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清十四的奋斗史(历史同人)——初吻江湖

时间:2021-10-06 09:39:47  作者:初吻江湖
  “本王来看看大家,战死的人,本王会给朝廷上报,大家守土有功,朝廷也不会薄待了大家。”十四爷朗声道:“这里有医药,有酒肉,大家尽管放心的养伤,前头的事情,有本王和年大将军呢!”
  “多谢王爷千岁!”这回喊口号喊的很齐整。
  十四爷坐镇后方,能给年羹尧的帮助,就是弹药,给养,因为是在西藏这个地方,他们连吃的牛肉,多数都是牦牛肉,牛肉干都是牦牛肉干,幸好做成了麻辣口味的,不然那股子味道,都没法儿入口。
  这里消耗最大的除了肉食就是调味料。
  不过牦牛肉很补啊,一群伤兵一日两餐,顿顿有肉,平时还有五香的牦牛肉干做嚼头,早饭一般都是藏式的包子或者饺子,搭配的永远都是奶茶,咸口的奶茶。
  晚饭就丰富了很多,炸牛肉,辣牛肚,灌肠,灌肺、炖羊肉、炖羊头……。
  喝的是青稞酒,酥油茶,糌耙、糕点、甜茶、奶茶……。
  十四爷也没忘了前面英勇作战的人,他私心里想让那个人也能吃得好一些,故而在后勤这方面很看重。
  往前头运送的各色物资都十分充足,年羹尧也很有意思,他在前头打仗呢,还记得给十四爷捎回来一点地道的菜肴。
  凉拌牦牛舌!
  藏餐中有代表性的是烧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
  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调料,体现了饮食文化返朴归真的时代潮流。
  不过十四爷仗着年羹尧没在跟前儿,辣椒油成了他的最爱,不过吃了几天,就吃的上火了……十四爷便秘了。
  没办法,只好泡发了黑木耳给他吃,吃的十四爷满脸的便秘样子。
  不过西藏这边分农区、牧区,这两个区域的饮食各有自己的特色。
  牧区的饮食除了糌粑、面粉外,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红食”、“白食”。
  “红”指肉,“白”指奶。夏天以“白食”为主,冬天以“红食”为主。
  牧区的着名小吃有手抓羊肉、烤羊肠和风干肉。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所以在西藏的问题上,大清不得不慎重对待。
  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十四爷在这里坐镇中军,照顾伤兵,前头年羹尧打的风风火火,三天之后,这战线就往上推进了一大块,真的是在三天之后,就派人来请十四爷移步上了高原,再三日之后,请十四爷赴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两百余米,外观看起来有十三层,实际只有九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
  公元七世纪三十年代,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始建布达拉宫为王宫。
  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毁灭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毁于战火,加上雷击等自然灾害,布达拉宫的规模日益缩小,甚至一度被纳入大昭寺,作为其分支机构进行管理。
  明末,在蒙古固始汗的武力支持下,五世达赖建立葛丹颇章王朝。
  后来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被毁于战火,直至十七世纪,也就是康熙年间,现在的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开始了重建布达拉宫,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具有了后日的规模。
  独特的布达拉宫同时又是神圣的。
  十四爷前世没有来过这里,但是他看过旅游攻略,知道这里在他那个时代,称之为“人间最后的净土”。
  这里还有不少活佛喇嘛的灵骨塔,十四爷上了高原,竟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不过到了布达拉宫,十四爷就出人意料的干了个疯狂的事情,他像是一名前程的教徒一样,在布达拉宫台阶上开始,三步一行礼,虽然没有到三步一叩首的程度,但是他身为皇子阿哥,三步一行礼,已经是很难得、很虔诚了。
  一直到布达拉宫里,在年羹尧的迎接下,他见到了达赖喇嘛。
  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
  格桑嘉措,意为“贤劫海”,第七世达赖喇嘛,出生于今四川省的理塘地区,藏历第十二绕迥之土鼠年(清康熙四十七年)七月生,父名索南达结,母名家南曲措。
  家族为仲氏。他八岁时在理塘寺出家。
  第六世达赖喇嘛被废黜并去世后,西藏佛教各派一致认为应该寻找他的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他们根据第六世达赖喇嘛所写的一首诗句“转转理塘就回”,前往该地寻找转世灵童,于是找到格桑嘉措。
  虽然他是灵童转世,却没有被大清册封,这也是为什么,策旺阿拉布坦敢囚禁他的原因。
  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却有一双看透了世情的眼睛。
  他的前任是仓英嘉措,不过已经死了十几年,这是策旺阿拉布坦秘不发丧的原因之一,他敢起兵造反,就是因为达赖喇嘛死了十几年。
  而转世灵童才十三岁,小的很,没有任何威胁!
