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清十四的奋斗史(历史同人)——初吻江湖

时间:2021-10-06 09:39:47  作者:初吻江湖
  康熙年间的皇子可是很值钱的存在,康熙对自己的儿子也很看重。
  当初春常在算计十四阿哥,万琉哈氏一族想都没想就把她娘家给打压了下去,她的死活也没人在意,因为万琉哈氏一族已经有了一位皇子,不需要再多一个了,要是个公主也成,抚蒙之后也有个好亲戚,蒙古王公贵族都很有钱的。
  这次是吴氏派人在萨克达氏耳边怂恿的,觉得如果儿子在尚书房里头拔了头筹,没了文殊保这个碍眼的小子在,还不入了万岁爷的眼?
  等到儿子有出息了,将来长大前程也就有了。
  萨克达氏不去妄想卓泰能继承王府,毕竟常宁有儿子,而且是已经成年了的儿子。
  常宁的第一个儿子,辅国将军永绶,康熙十年辛亥十一月十五日寅时生,母亲乃是继福晋马氏,马义仓之女;康熙二十五年丙寅闰四月十七日午时卒,年十六岁。
  虽然前两个王妃没留下孩子,但是第三个王妃留下了啊!
  虽然早逝,可侧福晋舒舒觉罗氏那也是满洲贵女,生的儿子满都护身体好得很,而且前年指婚,去年成亲,乃是栋鄂氏,副都统罗满色之女。
  如今已经怀有身孕,身体健康,太医都说了,是个男胎。
  所以萨克达氏是争不过侧福晋的,她要的只是儿子长大之后,出府另过的时候,头上的头衔能高一些,因为按照规矩,这样的庶子也就是个镇国将军的爵位。
  但是如果运作的好,也可以是个伯爵的爵位。
  清初,尤其是康熙这个时代,爵位还不是那么严格。
  等到了干隆时期,黄带子就泛滥成灾了,甚至有黄带子当街杀人不用偿命的事情发生。
  “所以说,我就是那个倒霉的呗?”小十四的确是觉得自己走了霉运。
  “别这么说。”四阿哥嘴角抽了抽,自己的这个亲弟弟,自打去了尚书房就没好过呢。
  “哥,明天我要去英华殿烧香磕头,还要去宝华殿,还有奉先殿。”小十四哭丧着脸:“听说京中还有那个道观啊,喇嘛寺?洋人的教堂啥的?我都去拜一拜吧!”
  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汉人的还是满人的,都拜一拜,他就不信求遍满天神佛他还不能洗一洗这个霉运了。
  “不要想着出门去玩儿,你太小了,等你过了十岁生辰,哥带你去京城走一走。”四阿哥笑了一下:“哥也是十岁之后,才自己带人出门去玩的。”
  “哥你也出门玩过啊?”小十四简直不可置信。
  他哥这么严肃的人,也会出去玩儿的吗?
  “你哥也是有好奇心的,而且京中这两年变化不大。”四阿哥喝了一口水杯里的东西:“是清水?”
  “我喝茶睡不着觉。”小十四躺在那里摊开手脚:“又不想总是喝牛乳茶、羊奶。”
  那东西一早一晚的喝可以,当水喝就有点过分了。
  茶水喝不了,提神醒脑的效果,对旁人怎么样,小十四不知道,但是对他相当有效果。
  尤其是还幼小的他。
  “那就不喝了,白开水也挺好。”四阿哥放下杯子:“皇阿玛的处置下来了。”
  “怎么样?”
  “常宁王叔来求情了,不过卓泰以后也不能进宫了,而且皇阿玛不会给他指婚,他只能自己找个媳妇儿了,还有文殊保。”四阿哥道:“这就够他们俩难受的了,至于他们俩的额娘,自然有常宁王叔去处理,皇阿玛夺了常宁王叔最后的兵权。”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代表康熙已经不想再大用这位弟弟了。
  恭亲王常宁还说不出别的话来。
  他的两个儿子做得太过分了。
  欺负人,都敢在皇宫内的尚书房,欺负皇帝的亲生儿子了。
  小十四要是个没啥名堂和有力外家的皇子也就罢了,偏偏康熙早些年的女人,都是为了稳固地位,纳入宫中的各个满洲大族的女子,德妃就算是外家薄弱的了,可是德妃也有家学渊源,祖父曾经是御膳房总管大臣,父亲跟兄长也是有战功的人,自己肚子争气,生了两儿一女,大的成亲了,小的受宠爱,五公主在皇太后宫中养大。
  康熙亲子,德妃幼儿,四阿哥的亲兄弟,皇太后也对十四阿哥关爱有加。
  这一得罪,就得罪了一大片的人。
  常宁可是经历过顺治朝的人,后宫的枕头风有多硬,他见过孝献皇后董鄂妃。
  德妃能在后宫生养了三个孩子,还都养大了,手段能少了吗?
  何况十四爷这样的身份都能被欺负了,那不如十四爷的其他人呢?
