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有一种说法,说此糖为明末清初秦淮名妓董小宛所创,故名董糖。
这种说法还是不跟皇玛麽说了。
“一定要尝尝!”这回不止皇太后想吃,十三阿哥跟十二阿哥也想吃了。
于是他们的早膳就是各种粥品,搭配了高邮的咸鸭蛋,高邮县令也不知道怎么弄得,给他们的都是三个黄的咸鸭蛋!
董糖也送来了,有点像是拉丝的那种,里头酥脆,外面沾满了白芝麻,黑芝麻。
这糖果然好吃。
康熙听说他们在凤舟上点的东西,不由得一笑:“这肯定是小十四的主意,皇太后都不知道各地的特色,就他满船舱的打听好吃的。”
“十四也就这点爱好了。”四阿哥有点羞愧的道:“下次必须要让他去各地书院看看。”
“那他也是奔着人书院里的食堂去的。”五阿哥在一边打趣的道:“儿子去给皇玛麽请安,都发现皇玛麽胖了呢。”
这话说的又引起一阵笑声,气氛很好,君臣和睦。
就连皇太后那里都给皇帝送了好几道菜。
都是高邮本地的特色菜,尤其是有一道老鸭汤,用的是高邮本地的老鸭子,三年以上的老鸭子熬煮而成,营养又美味。
就连康熙喝了都说味道好,一听又是十四阿哥找人捣鼓的,不由得笑了,心情舒畅了许多。
等过了高邮就是苏州地界。
这一趟又来了苏州,三月十四日抵达苏州,接驾的场面还是很壮观的,在籍的绅士耆老都去了,还拉起杆子横幅,不过黄幡都是用丝绸做的,标明的都有籍贯姓名恭迎圣驾等字。
要不是在清朝,十四阿哥都想看看有没有大字报了。
人家老乡们对迎接圣驾还是很积极地么。
这一次圣驾临幸驻跸的地方,都建有锦亭、画廊,张灯结彩,绮罗丝绸,壮丽富贵的程度十倍于前两次南巡。
他们到了苏州就入住了江宁织造府。
如今的江宁织造乃是康熙乳母孙氏的夫家,曹家的曹寅担任。
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銮仪卫,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后六次南巡,其中四次皆住曹寅家。
老曹家的发家史很简单,顺治八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被认定犯了大罪,顺治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自己掌管,曹家也由王府包衣转为内务府包衣,成为皇帝的家奴。
这时曹寅的父亲曹玺也由王府护卫升任内廷二等侍卫。
“内廷”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曹玺在这种地方当差,他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皇家的人接触,取得他们的喜欢和信任。
在三年以后,康熙皇帝出生。按清朝的制度,凡皇子、皇女出生后,一律在内务府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妇人当中,挑选奶妈和保姆。
曹玺的妻夫人孙氏,阿济格门下包衣,被选为康熙的保姆。
从此,曹家与皇帝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
孙氏在宫里护着康熙长大,曹玺去世之后,曹寅这个奶兄弟就成了子替父职之人,但是康熙跟十四阿哥私下里说过:“当年除鳌拜的时候,曹寅是出过大力气的。”
十四阿哥这才猜测,曹寅应该是当年那些陪着康熙布库摔跤的小伙伴之一。
那些人是康熙最为信任的,如今各个都是一方要员,手握大权,他们对康熙也是忠心耿耿。
江宁织造府位于南京玄武行宫地区,是清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清朝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有五次就住在江宁织造府内。
这里的地名大行宫的称唿即由于康熙和干隆两个皇帝在此住过而得名。
可是十四阿哥最感兴趣的是,据史料记载,曹雪芹于康熙五十年就诞生在江宁织造府内!
怀着对历史大神的憧憬,他好好地逛了逛江宁织造府。
江宁织造府占地面积快有两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四万平方米,其中地面建筑四层,有西池、楝亭、萱瑞堂、有凤来仪等园林建筑,
从南望北建筑叠叠高起,如同一幅山水画。
曹家建起来的行宫别院很大,连玄武湖都成了他们家后花园的一景,可见这行宫别院之大,建起来的的时候,花费肯定不少。
想到这里,十四阿哥就没心情逛游了,因为曹家最后的结局不是很好。
看到曹寅的时候,十四阿哥很意外,曹寅没有他想象中的肥头大耳,反倒是清瘦得很,看起来神采奕奕,有些书生意气。
“这是朕的十四儿子。”康熙特意叫了十四阿哥过来:“这是孙嬷嬷的儿子曹寅,当年朕的奶兄弟,侍卫长。”
“曹大人好。”十四阿哥一抱拳,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但是能对曹寅这样的,也就是十四阿哥了,其他阿哥只是点点头。
毕竟曹寅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奴才。
但是十四阿哥看的可不是个奴才,这可是大神的祖父啊!
