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先生越想越生气,一口老血就喷了出来。
可把现场的孩子们吓坏了。
谁见过当场喷血的人啊?
“不好了!先生喷血了!”
“来人啊!快来人啊!”
学堂里一顿吱哇乱叫,四下奔跑,奴才们一涌而进,赶紧将各自的小主子找到,换上衣服后领出去,刘老先生已经坐在那里,唿啦唿啦的喘大气儿呢。
但是胸前有血迹,嘴角还流着血沫子。
这里的动静,惊扰到了隔壁,七阿哥身为“留守儿童”里最大的那个,不得不过来一探究竟。
“这是怎么回事?”七阿哥一来就看到了满屋子乱糟糟,先生还吐血了,这是个什么情况?
“七哥,七哥!”小十四飞奔而来:“先生吐血了。”
七阿哥胤祺因为有脚疾,一生下来就注定跟皇位无缘,因为皇帝不可能是个跛子,除非爱新觉罗家族的男人都死光了。
不过也因为如此,他这人性格腼腆,为人温和,跟前面这些阿哥们强硬的性格,反差很大。
他不如大阿哥强势,太子爷骄纵,三阿哥好名,四阿哥冷漠,五阿哥和善。
七阿哥的性格温柔,大概是因为小十四十分依赖他,一上来就抱着他七哥的大腿,抬起头可怜巴巴的看着七阿哥:“先生是不是要死了?”
这孩子长得好看,眼睛大大的,皮肤白白的,胖乎乎的小脸蛋子,大眼睛里充满了依赖的看着你,谁能不心软?
七阿哥也不例外,一看弟弟吓坏了,七阿哥赶紧把人抱起来:“没事的,死不了,七哥在这里呢。”
小十三也走过来,拉着十二阿哥,一起扯了七阿哥的袍角:“七哥,先生是不是病了?”
宫中的规矩,宫里头的人病了都得移出去养病,免得传染给主子们,主子们病了也要关闭自己的住处,静养为宜,其实就是免得传染给旁人。
宫外面来伺候的人就更不能带病了,例如教书的翰林,大臣们;例如给人看病的太医们。
甚至是执勤的御林军,都不行!
侍卫们就更不行了,他们行走在紫禁城之内,万一是传染病,爆发起来,宫里的贵人们都金贵着呢。
“不管是不是,来人啊!送小主子们去休息!”七阿哥镇定自若:“今天大家都先放学吧,再让太医院来人给各位看看身体,叫太医署的人来将学堂用醋、苍术的熏一熏。”
这就算是古代的消毒了。
然后让孩子们都去了东厢房那里休息。
小十四第一次去东厢房,里头不仅布置温馨典雅,还有各色好吃的,以及牛乳茶,七阿哥还不算完,又吩咐人去泡了压惊茶给这些孩子们喝。
此事动静很大,连皇太后宫里都惊动了。
苏麻喇姑亲自带人来了,老太太别看上了年纪,却依然宝刀未老:“奉皇太后懿旨,既然刘翰林身体不适,那就在家养病吧,养好了再去翰林院。”
然后就有大力太监上前来,一边一个,将刘翰林这么架着出去了,没办法,这刘翰林身体还算不错,就是个头小了点,人瘦了点。
苏麻喇姑十分生气的一甩手里的帕子:“都给我动起来,这屋子里的边边角角都要用醋熏了,点上苍术艾草,所有的地方都用药水洗过才行,这可是小阿哥们读书的地方!再让太医们去给先生们号脉,身体好的才准进宫,身体不好的都回去养好了再说!”
她倒是没说,让刘翰林病好了进宫教学,而是病好了,回翰林院去。
宫里?皇太后都气成那样了,还进来干什么?
皇帝不在宫里头,南巡去了,带走了成年的阿哥们,留下的不是太小就是不方便带出去,例如七阿哥,这阿哥是个跛脚的,带出去康熙有点抹不开面子。
但是宫里头没了皇帝却不能乱,尤其是皇子阿哥们,比起宫妃们更让皇太后在意。
七阿哥安抚一群小孩子,苏麻喇姑就带人清理整个尚书房,先生们都被隔离了,太医看过了再说。
宫里头是最能保密的地方,同时也是最不保密的地方。
消息飞一般的传了出去,四福晋在四阿哥离开之后,就在阿哥所里安生过日子,隔三差五的去给德妃请安问好,听了这事儿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带着几味药材,去了永和宫,一进门就看到德妃也有些慌乱。
“额娘,十四弟那里?”四福晋是知道四阿哥有多在意这个弟弟,他们成婚之后,她也是隔三差五的给两个弟弟送东西,四爷对她的这种表现,十分满意。
而且十四阿哥对她也很好,亲嫂子,又提点过她如何跟四阿哥相处。
德妃也不是那种磋磨儿媳妇的恶婆婆。
比起德妃的温和,宜妃那里的五福晋可就有些遭罪了。
“没事的,没事的,宫里太医,太医院都有好药材,那先生是自己身体不好,跟小十四他们没关系。”德妃说给四福晋听,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再有,苏麻喇姑姑已经去了,本宫也派人去打探消息了。”
她们一群女人是不方便去尚书房的,好像从来没有宫妃去尚书房过,都是让人送东西,派人去看孩子,这样的方式。
四福晋也赶紧安慰德妃:“十四弟最机灵不过了,不会有事情的,那老先生可能是自己年岁大了,病了都不知道,这回回去好好养一下吧。”
最好别再进宫来了!
