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全世界都以为我和顶流谈过(近代现代)——不是风动

时间:2021-08-21 08:12:40  作者:不是风动
  “找了七年,顾如琢唱不了,就找了个这?程不遇今年也二十了吧,二十岁,从没有登过台,虽然有个北派亲传的名儿,我倒是挺想知道这亲传教出来会是什么样,丢不丢脸。”
  “而且是流量演员诶……代表作只有一部网剧,选他真的是因为本事,而不是人脉关系吗?那可是胡轻流!”
  “找了七年,我倒是想看看来的是个什么料子,顾如琢到底给您灌了什么迷魂汤。”
  程不遇进入会议室,听见的第一句话是这个。
  会议室里只有寥寥几个人,其他演员都在别的位置,会议室中,胡轻流坐在沙发上,旁边站着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精瘦,长相阴柔而俊美,却有一种奇异的威严。
  程不遇一眼就认出了他,留派男旦的一位当家传人,名叫苏追,时常登台表演,但是已经不唱大戏了,最近也是在带徒弟。@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之前他已经参演过一部胡轻流的电影,带回来一个最佳男配奖。
  他微微颔首:“胡老师好,苏老师好。”
  “走一段看看。”苏追视线有些冷,上下打量着他。
  胡轻流说:“小苏,你算了,我选的人,还能有问题?”
  苏追还是坚持:“走一段看看。胡老师,我也是带了徒弟来,要和他搭戏的,他是主演,我不掂量一下怎么行?他可不是顾如琢,顾如琢来,我放心,但那孩子不肯用别人的配音,现在推荐一个台都没上过的小师弟过来,别说其他人,我们也是不太信任的。”
  他说的倒也是实话。
  这一批人是领国家津贴,最早一批走艺术行当的人,北派搭上了顾氏的关系,也因此坐稳了半壁江山,别人家羡慕不来,但是其他派别只关注一点:本不能忘。
  老行当面临新时代,本身也讲究多,所以争议和撕逼也多,一家的传人之间尚且恩怨重重,更别说不同派别了。
  胡轻流叹了口气,随后鼓励地望向程不遇:“你唱唱,给他看看。”
  程不遇于是起了范儿,走了几步,又开口唱了几句。规规矩矩照着程方雪的样子唱的。
  苏追本来皱着眉头在听,听他唱完后,眉头有了一些舒展:“还不错,嗓子,身板都行,但是还要练,人太年轻,功夫上的事情,天资再高,都要苦练——你现在是大明星了,知道这个吗,程不遇?”
  程不遇不卑不亢:“知道的。我没上过台,幼功也不扎实,没有什么经验,我会好好练的,到时候也请苏老师多指点了。”
  苏追一下子没话说了。
  程不遇和他想的不一样。
  毕竟外界传闻中,他就是靠着顾如琢的关系起来的——虽然他自己条件也好,脸也好,网剧也出圈了,但那毕竟是网剧。
  不少人始终都认为,他能搭上胡轻流的关系,是顾如琢强塞进来的。即使没那层桃色的意思,多半也逃不开师兄弟间的特殊关照,是个“关系户”。
  他见程不遇这么乖巧听话,一时间也有些悻悻然,咳嗽了一下:“我不是针对你啊,你知道,这个电影耗费了许多人的心血,你太年轻,总有人不放心。”
  “我知道的。”程不遇认认真真地说,“我能有这个机会,也是前辈们提携,我会努力。”
  “行了,都坐吧,一家人说话不用这么客气。”胡庆流说,“来看看本子。”
  胡轻流的剧本经常改动,七年间构思反复打磨,时常增删。
  他最出名的是镜头语言和用色艺术,也因为是记录型导演,台词少,字字句句都在刀刃上,对演员各方面要求都极高。
  程不遇也终于在开机的前一天,看到了自己要演的剧本。
  《惊梦》是以程方雪为原型的主角,一双眼看遍近七十年的戏曲发展、兴衰,所见所闻的电影。每个角色都有现实原型,是胡轻流七年间寻访、参查资料后所考,大多数都是上一代最后的唱戏人。
  这一代人,上接徽班进京起,经历家国河山覆灭前最后的繁华年代,下承文化断代、新艺术形式流行的变迁时代,京剧在新时代的存亡成了新的议题。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注定不会拥有和前任一样载入史册的荣耀,创新将被视为背叛,循旧则面临式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和选择,有人看见文化,有人看见传承,有人只管生存。
  主角名叫罗绮垂,意象取自水袖,非常明显的一个名字。
