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为达赖喇嘛是有册封的,在清朝初期的时候,西藏也不平稳,故而达赖喇嘛是有政权的人,他可以册封噶伦。
噶伦不是僧侣的职位,而是官名。
藏语音译,亦作“噶布伦”、“噶卜伦”。
按照大清对西藏那边的规定:员四人,三品,为主持“噶厦”之官,总办西藏行政事务,受驻藏大臣及达赖喇嘛管辖。
噶伦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噶厦的高级行政官员,通常为“三僧三俗”六人。其全称为“噶贡论”,又译为噶布伦,噶卜伦,噶隆,亦称“萨旺”或是“协摆”,藏文本意为国师、大臣、宰辅。恰白·次旦平措认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七八百年前,也可能松赞干布时期已有。
九大臣中名列前三名的人与外戚首领国政最高权力机构,称为“四大尚论”。
“四大尚论制”传至达赖喇嘛,改为“四大噶伦制”保存下来。第巴桑结嘉措新设官职中有噶伦官职,拉藏汗时期也有噶伦官职,但不是最高行政长官。
可是现在,策妄阿拉布坦就因为不想被达赖喇嘛册封的噶伦夺权,就开始了反叛。
其实无非是“权势”二字而已。
“就是,达赖喇嘛要是那么容易被打败,早就在高原上没有立足之地了,何况,策妄阿拉布坦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十四爷道:“虽然他曾经帮咱们抵抗过沙俄,但是也没少捞好处。”
策妄阿拉布坦是准噶尔汗国原首领僧格之长子。
僧格于康熙九年的时候被暗杀后,其弟噶尔丹自西藏返回,在达赖喇嘛以及和硕特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支持下登上了准噶尔大汗之位,策妄阿拉布坦遂率部众依附噶尔丹。
噶尔丹大家都知道的,康熙亲征了三次,这家伙才自己喝药死了。
不过在噶尔丹出兵喀尔喀蒙古的时候,策妄阿拉布坦趁此机会发兵占领了原准噶尔领土,将噶尔丹遏制在科布多无法西还。
此后,策妄阿拉布坦与康熙皇帝合作,彻底击败噶尔丹。
等到噶尔丹嗝屁着凉了之后,策妄阿拉布坦正式成为准噶尔大汗。
同时,康熙对他的赏赐也很丰厚,毕竟是合伙人么!
“是啊,这小子,不愧是僧格的儿子,噶尔丹的亲侄子,跟他父亲和叔父一样,都是个不安分的!”康熙的确是很生气。
因为策妄阿拉布坦派台吉大策凌敦多布从伊犁河谷出发,攻占拉萨,杀拉藏汗,在卫藏建立统治,这不是跟大清玩儿分裂呢么!
听了这话,十四怀疑,当年僧格的被刺杀,是不是康熙派人干的啊?
要知道,当初僧格的父亲,巴图尔珲台吉,可是个能人,而僧格是他的第五子。
可是其父临终前指定为继承人的,却是这第五个儿子!
不过僧格也是个厉害的角色,那个时候,他加强与清朝的联系,称臣纳贡不说,还敢联合清军,抵御沙皇俄国的入侵。
在沙俄强行对准部征税的时候,僧格甚至发出了抗议,出兵攻打俄军哨所。
不过据说他是被异母兄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谋杀。
因为他的儿子们还小,他的六弟噶尔丹继位。
后来大家就都知道了,噶尔丹选择了跟他五哥不同的路,噶尔丹联合了沙俄,攻打蒙古,甚至骚扰大清的边境。
噶尔丹被康熙皇帝打败后,僧格的儿子策妄阿拉布坦也长大了,然后他就成为准噶尔部的首领。
康熙跟十四发了一顿牢骚,还得想办法处理策妄阿拉布坦的事情。
此事还拿到了朝堂上来商议,火器营不用说了,西北军有单独的火器营,皇家海军舰队也有配备火器。
其实西北军去一半人马就能平了这次叛乱,关键是,这一半人马,谁领兵?
康熙能信任的大将就那么多,还都已经老迈,这次可是去的高原,那地方,一般人上不去。
老将领兵肯定是不行的……得找个年轻人。
不然主将上不去高原,可就惨了!
朝堂上为此事吵的一团乱麻,菜市场似的。
老将们不服老但是也的确是没把握上高原去;年轻的将领们更喜欢往外闯荡,高原啊,大海啊,都是他们向往的地方,例如十五,十六跟十八皇子,他们也是这么个意思。
不过让大家意外的是,十七皇子跳出来了。
自打上次,十七皇子上了一趟高原回来,这家伙就神隐了一般,后来毙鹰事件一出,他就消失在了大众视线里。
这会儿却跳了出来,而且说的头头是道,他去过西藏,上过高原,宣读过圣旨,当过一次钦差大臣。
他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有经验,上高原没问题!
