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小夫郎的市井生活(古代架空)——欲来迟

时间:2021-10-14 08:56:04  作者:欲来迟
  圆通大师见他对铜臭的喜爱不遮不掩,其待人待物也纯善,更觉其通透无暇。
  不过还是提点了一句:“身外之物虽说乃生存根本,但你且记住,万物于镜皆为空。”
  乔知舒懵懵懂懂,就是说不要太贪财了是不?“那弟子见好就收。”
  说完执筷捻了一块羊奶糕放在圆通大师面前,“师父,这是我自己做的奶糕,您快尝尝。我虽不会点茶,但是家人常说喝茶的时候配上这些糕点,盏中茶别有滋味。”
  圆通大师送入口中,轻轻一抿,口感绵软。
  大赞:“佛经说,牛乳成酪,酪生成酥,生酥成熟酥,熟酥出醍醐。想来这就是醍醐的滋味了,确实别有滋味。”
  这酪就是发酵后的粘稠食物,如乔知舒所知道的杏仁酪;这乳酪就是发酵过的牛奶羊奶;那这醍醐就是发酵过的奶加热后放凉,上面凝聚成一层奶皮,反复提炼后得到的酥油,就是醍醐。
  师父说醍醐味道特别鲜美,还可以治疗一切肺病咳嗽脓血及咯血不止。
  弄明白了之后,乔知舒就决定学了点茶就研究醍醐。
 
  于是这趟再回到孙家,乔知舒就召集长辈在书房里,宣布要开铺子。
  “开铺子?来让小舅听听,你又有了什么主意了?”
  乔知舒清清嗓子,扬声唤:“胜哥,含嫣。”
  孙胜端着一个簸箕,上面都是新茶,孙含嫣端茶盏工具,就连最小的还笙也迈着小短腿,小手捏着一个茶筅来给乔知舒摆谱。
  “哈哈哈……哎哟瞧瞧这几个孩子,花样一套套的,真可乐。”孙老爷子大笑。
  盛莺看了看长辈的表情,悄悄透密,“下个月过年,我刚给乔儿做的新衣收了针,他今儿特意去换上了,说是要给咱们表演个点茶戏。”
  ……
  书房正中间,十二岁的乔知舒着一身赤色净面交领夹袍,跪坐在茶几前点茶,舀茶也不用手直接抓了,筷子当镊夹茶叶进茶碗,挺像讲究人的。
  孙胜和孙含嫣就跪坐在他身侧,面上也端的有模有样,只小还笙两手放在茶几上,垫着小脑袋,眨巴着大眼睛看桌上的发糕、羊奶糕、奶皮子、茶糕等。一家人里,属她的视野最好了。
  乔知舒挺直脊背,静静独坐,整个人透着幽雅的气质,点茶招招式式如行云流水,他茶性清纯和质朴的艺术感染给大家。
  座上的孙家长辈都被震撼到,世代茶农,老实本分,自家茶叶闲暇时间也会品尝,但是却从没想过钻研茶艺。只因当朝斗茶算作文化的一类,也是青楼名妓抬高声价的手段。
  比如江州府城就有秦淮艳女们,为了抬高名声和声望,以唱词吟诗、精茶道、通乐器等等这些文化作为装点。坊间流传状元宰相、文人墨客输给名妓的也不在少数。
  “胜哥,含嫣,上茶。”
  孙胜和孙含嫣就上前拿小竹盘托着茶盏,一左一右依次奉给长辈,礼节做的像大户人家一般。
  乔知舒单独准备了一盏发酵后的羊奶给小还笙,发酵小还笙捧着和大人们一样的茶盏,高高兴兴一饮而尽。
  “上糕点。”
  上完茶还不算,还将桌上的糕点均匀分配了几碟,一一给长辈们陪着茗茶品尝糕点。
  乔知舒爬起来站好,小孩儿般的急不可耐,“外婆,糕点配我点的茶,滋味如何?”