  “今夜读剧本,明天开机,不一定会拍到你的部分——我的戏,主角不一定戏份最多,这个小程你可能不清楚,但我要先告知你。”
  胡轻流一边翻着工作表,一边告诉他,“我拍电影,是按电影呈现的时间线拍摄,也会磨镜头,没有到你的时候,你需要跟其他演员磨合一下,基本功也记得要练起来。”
  “我明白的,胡老师。”程不遇点了点头。
  “那行,这个本子先给你,你把你的第一幕戏准备一下。”胡轻流对他点了点头,“我先叫其他人讲戏了。”
  ——这也是胡轻流讲戏的一个特点,他剧本不会给全,最多一幕一幕的给,很多演员甚至不清楚自己演的是什么角色,有什么作用,直到电影完成,才知晓全貌。
  程不遇点了点头,起身和苏追一起离开,推门出去时,他们抬头望见了走廊尽头正在等待的其他演员,纵然是程不遇,也忍不住惊讶了一下。
  双料影帝影后,全部在列,初次以外,还有多名老戏骨,新生代科班演员。
  阵容绝对豪华,这里面有一个是一个,都是票房的保证。
  “来了整个国际大奖入围名单。”他听见工作人员窃窃私语道。“好几个还是国际电影节评委席的演员。”
  “这么多人,给程不遇一个人配戏?”另外一个人小声说,“卧槽,程不遇背景是真够厉害的。”
  “他最好别拉胯……胡导的电影和《剪长鲸》那种网剧可不一样,没有特效帮他的。”
  ……
  程不遇经过走廊,礼节性打了打招呼。大多数人只是礼节性的回了一个微笑,反而主动过来跟苏追问好、聊天。
  程不遇也没有在意,他去见了乔逸,和团队一起回了房间。洗漱过后,他躺回床上,开始翻看他的第一幕戏。
  剧情提字无比简洁,只有一行,甚至没有台词:
  【罗绮垂二十岁替父重登台
  场景:旧样板戏馆
  《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西施》、《洛神》
  连唱四场
  一镜到底,预计拍摄用时:一月】
 
 
第93章 在谈了
  这一场戏没有台词, 是个长镜头,那是破四旧结束后,罗绮垂第一次登台。
  这也是他之后成名全国的一场“打炮戏”——初来乍到, 四天连唱四场, 从此在敬城一炮而红。
  罗绮垂生长在一个特殊的时代, 他生在戏曲世家,幼年时, 罗家抓住了祖辈上个时代留下来的辉煌余韵,并将之续存了十年。
  这十年,是罗绮垂第一段对戏有印象的回忆。
  罗家要传戏, 但他吊儿郎当的学, 苦于辛苦严苛的锤炼, 也并是很不在意京戏本身, 死也不想学。因此,他一直被外界痛斥为“少不开化”,许多人为他痛心疾首。
  少年时, 戏曲因为“破四旧”而没落,几乎断代,能够存在戏台之上的, 只有“样板戏”这一个形式。
  罗家一家都在挨批斗,父亲病逝, 姊妹被迫害,罗绮垂一个人,却反而因为不爱唱戏被摘了出来, 但他虽然不唱戏不登台, 但家人都唱戏,也难逃干系。绝境之下, 家人以死逼他揭发自己,才换得他一个人平安。从此罗家一整代的希望,都落在了这个十二岁的少年身上。
  彼时传统戏曲已死,老的一批唱戏的人,都在挨批斗。戏服烧了,戏本子毁了,连人一起押着游街,“坦白罪行”,关牛棚,还有数不清的折辱。
  那时的戏班子抓在一处,统一在一起关着,进行劳作,罗绮垂因为“检举有功”,关押的地方偏僻寒冷,刚好去了那边,“监视”着一群老艺术家。
  童年时他听人唱《四郎探母》,听见那句“老娘亲,请上受,受儿一拜——”那拖长的腔调,时常令他听了忍不住发笑,再听见时已经是如今,唱老生的演员偷偷练嗓子,唱一句开嗓,被人听见后拖走了。
  满地血泪。
  他从此再也不笑说戏词。
  三十年后,他收了第一个徒弟,第一条门规就是尊重戏和戏词,吃行当的饭,就要敬这一行当,头顶有祖师爷看着。
  在西北劳改所的那十年,他从这些老艺术家身上,学到真正的戏。
  西北苦寒,他藏着自己,悄悄地下手轻一点,留一点吃喝给他们,或许能多保全几个人。有人熬不住,自杀死了,有人熬坏了眼睛和身体,却也偷偷教他一些东西,南边谁的唱腔,北边谁的风骨。
  十年过去,许多人和事情已经不在了,他却作为新生代的一员,和尚且存留的老前辈们一起,被交付了重新振兴京戏的担子。
  那是即使是最有名的学派传人,都已经长久没有登台,单单是重新开嗓,都要耗费一年以上的功夫,大量资料的损毁,传人的失踪,已经让他们与上一代的艺术家们,隔开了整整一个记录缺失的时代。
  他是新人,也是小辈,前辈们把第一次登台的机会让给了他,一起听他彩排。这一幕,他在长满荒草的园子里往上看,那上面是陈旧腐烂的戏台。
