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清十四的奋斗史(历史同人)——初吻江湖

时间:2021-10-06 09:39:47  作者:初吻江湖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是啊,还是恂亲王厉害。”
  “年羹尧也不错。”
  “真是一对锋利的刀。”
  诚亲王气的脸都白了,但是又不敢说什么,上次的事情,教训够了。
  廉贝勒没来上朝,他没有差事,又不被康熙待见,但是朝廷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他都能知道,不得不说,廉贝勒的确是有一手。
  “恂亲王的确是劳苦功高,那样的环境下,连口青菜都难吃到。”提到这个,康熙就后悔把十四儿子送去了那个地方:“雍亲王,让人准备好干菜,大豆等等一些杂粮,还有一些果干,肉干,给恂亲王送去,就说,就说劳军吧!”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觉得,果干可以,肉干免了,那里可以就地筹措肉干,比咱们这里的强多了。”雍亲王笑着道:“干菜可以,大豆等等杂粮,还得有各种火锅配料啊。”
  “对,对!朕的十四最稀罕火锅了,让他那个连锁店,多准一些锅底蘸料的,哦,让蒙古八旗提供那个蘑菇酱,韭菜花儿酱什么的,也让内务府送去一些大酱。”康熙以前从来不操心这些,但是这次,他就跟普通的老父亲一样,操心远行的孩子的衣食住行。
  其实也不用他多操心,可是他知道,十四的嘴巴有多叼。
  因为此事,就连在后宫的德妃都受到了康熙的赏赐,一桌的御宴赏赐给了德妃,这是单独赏赐给德妃的东西,虽然只有十六道菜,却道道都是大菜。
  另外单独赏赐了德妃二十匹绫罗绸缎,两挂貂皮大衣。
  雍亲王出宫之后,带人熘达着回府,想了想:“去外面走走。”
  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出去熘达了一圈儿,给雍亲王妃买了一整套赤金镶红宝石的头面,给年侧妃买了一对儿鸾鸟儿坠着珍珠链儿的金步摇。
  宋氏等人都是一个金镯子。
  唯独没有给李侧妃买什么。
  给了李侧妃好大一个没脸。
  其他人都知道是为了什么,李侧妃也是咎由自取。
  给养五月份送到的,就近调配的是粮食和干菜,笋干和茶叶等等,还有就是十四爷的确是就地征粮,征得不是粮食,而是蒙古八旗的牛肉干。
  朝廷用盐巴来交换一半,再征调一半,还有的用茶叶换一些。
  肉干吃着方便,何况这里也没有旁的东西能磨牙了,连个点心都少见。
  十四爷让人做了麻辣口味的牛肉干,却被年羹尧全部拿走了,给他换成了酱油口味的牛肉干。
  还是风干牛肉干。
  十四爷捏着一个牛肉干啃:“你打算就这么一直火器轰下去?”
  “有何不可?”年羹尧给他倒了一碗茶:“这么打下去,我们连抚恤金都省下了,还能军心大振。”
  “可是蒙古八旗那边可就要怨声载道了。”十四爷笑着调侃:“你没看到啊,连阿拉山王子都亲自来送给养了吗?还不是怕自己血本无归,一点军功都没有,又怕大清的官兵入驻之后就不走了,占他们的地盘。”
  “那等这边的第一战,让蒙古八旗上,战利品他们可以独吞,不用上缴了。”年羹尧大方了一把:“反正也没有什么战利品。”
  打了三五年的仗,叛军的家底也打得差不多了。
  加上清军也在当地的蒙古部落征粮,叛军就更没了生存的土壤。
  “行,让他们出战一把吧!”十四爷将牛肉干啃完,喝了两口茶水:“给养送来了,晚上吃火锅呀!”
  “好,臣让火头军那里,准备一下。”年羹尧道:“可还要点豆腐?”
  “来一盘!”十四爷道:“全军都吃一顿火锅,正好这会儿天好了点儿,什么蘑菇豆芽菜的都上来一些,大家多吃点菜吧。”
  年羹尧点头:“行,臣去安排。”
  晚上十四爷就吃到了火锅,依然搭配丰盛,而且这次运上来的还有新鲜的番茄,这番茄很简单,是四川那边种植的,趁着刚拉瓤儿的时候,就摘下来,喷上老白干烈酒,用棉被捂着,车马劳顿的运上来,打开被子一看,正好,番茄也红了。
  十四爷美滋滋的吃上了番茄锅底的火锅,酸酸甜甜的很美味。
  整座大营都热闹的沸反盈天,高原上吃到了红番茄,这可是少见的东西。
  而吃过了火锅,第二天,蒙古八旗就直接打上了新龙,他们目前的第一个要争夺的地方。
 
 
第258章 新龙凯旋
  大概是因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尽管没有清军的犀利火器,可是他们依然打了上去,虽然损失有点多,可好歹胜利了。
  并且清缴了敌人的一切,包括衣服在内。
  看到俘虏都光着个膀子,可把十四爷气坏了,有个人比他更生气的是年羹尧,他几乎是气急败坏的怒吼:“赶紧把衣服穿上!一群土鳖!”
