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莘湄心疼不已,又把沈辞训了一顿,这下彻底是谁也不敢让他洗了,他自己也觉得不应该再碰这件事,沈辞与琴棋书画无缘,他与洗碗无缘,还连累沈辞被教训了两次,真是罪孽深重。
然而事实证明,谢如琢与其他的家务活也是无缘的,两世加一起数十年,他实在是没有干这些的经验,干什么都手忙脚乱,扫个地都能把自己呛一嘴灰,洗衣服也能把衣服洗破,最后他还是选择安静待着,别人是干活,他是去添乱,想想都尴尬。
于是每次沈辞做什么,他就搬条凳子做一边看,今日也是如此,沈辞在洗碗,他就坐一边和沈辞聊天。
叶莘湄从房中出来拿水果,看他一直待里面还以为他又去洗碗了,颇为担心地在厨房门口嘱咐道:“小辞,不许再让清璩洗碗了,你也是,怎么好意思让人家洗?”
“我没有……”沈辞百口莫辩,“是是是,我再也不敢了,师娘你放心吧,我绝对不会再让清璩洗碗了,其他活我也不会让他干的。”
叶莘湄点点头,分给谢如琢一碟樱桃,对沈辞说一句“那你快点洗”,便转头走了。
沈辞:“……”
谢如琢吃了个樱桃,汁水饱满,看沈辞有点可怜,走过去也往他嘴里递了一颗,道:“下个月不出去了,今年南方有涝,待家里好。嗯……我记得北方好像今年又会有点旱情。唉,朝廷又要没钱了。”
“让太子操心去吧。”沈辞吃掉一颗樱桃,碗已经洗得差不多了,慢慢擦掉水迹,“这不是你要操心的事了。”
“过年不是还得回京吗?”谢如琢道,“你等着吧,太子又要跟我哭穷。”
谢如琢虽然已经撂了挑子,但仍是个皇帝,去年过年还是意思意思回去了几天,在朝臣们面前病恹恹地露个面,再和谢明庭、杜若说些话,且现在朝堂上势力刚刚重新洗过牌,属于孙秉德的势力淡去,杜若的势力成为主力,新兴势力又崛起,交替之际也不宜有皇位变动,听谢明庭的意思,想再等十年。
再等十年,属于谢明庭的势力就该长成了,谢如琢也同意,寻思着过个十年差不多又到了前世他驾崩的时候,也许历史对待一个皇帝的生平就是这样不容改变的吧,便干脆定下依然在隆兴三十一年正式将皇位交给谢明庭。
但在那之前,皇帝已经常年病得起不了床,他当然还是什么都不用干,是不是皇帝都没什么分别,照样在江南快活度日,京中都丢给太子就好。
“明庭今年要成婚,我们还是要回去看一看的。”谢如琢又道,“成婚这种大事,内库还是要支笔银子的,啧,真的没钱了。”
“反正你又不用那么多钱,够用就行了。”沈辞无奈道,“没钱就没钱吧。”
“那可不行。”谢如琢听他这么说,收回了要再喂一颗樱桃的手,“师娘身体不好,那些补品都可贵了,不能断。我们出去玩不要钱的吗?师父师娘也要出去玩,你难道还想委屈他们?”
“那也不至于这点钱都没吧?”沈辞自己低头从他手里叼走了那颗樱桃,含糊不清道,“你前些年不是攒了好些钱吗?”
谢如琢凑到他耳边轻声道:“去年京中三大营要换一批火器,兵部哪能从户部手里支出这么多银子来,况且造火器素来也是秘密,不好让大家知道太多,其实从前大多都是皇帝自己出钱的,所以去年最后还是内库贴过去的,然后我又买了这座宅子,不剩多少了。”
沈辞甩干手上的水,道:“太子自己没钱吗?”
“还真没有。”谢如琢道,“他还不敢在我眼皮底下存大笔的私房钱,今后应该会存了。”说着他又愁眉苦脸起来,“今年内库又得贴洪涝和干旱的钱,太子还要大婚……这日子没法过了。”
沈辞更为无奈,道:“我那里还有些钱。”
“那是给师父师娘养老备用着的,不能动。”谢如琢看他一眼,下定决心道,“我觉得我们需要出去赚钱。”
沈辞仿佛受了惊吓,瞪大眼睛道:“你说什么?赚、赚钱?”
“是啊。”谢如琢狠狠咬碎一颗樱桃,“我们也是要养老的嘛!”
沈辞有不祥的预感:“你……你想干什么?”
嚷嚷了这么多年攒钱,但事实上偌大一个国家,琐事繁多,大虞战乱平息至今并没几年,谢如琢也真没攒下多少钱,况且他也做不到当真诸事不管,拍拍屁股走人,末了还是要为钱发愁。
“扎布苏都能做生意。”谢如琢眼睛一亮,“我们也做生意吧!”
