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爬山,去了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十四阿哥看着原始风貌的寒山寺,不由得念出了这首《枫桥夜泊》。
“我们今日在这里过夜,听一听夜半寒山寺的钟声。”康熙本来轻摇折扇的,闻言一合扇子:“入寺院拜一拜,求佛爷菩萨保佑你们一个个都健健康康。”
“好啊,爹,我也求佛爷保佑爹跟全家都健健康康!”他们全家人太多了,十四阿哥聪明的不挨个算。
“十四啊,你看这个环境,能唱出来一首歌儿吗?”十三阿哥凑过去,扯了扯十四的小辫子。
手劲儿大的差点把十四缀在辫子下头的银缀角子给薅下来。
“头发,头发!别以为你是哥哥我就不报复回去啊!”
“那你来啊!”
这兄弟俩没有个消停的时候,闹闹唿唿的进了寺院后就老实了。
寒山寺也算是千年古刹了,爷四个努力的拜佛求神,晚上甚至在寺院里用了斋饭,才下了山,山下的船坞里有不少专门在这里过夜的船只,不少文人墨客就是来听一下夜半的钟声。
所以他们就来住船舱了。
索性这里的客船还不错,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只是天色完了他们却兴奋的睡不着觉,十三阿哥在船头拿大顶玩儿呢,十二阿哥看着十四阿哥:“十四弟,有灵感唱歌没有啊?”
十二阿哥纯粹是打趣才这么问他的,结果十四阿哥竟然点头了!
“还真有啊?”十二阿哥大吃一惊。
其实还真有一首歌比较适合这个场景,那就是《涛声依旧》,可惜,前面半段不适合这个时代唱出来,于是十四阿哥切了一段,他只唱后半段了:“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这样说说笑笑,倒是让康熙的笑容多了一些。
尽管不知道什么,但是十四阿哥感觉得出来,康熙是伤心了,他不知道太子爷干了什么事情,让康熙伤心郁闷了。
夜半的时候,大家都困得很,然后寒山寺的钟声,被敲响了。
“这就是寒山寺千年不变的钟声啊!”十二阿哥十分感慨的叹息。
“听了之后有啥感觉?十二哥?”十四阿哥凑了过去,问他耿直的十二哥:“大彻大悟什么的?”
结果十二阿哥往床上一躺:“可是敲钟了,赶紧睡觉,困死我了!”
“就是,赶紧睡觉,赶紧睡觉!”四阿哥也困得很,他这人一向是早睡早起的,结果这次晚睡了,他肯定明天早上起不来。
“其实古人是偶尔听了钟声,我们这样太刻意了,反而落了下成。”康熙也有些觉得不妥了。
但是风雅这个东西,一般人还玩不起呢。
于是,一伙人赶紧睡觉,听着涛声睡觉的……吵得不得了,没咋睡安稳。
一般人也想不到涛声会扰眠。
第二天睡得很晚才起来,一个个还有些精神萎靡,于是吃过了渔家提供的早饭后,一伙人匆匆上岸,找了个客栈补眠,还遇到了几个跟他们差不多的打算的人,大家都在一个地方夜泊了一宿,有几个护卫都跟对面的人认识了。
就是不知道叫啥名字而已。
大家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睡饱了一觉之后,也到了下午,一行人上了街。
算不上是正规的街道,只是市集而已,但是因为圣驾在此,这市集还挺繁华的,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
摊贩和许多游客组成了这个热闹的市集。
摊贩卖的都是当地的特产,虽然才三四月分,在北方还在耕田种地的时候,南方已经插完了秧苗,
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特产和一些水产。
几趟道路的两边有卖茶水的茶水摊儿,还有看相算命的!
各色小商品都带着浓郁的江南风格,就连特产都是如此。
刚出淤泥的藕,捞上来的大闸蟹,小莲蓬,棱角等等。
这回十四阿哥放开了采买,各色小吃摊也不放过,江南的小吃太多了!
小笼包子桂花藕,东坡肘子梅干菜,金华的火腿,南京盐水鸭……。
反正人多,他们买一只东坡肘子,都不够分的,买三只在人家摊位前就坐后吃的汁水淋漓,满嘴流油的走了。
逛到晚上根本不用吃晚膳了,而是直接去客栈投宿。
这回他们直接包了一个小院子安眠,第二天果然各个精神抖擞。
顺水而下就到了姑苏古城,过了姑苏古城就是一片江南水乡的小镇。
这里的生活是慢节奏的,十四阿哥看的十分悠闲地生活环境,不由得道:“这才是江南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个意境倒是不错!”康熙摇着扇子进了一家临水而建的客栈。
客栈不大,秀秀气气的,因为已经远离了圣驾所在地,这里的人倒是没有多少,他们一行人将客栈包了下来,幸好这里也没客人住宿。
“包下来的话,一天二十两银子。”客栈不大但也是个买卖,一天二十两银子不贵:“三餐不包括在内啊!”
