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清十四的奋斗史(历史同人)——初吻江湖

时间:2021-10-06 09:39:47  作者:初吻江湖
  这么热闹的事情,八福晋没来!
  九福晋都来帮忙了,八福晋却没见踪迹,八阿哥自己来的,也没有带妾室。
  这个场合来的都是嫡妻,连侧室都没资格,何况是妾室了。
  康熙是在后院单独用膳的,十四阿哥拉着四哥亲自做陪,其他几位哥哥帮他招待客人,尽可能地表现出兄友弟恭来。
  太子爷也亲自来了,他是提前知道康熙要出宫的,所以才给了十四阿哥这个面子,没想到康熙不仅来了,还在这里用了一顿晚膳。
  康熙看着晚膳就乐了:“这可是出宫了啊?”
  只见康熙的晚膳很有意思。
  这个时候,春末夏初了都,端午节都过了,青菜上市,鱼虾都有,所以十四贝勒府上的乔迁宴很接地气。
  山珍海味之外,就是鱼虾等河鲜了。
  给康熙用的当然是最好的了,水煮鱼如今在京中已经流行,他这里当然不能少了这道菜。
  只不过他自己做的当然要好一些,垫底的是豆芽菜、小油菜和黑木耳。
  然后是干炸小鱼,佐酒的佳品;红烧鲤鱼、蒜烧鲶鱼、清炖鲫鱼……。
  宫里没有的鱼虾蟹都上了餐桌。
  “给皇阿玛换换口味。”十四阿哥亲自侍膳。
  康熙吃的满足,太子爷嫉妒的都要冒酸水了。
  自从索额图倒台了之后,太子爷的生活就开始了小心翼翼,折让一直是天之骄子的太子爷难受死了。
  看到十四阿哥跟康熙有说有笑的,他嫉妒的喝了很多酒,却没敢喝醉,怕自己失态。
  而四福晋那边竟然有些发恶心,有生育经验的夫人赶紧请了太医过来,一号脉,四福晋怀孕了,只是月份浅,要不是今天有不少鱼虾在餐桌上,腥气让四福晋不舒服了,恐怕还号不出来呢!
  好消息爆出来,连四阿哥这样不拘言笑的人,都露出了笑容。
  这顿饭吃过了,康熙也起驾离开了十四贝勒府,后头没去的官员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倒是四福晋,德妃听说了大儿媳妇去帮忙小儿子张罗乔迁宴,在宴会上吐酸水,才知道怀孕了。
  拉着四福晋的手,好一顿感慨,最后又赏赐了四福晋很多补品,说是给儿媳妇补一补身体。
  连康熙知道了喜事之后,都赏赐了一些去了雍郡王府。
  只是,想到十四儿子的事情,就有些唏嘘,又秘密的去找了徐御医来,老头儿却还是说没把握。
  康熙也无法,只能看老天爷,给不给十四这个机会了。
  十四阿哥举办过了乔迁宴,这人就放松了很多,毓庆宫那边传来消息,小李佳氏肚皮争气,生了个男孩儿!
  只要能养下来,这就是康熙的皇长孙了。
  大福晋三天之后也生了,同样是个男孩儿!
  大阿哥激动的很,亲自去宫里报喜,得了很多赏赐。
  只可惜,到底没能拔得头筹,但是大福晋生了儿子,总算是摆脱了生女的诅咒。
  十四阿哥家里又忙着给各处送礼,两处送的礼物一样,都是一整套小儿的银饰,加上一点好的布料,仅此而已。
  “是不是礼物薄了点?”十四阿哥自己是看着不妥的,但是大嬷嬷却摇头道:“爷,不是家里不多送,这孩子生下来,都不算什么的,要养大了才行,养大了还得能成家立业才算是个人了。”
  古代孩子折损太高了,生下来不代表养的大,养大了不代表就长命百岁。
  古话说得好啊,生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等孩子长大了,成亲的时候,您多给点就是了。”大嬷嬷道:“何况您还没成亲呢,礼物轻重无所谓。”
  没有女主人的府邸,就是如此。
  十四阿哥就放心了,但是他放心了这种事情,却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情,他舅舅告诉他的,江南的曹寅,注意到贩铜是个好买卖,就拟了一份奏折,说自己也想参与此行,可以给内务府创收,但贩铜需要大笔资金,所以想从内务府借十万两银子。
  康熙看过这道折子,竟然立即准奏了!
  可惜,曹家办事不密,随后好几家内务府世家也闻到这里面的肉香,都来抢食,争相压价竞争。
  就在十四阿哥乔迁宴前后,很多人家都借了钱,在国库借了钱,去倒腾买卖了。
  曹寅又不是专业的商人,根本对付不了那么多内务府专门做生意的人家,于是贩铜逐渐亏本,他又拟写奏折,找了一个丝毫经不住推敲的借口,说自己不想干了,康熙还是当即准奏,连亏损的本钱都不追究。
  其实这笔钱他还是有赚头的,只是拿来填补了康熙南巡的窟窿!
