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这清漪馆名副其实,一半透明入阳光,或者说是光线,一半以青石垒起来,中间又有青石搭建起来的清水池子。
大夏天的在这里的水池子里游泳,别提多美了!
而且这里的水是温的,自然晒温,还有一个一口江南腔调的侍卫给俩小孩儿当教练。
“奴才郝斯温,给十三阿哥请安,给十四阿哥请安。”这个有点黝黑的矮个子侍卫,长的平平无奇,说话口音不同北方,但是身上只穿着一个大裤衩儿,露出来的胳膊腿儿,胸腹都很有勐男的意思。
“郝斯温?”小十四看着这勐男样儿的人:“你可真是,好斯文啊!”
这名字跟本人及其不相衬。
“你是哪儿的人?说话怎么这个口音?”小十三就很老实了,没有小十四那么促狭。
“奴才是江南道绿营先锋,伊尔根觉罗氏,后简拔至护军大营,如今任二等侍卫。”郝斯温倒是个实在人,自报家门:“奴才家在江南杭州西湖边的金门城墙下,镇国将军府便是。”
听了他这话,小十四十分惊讶。
满族基本只在河北,东北,就连陕西,山西,山东的满族都很少。
不过南方的话,倒是有满城,是城中城的样式,为什么呢?因为满清入关以来对中原及江南的汉族人的屠杀与压迫不亚于日寇,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所以民族仇恨很深。
清末的时候反清起义又以南方居多,比如太平天国,比如辛亥革命。
那个时候汉族人便展开了对满族人的血腥复仇,大批满族人被杀害,残余的满族人大部分改了姓氏,装成汉人,所以南方几乎没有满族人。
哪怕是现在,康熙当政的时候,南方的大城,也是分为内外,内城都住的是满人,外城则是汉人,或者其他种族的人杂居。
跟京城里的格局一样,京城的内城,住的都是满人,外城住的才是汉人,或者其他种族的人。
第一是满人人口少,哪怕朝廷供养也没有汉人人口多;第二就是民族之间的风俗不同,满人即怕被汉人融入,又不得不被汉人融入,从始至终,满族唯一没有跟汉人一样的是,他们的女人没有裹小脚的陋习!
其他的,到了晚清时期,基本上跟汉人没什么区别了。
等到了小十四前世的时候,除了身份证上民族不同外,满族也同样说汉话,同样要考英语四六级啊!
那个时候,满语没多少人会说了,满文也没几个人会写了。
“旗人不都住在内城吗?”小十四不由自主的问了出来。
郝斯温没想到十四阿哥这么小,竟然知道满人都住在内城,他不由得解释道:“因为那里离绿营进,过了金门就是绿营,故而家里没住在内城。”
“我知道绿营。”小十四点了点头:“你家也只是尽忠职守而已。”
清朝的兴起是倚靠它强大的八旗军力。
随着领土的扩大,清朝吸收了部分蒙古人与汉人的势力,对此皇太极另外设立了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用以壮大军力并加强管理蒙汉臣民。
到了清朝入关后,虽然八旗军人数达二十万,但兵力仍远远不足。为了加强对领土的有效统治,清政府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织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所以称为“绿营兵”,独立于八旗军。
在清朝初年,大多为汉人的绿营军的职责尚只是镇守疆土,但随着八旗的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强。
在三藩之乱中,清军就是以绿营为骨干,先后派遣了四十余万绿营兵作战。
虽然过去了十几年,但是如今的绿营尚未腐化衰败,还是比较能征善战的。
但是在清朝后期,绿营兵才成了腐败的象征,最后甚至在清朝结束之后,沦为贼寇。
“多谢十四阿哥夸奖。”郝斯温又磕了个头才起来:“因为奴才会水,故而上头吩咐奴才过来守着这清漪馆,平时也偶尔下水游一游,这清漪馆里一共十八个侍卫,都是三等,唯有奴才和另一个班头都康额是二等,不过他回老家探亲去了,暂时这里奴才管着。”
“那你就是我们俩的游泳师父了呗?”小十三对游水没什么反感,但是他还是不太喜欢,要不是小十三生拉硬拽,他也不会非得跟来。
“是游泳教练!”小十四三下五除二脱掉了自己身上的衣服,只穿着一个小裤衩:“教练,我们开始吧!”
他这么痛快,倒是让郝斯温愣了一下,他穿成这样,是为了让人知道他善水,而这里到底是皇帝的园子,除了他之外,其他人虽然不是衣冠楚楚吧,但也绝对不敢跟他一样,赤膊上阵。
而是光着脚丫子,穿着褂子和大裤衩子。
其实在清漪馆里执勤的这一伙人,都会水戏。
但是他来京里不是一二年了,补了二等侍卫之后,他也算是在京里头伺候过不少贵人,知道某些大家子弟从小就教养的十分严格,何况是皇子阿哥?