曹雪芹,《红楼梦》是现代多少人心头的朱砂痣啊!
“十四阿哥折煞奴才了。”曹寅眼睛瞪得大了之后,却笑了:“奴才曹寅,给十四阿哥请安。”
“好了,不要跟他客气。”康熙对曹寅很好,十四阿哥看得出来,康熙对曹寅是一种兄弟情。
但是为什么康熙要单独叫十四阿哥来见曹寅呢?
十四阿哥不懂,但是没办法,打个招唿之后,十四阿哥就被送回了皇太后那里。
皇太后那里也需要他去见一个人。
皇太后住在有凤来仪园,这里风景优美,繁花盛开,风景秀丽,皇太后住进来之后,曹家的女眷都来请安问好,但是皇太后没见。
而是叫过来十四阿哥之后,让三个孙子陪着自己,召见了曹孙氏这个康熙曾经的乳母。
曹孙氏已经是七十多的人了。
当年在公里的时候,她跟皇太后也算是主仆关系,一起照顾康熙长大,见了面,曹孙氏要给皇太后见礼,被皇太后给免了。
“孙嬷嬷,好久不见了。”皇太后看到孙嬷嬷,神情复杂。
“是啊,主子娘娘,奴婢都没想过,还能再见您一面!”孙嬷嬷是个满头银白的老妪,打扮的虽然隆重,却看得出来,有些暮气了。
被两个年轻的姑娘扶着,要说给皇太后见礼,是勉强了一些。
皇太后不仅免礼了,还赐座了。
“谢主子娘娘赐座。”老太太离宫多年,但是规矩还在,指着身边的两个女孩儿道:“这是奴婢的两个孙女儿。”
俩姑娘给皇太后见礼,皇太后赏了一人一柄玉如意。
皇太后则是指着三个阿哥道:“这是苏麻喇养大的十二阿哥。”
十二阿哥朝孙嬷嬷笑的爽朗:“孙嬷嬷好!”
“好,老奴见到了苏麻喇姑姑养大的孩子,无憾啦!”孙嬷嬷跟苏麻喇姑姑也认识,且是老熟人了。
“这是十三阿哥,敏嫔的儿子。”
孙嬷嬷也跟十三阿哥打招唿,十三阿哥现在就有了侠义风范,颇有老太太眼缘儿。
皇太后把十四阿哥拉过来:“这是十四阿哥,德妃的小儿子,要是哀家的开心果儿。”
“孙嬷嬷好!”十四阿哥嬉皮笑脸的道:“皇玛麽我们都是您的开心果儿。”
“是,你们都是哀家的开心果儿。”皇太后笑呵呵的道:“孙嬷嬷啊,你还记得德妃吗?”
“记得,老奴离宫那一年,德主子还是个小主呢,一晃眼啊,儿子就这么大了。”孙嬷嬷跟皇太后回忆了一下她们的过去。
这么多人入住了曹家的别院,说是曹家的别院,其实就是江宁织造府给康熙建的行宫。
花钱如流水一般,金山银海的填进去,都不够开销。
何况,康熙的万寿就要到了!
圣驾不仅在曹家的别院驻跸,康熙还要在这里过生日,曹家真的如同曹雪芹笔下形容的那样,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各色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
三月十八日,逢康熙的万寿,士民们祝福的歌谣、颂圣诗等多不胜数,分成了四大册……天地人和,象征着万寿无疆之意。
更有江南水陆奇珍,流水一般的摆上来。
江南桃花蟹,江北白米糕。
但凡是江南的美味佳肴,都搬了上来,康熙吃的怎么样,十四阿哥不知道,但是十四阿哥吃的却很满足,尤其是桃花蟹。
这东西非江南地道的桃花汛来时裹挟过来的螃蟹不可得。
且这螃蟹是吃桃花瓣儿的,风味独特!
而当天晚上,康熙再次吃到了他十四儿子给他准备的寿面,只是这次的寿面取材当地的河鲜,甚至还带了高邮那边的双黄鸭蛋,做成了荷包蛋,用的汤头十分鲜美,康熙依然吃的干干净净。
吃完了不由得感慨:“这些人进献的东西,都不如这一碗寿面来的真心。”
十四阿哥笑了:“那些东西是臣子们进献给皇帝的寿礼;这一碗面是儿子献给阿玛的孝顺,怎么能一样呢?”
康熙唏嘘不已,心情总是沉重的,十四阿哥费尽心思,逗康熙开心,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倒是康熙反过来安慰他:“皇阿玛没事,不要担心。”
没事才怪!
十四阿哥郁闷了,不担心才怪呢:“皇阿玛,你开心吗?”
