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清十四的奋斗史(历史同人)——初吻江湖

时间:2021-10-06 09:39:47  作者:初吻江湖
  胤祹就此被煳弄了过去,跟他显摆自己的蒙古靴子,这是苏麻拉妈妈给他做的,其实蒙古的靴子样式,但是内里却是用草梗支撑起来的蒙了一层薄绫的小靴子,通风透气不捂脚。
  说到高兴处,十二阿哥用上了自己熟悉的蒙语,嘀里嘟噜的可顺畅了。
  小十四看着十二阿哥,真心羡慕啊!
  胤裪这位皇十二子,虽然不敢说是康熙最有出息的儿子,但他是有出息的儿子里面活的最久的那个!
  历经康熙、雍正、干隆三朝,有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屹立的神奇本领!
  无论别人是起是落,他可是一直都在,反正他的爵位一直曲折中稳步前进,最后他是在亲王位上去世的,一生十分精彩,管过内务府,掌过三旗,替康熙祭过天,礼办过康熙、雍正两朝皇帝的葬礼,当过礼部尚书,修过《清会典》,最后是人生巅峰的议政大臣兼职宗人府宗正。
  他是康熙皇帝所有儿子里,最长寿的那个!
  不得不说,苏麻喇姑真的养了个好孩子出来。
  最重要的是胤裪这么辉煌的人生一直很低调,是个不看他履历表根本不能想象他能有这么厉害的传奇人物,真正闷声发大财的典型。
  他的经历就像是海浪,起起伏伏,小错不断,大错没有,被弹劾降爵也时有发生,但最后人家总能想办法把降了的爵位再给升回去,甚至是更进一步,从贝子到亲王,稳扎稳打,经历过九龙夺嫡,也看到了干隆登基,最后他安享晚年。
  而且他不止高寿,他亲额娘,现在的定嫔万琉哈氏,后来的定太妃,也是康熙最长寿的妃嫔,没有之一,活到了干隆二十二年,九十七岁高龄才去世!
  因为是康熙朝的太妃了,干隆光是去王府看望这位太妃,就去了好几趟,胤祹则活到了七十八岁薨逝。
  母子俩一样的长寿,一样的与世无争一般,让小十四羡慕得不得了,他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工作的地方,有几个女孩子追清宫剧,在网上查的,当时他打饭,从旁边走过,这帮女孩子一阵讨论啊,热火朝天的,说自己清穿过去一定选择万琉哈氏,没旁的,获得时间长啊。
  他那个时候就郁闷了,要是工作的时候有这么大的劲头,工资早就翻倍了!
  此事就算是过去了,但是他们去给德妃请安,就看到了敏嫔跟四福晋,三个女人一台戏,俩小的被数落了一顿,晚饭的时候,吃的竟然是全鸡宴。
  椒麻鸡、藤椒鸡、肥肠鸡、江津尖椒鸡、豆豉蒸鸡、凉拌鸡丝;
  鸡豆花、蘑菇烧鸡、红油鸡片、红烧凤爪、酸辣鸡杂、白汤芋儿鸡;
  南山泉水鸡、钵钵鸡、大盘鸡、鸡米花!
  “额娘,这是干什么?”小十四虽然嘴上说着,但是小爪子蠢蠢欲动。
  宫里的饭菜都有一定的定例,很少有出格的时候,更何况,清宫里虽然奢侈了一点,但是嘴上总要说节俭的,故而德妃这里的饭菜只是味道好,而不是油水足。
  但是今天,好么,一桌子的菜,都是肉啊!
  甚至连主食,都是鸡头米熬得粥,还有蒸的红米饭。
  就连小十三都有些惊讶的张开小嘴儿,流下了可疑的液体。
  “你说干什么?”德妃故意逗小十四。
  “您平时可不这么大方,还准许儿子们吃这么好。”小十四指了指桌子,口水吸熘的道:“这可都是平时吃不到的东西,而且吃一顿也不容易吧?”
  “平时一两道而已,这次却满桌子都是。”小十三也在一边吸熘口水。
  “那是因为娘娘心疼你们俩个,受到了惊吓,特意拿私房钱,让厨房置办的一桌全鸡宴,给你们俩压压惊。”敏嫔抱着女儿,也有些心疼的看着儿子:“这次可真是,宫里头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
  四福晋也道:“吃完就回去,嫂子已经叫人准备好了安神香,额娘叫人准备了安神汤,敏嫔娘娘给你们俩新做了小枕头。”
  女人们担心,但是也只能做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来让自己安心。
  “谢谢额娘。”
  “谢谢德额娘。”
  俩孩子道谢,然后三个女人俩小孩儿坐下来吃饭。
  平时德妃管着他们俩,不让吃太辣的东西,怕辣坏了胃口,今天却让俩孩子一样菜必须吃一口,包括椒麻鸡、藤椒鸡这样的辣菜。
  小十四最爱那一盘酸辣鸡杂;小十三最喜欢大盘鸡。
  不过夏天太热了,他们更多吃的是凉拌鸡丝。
  吃过了饭之后,才让四福晋送俩小孩儿回去,四福晋还让人用井水灞了西瓜,给他们俩一人一块:“多了不许吃,这刚吃完辣的再吃凉的容易拉肚子。”
  “知道了,嫂子!”俩小孩儿异口同声。
  四福晋满意的走了,留下俩小孩儿各回各的院子。
  大嬷嬷那里一切都准备好了,给十四爷沐浴更衣,还老是擦眼泪:“宫里多少年都没这种事情了,现在是怎么了?仗着万岁爷不在,都放松了是吧?”