“包括我们也不吃啊!”十四阿哥笑了笑:“外面哪家的饭菜好吃,掌柜的你总该知道吧?”
“这个还真知道,我家那口子手艺不行,不然也不会放着食宿的钱不赚,让人挣了去。”掌柜的看他们给了六十两银子包了客栈三天的情况下,还是说了周围饮食业的行情:“要是吃鱼的话,就去前面的江满楼,那可是做鱼一绝!想吃河豚都有。要吃虾子螃蟹的就去隔壁的如意居,他们家的蟹黄小笼包跟虾仁馄饨是一绝,早饭的时候去的晚了,都得排队吃!其他的大菜别在这两个地方吃,多走两步去街尾的琼花大酒楼,那可是个有御厨徒弟掌勺的大酒店,想吃什么江南风味都能吃到,他们家就一点不好,菜比较贵。”
不过掌柜的看着这帮人出手如此大方,肯定不缺那点银子。
最近圣驾在此驻跸,很多王公大臣和富豪们来这边,有的是有钱有势的人。
“好,就按照掌柜的推荐那几家,一家一家吃过去。”十四最喜欢美食了。
客栈都是他们的人,放下了一些简单的行李之后,他们就直接去了江满楼。
在那里点了河豚吃,说实话,这个食物真的需要勇气,还有必死的决心,才能吃到最里头。
“爹,你先别吃,我先来!”十四阿哥说着就要自己先吃第一口。
“你可别乱来!”康熙吓得赶紧拦住十四阿哥:“让管家试毒!”
十四阿哥莫名其妙的看向了李德全:“不是吧?”
“少爷您想多了。”李德全拿出来个银针,试了试,然后又有侍卫抱了一只小狗子出来,喂了狗子一口,甚至还有一只鸟儿也吃了一口。
这俩吃完活蹦乱跳,叫声都没变,康熙这才黑着脸:“好了,可以吃了。”
河豚这玩意儿本来就不大,杀了四只河豚其实就得了那么一点儿菜品出来,本来是要生吃的,但是十四阿哥担心这古代没有有效的食物处理办法,怕有寄生虫啊,就非得点熟的来吃,于是就有了清蒸河豚,红烧河豚,河豚肉炒白菜和熬制的河豚鱼骨汤。
其他的配菜也都是江南风味的美味佳肴,做工虽然粗糙了一些,但是胜在食材新鲜。
侍卫们是轮流吃饭的,他们倒是一直坐在那里品尝美味佳肴。
吃饱喝足了就回到了客栈里,打算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去吃江南风味的早点。
十四阿哥对此很是期待。
而京城里,太子爷回来了,索额图也回来了,可是没有康熙的任何旨意,大阿哥直郡王以此为由,只让太子爷入宫,在毓庆宫养病,而一点权力都不肯跟太子爷分享。
第093章 身陷囹圄
康熙远在江南,又没有圣旨说让病愈的太子爷去追随圣驾,太子爷只能在京城毓庆宫里闷着,可索额图却将手,悄悄地伸向了江南。
康熙带着儿子们在外面玩了几日,十分开心,但是也要回去了。
回到了别院,十四阿哥带着自己买的东西,跑去找皇太后显摆了,老太太对一些柔软的糕点很喜欢,对于鱼肉茸糕很喜欢,这个是有鱼肉味儿但是不腥,柔软入口没有鱼刺。
别院里其实每日都有人来请安问好,皇太后的日子过得并不寂寞。
但是外出的孙儿能记得带东西给她,这样也让皇太后十分开心,正巧有李家的女眷过来请安,一个劲儿的夸奖阿哥们孝心可嘉。
把皇太后哄得喜笑颜开。
李家是苏州织造府,同时,也是曹寅的妻子家里。
苏州织造是明、清在苏州设局织造宫廷所需的丝织品。
明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年依旧制。
顺治时曾由户部差人管理,旋仍归宦官的十三衙门。
康熙、干隆每次南巡江南,在苏州均宿于织造府行宫。
曹家跟李家,还有孙氏的娘家,这三家在江南算是土财主了。
现在李家的李煦,乃是康熙的亲信,江宁织造曹寅是其妹夫,在任苏州织造达三十年之久。
其管理的苏州织造负责为皇宫中皇帝以及百官制作服装,所拥有的“缂丝”技术,是丝绸织造工艺中的上等之作。
李家跟孙家和曹家在江南揽财无数,但是都给皇帝建了别院和行宫。
这三家现在是负债累累,可是依然活的荣华富贵。
十四阿哥对李家人的印象平平,但是他们家女眷倒是挺豪富,穿金戴银的一看就是生活得很富贵。
不如曹家女眷那么清新素雅,大大方方。
到底是孙嬷嬷所在的曹家更胜一筹。
十四阿哥这次出去玩了几日,心就野了,康熙同样如此,他觉得江南水乡什么样儿都好,哪怕是市井的生活都带着一股子柔美。
于是,第二次,他们再次乔装打扮的出了门。
这次是坐着乌篷船走了一段水路才上岸,依然是流连在江南小镇里,吃的喝的玩儿的乐的数不胜数。
尤其是他们在一处江南小镇上,看到了闺女抛绣球招亲,好多人来看热闹。
那是一个大户人家,招亲之后就举行了流水席,康熙给了那户人家一个大红包,足足二十两银子的贺礼,不过他们人多,独自占了两个席面单独吃。
其实好吃不好吃在其次,这个热闹凑一凑还是很有意思的,连康熙都吃了半碗这里的八宝饭。
第二天他们去了另外一个小镇,但是在到了客栈之后,赶上船家说前面有花魁大会,十四阿哥对花魁大会不感兴趣,但是康熙感兴趣啊!