  可气死他了。
  一群汗毛那么长的男人,光着膀子像什么样子?
  气的年羹尧回头就跟领军的几个蒙古八旗将领喊了一顿:“你们就缺那么点儿衣服了是吧?俘虏身上的衣服都扒下来,你们是扒皮的出身吗?”
  蒙古八旗也有些理亏,赶紧认错,给抢来的破皮衣服烂棉袄的还给了俘虏们,赶紧的穿上。
  其实他们也不是缺那点东西,只是一时手痒,对着俘虏发泄一下。
  要说俘虏们的破皮烂袄子,还真没什么价值。
  主要是气不过啊!
  蒙古八旗也算是打赢了一场,十四爷毫不吝啬的奖励了他们一些银钱和东西,主要是东西,他们的战利品,朝廷的确是一分都没要。
  但是蒙古八旗也有所表示。
  他们进献给了十四爷一千斤牛肉干。
  还有一百匹的好马,这地方的马都是标准的蒙古矮脚马,负重量大,是很好的给养运输牲口。
  十四爷直接将这一百匹马送去了后勤。
  年羹尧对他们送来的东西并不感兴趣:“都是些什么破烂玩意儿,还送到十四爷跟前来。”
  “他们也就这样了。”十四爷是看不上他们送来的东西,但是他们要是不送来,却要重新审视蒙古八旗了。
  是不是又不把十四爷看在眼里。
  “这次他们打了胜仗,下次就别用他们上了,打了一次胜仗,用的各种辎重,以及下了战场之后,用的各色金疮药粉,比我们打十次胜仗,还要浪费。”
  “他们打仗是一刀一枪的去拼,我们打仗是什么?”十四爷知道年羹尧小心眼儿发作了:“我们打仗都没伤兵,用什么金疮药啊。”
  蒙古八旗不行,他们打仗虽然胜了,但是受伤的人可不少,加上十四爷对卫生的要求,这群蒙古八旗的兵丁,应该庆幸,按照之前他们的卫生状态,就算是止血了,也得感染。
  现在么,好多了。
  胜利了,十四爷就要给京中报捷,他这捷报来的很快。
  因为康熙没在京中,他又北巡去了,北边儿气候好啊,他在草原上北巡,去热河行宫避暑,自然,这朝中的重心就在热河行宫,这就方便了很多人,犹如“老猫不在家”一样,一群耗子就闹翻了天。
  京中的八爷虽然不上朝,监国的又是雍亲王,可是架不住八贝勒的心大啊!
  所以他一计不成,又生了一计,那就是派人弹劾十四爷,不团结!
  为什么?因为自从捷报频传,都是火器营如何如何,西北军还能捞个汤喝,蒙古八旗干瞪眼儿啊。
  虽然一起出征,可是十四爷他们将蒙古八旗当辅兵使也不是个事儿。
  打仗是烧钱的活儿,同时也是挣钱的活儿,青海这边的蒙古八旗本来就只有三大分支而已,人口还可以,不过因为地理位置特殊的关系,朝廷对那里的监管不是很得力,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对着十四这个恂亲王都敢阳奉阴违,更是明目张胆的送礼送女人了。
  但是十四爷这样气势如虹下去,还有八爷什么事儿啊?
  所以八爷的手下人去联系了一下前线的蒙古八旗,虽然人还没回来,但是蒙古八旗的态度却随着消息传了回来。
  他们很不满意,恂亲王吃独食儿,一直吃独食儿,看看年羹尧那火器营的军功,再看看他们的……简直没眼看。
  知道那边的情况之后,八爷这边就动手了,十几名御史,联名弹劾恂亲王和年羹尧。
  因为至今为止,捷报上的确是没有蒙古八旗什么事儿。
  这很不注意团结啊,蒙古八旗没有军功人家去干什么?
  结果这边刚讲奏折送到御前,又有大臣站出来,也说了此事,康熙什么人啊?能不知道这是有人在里应外合,非得让十四有点什么不可。
  “京中雍亲王在干什么?”康熙问身边的顾超。
  “就是白天去宫中办理差事,晚上回到雍亲王府,按部就班。”顾超道:“雍亲王妃带着全家女眷去了城外的庄子上避暑了。”
  “他没看折子?”康熙不太高兴了,这怎么又不关心弟弟了。
  “主子,这是京中大臣发给您的折子,四爷……恐怕不会僭越。”顾超低头道:“这是直接封了折子送来的。”
  康熙别看离京了,让人监国,可是折子还是要都送到他面前来的,尤其是一些大员们的折子,连监国的都不能看。
  四爷这一点执行得很好,就算奏折再有诱惑力,他也不看一眼。
  前太子监国的时候,会看折子,然后写陈条夹在折子里给康熙。
  四爷不,他连陈条都不写,封都不打开,只是多加一层封条,送到康熙的面前。
  “哼!”康熙生气了,给写了回条,甚至口气很严厉。
  结果第二天,大臣们依然喋喋不休,尤其他们还是在塞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在这里也很委屈,好几个蒙古王公也找康熙诉委屈,说恂亲王不讲情面,不给他们蒙古人表现勇武的机会云云。
  康熙这就阴谋论了。
  御史言官与高官,内外交通不说,还联合了蒙古人。
  大清是跟蒙古世代友好,可也防着蒙古人,这些蒙古人还流传着元朝时期,铁木真大汗的事迹。
  当年蒙古人打了多大的土地啊?