  孙老太太最是疼他,点着一道糯米面蒸制而成的糕点问:“这是个什么糕?咸香软糯如猪蹄口感,竟是咸的,这一碟子我最惯吃这个。”
  老人家不太爱吃甜腻的糕点了。
  乔知舒绕过茶几,走到外婆跟前,“这是从家里买来熬猪油的肥肉上剔下来的猪皮,调酱卤熟之后切成碎末,包在糯米里蒸熟,这糕就是给不爱吃甜食做准备的。”
  也是瞎琢磨出来给馋肉又馋糕的岗儿吃的。
  乔知舒说完,等不及其他长辈的评价,一股脑将主意全倒了出来。
  “我计划开个茶肆,主卖就是糕点配茶。”
  这个主意一说出来,卖糕点给一家子把粮食钱赚到了的盛莺第一个就同意了。
  “这个主意好,又能卖茶,又能卖糕,一铺赚二银。”盛莺马上配合乔知舒说服小舅。
  孙鸿润见多识广,想的也多,提问道:“你们可知这茶肆靠的是说书先生,这说书先生也得故事说的精彩才引客,你让小舅上哪处给请个先生回来?再有这说书先生月银最低,都得去一两。”
  乔知舒又跑孙鸿润面前把人堵着,“哥哥说过,咱们抢不过县城老茶号的生意的,所以这说书茶肆,我也不和他抢,他们说他们的故事,我们主要是卖茶糕!”
  先有下饭的菜,后有下茶的糕。
  作者有话要说:  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引用《大观茶论》
 
 
第33章 
  他的和尚师父说过, 大户人家吃饭可讲究了,一天吃好几顿呢,多出来的那几顿就是早茶和下午茶。
  新朝初期的动荡早已过去, 现在国泰民安,百姓暖衣饱食, 家家户户人寿年丰, 原先都是富贵大户人家讲究的东西,早晚会普遍于市井,乔知舒或将成为普及的那个人。
  当夜, 孙鸿润回到房间,抱着小儿子孙朝逗弄。
  小朝儿软塌塌靠着亲爹胸前, 他最近会抬头了, 知道转着脖子看动静,只有小手小脚因为天冷包裹的太厚实, 伸不动所以老老实实支棱着。
  “这下可不担心了吧?瞧瞧我儿子吃得胖乎的。”孙鸿润跟媳妇儿说着话,低头捉着朝儿的小手手啧啧亲。
  陶氏抱着小孙朗奶睡,声音轻轻地答:“这羊奶是不错, 我瞧着还笙那丫头也胖了不少, 乔儿整日奶粥奶糕的喂她,总算是养壮实了。”
  她见孙鸿润脸上喜气洋洋,问道:“今日乔儿说要开个茶肆?”
  “莺姐儿同你说了?”孙鸿润也没隐瞒,“不错,我觉得这个铺子可以开, 不过乔儿到底还小,我没立即给他点头,想看看他接下来会怎么做,若是他已经下定决心, 一定会做出行动来说服我。”
  这算是给乔知舒的一个锻炼,毕竟才十二,如果他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家里不过脑子就答应,很有可能会导致,一旦实践的过程出现偏差,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会打击他的信心,和以后的行动力。
  陶氏放下心来,也想看看乔知舒会以什么样的行动来劝说孙鸿润。
 
  过完年,乔知舒就行动起来了。
  他和盛莺领着小舅给安排的俩随从,开始游走东县各个茶铺推销茶糕的行动。马车里一筐一筐的糕点用油纸包包着,到了东县,让俩随从一人挑着两筐,开始挨家挨户走茶肆。
  乔知舒最先去的就是曹家茶号,曹家不卖茶水,只卖茶,他去找林管事。
  林管事出来见他们这行当,愣了一下。
  “林叔,新年吉祥。”乔知舒先拜了年,才将备礼奉上,“晚辈今日来,想请林叔给帮个忙,领个路……”
  ……
  片刻后,林管事就领着乔知舒一家家的进东县的茶肆、茶馆等等卖茶水的铺子。
  这些铺子都识得曹家茶号的林管事,毕竟月月同曹家进货茶叶,也常和林管事打交道,一分薄面自然是要给的。
  这第一家就表现的非常尊敬,以贵客之座相待,备的也是上等的好茶。