“他在大虞没人认识他,你呢?”沈辞戳戳他的额头,“你等着有人认出你,昭告天下皇帝是装病的?”
谢如琢一晚上便和沈辞细数了所有可以赚钱的法子,可惜全都被沈辞否决,好处就是这人彻底忘了之前说过要抄十遍李后主的《浪淘沙令》的话。
思索来思索去都不对,谢如琢愁得皱眉,忽而灵机一动,嘻嘻笑道:“我突然觉得……赚大虞的钱没意思,要赚就去赚别人的钱!”
这个别人不用猜都知道是谁,沈辞心道:即使谢如琢不想当皇帝了,某人也不能逃开被压榨的命。
作者有话要说: 呜呜呜一起看桃花那里把自己写哭了,突然好感动,感觉真的看到两个崽一起看了一辈子。
扎布苏:瑟瑟发抖中。
未完待续……下章应该要后天更,写完就发,么么~
感谢在2021-08-15 18:00:05~2021-08-17 22:00: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就喜欢老的 4个;saya、风鸣水落、诗意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1章 江南番外(2)
同州城东的玲珑布坊开的年岁并不久, 不过三年而已,但因地方大, 布匹种类多,花样多,刚开没多久便在城中富贵之家中颇受欢迎,布坊中不仅有大虞传统的绫罗锦缎,还顺搭卖外邦的皮毛,北狄的羊毛, 羌族的沙狐皮,自从大虞与北狄互通商贸后,这些东西也在大虞广受喜爱。
布坊里伙计不算多,主要人手都用来去外地送货取货,往常都是掌柜秦敬带着五六个人在铺子里招呼客人,做城里的生意。
这日铺子刚开门, 门外就闪进来两个人, 秦敬打眼一瞧, 先进来的人衣饰精巧,气度也不凡,是个有身份的, 立马摆上亲善的笑容, 问道:“公子想做衣服?”
来者优哉游哉地坐在椅子上,抱着手臂睨他一眼,道:“你们这里招人吗?比如……”来者皱着眉想了一想, 不确定道, “账房先生?”
秦敬愣在原地许久才回过神来,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到上门找事做却活像砸场子的,这到底是招了个账房先生还是请了个大爷来供着都不知道。
“我们这里确实少个人算账, 商队里也缺人。”秦敬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人,“可是公子看着……不像是需要做工养家的人。”
这话说到点上了,谢如琢在心里叹了口气,道:“人不可貌相,有些人看起来很有钱,其实穷了几十年。”
秦敬:“……”
“公子会算账?”左右是要招人,有人自己找上门来,秦敬觉得问问也无妨,“之前给人算过账吗?”
谢如琢摇头道:“没有。”看秦敬一脸“那你来干什么”,他又道,“但账本我看得很多,基本的都了解,我算术也很快。”
秦敬拨了两下算盘,道:“会打算盘吗?”
“不会。”谢如琢理不直气也壮,“我可以不用算盘,你随便给我份账本,我给你算算。”
秦敬觉得今日真是见了鬼了,大早上一开门遇上个看着像是富家公子的人来说要做账房先生,问啥啥不会,末了还说自己能不用算盘算术,他有点想笑,但还是随便捡了份还没算完的账簿递过去,道:“那公子就把这一页算一算?”
“好说。”谢如琢丝毫不慌,举着账簿就开始看,“半盏茶,这一页和下一页都算好。”
账簿上一页少说也有十几项收支,数目还都不小,再加上边边角角的内容,一页有时候都要算上半盏茶不止,秦敬深觉自己前面一定是听错了。
见谢如琢当真认认真真地在算,他也没打扰,想着等一等也无妨,侧头一瞥,瞧见一直站在一边沉默不言的另一个人,问道:“这位公子也是想来做事?也会算账?”
沈辞也觉得自己很懵,昨晚谢如琢与他说了一晚上的赚钱大计,还以为这人要去找扎布苏,没承想天还没亮他就被谢如琢拉起来说要去赚钱。
走到玲珑布坊他才知道这人想干什么,险些吐血,堂堂一国之君,为了赚钱,跑来给人算账,真是千古奇闻,不,是说出去也没人信。
三年前,大虞与北狄又开了新的商路,直通江南,玲珑布坊就是扎布苏在江南开的第一间铺子,每年收入都很可观,当时他们离京来江南,还是扎布苏提议他们来同州的,那座宅子也是扎布苏帮忙找人寻来的,不然他们人生地不熟,没那么快能买到心仪的宅子。
在门口时,谢如琢还理直气壮地说这不就是在赚扎布苏的钱,他不能抛头露面做生意,那就给人算算账嘛,让扎布苏发他月钱。
沈辞也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想着这人也是心血来潮,这番纯当陪他来玩玩了。
听到秦敬这样问,他答道:“我不会算账,也看不来账簿。需要写字的活都不行,经常与人打交道的也不行,其他可以。”
秦敬心道:还真是两个大爷,很能挑三拣四,他都没开条件,这两位倒是事儿挺多。
但看沈辞一身干练,一看便是习武之人,秦敬又道:“身手不错?”
