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瑾又道:“那我再问你,他可是什么人人得诛之的罪人?”
他又摇摇头道:“没听说过。”
周怀瑾便冷笑:“那你凭什么杀人?”
那人语塞,随即道:“你厉害,自然说什么都是!”
说完闭上眼睛,抱着胳膊,面上一片冷漠。
周怀瑾道:“我不杀你,我若杀了你,岂不是成了和你一样的人?”
那四个人听了周怀瑾的话,神色变了几许。
那边杨过把柯镇恶拎到一边,他道:“你是谁,为什么要插手这件事?”
杨过道:“我问你,你凭什么杨康是个坏人?”
柯镇恶道:“他不是恶人,还有谁称得上是恶人?”
杨过怒道:“他怎样?”
周怀瑾道:“大哥,你先松松手,有什么话下来再说。”
杨过已经快把人勒死了。
杨过强忍住冲动,蹦下来,手一松,柯镇恶瘫倒在地,他道:“那小子,你和杨康是什么关系?”
杨康道:“我是杨过,杨康是我爹爹。”
周怀瑾也道:“逝者已逝,就算是旧日的恩怨也该消亡了,你何必追着一个死人不放?”
柯镇恶冷冷道:“我如何骂他不得?世人但凡是有口能言皆可以骂他!”
“你!”杨过大怒。
然而柯镇恶看也不看他,抱臂冷哼,像是知道他是杨康的儿子后,多和他说一句都不肯的模样。
周怀瑾冷静道:“伯父到底做了什么值得你这样侮辱他?”
柯镇恶道:“伯父?你又是什么人?”
杨过抢白道:“他是我义弟。”
柯镇恶仰天大笑道:“好一个义弟,既然你想问,我有何不能说!杨康他就是一个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小白眼狼!我骂他又怎么了?哪个宋人骂不得他!”
接着他便把杨康当年做过的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原来这庙里的人除了周怀瑾都是和当年的事相关的人物,杨康死的那夜旁边那四个人也在,甚至他们还做过杨康的家臣。
“那你们也一定和了解伯父了?”周怀瑾看向他们。
为首那位沙通天便苦笑一声道:“小王爷他当年也曾是一等一风流的人物,礼贤下士,十分英俊潇洒,和你的模样倒有几分相像。”
周怀瑾心道,若是真的相像,你们何至于认不出来他!
这件事总结起来就是两件:杨过身为汉人,却认了金人王爷做父亲,还帮助金国打宋国;并且为人不正派,和西毒欧阳锋一起暗害江湖上的英雄好汉——主要是江南七怪的另五怪,最后自取其辱的灭亡了。
周怀瑾觉得他们一定要抓着他的身世这一点十分的可恶,俗话说得好,生恩不如养恩大,你凭的什么就按头叫人认爹?
这事太过于复杂,又岂是一人之过?
一个人并非完人,他总有许多错处,亦不能掩盖他本身的一些魅力。
一个人在另一个国家长大,受的是那个国家的教育,是被别人抚养长大,凭什么要为一个陌生的国度和所谓的“亲爹”无怨无悔的付出呢?
然而随着宋朝边境战火的激烈,和看待这件事的人的立场,杨康只会是一个罪人,并且人们对他的这份憎恶还牵连到了杨过的身上。
杨过现在知道自己以往所遭遇所承受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了,为什么黄蓉会防备他,那些误会,皆源于他们怕他子肖父!
他痛苦跪地,周怀瑾默默无言的走过去拍拍他的背:“大哥!”
柯镇恶道:“杨公子,你在襄阳立下了大功,功过相抵,你父亲纵有千般不是,也都抹平,你代父补过,想必你父母九泉之下,皆会感到欣慰的。”
周怀瑾道:“你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因为我大哥是被宋人英雄养大的,又做下了许多善事罢了。”
杨过按住他,摇摇头。
于是周怀瑾对那四个人道:“你们走罢,勿要再杀人了。”
接着又对柯镇恶道:“您也去做自己的事罢。”
作者有话要说: 知乎上有个答案说的很好,乔憨憨和小王爷都是生在异国,被异国人抚养长大,也都向着抚养自己的国家,结果一个是卖国贼,一个是大英雄。
这固然有两个人行事作风、人格品性不同的缘故,但也有立场问题,所以我一直觉得小王爷也怪可怜的。
第六十六章
沙通天等人听到他们愿意放自己走,自然是十分欢喜的,也顾不上什么灭口不灭口的。
然而有人却不想承这个情。
柯镇恶哼了一声,双手一端,恶声恶气道:“我向来言出必行,今日应约而来,就没再打算活着回去!”
周怀瑾道:“老先生又是何必,你失了一条命,还要害他们四个手里多一份罪孽,岂不很不划算?”