这就让人没办法反驳了,因为现在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上去高原,而且是脸不红气不喘的上去。
可是康熙犹豫了。
他可以相信十四,封十四为大将军王,让他领兵打仗,甚至连火器营都交给十四去掌控。
可是他不相信十七。
别的不说,十七这人投机取巧太明显了,而且十七的嫡福晋,那可是二皇子嫡福晋的亲妹妹。
康熙信不过他啊!
不敢将犀利的火器营,交到他手里去。
四爷也有些急了,这火器营可犀利了,交给谁他也不放心啊。
此事第一次商量的时候,没个结果,第二次廷议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诞生。
十四爷看出来康熙的为难和四爷的担忧,不由得跟年羹尧商量:“要不咱俩去吧?三个月就完事。”
“我上高原没问题,就怕你身体受不了。”年羹尧自己无所谓,去哪儿都成,就怕十四爷受苦。
上次那还只是一点高原的边儿呢,现在这可是要上布达拉宫去。
那是真正的高原,雪山,银川……。
“没问题!”十四爷道:“我多喝点红景天,吃沙棘果。”
“非得你去啊?”年羹尧不太高兴了,他自己吃苦没的说,可是他不想让这人吃苦。
高原气候,那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吗?
“不然你看谁合适?皇阿玛信不过别人。”十四爷叹了口气:“而且有的选,我也不想离开皇阿玛太远。”
年羹尧想了想:“那我们去吧!早点解决,早点回来。”
“嗯!”十四爷点头。
第二天俩人就联袂求见了康熙,说了他们的打算。
康熙沉默了半天:“十四啊,你可以不去的。”
“儿臣知道,但是儿臣更知道皇阿玛跟哥的为难,十四去一趟,三五个月就回来了,其实策妄阿拉布坦也没多能耐,儿臣带着火器营上去,一顿狂轰滥炸,就跟对付罗卜藏丹津一个态度。”
罗卜藏丹津可是比策妄阿拉布坦强多了,因为他占的地方大啊,策妄阿拉布坦就占据着西藏,西藏这个时候可不是什么人间天堂,那是苦寒之地。
加上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囚了达赖喇嘛,西藏多少人信教啊?那些人都是达赖喇嘛忠实的信徒。
十四就不信了,达赖喇嘛会没有任何自保的能力。
“你快去快回,皇阿玛在京城等你。”康熙摸了摸十四的头:“你大了,做事情要成熟一些。”
“知道了,皇阿玛!”十四爷磕了个头,这就起身带着年羹尧去准备了。
第二天,十七皇子还想继续发力,争取自己带兵去西藏打仗,结果大朝会刚开始,康熙就让人宣读了圣旨。
十四爷还是大将军王,年羹尧从火器营将军,晋升为火器营大将军,统领所有的火器营,丰台大营交给了十三贝勒去管理,而十三贝勒的差事,被康熙大手一挥,丢给了九贝勒!
九爷当时就傻眼了!
谁不知道,十三跟四哥干的都是得罪人的差事啊?户部清缴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个时候十三蹦出去了,他跳进来了。
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
而户部供应粮饷,兵部的事情,康熙直接交给了老十去办理,老十在兵部过得如鱼得水,对他十四弟弟那是真心维护,从下了圣旨到十四他们出京,就用了三天的时间。
这其中最不满意的就是德妃了。
“这才回来多久啊?就又要走了,西藏,额娘听说那地方高的很,气都喘不上来。”德妃忧心忡忡。
“额娘,儿臣趁着年轻,赶紧的立功,得对得起儿臣这大将军王的称号啊!”十四爷撒娇卖乖的跟德妃道:“等到儿臣功绩高了,就躺在功劳簿上吃喝拉撒睡,再也不离开额娘啦!”
德妃被他逗笑了:“好了好了,额娘知道拦不住你,外头的事情,额娘也不是那么明白,不过啊,你可要注意身体,额娘给你带了很多厚衣服,听说那地方常年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也不知道那些人有什么可惦记的,破地方!”