  “都该拉去慎行司,紧一紧皮子。”孙嬷嬷在给小十四擦头发。
  “两位嬷嬷,没事的啦!那老头儿是被小爷我气的,嘿嘿嘿……。”十四阿哥坏笑出声:“谁让他叨扰我午休来着。”
  而且没到点儿呢,上课什么的,根本不可能。
  还有那个文殊保,等着瞧!
  第二天大家依然照旧上学,文殊保也来了,只是一瘸一拐的,根据文殊保的哈哈珠子之一的说法,文殊保少爷回去之后,被嫡额娘罚跪佛堂,他亲娘也跟着禁足三个月,另外,恭亲王回去之后,还打了他二十板子。
  反正是没好结果,不过竟然没有阻止他来尚书房。
  要是换个人家,估计早就不会让儿子继续进宫了。
  但是常宁没当一回事似的,文殊保也老实了的样子,甚至中午的时候,小十四他们睡觉,文殊保也没再唧唧歪歪。
  不过小十三还是留了个心眼儿,别看人小,他却吩咐门口的奴才,看着点大门,为此,不惜搬了个钟表放在门口那里,让奴才们看点时间,不到点别放什么先生进来。
  文殊保竟然也不反驳,只是脸色阴沉沉的,看着一点都不阳光可爱。
  可小十四根本不去看他,今天的上课就是自习,竟然没有先生来,但是放学了之后,小十四拉着小十三,去了慈宁宫,看望皇太后。
  皇太后看到他们俩高兴坏了,问了半天,好多问题的,怎么气着先生了?还是先生不好?
  额,那当然是先生不好。
  不过俩小孩儿没说具体的怎么不好,嘻嘻哈哈的煳弄了过去,在太后这里还看到了五公主。
  “皇玛麽,学堂里可好玩了,我们一起学的好多东西,还打算盘呢!”小十四猴在皇太后跟前,跟她用不太熟练的蒙语交流:“以后就会自己算账啦,不怕被人煳弄。”
  要说大清的皇子阿哥们是真的全面发展,现在有几个读书人会打算盘啊?但是他们就得会,必须学《九章算术》,不能以后不识数啊。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了阿拉伯数字,只是很少有人用。
  小十四就想用一下,只是还没到时候而已。
  “是吗?那是要好好学一下。”老太后摸着小十四的头:“吓到了没有啊?”
  “没有,孙儿当时没害怕,只是好奇,他干嘛吐血了呢?噗的一下子,喷的老高了!”小十四比比划划,逗笑了皇太后。
  但是五公主却担心他们俩,吃饭的时候,特意给他们俩一人一盅鸡蛋羹:“大吉大利,以后不会遇到这种事情。”
  “承五姐姐吉言!”俩小孩儿乐呵呵的干掉了鸡蛋羹。
  走的时候,五公主又给俩人一人一个荷包:“这里头是安魂香,以后遇到上了年纪的先生,记得乖一点,不要再把人气吐血了,知道吗?”
  “知道了,五姐姐。”小十四摸着荷包乐呵呵:“一定贴身戴着。”
  “谢谢五姐姐!”小十三倒是麻利的就戴在了身上。
  小十四看了看四周:“五姐姐,你怎么不给皇阿玛做络子了呢?”
  他记得去年之后,五姐姐就再也没有给皇阿玛做过东西了,不论是荷包还是络子,是鞋袜还是腰带。
  五公主温柔的一笑:“不做了,皇阿玛不缺那些东西,逢年过节的时候,做一套衣服给皇阿玛穿就好,做女儿的不能给阿玛添麻烦。”
  同样的也不能给额娘和弟弟带去危险。
  她知道了畅春园里,小弟落水的真相。
  从那之后,她的针线活儿,更多的是给皇玛麽做的,额娘那里也有,大弟弟成亲了,自然有媳妇儿给他做,小弟弟她做的也少了。
  小十四眼睛一转就知道为什么了:“姐姐放心,弟弟没事,要是姐姐闲来无事的话,不如帮皇玛麽绣一卷佛经,用蒙语的那种。”
  佛经一般都是梵文,也有翻译成汉文的,但是蒙文的却很少。
  更何况是绣的了,能成本的就不错了。
  五公主一听,眼睛就亮了:“姐姐有时间!”
 
 
第048章 康熙回来了!
  经过刘翰林吐血事件,小学堂里头的大家都对文殊保有意见,不过文殊保拉帮结派的能力很强。
  也不知道是怎么办到的,反正有几个人,还是被他拉拢了过去。
  不过小十四不在乎,文殊保继续拉帮结派挑衅找事儿,小十四就在文殊保的砚台里放了一勺蜂蜜,一研磨就……。
  文殊保气坏了,他被先生点名批评了一下,然后他就知道是谁坏了他的砚台,在转天上学的时候,小十四的座位上,就洒满了芝麻糖碎屑。
  这大热天的,芝麻糖这东西一热就黏煳煳,尤其是糖碎屑,还不容易看出来,小十四一屁股坐下去,就沾上了!