德妃也是这么想的,不知道尚书房里头是个什么情况。
尚书房里头已经人仰马翻了,七阿哥在东厢房带着孩子们吃东西,喝压惊茶。
所有孩子基本上都没什么大事儿,唯有文殊保,都快要吓死了。
因为当时他离先生最近,先生还没到时间上课,也是他请来的,为的是抓包。
他只是想让人知道,他在学堂里的地位,并不是六岁的皇子阿哥们能比的,他心里只想把两个小阿哥压下去。
这种不服输的有点扭曲了的性格,让他小小年纪就有点阴沉沉的意思,但是孩子们的那点小手段,如何能在苏麻喇姑跟前儿够看的?不用什么慎行司的精奇嬷嬷来侦查,七阿哥就从小十二、小十三和小十四这里听了个大概,后头还有乌雅喇苏、佟佳庆桂他们的补充,大概的经过就知道了。
等到苏麻喇姑过来看看小主子们的时候,见到一群小主子,苏麻喇姑赶紧行礼问好,不过她这行礼可没人敢受,尤其是七阿哥,他是目前最大的那个,懂事了。
“苏麻喇妈妈不用多礼。”七阿哥为人温和,小少年一枚,看起来也养眼。
“苏麻喇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苏麻喇姑看向了七阿哥,眼神温润如玉一般,却有着老年人少见的精明。
七阿哥就毫无保留的对苏麻喇姑都说了。
这是小十四第一次离苏麻喇姑这么近,这位传奇的侍女。
老太太穿着非常符合她“侍女”身份的旗袍,只是多了一点绣花而已。
脚下踩着一双同样朴素无华的绣鞋,花盆底在宫里头只有女主子们能穿,宫女都穿的平底绣鞋。
即便是尊贵如苏麻喇姑,也只能穿平底绣鞋,她一直记得自己是侍女。
同样的,老太太头上只梳着个圆髻,插着两根素银簪子,手上带着两对素金镯子,耳朵上倒是三个耳洞,挨着戴了三个挺大的金耳环!
这个上头就能看到一点蒙古女人的意思了。
苏麻喇姑是孝庄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随孝庄陪嫁进入后金宫廷,终其一生,都再没出过宫,一直在宫里头生活,从盛京到北京。
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通晓蒙满文字。
清崇德元年,参与设计清朝开国冠服。
曾经担任满清康熙帝的启蒙老师。
老年时,又抚养康熙序齿的第十二子爱新觉罗·胤裪。
据说苏麻喇姑以九旬高龄去世,康熙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
小十四前世看过一个以她为原型的电视剧,里头的女演员的确是很漂亮,但是没有苏麻喇姑的气质好。
苏麻喇姑是个很神奇的女子。
她终身未嫁,侍奉孝庄文皇后六十年,历经两国五朝。
而且满皇宫里头都知道这老太太的轶事:一是终年不浴,只有到年终最后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
二是终生不吃药,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药物。
她的这两个特殊的生活习惯就连位尊九五的康熙都很清楚。
在小十四发呆回忆苏麻喇姑在历史上的记载的时候,苏麻喇姑那边已经搞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她走到文殊保的面前,文殊保紧张的眼泪都出来了!
他是知道苏麻喇姑的,听阿玛说,他小的时候,苏麻喇姑也是照顾过他的,万岁爷一共就一哥一弟,先帝爷一共就三个皇子成年了,一个就是他伯王福全,一个是万岁爷,还有一个就是他阿玛。
三个人多少都受过苏麻喇姑的照顾。
在宫里头他可以连皇子阿哥都欺负他们小,不懂那些弯弯绕,而暗地里不着声色的欺负一下,但是在这位睿智的老妪面前,文殊保紧张了!
他额娘在家里头也不是嫡母身边老嬷嬷的对手,对老妪,他有着天生的敬畏。
“文殊保少爷,为什么要提前请先生来学堂啊?”果然,苏麻喇姑一开口,问的就很尖锐。
小十四扭头看向了文殊保,他没得罪他吧?