得,德妃这是因恨迁怒了,西藏都成破地方了。
第280章 平藏之行
“额娘,儿臣就去三五个月,回来之后,还能跟您一起过年呢!”十四爷道:“何况,高原上也有好东西,例如那雪莲花就不错。”
十四其实最初并不知道雪莲花是干嘛的,但是他以前看小说的时候,里头无不把雪莲花啊,人参灵芝之类的东西,吹的天花乱坠。
可是等到他真的见识到了雪莲花,才知道这玩意儿既不能清肝,也不能明目,这玩意儿是以治疗妇科病最为擅长。
虽然叫“雪莲花”却是风毛菊属科的植物。
生长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磺砾石滩中,海拔两千五百米以上,四千米以下。
以天山所产最多,质亦最佳。
雪莲花别看生长环境恶劣,却性温,味甘苦,入肝、脾、肾三经,具除寒、壮阳、调经、止血之功,用于治疗阳痿、腰膝软弱、妇女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风湿性关节炎及外伤出血等症。
而且这个时候还没有种植的,都是野生的雪莲花。
好东西啊!
就是比较难以采摘,西藏那边也讲这种神圣的花朵视为纯洁的化身。
“额娘不要雪莲花,额娘要你平平安安的回来。”德妃低头:“额娘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拼命,但是额娘知道,一个皇子阿哥,没事儿跑海外,一去几千万里,还去西北平乱,上高原去打仗,为什么啊?你也不像是有那个心思的孩子。”
十四的笑容消失了:“额娘。”
“额娘看明白了,你是为了你四哥,也是为了额娘,可是十四啊,额娘希望给你也为自己打算一下。”德妃低着头,但是眼泪掉了下来:“额娘生了七八个孩子,只有你跟你哥哥姐姐站住了,可是你哥一出生,就被抱给了皇贵妃抚养;你姐姐更是一出生,额娘就要为她打算,送她给皇太后抚养,终于免去了扶蒙的命运。你六哥福薄命短,早夭而去;就剩下你是在额娘身边长大的了。”
“额娘,儿臣会平安归来的,您不要担心。”十四爷知道,德妃的心里头,恐怕真的是只有他这一个儿子。
十四用了很长时间,才安抚好了德妃。
四爷那里其实就简单多了,四爷的要求就是:“好好的去,好好的回来,现在不需要你立多大的功劳。”
四爷现在已经知道了康熙的心思,只要他不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这新君之位,他是八九不离十了。
都这样的情况下,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亲生兄弟,再为了什么去冒险,去战场上厮杀。
“知道了,哥,你放心,弟弟去去就回,很快的!”十四爷打了包票。
年羹尧那里就没这么啰嗦,他家里头军事化管理,一切只凭借口令通行,印章为凭证,还得有年羹尧本人的签字画押。
否则,什么人来到年府,都指手画脚的可不行,其实他主要是防备年希尧,他那好“大哥”。
年氏来府里只是看看,收拾打扫一下,而且也不用她亲自动手,只是带人收拾干净了,她检查一下卫生合不合格而已。
年氏也不是那种在娘家横着走的性格。
他们很快就带着火器营和二十位火器局的研究人员,一起上了前线。
也就是四川那边,他们从川入藏,比较容易一些。
全体急行军,加上驿站都给最好的照顾,最好的马匹食料,最好的接待,毕竟大将军王来一次可是风驰电掣,谁敢耽误行程,年大将军上来就是一顿马鞭子,抽死了都没地方喊冤去。
所以他们一个月之后就到了前线。
此时的清军已经抗住了两次叛军的冲锋。
伤了一半的人马,快要后撤了,大将军王就来了。
“带着伤兵,下高原去养伤。”十四爷吩咐驻藏的将军:“其他人在阵前撤下来,改成后军,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本王来了,对面就倒霉了。”
“是!”驻藏将军几乎是哭着出去的,他手下损失太惨重,他也心疼自己的兵。
年羹尧道:“您在中军坐镇指挥,臣带着人去前头,三天之后,一定让您上布达拉宫。”
“哦,那你当心一些。”十四爷给年羹尧整理了一下战甲:“爷等你来接。”
十四知道自己不可能上前线去厮杀,这辈子估计都不可能,除非是像在海上那样。
可惜,年羹尧一次就吓破了胆子,再也不要十四爷在第一线了。
年羹尧带着人走了之后,十四爷就去后军看了看伤员们,还好,这地方环境是恶劣了一些,但是同样的,恶劣的环境,培养了人们强健的体魄,加上他带了不少给养和伤药过来,军中还有自己的军医和医工,倒是没有耽误救治。
如今军中的医药都很充裕,伤兵们还好,因为救治的及时,只有七八个死亡的,十几个重伤的,但是能活下来,还有几十个轻伤的,恂亲王到了伤兵营,大家都很惊讶。
十四爷要求伤兵的卫生条例很严格,大家都严格遵守,以至于军中干净了很多,这样的卫生条件下,感染的人很少,加上大家的身体素质都不错,看起来还可以。
“王爷千岁。”一群人给恂亲王行礼,都是大头兵,没什么演礼的经验,乱哄哄的行礼问好,十四爷也不介意。
233/242 首页 上一页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