  结果此事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儿。
  在曹寅这个例子里,他张口就跟皇帝借钱,这是衡量内务府官商阶层的一个关键性标志。
  包衣也好,投充晋商也好,能借出皇帑,就意味着他已经得到了皇室的信任,借出的皇帑越多,说明和皇室的关系越密切。
  毕竟后者觉得前者确有赚钱的本事,才会大手笔掏钱投资,哪怕前者没钱都可以借给他钱。
  官僚商人混到可以拿着皇帝的钱做生意的地步,才敢说自己真正成了“皇商”。
  那怕不缺钱,也会借来那么几笔,这不是银子的问题了,而是面子的问题。
  而这股风气很快就传染到了官场,官员们纷纷效仿,哪怕是家里富裕的,也会去户部借那么一两笔银子出来,以显摆自己跟皇帝的关系十分牢靠,可以从户部借银子出来!
  这下子户部紧张了,积年欠银本就不少,再这么借下去,国库该空了。
  不止是大臣们,还有皇子阿哥们也开始借钱了!
  但凡是出宫建府了的皇子阿哥们,你一万两,我三万两的借,他们的皇阿玛竟然也同意了。
  尤其是十四阿哥听说,九阿哥借了二十万两的时候。
  他不得不跑去问他九哥:“九哥,你借这么多钱干什么?”
  九阿哥胖嘟嘟的脸上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当然是做买卖了。”
  十四阿哥一噎,也是啊,他这九哥在宫里头都惦记宫外的买卖,如今出宫建府了,更是自由了,除了美女之外,他就爱赚钱。
  “以前不知道还有这个渠道能弄到银子,现在有钱了,你九哥我要开的酒楼,就起来了。”九阿哥美滋滋的道:“我最喜欢四哥的贵宾楼了,但是没办法,四哥不会给我的,我就打算在内城跟外城那里开几家,没银子怎么买酒楼啊?所以我跟内务府的人一样,去了户部借钱,放心,这些钱你九哥几年就赚回来了。”
  十四阿哥愁眉苦脸:“我怕你赚了钱也不想还回去。”
  “还回去?你看谁借钱还了?”九阿哥的性格是属貔貅的:“那么多大臣都借了,还有借了十几年的呢,都没还回去,爷凭什么还啊?”
  这刚借了钱,就让弟弟说还钱的事情,九阿哥心情顿时就不好了,脸拉得老长:“十四你啥意思啊?”
  “九哥,大家都借不假,但是这光借不还,国库还不得空了啊?”十四阿哥担忧的道:“到时候,皇阿玛震怒,我怕你被收拾。”
  “不至于吧?我看他们都借了,太子爷可是借了五十万两呢!”九阿哥吸了吸鼻子:“何况,银子都花了出去,现在让我还回去,我也没钱啊!”
 
 
第108章 街头偶遇
  可怜的九阿哥,借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啊!
  十四阿哥实在是无语了:“那你打算咋还钱?”
  九阿哥可怜巴巴的道:“没想过……。”
  十四阿哥这个气啊,就别提了。
  “你做买卖赚的钱呢?攒起来还回去啊?”
  “做买卖,做买卖,有买才有卖,我赚的钱都投入进去了,何况,有些钱花的……你不懂。”九阿哥知道十四阿哥是好心,但是他也有他的难处,八哥想要雄心壮志,没有银子是不行的:“何况我开了钱庄票号的。”
  像是四海钱庄跟连城钱庄那样的巨无霸,九阿哥暂时还玩不转。
  但是自己开个聚财钱庄还是可以的,自己做买卖的现金也都存在钱庄里头,这个钱庄其实就是个钱库。
  “那我借你十万两银子,黑不提,白不提,你乐意啊?”十四阿哥想让九阿哥明白他的意思。
  九阿哥很是不高兴的用斜眼看着十四阿哥:“我说老十四,哥哥我哪儿得罪你了,你这一大早跑来问一些让我丧气的问题。”
  作为欠债人,九阿哥没有一点自觉,但是一大早上的就让人逼问这种问题,他心情可不怎么美妙。
  饭都没吃,就气饱了。
  哥俩儿闹了个大红脸,不欢而散。
  十四阿哥一片好心错付了,心里这个憋屈啊,不由得气唿唿的走了。
  也不想回贝勒府,就带着小瓶子和八个蒙古侍卫跑去了外城。
  “爷,咋来外城了?”小瓶子不太明白了,内城可比外城繁华。
  “外城热闹。”十四阿哥今天穿的普普通通,但是在外城行走还是很显眼的,一看就是个富贵人家出来的小公子。
  身边跟着个文弱的小厮。
  但是身后那八个护卫一看就不简单,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人不好惹。
  同样的,有商家开始卖力的吆喝,意图吸引这位小公子前来,可惜,十四阿哥暂时不想买东西。
  倒是他早上没吃饭,又跑到了外城来,饿了:“找个地方吃饭。”
  “这地方……前头有一家老齐家菜馆,还可以。”小瓶子平时休沐的时候,就会跟几个好哥们儿出门来寻摸好吃的,这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
  跟着十四爷,小瓶子也不再是当初那个瘦弱的小太监了,如今长的身量高挑,还有点微胖,气色好得不得了。
  这都是跟着他们主子喝牛奶后的结果。
  宫里头的太监们,可少有十四阿哥身边那几个身量高的。
  “去什么老齐家菜馆啊?就去那边。”十四阿哥一指:“我看那边有炒肝,有胡辣汤的,挺好。”
  “爷,那边……那边都是给下里巴人吃饭的地方,您……那儿多落乱啊?”其实小瓶子想说的是,那多脏啊!