搜以他从来没有小看过才五六岁的俩小阿哥,请安问好都十分规矩。
并不因为他们小而有所怠慢。
但是没想到两位小阿哥如此痛快,跟个小大人儿似的!
而且一点不啰嗦的脱了衣服,穿着小裤衩儿的样子,太可爱了!
要不是知道这乃是正儿八经的凤子龙孙,他都想去抱一抱了,不过还是忍住了:“那么,现在先热热身,我们把手脚筋抻一抻……。”
一个短小精悍的勐男,教两个五六岁的小娃娃游水,十分有意思。
中午的时候,德妃甚至派人送来了一瓮冰镇酸梅汤,大夏天的喝了特别舒爽。
下午俩小孩儿回去的时候,叽叽喳喳的说了一路。
因为是游水么,这次跟来的都是太监,是伍德亲自带队。
当然,十三阿哥那边的也是个大力太监,跟伍德差不多。
而且他们都跟着学了游水,当天晚上,这位伊尔根觉罗氏·郝斯温,就被德妃赏赐了两盘菜,一盘红焖羊排一盘焦熘丸子。
敏嫔赏赐了一坛梅子酒,执勤的侍卫是不能喝烈酒的,尤其是忌讳喝醉酒。
但是梅子酒这种果子酒就没什么大事儿了。
四阿哥派人送了一囊的马奶酒,也可以喝一点。
最主要的是,康熙皇帝赏了这边看守清漪馆的所有人一桌席面,十二道菜,可把他们乐坏了。
第二天这郝斯温教导两个小阿哥更精心了,甚至还教他们俩一点水下的小巧功夫。
“这种水下的功夫在对敌的时候,十分管用,但是平时千万别朝下水的人乱用,很容易出人命。”这位大概是真的会水,不止是水戏(就是游泳的别称),还会水战,不论是水上还是水下,都有那么几手精髓。
“您放心,我们俩肯定不会随便乱用,当然,也会勤加练习。”小十四嘟嘟囔囔:“好歹是可以保命的技能。”
小十三只当他是无聊嘟囔,谁知道后来长大了,竟然真的用上了这“保命技能”!
第026章 回宫过中秋
有了新的运动,小十四在畅春园里头过得十分惬意,读书上也没落下,四阿哥很满意。
其次就是各种玩儿,就连康熙都忍不住问过他:“为什么这么爱玩儿呢?”
“因为小十四明年就要去上书房了,要起得很早很早,从此之后就和孙猴子一样戴上了紧箍咒,再也不能偷懒了,趁着儿臣还小,要多玩玩。”小十四很认真的摆出了一张娃娃脸的忧伤:“等到以后就没得这么自由啦!除非儿臣长大了,出宫分府了,那样的话,就离皇阿玛和额娘远了,隔着高高的宫墙,进出都要禀报,那皇宫就不是小十四的家了,外面的府邸才是,到时候又要娶媳妇儿,又要养孩子……。”
本来听小十四这么说,康熙跟德妃都很伤感,觉得儿子大了,翅膀硬了,飞出窝去了。
可是后头小十四开始算计媳妇儿跟孩子,就让人哭笑不得了:“你这么点儿大,就想娶媳妇儿了啊?”
“哥都要娶媳妇了,我十年之后,也该娶媳妇了。”小十四心里叹了口气,他一个那啥,咋娶媳妇儿呢?他对女人没兴趣啊!
可是又不好说出来,不得不憋着装小卖萌。
把康熙和德妃逗乐了之后,才放了小十四出门去找小十三玩耍,但是这帝妃二人却说了点四阿哥的婚事。
德妃的要求就明明白白的提了出来:“只要身体好,好生养的,您是知道的,老四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臣妾生他的时候还年轻不懂事儿,小的时候,这孩子更是三灾两难的过着,要不是孝懿皇后看的严,都不知道能不能长大。”
康熙心里也有些唏嘘。
那个时候宫里头不断地死孩子,一个接着一个,在大阿哥之前,就死了四个阿哥,两个格格了,没有一个活下来的,以至于康熙那个时候不得不把长子送去大臣家里寄养,自己回过头来,将整个皇宫清洗了一遍又一遍!
不知道死了多少鬼蜮,又多少魑魅魍魉被灭掉,甚至,他的皇宫里头,女人只要在旗的,又跟皇玛麽折腾出选秀赐婚等等手段,才压下了这股歪风邪气。
后头的皇子阿哥,格格们这才平安降生,健康长大。
那些嬷嬷们养孩子的本事,是他儿女们用命慢慢摸索出来的,真以为她们一来就会啊?