于是一伙人坐着船就去了,的确是很热闹,只是热闹的有点晚了,他们回来的时候也晚了点,路上不好走,只好雇了一艘客船。
船老大很热情的道:“好几个同行都是接了人走的,我这来晚了,正好接了几位,这样吧,晚上行船不容易,还是在船上睡一宿吧,明天靠岸了再去找个客栈,或者车马行带你们回去吧,最近万岁爷的圣驾驻跸在前头,不少人都来想要沾沾万岁爷的福气呢!”
“沾福气?”
“是啊,跑过来瞻仰一下,也算是沾福气啦!”船老大笑了:“万岁爷一辈子才来咱们江南几次啊?上次就隔了十年之久,江南的百姓都想他啦!”
这话说的平凡,却让康熙很是受用。
“那就在船上过一夜吧!”康熙拍板决定了。
这艘客船平时就是搭载客人的,船老大跟两个儿子负责划船,船老大的妻子是个船娘可以做饭,女儿当个大丫鬟,收拾卫生什么的,全家都靠这条船讨生活。
岸上有家,老父老母在家里种点地,还有两个儿媳妇带着小孙子守在老人身边。
隔三差五的去岸上的家里头团聚一番。
聊着聊着大家就都了解了彼此,康熙的原话是带着三四个儿子去收账,因此带了不少的护院和保镖们。
赶上好时候了,皇上出门南巡,他跟着来了,他是个北方的商人,倒腾的是茶叶。
北方的商人来南方就贩卖的东西里头,最常见的就是茶叶,其次是各类特产,盐是需要盐引的,没有一定的背景,是搞不到盐巴来贩卖的,但是北方人对茶叶很喜欢,尤其是关外,蒙古那里有多少茶叶都会消化掉!
康熙会说汉语,但是是北方口音,京城的普通话,他又会说蒙语,只需要说倒腾茶叶去关外即可。
一伙人在这艘船上就住下了,船在水上飘飘荡荡,很容易就把人给哄睡了。
只可惜,他们入睡的时候是在船舱的客房里,醒来却是在一个民宅里头!
“爹!”十四阿哥是第一个醒过来的人。
发现他们被关在一个屋子里,只有康熙、四阿哥、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以及他在内,大内侍卫们假扮成的护院不见踪迹,想来也是,他们要是还在的话,估计不会让爷们儿五个被人捆着脚丫子。
手倒是没捆着,摆明了是绑架啊!
屋里头是一铺大通铺样式的简易木床。
一排五个,上头躺着他们父子五人。
“爹?爹!哥?”十四阿哥没那么脑残,这个时候喊阿玛、四哥的,他依然遵照自己人在外面的形象,
“嗯?”康熙悠悠转醒,他觉得今日头有点昏,睡得这么沉么?
一夜无梦不说,还是被人叫醒的,他以往都是自己醒过来,康熙的自律,也是他的一大优点。
“爹,快醒醒,我们被人绑架了!”十四阿哥大声的道:“爹啊,我们遇到歹人啦!”
康熙瞬间清醒了过来!
眼睛瞪得很大,看向了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依然大声的嚷嚷:“爹啊,哥哥们,可不好了,我们让人绑架了,会不会撕票啊?二娘说过的,要是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记得给钱就能买个平安,爹啊,钱呢?”
“你别瞎嚷嚷了,这里没人啊!”康熙坐了起来:“咋给绑了脚丫子,没绑手呢?”
这算是什么绑架?绑架绑手的多,没听说光是绑了脚丫子的,买鸡鸭鹅才绑脚丫子呢!
76/242 首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