柯镇恶却道:“道义大过于天,不行,今天我不能走,非但我不能走,你们也不能走!”
他把头一横,闭上眼睛,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周怀瑾可以理解他的这种行为,但是依然觉得很没必要,活着难道不比什么都好么?有些时候生死确实并不重要,可是孔子在面对武力威胁的时候也曾做过承诺,可是他也说过,被武力所胁迫下所签订的盟约神灵是不会认可的。
显然沙通天他们几个人并不算得上是什么好人,柯镇恶一个人也打不过他们四个,这样情景下的任何许诺都是无效的,遵守这样一个无意义的生死之约,简直有些顽固得可笑。
然而听了柯镇恶的话,这四个人居然有心动了,在那里踟蹰不前,看得周怀瑾皱起眉毛。
沙通天脸上赔笑道:“这是他自己答应我们的。”
言下之意是希望周怀瑾放弃插手这件事。
杨过已经整理好自己的心情,面对这样的情况,站起来,将周怀瑾拉到了自己的身后,然后道:“我义弟不喜见杀生,所以才要拦你们,可是柯老公公已经答应把性命交给你们,这是你们之间的约定,我们不好插手,叫他老人家失信于人,只希望你们几个快快动手,给他一个痛快,我好也给你们一个痛快,为他老人家报仇!”
周怀瑾皱着的眉毛舒展开,料想听了这样的话,那四个欺软怕硬的家伙肯定不敢再起这样的小心思了,果不其然,他们四个飞快的离开了这里,头也不回,生怕杨过反悔追出来杀掉他们四个,又或者柯镇恶非要死在他们四个手里,给了杨过杀他们的理由。
他们四个走了,柯镇恶也有一个台阶下了,重重的哼了一声,然后道:“小子,你倒是不像你爹,听说你这些年也在江湖上很是做了一些好事。”
杨过礼貌道:“不过是尽我自己所能罢了。”
柯镇恶又看了一眼周怀瑾,只觉得这个小白脸倒是可恶很多,很像当年的杨康一般,嘴里道:“只希望你不要辜负郭靖他们夫妇对你的栽培,也不要被一些人给带坏了。”
他也走了,留下周怀瑾摸摸鼻子。
杨过的心情还是不是很好,也为这样的事感到很抱歉,因为他的缘故叫周怀瑾受了牵连。
周怀瑾道:“大哥说的是哪里的话,这件事也是我没有办的很妥当,他要怪我也很正常,倒是现在外面天差不多快亮了,我们也该进城去找些匠人好好将伯父这里修整一番,给他烧点纸钱香火,聊表寸心。”
杨过道:“还是小弟心细,我们这就回去。”
于是两个人回去,付了一笔钱托牙人帮忙找人修整了一下庙宇,又买了烧鸡黄酒等祭奠物品回去摆在杨康坟前,杨过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头。
他心里还惦记着自己与小龙女的约定,因此打算前去绝情谷等她,周怀瑾自是没什么事情可做的,所以跟着他一起去了那里。
一路上杨过变得很沉默,离谷越近越冷肃。
周怀瑾对他们之间发生过的故事也有所了解,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世间有情人总要面临许多磨难,他自问如果要他也和陆小凤也这样分离十六年,他会变成什么样子,陆小凤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想像不出来,也不敢去想。
吸取眼前人,这是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的故事使他明白的道理。
他们是在三月初三这天抵达的绝情谷,这天是上巳节,正好是古风俗男女相会的日子,比他们的约定要早了四天。
这里已变成了一片废墟,想当初这里也曾繁华过,广厦千万间,弟子如云,然而时过境迁,早已物是人非。
杨过下了马,环顾四周,心中感慨万分,只道:“昔日我也曾来过这里,总想着若是那南海神尼大发慈悲,提前允许她早早归来也未尝没有可能,直到今天我依旧想着她能从谷里走出来,对着我笑一笑。”
周怀瑾道:“嫂夫人吉人自有天相,必不会出事的,兄长思念于她,难道她不是亦在思念兄长吗?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吧!”
杨过苦涩的摇摇头。叹道:“弟弟有所不知,那南海神尼本是假的,我只盼望她没有在骗我,十六年之期,能如约而至。”
周怀瑾没想到这中间还有这样的变故,被这样的景色和情绪氛围所感染,幽幽叹气。
心道,若是能再回去,见到陆小凤,哪怕只能待一天,想必那也是极其快乐的事情,人生苦短,何必想那些过于遥远的事情?不如及时行乐!