这种办公室刁难的即视感,虽然他们那是幼儿班的小学堂。
可也是个小社会,一共才几个人啊?文殊保这两天就搞起了小动作,拉帮结派的,看起来就像是个欠揍的一样。
要不是他是他们的堂兄弟,小十四早就动手了。
没想到他们没动手,这文殊保倒是给他们在老师跟前儿上上眼药了!
“我只是想早点见到老师,听他讲一些理学上的知识……我没想到老师病弱……我不是故意的……。”文殊保哭了,虽然作为小男子汉,哭泣什么的很丢人,但是他现在不得不哭。
这一关过不去,回去之后没他的好,他太清楚了。
心情凄惶,胆战心惊,看谁都是怕得要死的眼神!
这样的一个小男孩儿,你让苏麻喇姑怎么办?老太太也是心软的老人了,这要是个壮汉在她老人家跟前儿哭,肯定会被老太太派人打死的,但是这么一个小男孩儿,又是常宁的儿子。
不看僧面看佛面,说白了这也是顺治帝的孙子呢。
“好了好了,小男子汉是不会随便哭的哦。”老太太蹲下来,给他擦了擦泪水,还劝了两句。
听着文殊保委屈巴拉的说自己不是故意的、也没有想到,字字句句都是说的自己,好像是在忏悔,也像是在自责,可却将责任实际上推给了刘翰林,加上他人小,还哭的眼泪吧嚓的,眼泪说来就来,看那架势,有水淹这里的可能。
谁会忍心责怪他?他也只是个好学的孩子而已。
就连七阿哥脸色都好了很多,其他小孩儿都只顾着吃了。
小十四觉得,他眼前看到了一朵盛开的小白莲,一小杯绿茶表!
第047章 文殊保
尼玛的这不是女人才有的手段吗?男人也用上了?虽然这男人小了点儿。
但是文殊保就这么混过去了!
苏麻喇姑也相信了他的话,实际上,到底信不信,很少人知道。
但是苏麻喇姑一直没走,倒是小十四,趁机凑了过去。
“苏麻喇妈妈,你为什么病了不吃药呢?”小十四揪着苏麻喇姑的袖子,非得问个清楚不可。
因为以前听了苏麻喇姑的习惯之后,他很不理解。
“因为苏麻喇妈妈在佛前发过誓,只要保佑小主子平平安安,苏沫儿今生今世,药不入口。”苏麻喇姑摸了摸小十四的头:“十四阿哥好像你皇阿玛啊,他也是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这么可爱。”
小十四没想到是这个答案!
顿时肃然起敬:“苏麻喇妈妈一定会长命百岁,遇到病情肯定会不药而愈,长生天会看在您一片忠心的份上,给您长寿安康的日子。”
历史上,苏麻喇姑的这两个习惯,不止小十四不理解,别人也十分不解,后来解释虽然多,有的说是习惯,有的说是宗教的关系,还有的说她乖僻,却没有一个能站稳脚跟的,但是如果是因为康熙呢?
苏麻喇姑将康熙也同样视为孙儿一样,她没成亲,没孩子,康熙幼年的时候,先有董鄂妃祸乱后宫,后又冲龄登基,前朝一片风雨飘摇。
康熙那么小,肯定不会不生病,在人力不能及的古代,很多人都寄希望于神佛,既然佛前发誓了,那就一定要遵守。
不过小十四记得苏麻喇姑是个长寿的老太太,九十才去世的,死后葬礼也是按照嫔妃的等级办理的,还让十二阿哥给她俸祭。
“好,那苏麻喇妈妈就好好的活着,看着十四爷娶个福晋。”苏麻喇姑乐了,脸上的褶皱都舒展开了,很久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孩子了。
十四爷以往都是隔着很远才看到,今天她发现,这孩子十分灵透,还有一点孝庄文皇后的影子,到底是亲曾孙子。
等到太医们给他们都看过了,只需要晚上睡觉的时候,喝一碗安神汤就好,今日的学习时间也就没了,苏麻喇姑让人都散了,包括上学的阿哥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她老人家则需要去皇太后的慈宁宫,汇报一下此次事情。
文殊保走的时候,一直抽噎着,看样子可怜的不得了,就是可惜了,大人可怜他,孩子们却不!
尤其是小十三,这小家伙儿这么点大,已经开始讨厌这种娇柔做作的姿态了。
“你别惹他了,他最爱装!”小十三晃了晃小拳头:“干脆上去打他一顿好了。”
在他的观念里,打一顿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小十四却不乐意:“我们不能全靠武力,要有头脑。”
未来的侠王十三阿哥,现在这么点儿大,看起来更像是个小暴力分子。
倒是十二阿哥,觉得此事闹得有点大:“需要找大人们来评理,或者管束吗?我们只能找他的阿玛,也就是和硕恭亲王,我们的王叔。”
“没必要,十二哥,你的靴子真好看!”小十四立刻转移话题。
37/242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