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宸第二个上场,刚才那群脸红心跳一脸娇羞模样的姑娘们顿时收敛了不少。
论说夏侯家在大锦朝的家世地位也算得上一流了,尤其是夏侯老将军那一身战功和手中的五十万兵权,要做了夏侯家的嫡长孙夫人,那就是在京城横着走也没多少人敢说半个字的。
可夏侯宸年幼丧父,生母接受不了夫君突然离世的打击也一病不起,夏侯宸一直是老将军带在身边养大的,军营战场也没少去,从小诗书上没学多少,武力值那是没话说,后来夏侯将军觉得要正正经经的给孙子学点知识,就送回京城找了学堂让他上学。可惜夏侯小公子从小外头野惯了,在学堂一言不合就把人家揍个鼻青脸肿,夫子也不敢训的太狠,一事碍于老将军的面子,更是怕这小子脾气上来连自己也打了。
就这样夏侯公子不学无术的恶霸名声也就传开了,这会儿京城但凡家世不错的姑娘谁敢和他扯上关系。
夏侯宸的箭术不用说,那是从小老将军棍棒底下磨练出来的,一箭正中靶心不说,还将锦翌珲的三支箭都打了下来,他干脆连剩下两支箭都不射了。
终于,轮到温知如出场比试。
他故作镇定的举起了弓箭,摆开架势,心里那真是七上八下的,此刻耳边都只剩下了“咚咚咚”自己心跳的声音。
夏侯宸从他边上擦身而过,悄悄做了一个“放心”的手势。
好吧,既然如此,他也什么都不管不顾了,一咬牙一闭眼,使出全身力气将手里的箭射了出去……
“哇……”
后来的事情,温知如也不知道是发生了啥,他只是感觉到了身旁有一阵劲风吹过,当他再睁眼的时候,耳边是一阵阵不绝于耳的惊叹声,那支箭已经稳稳的立在了靶上,而且还将夏侯宸的那支箭从正中一劈为二。
这是不是有点过了……
他明白好兄弟不想自己被人看不起为自己出头的心思,可是玩太大不好吧!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都知道滴,签约的作者,文章推荐,数据达到标准就要V了~~
所以编编通知,本周三入V,当日更新1W字。。。。希望大家不要抛弃我。
下面的情节大约是瑞王的谋反初现端倪,皇帝派了世子做钦差,顺便带上了知如一起,出京查案……
所以,终于可以写感情戏秀恩爱啦!!!欧也~~~~~~
至于爹,嗯,他和皇帝也会继续在京城斗智斗勇相爱相杀滴~~
第34章
天色渐晚, 日薄西山。
舒宁长公主身后的丫鬟们这时捧了两个用红布遮着的托盘来,既然皇帝要在今日的比试中选出魁首,她这个做主人家的怎么也得拿出点像样的赏赐。
不出所料, 在众多的千金小姐中, 皇帝最后点了温府二姑娘温媛。
温知如清楚的看到温姌在那时咬着牙, 恨恨的捏紧了手头的帕子。
皇帝选妃这事儿总是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 以温府今日的权势, 怎么的也得有它一份, 温媛若是聪明, 今日自然不能直接提出想要成为帝妃的愿望, 只是含蓄矜持点,要皇帝赏个墨宝或者其他什么的随身之物,这就算是入了皇帝的眼了。
将来选妃, 不论出身如何,有这一段渊源, 皇帝总也是先顾念着她的,那温姌就彻底没指望了。
可当皇帝真的开口问了温媛的心愿时候, 可是把在场的少爷小姐都吓了一跳。
温媛的心愿说来简单却又好像实在是不成体统。
她说,她唯一的心愿是希望将来自己的婚嫁能由自己做主, 她想要嫁个自己中意的男子,无论门楣出身。
皇帝这时候脸色有点难看。
刚才她舞剑时自己就对她赞赏有加, 这会儿又是钦点了她为头名,这天下的女子哪个不想伴在君侧, 受尽世人羡妒。可偏偏她竟然……
自是君无戏言,他不能在这时候当面驳了她的请求,可婚姻之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这口应了,岂不是打了首辅大人的脸。
他与温彦丰交恶多年,难道还要用这事再火上浇油一把?
“温阁老府中的人,果真都与众不同,朕今日也算是见识了。”皇帝挥挥手,让身后丫鬟把赏赐送过去,“既然朕先前允诺过,自是不会食言,朕会赐一道圣旨给你,他日你看上的男子,便如同朕亲自赐婚,任何人不得有异议。”
“臣女谢过圣上。”
轮到那些世家少爷,其实若论今日比试的精彩程度,给人最意外的莫过于温知如的箭法了,不过想到温媛之前出格的举动,皇帝最后还是把第一名给了贤王二公子锦翌轩,毕竟自己的皇姐和小侄女是都对这个少年挺中意的。
这会儿先给个差事做做,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该赐婚了吧!