“还行。”沈辞随意应了一句,低头看了眼谢如琢,见这人竟然还真的已经算完了一页早翻到下一页去了,那些数字他看一眼就头疼,谢如琢却只用扫几眼就提笔在空白处写下算术的结果。
“跟着商队跑可以吗?”秦敬看沈辞倒是很顺眼,话少还会功夫,商队就缺这样的人,“就是会有点辛苦。”
沈辞想着能有打仗辛苦吗,但还是皱了皱眉:“要去外地?”
“也不是经常去,一个月两趟,其他时候都在附近,或者在库房帮忙理货。”秦敬道,“包吃包住。”
沈辞被噎了一下,道:“我们住得不远,但要去外地……得问问我……”想起路上谢如琢嘱咐的话,他艰难挤出三个字,“我弟弟。”
秦敬恍然道:“你们是兄弟?”扫了两眼两人的脸,“不是亲的吧?不怎么像。”
“啊,表兄弟。”沈辞胡乱应道。
“算好了。”谢如琢搁下笔,满脸自信,把账簿递还给秦敬,“你看看对不对?”
秦敬看了看刻漏,还真是半盏茶,他狐疑地接过账簿,摆好算盘噼里啪啦打起来,算完第一个数就震了一下,竟是分毫不差。
第二个数,第三个数……一整页都算完了,这时候又半盏茶过去了,账簿上写下的数与他算出来的全都一模一样,他不相信,翻过一页接着算,又半盏茶后,他算得额上都有了汗,不可思议道:“公子真是个奇人!”
“我从小就算得快,记性也好。”谢如琢笑了笑,“不过我也可以学打算盘,我学东西也快,应该很快就能上手。”
反正今日已经够匪夷所思的了,秦敬也不想管了,当自己真的捡到了宝,笑吟吟问道:“二位怎么称呼?”
谢如琢下意识想说自己姓杜叫清璩,转念一想,沈辞怎么办?
沈辞这名字在大虞也是人尽皆知的啊,而且沈辞的表字也有许多人知道,还真是个麻烦。
“我姓杜,单名一个璩。”谢如琢只能开始胡诌,把清璩两个字拆开来,“他姓沈,单名一个清。”
秦敬走过来坐到谢如琢对面,也邀沈辞坐下,道:“我们布坊背后的东家身份不一般,所以我们招人都要仔细一些,是要东家的人亲自过目了才算数,所以二位还要把一些身家背景与我们说一说,好让东家那边心里有个底。”
“老板不必担心这个。”谢如琢又抱起手臂,懒洋洋打了个哈欠,“我和你们东家认识,你直接招了我们吧,再找人跟你们东家说一声,同州姓杜的和姓沈的两兄弟缺钱,他不会不同意的。”
秦敬:“……”
他们那位东家并不常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玲珑布坊背后靠的是谁,但听谢如琢说话的口气,却像是与那位东家熟得很。
所以这看着更不像是会需要来一间布坊赚那点钱的人!
“公子和我们东家……是朋友?”秦敬道,“我们东家在这边熟人不多。”
“我拿这个骗你做甚?”谢如琢道,“要不是,你去找他一问我不就露馅了?”
秦敬想着好像也是,与他们说了一个月的工钱怎么算,看两人并无异议,愈发心里狐疑,这点小钱都不够买两人衣服上一片袖子的,何必呢?
谢如琢上辈子加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纡尊降贵给人做工,竟然一个月还赚不到二两银子的,但他也不是不知民间疾苦的皇帝,也知道这在民间已经算一笔可观的工钱,不少底层的工匠一个月还没有一两银子。
俗话说得好,积少成多,他和沈辞一人一个月二两银子,一年也有近五十两,做两年就有一百两,似乎还不错。
“他说要去外地。”沈辞低声对谢如琢道,“你想跟我分开?”
“你以前不也经常跟我分开?”谢如琢道,“老板不是说一趟就几天功夫?唉,为了赚钱,忍忍吧。”
沈辞无奈至极,道:“我们也没缺钱到这地步,你没做过这些,累着了怎么办?”
132/144 首页 上一页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