  所以常宁连辩解都没有,就交出了仅剩的兵权,以后只能当个宗人府宗人令了。
  “都这样了还能当宗人令,不就是因为皇阿玛身边没人吗?”四阿哥明显对这个处置结果不满意,他认为应该一撸到底才对。
  “哥,你不能这么想,其实,皇阿玛让常宁王叔当宗人令,我觉得是王叔辛苦了。”十四阿哥却不这么想。
  偏偏这个时候,康熙来了,他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听人墙角,听别人的墙角尚且可以,听自己儿子的墙角,更加理直气壮了。
  屋里哥俩儿浑然不知,小十四还振振有词呢:“我更觉得皇阿玛是故意让王叔去当宗人令的,嘿嘿嘿……。”
  一阵坏笑声传出来。
  “当宗人令多受人尊敬的一个官职啊?执掌宗人府,非有贤德大声望的人,当不了宗人令。”常宁要不是康熙的弟弟,也肯定当不了这个宗人令。
  “那可不一定。”小十四摇头晃脑:“哥,你知道宗人府是干什么的吧?”
  “这个不用你考我。”四阿哥捏了捏他的脸蛋子:“皇玛法在世的时候,顺治九年设宗人府,置宗令一人,亲王、郡王为之;左、右宗正,贝勒、贝子兼摄,各一人;左、右宗人,镇国公、辅国公及将军兼摄、后择贤,不以爵限,各一人。启心郎,觉罗一人,汉军二人,初制,秩视理事官,与府丞并为正官,始以满臣不谙汉语,议事令坐其中,后多缘以为奸。九年启心郎改视侍郎……。”
  宗人府的官衔品级,四阿哥比十四阿哥可要知道得多多了。
  “那哥你知道宗人令是干什么的吧?”小十四坏笑的声音更大了。
 
 
第057章 太医孙谦字行健
  “宗人令是宗人府的主官。”四阿哥道:“宗人府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编纂玉牒,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的事。凡是宗室陈述请求,替他们向皇帝报告,引进贤才能人,记录罪责过失。这有什么好笑的?”
  四阿哥是正人君子,还没想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窗户外面的康熙同样如此,他也没觉得那个宗人令有什么不对。
  “哥,你可真是个实心眼儿的人!”十四阿哥乐出了声儿:“你想一下啊,咱们王叔跟皇阿玛平辈,不大不小吧?又不是最高辈分的那个,还没有皇阿玛那眼不见心不烦的身份,宗人令当上了,看似是挺风光的,但是你看看宗人令都要干什么?早上谁家的老人半夜里去了?上报到宗人府,要是个远亲还好,可多数都是咱们家的长辈老人,常宁王叔就得一身素服甚至是戴孝的去哭灵,起码得哭一会儿吧?出了这家办丧事的门;下午谁家生了个胖娃娃,洗三啊满月啊,你不去看看?上玉碟什么的,是吧?他就得换身衣服去舔着脸恭喜对方喜获麟儿!晚上呢?晚上谁家娶媳妇儿,纳侧福晋,他又得换一身衣服去上门喝喜酒,喜酒得高兴吧?这一天从早到晚,哭哭笑笑的,人都要精分了!”
  要知道古代的婚礼跟现代不一样,现代人讲究不能过十二点,可是古代一定要在黄昏的时候举办婚礼。
  要不怎么叫“成婚”呢,婚是黄昏的时候。
  其实小十四也是才想明白,宗人令这活儿可不是人干的。
  因为管的事情太多了,且满人人少啊,说起来都是亲戚,你能说不去吗?
  “不仅要去,还要搭一份礼物,还得合适,总不能送给新人的喜礼,早上出门拎着就去了挂满白帆孝布的人家吧?”堂堂恭亲王,出手太低也不好看。
  四阿哥已经被弟弟这种神解释说的傻眼了好么?
  而外面窗下,康熙已经哭笑不得,他从来没有想过,常宁的宗人令是这么个干法儿。
  细想想也是,他们兄弟三人的辈分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满人又人少,说起来都是亲戚,有个鸡毛蒜皮的事儿都要找上宗人府。
  虽然说满人丁口不多,可那是相对与汉人来说,真说起来也不少呢,一家一户出了点啥事儿,都要宗人府出面解决。
  京中八旗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八旗更是。
  三年一选秀,就够宗人府忙的了;再加上八旗不止是满八旗,还有蒙八旗和汉八旗。
  事情肯定不少,他收了常宁的兵权,只是敲打他一下,而且这个宗人令,他都不想让他继续干下去了。
  那两个女人无所谓,但是他的儿子却没有学会敬重皇权,敢挑衅皇子阿哥,真是该死。
  倒是那个对清额看着不错。
  额娘不好,不代表儿子不好。
  就像是卫氏,她心思重,可是老八却是个好孩子,温润如玉。
  小小年纪就有了君子之风。
  “哥,皇阿玛是不是很生气啊?”小十四又问四阿哥。
  “应该吧?你都吐血了。”四阿哥心里也不舒服。
  “不是,小孩子女人们之间的事情,让皇阿玛烦心了。”小十四扫了一眼外面窗户下,映在窗户上的一角。
  他这里不说令行禁止,可也不会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听他的窗下语,只可能是皇阿玛来了。
  要是德妃额娘的话,就会看到头上的旗头。
  “这不是一般的小孩子斗气之事,你还小,不懂那些,皇阿玛行事自然有他的道理,常宁王叔也是知道的,再说了,后院女人就该安分守己,手伸的太长了也不好。”四阿哥却义正言辞的道:“牝鸡司晨,在我们大清可要不得,当年乌库妈妈那是迫不得已,皇玛法英年早逝,皇阿玛又冲龄登基,要是乌库妈妈不强硬起来,这宫里头还有咱们爱新觉罗家什么事儿啊!”