养孩子的嬷嬷们,当年也没少死。
“好,朕答应你,一定选一个性格贤淑好生养的儿媳妇。”康熙皇帝点头答应德妃:“放心吧。”
“一切就拜托万岁爷了,将来小十四的媳妇儿就有福了。”上头的几个大一些的阿哥们,媳妇儿要是不挑好,下头的小阿哥们将来的媳妇儿可有的罪受了。
德妃的意思很明显,大儿媳妇要好好的挑,小儿媳妇就可以随便了。
康熙帝笑了,要是德妃两个儿媳妇都要好好的挑,康熙帝肯定不高兴,但是她并不得寸进尺,这很让康熙帝满意。
一夏天就这么过去了,过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畅春园的人就开始收拾东西了,因为康熙帝下了口谕,八月十日回銮紫禁城。
小十四也在收拾东西,只不过忙的是身边的宫女太监们,他倒是不忙,却带了一份薄礼,跟小十三一起送给了他们的游泳师父郝斯温。
礼物不多,的确是薄礼,但是宫里的东西,再简薄那也是好玩意儿。
因为对方算是个“武师父”了,小十三送了郝斯温一对精钢的分水峨眉刺。
据传说“峨嵋刺”为古代水战中使用的一种格斗短兵械,可在水中作刺杀或潜入水底凿穿船底之用,故又称分水峨嵋刺。
虽然后改为陆上应用,但是水里头才是这东西的天下。
据说这一武器最初是由峨嵋山一位僧人发明,故称之为“峨嵋刺”。
这东西是小十三特意找来的,两头细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锐刺。形如枪头;中间粗,正中有一圆孔,上铆一铁钉,钉子可在孔中灵活转动,钉串连一套指圆环,动作灵便,且入水之后也不会生锈。
郝斯温当时就试用了一下,左右手各执一支,将圆环套于双手的中指上,屈指握紧时可做拦、刺、穿、挑、推、铰、扣等动作技法,张手撒放时可运用手腕的拌劲和手指的拨动使之在手中做快速贴掌转动来迷惑对手,同时配合各种步型、身法、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一整套动作下来,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小十三十分高兴。
而小十四则是送了他一把匕首,鲨鱼皮的匕首鞘,外面是一个有弹性的牛筋带,可以绑在大腿上,有松紧不说,用的时候,直接掏出来就能用,匕首小巧玲珑,匕首柄上还镶嵌了一颗蓝宝石。
“我还有一把,我的那一把上头镶嵌的是绿宝石,嘿嘿嘿,我们俩一人一把!”小十四正儿八经的道:“以后可不能忘了我们俩,郝斯温师父。”
“奴才不会忘了两位小爷的!”郝斯温十分认真的道:“两位的礼物奴才会带在身上。”
这段纯粹的师生之谊,很是简单美好,所以三个人都很珍惜。
除却这两样武器外,礼物还包括十两银子和两匹宫缎,这个倒是简单。
不过八月十日之后,小十四跟着大部队回到了紫禁城,就没再有机会见到这位游泳教练,名不副实的伊尔根觉罗氏·郝斯温。
而且一回到宫里头,德妃就忙了起来,选秀的宫女早在初春的时候就入了宫,按照规矩,过了初选、复选之后,秀女们会在宫里头住满一个月归家,然后可以自行聘嫁。
而过了三选的秀女,是要在宫里头住满一年的,这样的秀女被称之为“小主”,意思就是这些秀女品貌俱佳,家世显赫,回头都是要跟贵人配对的,有可能留在宫里侍奉万岁爷,也有可能是赐婚下去,更有可能是匹配宗室子弟。
但更好的是拴婚!
所谓拴婚是本人的婚姻并不由本人来决定,而是由别人来决定。
这里的别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满族人来讲,因为八旗组织的存在,因此八旗子弟的婚姻必须经由八旗管理部门的审批,万岁爷点头才算是能“成亲”,不然都不可以!
而一般万岁爷所赐的拴婚,除了“黄带子”之外,就是皇子阿哥们了。
黄带子是清朝宗室别称,清太宗崇德元年的时候,规定亲王以下宗室皆束金黄带,以示身份,故称“黄带子”,一般就是跟皇室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有此优待。
而“红带子”是清代皇室旁支子孙的代称。清制,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
按照清朝政府的规定,宗室腰系黄带子,觉罗身系红带子,用以显示身份的特殊。故此宗室也俗称黄带子,觉罗唿红带子。不过比较起来,觉罗的血缘要远一些。
满人人口少,尽管入关已经快百年了,但是人口的发展始终是个慢活儿。
不过每次选秀都是一阵忙,不止要忙着给宗室请婚、赐婚的,这次还要忙着找儿媳妇呢。
康熙透露出来的意思,这次要一口气给三阿哥、四阿哥和五阿哥一起成婚,选嫡福晋。
三位皇阿哥的嫡福晋人选,就要在这一批秀女里挑了。
三阿哥的额娘荣妃马佳氏,上蹿下跳,她想给自己的儿子,选一个世家大族、出身显赫的嫡福晋,毕竟她比较特殊,当年第一个给康熙生儿子的就是她,结果生一个死一个,三阿哥之前,有三个哥哥出生,但是都没留住,好不容易三阿哥养大了,荣妃十分看重这个儿子。
19/242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