随后便冷声训斥,“听见没有?烧了!凡是有关丞相的,统统烧了。”
  “是是。”妇人忙不迭地应声,心里知道得罪大人物了,也不敢顶撞,“这就烧了,这就烧了。”
  说着,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打火石,一把火把几本话本都扔进去。
  李凌又让她把往期的所有的有关于温无玦的话本统统拿出来,统统烧掉。
  瞧着话本在火舌的吞咽中灰飞烟灭,萧归这才面色稍霁。
  “往后再瞧见温无玦的话本,你这间书馆就别开了。”
  妇人浑身一哆嗦。
  心眼发直地瞧着两人大喇喇地从书馆走了出去,这书馆背后不是没人撑腰,但开店至今,还从未见过架势这般豪横的客人。
  宫里来的,难道是那位?
  可不是听说他跟丞相不合么?
  出了书馆,李凌跟在萧归后边转悠,刚想劝着这祖宗回宫,便瞧见对面停了一驾熟悉的马车,下来一个深紫官袍的男人。
  定睛一看,正是薛思忠。
  萧归眯起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瞧着他熟门熟路地进了扶音阁,里边的人笑脸相迎,并无讶异,明显是老熟客了。
  薛思忠去扶音阁做什么?看他相父的话本?
  他心里泛起一阵恶心。
  顿了一会,萧归转身进了一条小巷子,绕到扶音阁后头,停在一堵高墙下,左右看了看,似乎在思量着什么。
  李凌在后面跟着,眼皮直跳,心里想着先帝要是知道了这祖宗来逛这种地方,只怕晚上半夜三更得来扒了他的皮。
  他小心翼翼地劝道:“皇上,咱瞧一眼就回去了吧,这要是被丞相知道了,只怕又是一顿好训。”
  萧归却没理会他,扔下一句,“你在这里等着。”
  然后,他一跃上了墙头,瞅了瞅,是块碧色草地,便毫不犹豫地往下跳。
  “皇上!”李凌在墙外急得跳脚,可惜他一把老骨头,爬也爬不上。
  此时□□的,扶音阁里人不多,估计都在睡觉。
  萧归躲在树后走着,绕到小楼后面,一闪身进去了。
  甫一进去,便听见薛思忠跟老鸨的声音。
  “哟,薛大人,怎地今个儿这么早就来了?”
  “你这话说的,敢情是在赶我走?”
  “哪儿的话,这不是您素日公务繁忙,都是晚间才来,好货色还不及给您准备呢。”
  薛思忠摆摆手,“别提公务了,近来流民多,想必那个吸血鬼又要来找我,我这才躲出来呢。”
  老鸨捂嘴一笑,当然知道他说的吸血鬼是谁。
  “丞相大人上次才要了您十几万石,怎么还好意思找您?”
  薛思忠冷笑道:“他脸皮才厚着呢,听说昨日便去了王家,今日想必就是我家了,我躲还来不及呢。”
  老鸨奉承道:“您便一味推脱,他还能抢你不成?”
  薛思忠给自个儿到了杯酒,“这倒不可能,但难保他不会暗地里做手脚。上次的事,你不也疑心是他怂恿了你这里的人去告的吗?”
  老鸨一想起这事就晦气,上次告薛思忠之子国丧期间偷奸的事,正是她扶音阁里的小厮,她花了好大力气才平了薛思忠的怒气,事后仔细琢磨,总觉着这事不简单。
  “谁说不是呢,虽说那小厮跟王家有牵扯,但仔细想想,王家也没有从这件事中捞到好处,大人您折损了十几万石粮食,得好处的反而是他温无玦,这事怎么看都觉得像是他做的。”
  薛思忠冷笑道:“可不是。”
  一想到可能是温无玦背后做的手脚,故意栽给王家,还趁机敲诈了他粮食,他就胸口郁闷,偏又拿他没办法。
  老鸨惯会察言观色,见他神色不好,怕被迁怒,便忙讨好道:“大人别为这种小人气坏了身子,您有钱有粮,他温无玦有什么?打战要钱要粮还不得跟您伸手拿?”
  薛思忠听了这话,面色稍缓,露出一点阴险的笑意,“他拿去了也未必就能够留得住。”
  老鸨一惊,“大人这话什么意思?”
  薛思忠无意说明白,只露了一点话尾,“十几万石粮草也不怕吃撑了,吃不完的藏在哪里,我一猜就中。”
  ……
  扶音阁外天阴沉沉的,乌云结在头顶,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袭,冷风冻得人直哆嗦。
  李凌瞧着萧归冷着脸出来,一言不发地翻身上马,直奔北城门。
  将近暮色,长街上人烟冷落,两条骏马一前一后疾驰着,李凌伏在马上,忍着冷风灌进口鼻的凛冽,追在萧归身后,心里直骂。
  汴京北门,巍峨的城楼下,此时聚集了一波又一波的流民。
  身上俱是破破烂烂的,面黄肌瘦,老弱妇孺皆有,有悲催的哭声夹杂其中。
  守城的士兵们轮流巡着,不时从墙根底下扒拉出一两具瘦骨嶙峋的尸体,裹上草席,装车拖走。
  温无玦怀里抱着一个瞧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满目怆然,身上袍服都玷污了,站在一侧,监督禁军搭建临时避难所。
  在他旁边的唐玉看得暗自抹泪,“当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下官深感愧对头上乌纱帽啊。”
  温无玦脸色平静道:“润知有这份心,已经比很多尸位素餐之辈胜出许多了。”
  唐玉逗弄着他怀中的婴孩,“这孩子怕不是饿坏了吧,半天也不哭叫,瞧着奄奄一息的。”
  这婴孩是他们在城门下捡到的弃婴,母亲饥寒交迫死了,怀里的孩子被发现时却还有一丝气息。
  “应该是冻到了。”
  温无玦伸手拉了下披风,准备给孩子裹紧一点,忽觉手臂一阵刺痛,从肩膀处往下延伸。
  他手肘一软,孩子顿时往下坠。
  他心里一惊,想伸手去接,发觉手上竟然没有气力。
  下一瞬,一阵急促的勒马声在跟前停下,一道身影猛地压了过来,轻巧地捞起孩子。
  “相父老了,孩子都抱不动了吗?”
  温无玦抬头,正是萧归,不知什么时候来了。
  萧归看了看病恹恹的孩子,调侃道:“相父,这你的孩子?”
 
 
第17章 旧伤
  温无玦忍了忍手上的不适,淡淡道:“不是。”
  唐玉在一旁行礼,“见过皇上。皇上怎么出宫了?”
  萧归看了眼城墙底下,入目皆是灰惨惨的,臂弯里孩子细瘦的胳膊仿佛一下子掐住了他的喉咙,竟说不出什么。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摸了摸孩子的鼻息,“呼吸这么弱?太医呢?”
  李凌这时才从马上下来,提醒道:“我的皇上,这里是北城门,哪来的太医?”
  温无玦略感意外,从旁道:“我已经让人去找太医院了,稍等应该会过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