  还很乱,什么人都有。
  他们爷什么身份啊?去那里吃?
  平时他们都不去的,因为一般人也不太看得起太监,哪怕是个卖苦力的,都有可能嫌弃他们。
  而且那些摊主都是流动商贩居多,今天在这里,明天可能就去了那里,上次他买了个棋子火烧吃,结果拉肚子,再回头找那个商贩,人家早就没影了。
  自己吃坏了肚子,一泡屎就完事了。
  可要是爷吃坏了肚子,他挨一顿板子都是轻的。
  “不乱,正好,这都是人,他们都吃的香,凭什么爷不行啊?”前世他也没少吃路边摊,而且现在可没啥地沟油,苏丹红的,绝对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路边虽然是土路却干干净净,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外城也是干净得很,不是后世那晚清时期的窝窝囊囊样儿。
  说起来,这大清现在还是个强国,没有落寞下去。
  所以百姓们的精气神都不一样,卖油条炸饼的吆喝声都特别大,谁让他们家这买卖费油啊,开得起摊位的都是有底子钱的买卖人。
  十四阿哥带人坐在了一个炒肝的摊位前,他们一行十个人,整整三张桌子才坐得下,蒙古侍卫们身板子宽厚,占地方。
  四个人一个桌子,他们坐了两桌,小瓶子单独伺候十四爷,一主一仆坐了一个桌子。
  摊位老板也是见多识广的,京城小民也比其他地方的多一些见识:“几位吃点什么?”
  “给他们一人先来两碗炒肝儿,再一人四根油条,两张炸饼。”十四阿哥指了指蒙古侍卫们:“不够再添,爷这里要一碗炒肝儿一碗胡辣汤,个兑一半婉儿的,再来俩炸饼。”
  “我们的跟爷一样,胡辣汤兑炒肝儿!”其中一个蒙古侍卫巴图大声吆喝了一句:“给我来五个炸饼。”
  “好嘞!”摊主笑容满满去张罗了。
  这可是一笔大买卖。
  恰好此时早饭时间都过了,他们也不忙,十四爷点的东西马上就上来了,半碗炒肝兑半碗胡辣汤,这炒肝儿摊位的隔壁就是卖胡辣汤的,另外一边儿就是豆汁儿,焦圈,油条炸饼的摊子。
  这块是个早点摊位聚集地。
  这种吃法其实一直都存在,要不然大家也不会拼到一起摆摊了。
  索性这个卖炒肝儿的摊主,跟卖胡辣汤的是兄弟俩,这边起锅盛炒肝儿,那边胡辣汤也出来了,兑一下之后,多放葱蒜和香菜末,味道相当的不错。
  比起府里头的多了一些烟火气息。
  十四阿哥吃的还挺香,小瓶子吃了一口就觉得不错:“爷,味道还行,就是用料不如府里头的好。”
  “府里头是什么样?这是人家做买卖的地方,能跟府里一样么。”十四阿哥被小瓶子的话逗笑了。
  一群人吃的惬意,这会来了一个书生,这书生穿戴的有些破旧,来了之后没地方了!
  因为这个摊子就三张桌子,而买卖早点的时候,很多都是平民百姓、下苦力的人来吃,人家直接端了碗就去旁边的墙根儿蹲着吃了。
  没办法,这位读书人只好跟十四阿哥和小瓶子拼了个桌子。
  “麻烦二位了。”这人行了一礼,然后就淡然的坐在了桌子上。
  尽管十四阿哥一看就是富贵小公子的架势,但是他并没有看不起人:“不麻烦,随便,这桌子也不是我们独占的,呵呵……。”
  说完一吸熘碗里的东西,很是享受的样子。
  小瓶子也跟着主子学,并且决定以后都这么吃。
  读书人也要了一碗炒肝儿,却拿了一张无油发面饼,掰开了放在碗里慢慢的吃。
  无油发面饼是个比较廉价的食物。
  配上一碗炒肝儿倒是能吃饱肚子。
  看来这个读书人没多少钱财傍身。
  但是这个人吃饭的时候,举止文雅,并不鲁莽,看起来教养很好。
  十四阿哥好奇的看了人家好几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