  为此付出了一件袍子的代价……。
  小十三生气了,小十四是他的兄弟,怎么能被文殊保欺负?于是他就在文殊保的坐垫里放了个臭虫,将文殊保的屁股咬了个大包!
  文殊保认为皇子阿哥不知道臭虫这种东西,肯定是外来的孩子带进来的,于是他报复了佟佳庆桂。
  佟佳庆桂在家那也是心肝宝贝啊,怎么能不报复回去?
  于是,文殊保的一个哈哈珠子倒霉了……。
  自从上次刘翰林吐血,宫里的风向就不太对,有的说刘翰林是个假道学,搞得刘翰林晚节不保。
  有的说小主子们那么小,怎么能知道“趴灰”这种事情呢?
  更有人提到了程朱理学,到底是不是正经的学问?因为朱子自己的人品就有些让人质疑。
  听说气的太后都摔了茶碗,什么人啊,还教导皇子阿哥呢,自己就不是个东西!
  听说刘翰林听了这个传说,又病倒了。
  康熙南巡,这是第二次了,所以他带走了太子、大阿哥和三阿哥、四阿哥与五阿哥,这成年的阿哥们走了,就剩下未成年的了。
  小十四他们怎么折腾,人家七阿哥那边纹丝不动!
  权当看戏了,弟弟们每日在隔壁,皇阿玛不在了,哥哥们也没在宫里头,皇子阿哥们其实也难得放松一下学业,先生们也会偶尔摸鱼。
  在没人管的情况下,尚书房小班更闹腾的欢了。
  四阿哥他们那是尚书房大班、七阿哥他们那是尚书房中班,小十四这么区分的,他们这里就是尚书房小班儿!
  小班这里闹翻了天,也没人管。
  只要七阿哥他们不吱声儿,谁也注意不到这边。
  于是小班的课堂里,先生虽然天天来,但是上课的时候状态百出,下午的课程更是从用手指头扒拉算盘,到用算盘做武器,扒拉别人。
  最后还是皇太后听说了这事儿,十分不高兴,让下午的课业停了,叫小班的熊孩子们,去布库房!
  “去布库房?”小十四目瞪口呆,他们才六岁,能去干什么呢?
  “去布库房!”小十三兴奋起来,布库房啊,那可是他一直向往的圣地。
  “只是去那里熟悉一下。”七阿哥温和的道:“你们这么点儿大,不适合练习布库,就在旁边看看,压压腿,伸伸筋,听说皇玛麽为此,特意写信给皇阿玛,提出来的建议,皇阿玛允了,皇玛麽都让人给你们做了小衣服。”
  布库的练习,衣服上也有一定的特殊之处,绝对不是现在这样,长袍马褂。
  于是,一群小孩儿,换上了儿童装布库服,跟着去了布库房。
  摔跤的满语叫布库,也叫撩脚或撩跤、掼跤,是由满族古代游戏”骑马打仗”演变而来的。
  布库的时候,是着短袖跤衣,摔倒着地即分输赢。
  “布库,并谓之撩脚,本徒手相搏,而专赌脚力,胜败以仆地为定。其人皆白布短衫、窄袖,而领及襟率用七、八层密缝之,使坚韧不可碎。初则两两作势,各欲伺隙取胜,继则互相扭结,以足相掠,稍一失,即拉然仆矣。”
  看别人布库,自己上不了场,小十三在旁边兴奋地嗷嗷叫,其他的小孩儿都差不多,唯有小十四,他不吭声,只是四下里撒嘛,更多的是看。
  布库房是个半开放的建筑,布库房的院落很大,这里靠墙的位置还有箭靶子,可以在风和日丽的情况下射箭,另外,门前窗下的走廊房檐很宽,柱子很多,这会儿上头都挂满了湘妃竹帘子遮阳。
  而里头则是一纵深达两米多的房间,房梁高大宽广,下头一圈儿十二根两人环抱粗的大红朱漆的柱子,中间是垫了很厚的垫子,上头铺着细麻布,染成素蓝色,周围还有简易的人形靶子,没有沙袋,东边的一个房间里是一铺火炕,上头炕桌七八个,摆满了点心和茶水。
  中间的堂屋里只有一把超级大的椅子,和御案,这是专门给康熙帝留着的地方,偶尔他会来这里,看儿子们布库,或者练习射箭。
  另外,隔壁就是一道小门,可以通往旁边的御马监。
  皇子阿哥们练习骑射的时候,就会去御马监,那里很奢侈的种了一片很大的草场,还有马厩,里头养了不少好马,都是进贡来的宝贝。
  布库房里不止有皇子阿哥们,还有哈哈珠子和陪练的武谙达,也就是武师父。
  他们还小,小细胳膊小细腿儿的,只能在一边看着,或者跟着武师父抻抻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