“开心。”康熙回答的可正经了。
“骗人。”十四阿哥回答的也很正经。
但是这种开心不开心的事情,他们没有多少时间纠结。
康熙万寿过了,山东德州那边就来了消息,索额图留居月余,皇太子胤礽病愈,一同返回北京。
没来苏州,没给康熙送寿礼,连一个贺表都没上,人家回京去了!
第092章 康熙微服私访?
十四阿哥不懂这里头的弯弯绕,他只知道康熙貌似不太开心,但是又不知道为什么。
还是四阿哥看他没头苍蝇一般的四处乱蹿,把他扯过来:“你干什么呢?”
“哥,到底怎么了么?皇阿玛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十四阿哥挠头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四阿哥弹了他个脑瓜崩:“皇阿玛是为了太子爷的事情。”
十四阿哥被四阿哥教育了一顿,才明白这里头的一些内涵。
康熙帝突然召索额图到德州,表面上是令其探视皇太子,甚至是侍疾,其真实含意并非如此。
索额图为皇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父,太子与索额图关系很密切。
后来康熙帝逐渐对太子行事不满,索额图也被牵连在内,偏偏索额图不知道收敛,反而处处显示迫不及待的想让太子登基称帝的意图。
其次有人告发索额图,康熙帝没有处置。
要知道,倾陷索额图的人,首先令人注目的是高士奇。
高士奇家道贫困,但长于诗文书法,被推荐给索额图。
索额图常以“椒房之亲,且又世贵,侍士大夫向不以礼,况高是其家奴狎友,其召之幕下也,颐指气使,以奴视之”。
后来高士奇被康熙帝破格提拔,高官显贵,但见索额图时,“犹长跪启事,不令其坐。且家人尚称为高相公,索则直斥其名,有不如意处,则跪之于庭,而丑诋之”。
索额图有时还“切齿大骂,辱及父母妻子”。
为此,高士奇怀恨在心,“遂顿忘旧恩,而思剚刃于其腹中”。
有这么多恩恩怨怨在,高士奇这十年太平宰相,岂能饶过索额图?
只是时候没到而已,高士奇私下里准备着,表面上依然是跟着康熙南巡的大臣之一,且在人前从来不提太子爷一句。
苏州好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他们在别院里憋了半个月,康熙的心情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大概是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康熙突然就召见了四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
“皇……阿玛?”十四阿哥是最后一个来的,看到了里头的康熙跟四阿哥、十三阿哥,眼睛都直了:“你们怎么这一身打扮?”
康熙身穿一件藏蓝色单罗纱直裰,腰间绑着一根月白色荔枝纹皮带,戴着一顶瓜皮帽,看起来像个富贵的员外。
四阿哥则是身穿一件佛头青长衫,腰间绑着一根白色荔枝纹大带,同样带着瓜皮帽子,跟康熙一看就是爷俩儿。
倒是十三阿哥,身穿一件劲装,腰间绑着一根佛头青卷云纹锦带,跟四阿哥戴着一样的帽子,一看就是哥俩儿。
“快,带十四阿哥去更衣!”康熙兴致勃勃的指挥人手:“换上,皇阿玛带你们微服私访去。”
十四阿哥就被人带进去换衣服了,等了一会儿出来,众人都笑了。
十四阿哥换掉了皇子常服,身穿一件素面杭绸直裰,腰间绑着一根蓝色师蛮纹腰带,同样的瓜皮帽子,看起来就像是个富家公子哥儿,跟着父兄出来见世面的。
爷四个的腰带上都挂着香囊、荷包、扇袋和玉佩。
玉佩统一都是竹报平安的青色玉牌子,一看就是一家人。
不过十四阿哥还是习惯性的带了割肉的匕首在身上,他学人家特工将匕首捆在了大腿上。
外表穿着同样的千层布鞋。
爷四个出门,身边就跟了李德全,还有十几个同样是护院打扮的大内侍卫。
这一出就像是老爷带着三个少爷,十几个护院出门逛街的架势,最近因为圣驾在城内的关系,整个城池都戒严了,尤其是在江南制造府的那条街上,满大街都是兵丁护卫的,所以做买卖的人少了很多。
但是在城外却自动自发的形成了好多市集,可比城内热闹多了。
且城外都是一些江南小镇的格局,坐着乌篷船,可以顺着水道去苏州古城。
南京,苏州跟杭州都挨着,很近,走水道一两天就到。
他们都直属苏州的范围内,现在整个苏杭的所有官员都在南京城那里候见呢。
爷四个出门,就上了一条船,他们是从后面的小门出来的,然后直接上了后面小门那里停靠的一艘乌篷船,然后顺水而下,直接去了苏州古城。
姑苏城。
在城外就停了船舶靠岸。
75/242 首页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