于是锦二少轻轻松松,得了个从七品詹事府主簿。
说来虽不是什么有实权的官职,不过也是走个过场,历练个几年有了各方人脉方便升官。
闹腾了一日大家也都累了。
皇帝走后,温知如匆匆与锦翌珲和夏侯宸道了谢,也赶回了温府。
*************************************
之后的日子,温知如以为能过得清净些,毕竟还不到一个月就是中秋,各家都该是忙着准备起来,哪还有闲心折腾这样哪样的幺蛾子。
兵部侍郎曹叶荣的案子也处理的差不多了。
皇帝本是想出了这样的事,就算这桩桩件件的罪名最后不能落实,可为了避嫌曹叶荣这个位置也坐不下去,只能调派别的部门,他也好趁这机会把自己的心腹孙锡晋调去顶替这个位置。
可人家首辅大人就是好像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似得,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曹叶荣的案子他一甩手丢去了大理寺让人秉公办理,自己则是用了不到十日的时间,查出了孙锡晋贪赃枉法,私收贿赂各项罪名,还都是人证物证俱在。
这案子呈上去,直接就被大理寺判了个流放。
这下小皇帝傻眼了,不管曹叶荣的案子最后查的如何,兵部侍郎却怎么也落不到皇帝的手里,也不知道自己这番忙碌是给谁做的嫁衣。
皇帝气得两天都没有上朝。当初自己是皇子的时候就斗不过温彦丰,处处受他制衡,如今他已然是一国之君,怎么还是拿捏不了这只老狐狸呢?
再说到钱氏哥哥,钱林墨和武安侯的勾结。
也不知道是不是钱氏转述了温知如那番话真的起了那么大的作用,钱林墨这回可是铁了心的非要争取到工部侍郎的差事。
之前温彦丰和钱氏提起钱林墨要娶武安侯小女儿的事,钱氏也以为不过是钱林墨巴结武安侯别人传出来的风言风语,武安侯的幼女家中排行老七,虽是老来得子可却是正正经经的嫡女,嫁人做妾总是不合适的,若要是平妻钱夫人绝对不会同意。
可谁想不到半月,钱府突然传出,说钱林墨的原配不敬公婆,在家中大吵大闹不许夫君纳妾,甚至说出她与府内管事有私情。
钱夫人拿受得了这个委屈,当时一根绳子就要上吊,幸好被及时救了回来。
可这样也挽回不了丈夫的半点同情与多年的夫妻情义,一纸休书,将钱夫人送回了娘家。
钱夫人李氏与钱林墨成婚时,钱林墨还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自然也娶不了什么高门大院的贵女,李家纵有千般委屈在钱家和武安侯的权势面前也只能忍气吞声。
李氏后来的死活也就没人知道了,只是京城里凡是听说这桩事儿的,无不唏嘘钱林墨的薄情和势力,当然那都是后话了。
如今钱林墨这边休了正妻,立马就娶了武安侯府的七姑娘,转眼又升任了三品工部侍郎,那正是双喜临门无比的春风得意。
温知如这时候也想不明白瑞王爷和他爹这是在下的哪盘棋。
首辅大人就算再不待见钱林墨,可两家也是正经的姻亲,武安侯没理由和钱林墨扯上关系,还无端搭上自己的嫡亲女儿,除非他这本身就是另有所图。
温彦丰也不可能不知道武安侯背后的人是谁,从他那天提醒钱氏让她回去规劝钱林墨的话里就听出来了,可偏偏真到钱林墨要和武安侯结成亲家升任工部侍郎的时候,温彦丰却丝毫未有所动。除了借口公务繁忙没有去钱林墨的婚宴亲自道贺,该有的礼数一样未少,还让钱氏带着两个女儿回娘家住了几日帮忙操持婚事。
这可不像首辅大人的为人啊!