  不过,他也怕的很,所以只敢把人软禁起来,而不敢对他有所伤害,毕竟这活佛转世,充满了传奇色彩。
  年羹尧也是因为打上了布达拉宫,才知道六世喇嘛死了快二十年了,这帮人秘不发丧,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都是“欺君之罪”啊!
  十四爷看了看十三岁的“达赖喇嘛”:“这么小啊?”
  “不小了。”格桑嘉措却用稚嫩的声音道:“皇十四子。”
  十四爷打了个哆嗦,在他的眼中,这位达赖喇嘛全身都泛着一股勃勃的生机。
  “您好。”十四爷正色道:“请坐。”
  “请。”格桑嘉措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性格成熟稳定的像是一百三十岁。
  年羹尧在这个十三岁的少年面前,也不自觉的收敛了自己的杀气。
 
 
第281章 凯旋·皇太后薨逝
  其实跟这位达赖喇嘛没什么好说的,他还没有受到朝廷的册封,颇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要不然策旺阿拉布坦也不会十几年的时间,都将西藏据为己有,将这里当做一言堂,还敢暗中支持罗卜藏丹津。
  要不是清军火器营的炮火太犀利了,罗卜藏丹津败的一塌煳涂,策旺阿拉布坦也不至于自己亲身上阵。
  话说罗卜藏丹津的下场可不怎么样。
  他本来想去蒙古避难的,结果没人搭理他,都怕引来清军那轰隆隆的炮火。
  所以最后,这家伙还是全家都被擒,押送京城,康熙给他判了个斩立决,家里人全都流放西伯利亚去了。
  让丫的祸害沙俄去吧!
  而策旺阿拉布坦兵败,如今已经逃亡了,年羹尧要想追也可以,但是不能丢下这位格桑嘉措,而且他也不太擅长跟半大的少年打交道,正好,十四爷来了,请来布达拉宫也好,这地方算是个堡垒了,当然,是在战时。
  其实布达拉宫也没好到哪儿去,年羹尧的火器不是吃素的,这还是紧急收拾出来的一块地方,其他地方都还需要归整和打扫。
  小达赖喇嘛首先表示了他对策旺阿拉布坦的失望和愤怒,其次是请求朝廷的册封,以及安顿西藏各项事宜。
  “这您放心,一定办到!”十四爷点头,他就是为了这事儿来的。
  将十四爷安顿在了布达拉宫,小达赖喇嘛也找到了,年羹尧率领火器营直追逃跑的策旺阿拉布坦。
  没用七天就抓到了人,当时的策旺阿拉布坦很惨,没吃没喝的,部下也没剩多少,整个人都萎靡不振的样子,要不是有人认识他,年羹尧都不相信这就是西藏的隐形之王。
  擒拿了罪魁祸首,这平藏之行也就差不多了,十四爷这边赶紧八百里加急给京中报喜。
  平定了叛乱之后,也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京中来了消息。
  清朝对西藏的施政管理,在总结元明两朝治藏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作了重大而全面的调整。
  例如:设置驻藏大臣总揽全藏;调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体制;赐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并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确立西藏地方涉外事务、边境国防的决定权归中央等原则;勘定今西藏与青海、四川、云南间的界线;规定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辖区及权限,划分了驻藏大臣直辖区。
  康熙这下达圣旨的时间,可比他们平叛的时间要早很多天,加上路上的时间,可以说,康熙跟十四这父子俩配合默契啊!