  放养牧马二年都不带重复地方的!
  蒙古人也是享受过万里河山的民族,而且并不比满族人差多少。
  看看大清后宫,如今有几个蒙妃?当年顺治帝后宫全都是蒙妃,结果一个皇子都没生下来。
  如今后宫有蒙古女人却没有高位的,可皇太后是蒙古人。
  真是不知道死活,但是康熙表面上却不这么说:“恂亲王这是实验一下火器的威力,你们也知道,大清的火器局刚成立,那个,需要实验数据,西北的那场仗小的很,要真打起来,一年就解决了。”
  同时,康熙开始大方的接见蒙古的王公贵族,甚至还给十八皇子,定了一位蒙古亲王家的嫡长女为福晋。
  虽然十八阿哥才十四岁,可是长得好,又受宠,这些年,康熙北巡都会带着十八阿哥。
  十八阿哥也知道,他十四哥哥在那边需要蒙古人的帮助,最起码,不能让蒙古人给拉后腿。
  所以十八阿哥就主动去看那位指给他做嫡福晋的蒙古贵女,发现那女孩子性格活泼,弓马娴熟,很是喜欢,去了几次,还跟着一起打猎,虽然年纪小,但是颇有一种青梅竹马的意思,为此,那蒙古贵女斯琴格日乐,还带着他去见了她的阿玛。
  是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的乌尔图亲王。
  厄鲁特蒙古是清代时期对西部蒙古的称唿,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厄鲁特是清朝时期的卫拉特,二者是大小概念的关系。
  元代称之为斡亦剌,明代称瓦剌,清代称厄鲁特、漠西蒙古等,有时也称四卫拉特。
  史上蒙古族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古代两分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里牙惕);后来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卫拉特为主)。
  厄鲁特蒙古主要是五大部。
  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区,大清初年的时候,其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留下的四大部(四卫拉特):杜尔伯特部牧于额尔齐斯河中游右岸至伊希姆河上游;和硕特部以塔尔巴哈台和伊犁为中心,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至巴尔喀什湖,南至乌鲁木齐、天山,西至吹河流域的广阔地区(后来一部分随固始汗去青藏高原发展,就是十四爷现在对阵和蒙古八旗的由来);准噶尔部(即绰罗斯部)位于和硕特部之东,以和布克沙里为中心,北至额尔齐斯河上游左岸,东至阿尔泰,南至准噶尔盆地;辉特部牧于裕勒都斯河流域。
  其中,和硕特部首领担任卫拉特盟主。噶尔丹时期四部共有二十万户,六十多万人。归入清朝主权版图:顺治三年,固始汗与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命其统辖诸部。
  看明白了,康熙这一手使得多顺熘啊!
  前头的十四儿子不给蒙古八旗立功的机会,但是朕这里却给了蒙古八旗面子,让朕的十八儿子娶蒙古八旗的贵女为嫡福晋。
  还是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的乌尔图亲王的嫡长女,这位亲王的嫡妻可是也同样出身蒙古的大贵族之女。
  康熙只用了一招,联姻。
  就把一些人的如意算盘给搅合乱了。
  恰好在这个时候,十四爷的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也到了,新龙拿了下来,而首功却是蒙古八旗,十四爷没说蒙古八旗没脑子闹出来的大笑话,只说蒙古八旗作战勇勐,因为新龙的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难攻,蒙古八旗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攻下了新龙,为此,特请为第一等战功。
  康熙看完心里这个痛快啊!
  “明天召集他们,还有蒙古王公贵族们,让他们知道知道,大清对他们可没有设防,恂亲王也没有冷着他们。”康熙心里痛快了,就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十四儿子的“丰功伟绩”。
  第二天,大家都很难得的来的很整齐,这草原上,难得大家凑到一起,不知道是不是万岁爷又要举办宴会。
  结果万岁爷直接宣布了个喜讯:西北大捷。
  首功是蒙古八旗,十四爷的军报写得漂亮,写了蒙古八旗如何勇勐作战,还有获得了多少牛羊马匹,骆驼奴隶的,更有他们到了新龙,当地百姓如何热情接待他们的,表示他们对大清的感恩戴德云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