要知道,前世首辅大人可是一手就斩断了钱林墨所有升官的可能。
*************************************
刚过九月,天气渐渐转凉。
下过几阵秋雨之后,各院都开始准备起了冬衣。
这一年的初冬京城有两件大事值得温知如注意的。
第一件事是锦翌轩锦二少终于向朝安郡主提亲了。
锦翌轩虽不是嫡子,可不论相貌才学都无可挑剔,最重要的是郡主心里早属意与他,舒宁长公主也很满意。
眼看着,这婚事就要定下来了。
第二件事是发生在山西。
听说山西有官兵目无王法当街调戏良家妇女,致使别人羞愤而死,那女子的家人状告到官府,县官不但不与理会,还治了那户农家的罪名,一顿板子将那女子的父母和弟妹活活打死。
虽说是草菅人命,可那农户家里无权无势,天高皇帝远的,要压下来也是轻而易举的。
偏不巧那个被调戏的农家女之前订过一门亲,未婚夫去年中了举人今年正进京赶考,虽说最后名落孙山,可小伙子毕竟年轻,也是有才气的,在京城结交了不少一同赴考的世家子弟,又得了国子监一位学正的赏识,便留在了京城,决定奋发三年,再次赴考。
如今家里的未婚妻出了这事儿,当地的官员竟然还想瞒天过海,读书人本就是义愤填膺的性子,直接就一纸状书告到了顺天府。
本来这事要处理也简单,直接将肇事的官兵抓来,再办了那个狗官,可顺天府尹派人去当地一查,才知道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那肇事的官兵似乎是私兵。
在大锦朝,招募私兵也是罪同谋反。
难怪那县官要直接杀人灭口,这背后的人物可不简单。
顺天府尹不敢轻举妄动,便呈了密报给皇帝。
小皇帝也知道事有蹊跷,准备派一个信得过的人选作为钦差,亲自去山西走一趟,查探一下虚实。
温知如记得,前世也是出现过这样的事。
最后的钦差似乎给了新贵得宠的锦二少。他即将是长公主府上的乘龙快婿,未来的郡马爷,长公主为自己女儿的未来着想,自然要为女婿某一个好前程。
温知如也不太记得,最后锦翌轩这个钦差到底把案子查的如何了,这个招募私兵的罪名最后好像是被按在了哪个名不见经传的郡王身上。
郡王被满门抄斩,锦翌轩得了皇帝嘉奖,步步高升。
这一世,他可不想让这对狗男女过得这么写意。
原本,他还想等锦翌轩娶了亲再去给他们添堵,这会儿怕是要提前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嘤嘤,好久木有V文了~~你们希望世子和知如遇到什么事呢?
第35章
大锦皇朝, 清和四年。
这一年是个暖冬,京城到了十月还迟迟未有降雪。
不止是气候暖和,京城内还有一件事也传得沸沸扬扬。
朝安郡主的未来夫婿, 深得长公主和皇帝赏识的贤王二公子锦翌轩, 竟然早已有了外室, 还有个将近四岁的私生子,可锦二公子为了成为郡马, 已经抛弃妻子, 翻脸不认人。
这个传言被说的绘声绘色, 包括小孩酷似锦翌轩的长相, 他美艳的生母, 还有孩子挂在脖子上那枚刻有贤王府标示的金锁。
简直是事无巨细,让人无法不信服。
这传闻没几天就被传入了长公主府和贤王府,连久在深宫的皇帝也听到了风声。
皇帝和长公主当然是不乐意的, 朝安郡主更是气的砸了一屋子的瓷器碗盏,呜呜直哭。
还没嫁呢, 好端端就多了个姨娘和庶长子出来,这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而锦翌轩这个喜当爹的当事人只觉得脸被人“啪啪”扇了几十巴掌, 简直是眼冒金星,完全搞不清状况。
他承认平日里看到温柔貌美的女子都会多看两眼, 可也不至于色胆包天到做出那样的事情来落人口实。
后院里有两个通房丫头,偶尔和些狐朋狗友去过一两次青楼, 除此之外他真的想不起来自己何时就有个貌美如花的外室和一个三岁多的儿子了。
这黑锅背的,还是在他人生最要春风得意的时刻, 他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这几天他那个向来都不怎么爱管事的王爷爹都差点有打死他这个不孝子的念头了!
就在这个传言风靡全京城的五日之后,新一轮的消息又来了,听说那孩子和他貌美的娘亲之前被人当成丫鬟买进了府, 就在温尚书府上。
当然这个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的空穴来风,事情传的那么似模似样,关系到自己儿女的终身大事,长公主府和贤王爷府都准备将事情好好调查清楚。
*************************************
温府最近很忙,这一点让温知如实在是有点无奈。
本来他就是打算散布一下小道消息,搅合了锦翌轩的差事和婚事,等时机差不多就让余氏带着小闲去王府认亲。
贤王爷虽然不问世事,可这么多年都是贤名在外的,应该不会为难一个女人和孩子。
可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竟然把人在他这儿的消息给透出了。
应该不会是温府的下人说漏的嘴,早在小闲进府那天,他就让余氏把那金锁给藏好了,不可能会有人知道。而且这次的消息传得也太顺利了,要说没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他都不信,可那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这两人公主府和贤王府都递了帖子来,长公主说要找温姌拿琴谱,贤王世子说要找温府大少叙叙旧切磋箭术。
长公主和温姌那日是否相谈甚欢温知如并没兴趣知道,反正他也只是象征性的去行了个礼,说了几句客道话就又回到了自己的落英榭。
至于长公主,她那日带了个身手不凡的贴身丫鬟,趁着长公主还在和温姌聊天的时候,悄悄跑了出来准备寻找那个传闻中的私生子。
冷风和冷云早就暗中观察到了那个丫鬟的一举一动,正要问自己主子是不是把人给挡回去。
“不用,事儿都传到这份上了,又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就让长公主看看她未来女婿是个什么人!让芙翠去把小闲带出来,在院子里玩会儿,免得让人空走一趟。”
22/57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