  这是笃定了十四会赢,且会打得很快,甚至还有给达赖喇嘛的册封圣旨。
  大清朝廷正式承认他为第六世达赖喇嘛,以取代被废黜的仓央嘉措。
  但是广大的西藏人民和宗教界人士一致承认仓央嘉措是第六世达赖喇嘛,而认为格桑嘉措是第七世。
  此种情况,十四爷写了奏折给康熙,康熙也是够光棍的,他在册封的时候,将格桑嘉措册封为第八世达赖喇嘛,竟然默认了这一事实。
  格桑嘉措被册封后,他的家族就随他进入西藏,被朝廷封为公爵,逐渐成为西藏第一大贵族。
  除此之外,康熙还正式颁发给格桑嘉措一颗金印,印文是“弘法觉众第六辈达赖喇嘛之印”,另外还有金册等物品,由第十四皇子、恂亲王、大将军王代表大清朝廷,颁给七世达赖喇嘛。
  这时,格桑嘉措才十三岁,一切事务都由其父索南达结代为处理。
  七世达赖格桑嘉措九月中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拜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师,受了沙弥戒。
  然后,入哲蚌寺学经。
  安顿好了这位七世达赖喇嘛,十四爷跟年羹尧俩人双双下了高原,带着他们的人,开始往京城回转,他们这算是凯旋而归了。
  等到他们回到京中,已经是冬月了。
  七月份去的西藏,十一月份回来的,果然是没用上半年的时间,就平定了拉萨叛乱。
  一入京城,大家都喜气洋洋的,这次军功也不小,而且如此速度的平叛,也向世人证明了清军的战斗力是多么的强悍。
  全体都没有回家,而是第一时间去宫里报备,十四爷还要上交调兵虎符。
  年羹尧也要给康熙递折子,叙军功。
  可是他们进了宫,却听说康熙不在干清宫,也不在养心殿,而是在慈宁宫。
  “皇玛麽怎么了?”十四爷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三德子低头道:“皇太后病了,万岁爷在慈宁宫侍疾。”
  十四爷火速赶去了慈宁宫。
  冬月里的京城很冷,还下了几场雪。
  慈宁宫里,皇太后躺在火炕上,老太太现在已经吃不下什么东西了,只能以粥水维持,本来有些微胖的身材,也消瘦了很多。
  “皇玛麽!”十四爷跪在火炕边上:“十四回来了,十四回来看您了。”
  “十四啊!”老太太醒了过来、
  “在,十四在呢!”十四爷看着皇太后,这会儿皇太后身上的光晕虽然在,却是一股不详的灰黑色。
  康熙坐在炕边:“你皇玛麽一直惦记你。”
  十四伸手,握着老太太的手:“皇阿玛,十四回来了。”
  皇太后也回握十四的手:“哀家的孙儿啊,十四回来啦。”
  “回来了,十四带来了达赖喇嘛亲手写的佛经,给皇玛麽祈福。”十四看着老太太,眼眶子红了。
  老太太一辈子都是被人安排的,从草原嫁到了皇宫里,听说老太太年轻的时候,也是骑马打猎的草原女儿,身体好,活泼开朗,可是十四爷从来没有见老太太骑马过,后来为了哄老太太开心,他特意弄了好马来给老太太,这位皇玛麽其实一直都过得平平淡淡,但是她护住了自己的亲姐姐,这大概是老太太少有的向康熙提出来的要求。
  “好,哀家的十四孙儿最孝顺了。”老太太气息有了点底气,十四将人半扶起来:“皇玛麽,您一定要好起来,孙儿还想跟您一起过年,吃您宫里的蒙古包子,对了,这次孙儿带了牦牛回来,还有牦牛肉,孙儿让人熬汤给您喝。”
  温宪公主已经入宫侍疾,她亲自伺候皇太后饮食起居,弟弟的话,她听到了,可是暗地里,温宪公主告诉他:“皇太后已经吃不得油腻的东西了,只能清汤寡水的养着。”
  温宪公主这段时间也清减了不少。
  她是皇太后亲自养大的,又为了她的婚事,跟康熙开口求情,将她嫁在了京城,而不是去蒙古吃沙子。
  在温宪公主的心里,除了德妃那就是皇太后最亲了,跟康熙都没那么亲近。
  “放心,弟弟回来了,皇玛麽会好起来的!”十四爷也没什么好办法,他特意将达赖喇嘛亲手写的佛经放到了皇太后的枕边,这佛经充满了生机,希望可以抵御那些不祥的灰黑色。
  十一月末,皇太后不豫,上省疾慈宁宫。
  康熙在这个时候,发布了一封诏书,回顾一生,阐述为君之难;并言自今春开始有头晕之症,形渐羸瘦;特召诸子诸卿详议立储大事。
  这回大家都没怎么上当啊!
  因为皇帝这个太子的事情,谁都不敢碰,生怕踩了地雷,被炸的粉身碎骨。
  多少人因为立储的事情,而倒霉?
  至今为止,也就八爷还不死心的样子,其他人基本上都偃旗息鼓了。
  十四爷不知道康熙是什么意思,他现在一心扑在慈宁宫皇太后那里,对什么立储没兴趣。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