杨过和他来到了断肠崖边,那里有小龙女用剑刻下的信,虽然过了十六年,字迹依旧清晰,足见当时篆刻它的人有多用心,唯有笔笔含情,情随笔动,才能将字刻得入石三分。
周怀瑾向崖底望去,只见白茫茫一片的烟雾,水汽缭绕,他以为下面会是枯谷,却不料有着勃勃的生机。
这是一只浑身雪白如玉的蜜蜂从他面前飞过,轻轻地落在了他身上。
杨过也瞧见了,不由得红了眼眶,道:“这是她的玉蜂,龙儿,是你回来了吗?”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整片山谷都回荡着他嘶哑的呼声。
周怀瑾轻轻地抚摸了一下这只有些蔫蔫儿的玉蜂,忽然发现了异常之处,连忙叫道:“大哥,这蜂身上是有字的!”
“我在绝,情谷底。”他喃喃道:“我在,绝情谷底——我在绝情谷底!大哥,我找到嫂子了!”
杨过疾奔到他身边,小心翼翼的接过玉蜂仔细的端详,笑中带泪道:“龙儿,龙儿!”
周怀瑾道:“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要下到谷底去,我们应该找一些结实的绳子,这样的话来回也方便。嫂子之所以一直待在这下面,恐怕也有这悬崖峭壁高耸陡峭,不好攀援的缘故。”
杨过已经欢喜的忘却了一切逻辑,嘴里答应道:“好好,一切都听你的。”
他捧着那只有些力竭的玉蜂怎么看怎么欢喜,像是小龙女的化身一般,百看不厌。
周怀瑾便留他一个人在这里等着,自己找了一处镇子买回了镇上所有的绳子,结结实实的捆在一起放下去。
杨过道:“你已经帮我了我很大的忙,为兄实在感激,无以为表。”
周怀瑾道:“你是我哥哥,我自然要帮你,现在你试试这绳子,下去找到嫂子要紧,我在这上面帮你们守着。”
杨过便不再多言,顺着绳子向下一点一点的试探,周怀瑾便坐在崖顶上帮他们盯着。
这断肠崖实在是高,他买来的绳子几乎都被用上了。
好在过了一会儿,绳子被拽了一拽,这是他和杨过约定好的暗号,他到了谷底,不管找没找到小龙女,先给他报个平安。
周怀瑾的心里也很忐忑,毕竟是十六年之久,又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地下会是什么情况真的很难预料。
他在上面默默祈祷着。
头一回有人把他当做自己的弟弟看待,听说杨过还认了两个妹妹,他倒在也不是什么孤家寡人了,周怀瑾心里还是很欢喜的,便也希望他的大哥能不那么的痛苦,早日和自己心爱的人团聚。
却说杨过来到了谷底,底下有一处大水潭,绕潭还有一些高大的树木,树上整齐的排列着数十个蜂巢,而在蜂巢附近上下飞舞的,正是他们刚刚所见的那种玉蜂,这是小龙女从前在古墓里驯养的一种异种蜂,比寻常蜂要大许多,而蜂巢上附有泥土,为人工雕琢,证明着这些玉蜂实际上是认为驯养的,杨过大喜过望,心道,莫非龙儿当年真的是一跃此谷,在这里隐居十六年之久不成?
他在这里逡巡查探,皆不见人迹,又向上望去,白茫茫不见天日,只一小块的天,四周的石壁光滑陡峭,极难攀登,若不是他早有准备,估计落下来那也是插翅难逃。
他以为这里有什么石洞机关,然而敲打四周山壁,全无异状,不过他倒也发现了一些异常之处,那就是有几颗树的树皮被人剥了下去,这里定是有人来往过的。
他的一颗心砰砰直跳,心里嘴上不住地念叨着各路神仙保佑,他平日素不信命,然而此时这些虚无缥缈的神灵成了他最好的慰藉。
他遍寻四周,怎么也找不见一丝半点的其他痕迹,终于把目光落到了那处寒潭上,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虽然他看不得别人轻言生死放弃生命,为此一路上对周怀瑾还多加关照,实际上十六年之期逼近,他自己早就心存死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
第六十七章
周怀瑾还在上面苦苦等着,杨过却已经决定好要以身试险,下潜那寒潭一试。
这水冷彻骨髓,纵使杨过身负身后的内力,不惧寒暑,依旧感觉到牙齿在打颤,而这潭深不见底,底下浮力极大,杨过试了好几次,终于在力竭之前见到了一处光亮,顺着光亮处向上游去,见到了一处洞天宝地,里面鸟语花香、阳光明媚,一派怡人景色。更妙的是,上来十丈以外便坐落着一间茅草屋子,杨过连忙奔过去,又恐自己身上的水把茅草打湿,赶紧拧了拧衣袖裤脚,一步一步的挨过去。
走进了,里面似乎并无人迹,他颤声道:“杨某……冒昧前来,不知此处可有——人在?”
无人应答。
于是他轻轻地一推门,发出吱呀一声。
45/78 首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