  “弟弟知道了,哥,晚上吃个白肉血肠好不好?来点清酱油兑蒜泥。”小十四改了个话题,换成比较保险的饮食类。
  “怎么想到吃那个?”四阿哥看了看他:“血肠挺好,补补血,对了,你嫂子给你拿的那个阿胶枣,每天也要吃一个。”
  四福晋托人寻了上好的阿胶枣回来,进献给皇太后一份,又送了德妃和敏嫔各一份,自己留着吃一份,剩下的在知道小十四吐血之后,立刻就送了过来,给小十四一大份!
  “吃,每天都有吃的,一顿不落!”小十四赶紧说明:“大嬷嬷、孙嬷嬷跟马连英他们看的可严了。”
  他没说他吐血回来之后,大嬷嬷跟马连英他们一副天塌下来了的表情。
  女孩子们都哭了,所有人的眼泪差点把他给淹没!
  这几日养病期间,好么,汤汤水水的就没断过。
  真是痛并快乐着的真实写照。
  “大家都是关心爱护你。”四阿哥乐了:“皇玛麽是不是也派人来看你了?”
  “是啊!”小十四美滋滋的道:“还是皇玛麽对我最好!”
  “那是因为皇玛麽给了你两个大金元宝压惊吧?”四阿哥太知道他这个弟弟的脾气了,就是最俗气的喜欢金银之物。
  珠宝都没见他多喜欢,就是认钱。
  他不知道,现代人基本上都这狗脾气。
  而且清朝的金银比起纸币更有保存的价值。
  哥俩儿开始侃大山,主要是小十四唧唧哌哌的说,四阿哥偶尔说两句,可见小十四的活泼,康熙也就放心的悄然离去。
  这让外面所有知道康熙来了的人松了口气。
  尤其是大嬷嬷她们,更怕十四爷一个嘴上没把门的,再把万岁爷给得罪了。
  四阿哥晚上去接的十三阿哥来这里,哥仨准备吃个晚饭。
  结果晚上的饭菜竟然是康熙御赐,不止有小十四想吃的白肉血肠,还有扒肘子、肉皮冻、烧鹿肉、红焖肉、白菜粉丝、烧野猪肉、烧黄羊肉、砂锅熊肉、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炖酸菜、醋熘白菜、煨哈什蚂等。
  平时吃三五道也就罢了,这次满桌子都是,小十四看着有些东北风味的纯·满族特色的饭菜,嘴角抽了抽。
  满族菜的特点就是味道十分丰富,且厚重,尽管一些人不承认东北菜系,但从事实的角度去考虑,东北菜在原料、调料、烹饪技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满族菜是在东北菜的基础上,更加翻新花样,其实许多东北菜就是满族菜,原汁原味,没有变化。
  小十三也来蹭饭,看到这么多好吃的,欢唿一声:“四哥,吃饭了!小十四,快点动筷子。”
  而四阿哥一看御赐的什么菜,就知道下午康熙肯定是知道点什么了。
  用筷子虚空点了点小十四的脑袋:“你呀,你呀!”
  小十四呲牙,十分狗腿的给他亲哥夹了一筷子的小鸡炖蘑菇:“哥,吃蘑菇,这可是关外长白山上的榛蘑。”
  四阿哥吃了小十四献上来的殷勤。
  吃过了晚饭,又出房门走了走,只是在院子里遛弯消食,就各自回去了。
  晚上的时候,小十四找了孙嬷嬷过来,比起大嬷嬷费莫氏,孙嬷嬷虽然犯过错误,可那不是她故意的,被十四爷叫来吩咐了一件小事儿。
  孙嬷嬷拍着胸脯保证办好:“小爷放心吧,奴婢让奴婢的儿子去办,奴婢的丈夫是个老实的人,绝对不会问半句不该问的事儿。”
  孙嬷嬷家里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人了,丈夫在内务府里当个小吏,一家都是吃皇粮的包衣奴才。
  他们家基本上不起火,连饭都是在内务府吃。
  “好,那就托福给嬷嬷了。”小十四见孙嬷嬷麻利的告辞出去了,心里很得意。
  用工不如用过。
  孙嬷嬷经历了落水事件之后,不论是在主子面前还是奴才面前,都有了污点,永远都要被大嬷嬷费莫氏压一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