  他一步一步走上去,其他人跟着过来,笑着、闹着,给荒原拔草,给戏台扫除尘埃,他们在此驻留了十年,失去了许多东西,改变了很多东西,有人拄着拐杖过来,腰椎已伤,再也挺不起标直笔挺的腰。
  他们大多比他年长,立在台下,十年里不敢出声,如今却如同从前一样,意气风发。
  “看好了,记好了!这都是咱们的绝活!去了那边,可不要露怯啊!”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腔调、神魂、风骨、扮相、生、旦、净、末、丑……所有人都来了,他们是展示也是送行,要他记住,邀他记住。
  两场戏,两次登台,一次是临行前的荒草园,一次是津门大剧院。
  风中草叶飘摇,西北一轮寒凉红日,地上飞沙走石,人们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剧院里张灯结彩,黑褐色的桌椅板凳泛映着灯光,人头把场子挤得滚热,连走廊里都座无虚席,金色的灯光耀眼而洁净,红灯笼高高挂起。
  一明一暗,一盛一衰,夕阳到正午,过去与现在,都是人与时代的变迁。
  这出戏很难,对专业人员要求极高,唱戏是门童子功,可供挑选的演员本身就少,再加上是男旦,那就更少了。
  筹拍七年,胡轻流甚至在自己挑小演员作为备选培训,但最终都没有特别满意的人选。
  顾如琢当初太合适了,他有天资,有传承,观众也认他,而当初顾如琢主演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如今谁来接下这个角色,都是将自己置于万人议论的境地上。
  第一个是四场戏都要会唱,难,更难唱好,第二个就是,剧中是四天连唱四场完整大戏,强度也高。
  胡轻流剪辑电影,拍摄素材的量基本都远远大于最终成片,废片率极高,当年拍武侠功夫题材,男女主都是实打实地被关起来练了两年功夫,打戏一场不落,不上替身,所以程不遇这四场戏,也绝对没有一点放松的可能。
  程不遇看了一下剧本,大概有了一个心里预估,调整好状态,睡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胡轻流果然没有先拍他的戏——罗绮垂的童年时戏份也不少,请来的小演员还在跟影帝影后搭戏,他这边无人问津。
  倒是苏追招呼他:“走,一起去练练?也还没到我。”
  程不遇说:“好。”
  苏追是去遛嗓子,程不遇练腿,他把自己的腿别在墙上,腰弯成一个别人看着特别痛的弧度:“喂,师哥吗?”
  他这动作很痛,虽然是基本功,但筋骨几天不开,再开时是一样的剧痛。他的身体条件其实非常好,韧性高,但他习惯硬开,这样最快。
  程不遇呼吸有些不稳,但是淡静平稳。
  “到剧组了吗?我今天下午过来陪你练。”
  顾如琢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他最近行程非常的赶,“其他事情的档期,我调整了一下。回了一趟家,带了点资料过来,我想你用得上。”
  “好。”
  程不遇说。
  “那就先这样了,我上飞机了。”顾如琢温声说,“我马上就到啊,乖。”
  梁静陪同他一起上飞机,关掉手机之前,她神色复杂地问道:“小琢爷,你现在是谈到恋爱了吗?拍个综艺还真给你追到了啊?”
  顾如琢愣了一下,随后轻咳一声,视线移向窗外:“……嗯。”
  他想起那个吻,也伸出手,轻轻抚上自己的嘴唇。
 
 
第94章 指导
  顾如琢当夜到达, 单独跟胡轻流吃了顿饭,随后匆匆来到剧组。
  到了剧组,除了还在拍戏的人, 照例都过来打一声招呼。
  顾如琢年纪轻, 可是在圈里的地位高得出奇, 论资排辈,许多文艺界的大牛未必能赶得上他, “小顾”是胡轻流和苏追才能叫的,其他人哪怕年龄大上一轮,都叫一声“小顾老师”或是“小琢爷”。
  程不遇才知道他同时是这部戏的艺术指导和音乐指导——顾如琢师从众多, 配乐也是有专人师承的, 他现在才知道他除了写摇滚和流行乐之外, 还写过不少古典配乐曲, 整个剧组的演员都要学戏,而且不少都是已经提前学了好几年。
  胡轻流请来不止一个专业戏曲演员作为动作指导,只有顾如琢是专门来指导他的。
  “小顾老师晚好, 这么远赶过来辛苦了。”
  今天顾如琢穿得也很随意,一身私服便装,戴个墨镜和鸭舌帽, 看起来像黑帮。
  影后刘枕冰和影帝刘飞故特意来打了声招呼,其他人也纷纷过来问好, “路上累了吧?早些休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