  “呵呵呵……每每相邀,林管事都不得空,今儿终于有空上这小茶肆来,可得多留一会儿,我让后厨备些小菜来。”
  林管事:“早就想拜访李掌柜您,实在是前段日子赶上年终,忙着对账,这过完年又点仓库……林某可是一直惦记着您的邀约,实在是不得空,这不今儿有了个发财的买卖,急急忙忙就来了,来的匆忙也没准备什么,我这小兄弟自家做的糕点,您千万收下尝一尝。”
  李掌柜:“哎哟?发财的买卖?那感情好,快坐下快坐下,我定当洗耳恭听。”
  一行人坐下后,林管事才拍了拍乔知舒的背,让乔知舒来谈。
  乔知舒奉上一包糕点,拿出了一年前在香雪甜糕铺子演讲的底气来。
  “掌柜的好,晚辈是上井村孙家人,姓乔,名知舒。今日登门自荐,想同您做笔买卖……”
  乔知舒的计划就是代销,他提供发糕和茶糕这两种糕点寄卖于对方茶肆,对方茶肆营业模式不变,只需要在给茶客上茶的时候问一嘴,需不需要糕点填腹即可。
  “除此之外,贵店什么都不需要做,每日糕点我雇人送来,银子我孙家人上门收。”
  乔知舒面上稚嫩尚未退去,过了个丰年,两颊有脂肪垫着,线条流畅更显俊秀的骨相,但其谈吐举止大方得体,坐在他对面,听他侃侃而谈,可谓是一种享受。
  李掌柜:“嘶?代卖糕点?听着挺新鲜,乔少爷且给分析分析,我这茶肆的财从哪儿得?”
  乔知舒早料到对方会这样问,开店经商也是商人心理,利字一定是摆在头一位的。
  “掌柜您看。”乔知舒打开油纸包,露出莹白如玉的发糕,肉香四溢的茶糕,每一块糕点表面都有用红曲末描出来的‘乔’字。
  “哟,真漂亮。”李掌柜指着糕点,看着乔知舒夸道。
  乔知舒有些小得意,笑了几声才又道:“这是发糕,甜而不腻,这是茶糕,猪肉咸香,口感带糯。往后每在您茶肆里卖出一块发糕,利润是一文,茶糕利润是两文。”
  坐他旁边的林叔掐着时机帮言:“我常常同各个茶馆的掌柜打交道,粗略估算过,东县每家茶馆每日最少卖一百座茶水,几乎座座都点些煮花生,炒瓜子,想来茶客们也是不缺这些小食钱的,就是只卖五十份糕点……李掌柜您给算算?”
  李掌柜心想:前头乔少爷说了,包送货,等于是茶肆多了一个无本的买卖,每天开店,白赚五十文,这还是最少的,他这茶肆一天绝对不少于一百座……
  “照您这么说,我每天只需要正常开店就是了?”他确认一下,所以问道。
  乔知舒严肃点头,其实心在胸口蹦的欢实。
  “那咱先试试?乔少爷您给说说,怎么个合作法?”
  乔知舒小手悄悄放桌底下握拳,“晚辈暂时只想到了两种方式,我给您说说,您要是有更好的法子,晚辈都听得。”
  “这第一种,就跟您进货茶叶一样,我卖给您,随您买多少份,但是您卖的价格只能发糕多一文,茶糕多两文;这第二种,我固定给您送,您按我定的价格卖出,次日卖出的银子都给我,我当场再返给您差价。”
  “法子倒都靠谱,只是为何这价格定死了呢?”李掌柜好奇。
  乔知舒笑了笑,“因为我不能只和您铺子合作,若是您卖贵了一文,客人都上别人家吃茶去,最后所有茶肆和茶商一样打价格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哪家茶肆敢保证自己是个渔翁呢?这不是晚辈想看到的。”
  这是明摆了告诉人:我将要和您所有的对家谈合作,到时候人家有的,您没有……尴尬的是谁?
  再一个,他把价格定得死死的,谁也别想借此搞垮谁,摆明了说他不赚黑心钱,公平竞争,各位商家自己把握。
  ‘啪啪啪……’
  林叔和李掌柜相继鼓掌!
  李掌柜:“后生可畏!乔少爷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远见!承蒙乔少爷看得起,这等好事李某当仁不让。”
  又对林管事说:“老哥深交之人,果然非凡,多谢老哥能想起我这茶肆来,今日我以茶代酒,敬诸位一杯。”
  乔知舒连忙举起茶盏,提早享受了一把长大后与人碰杯的滋味。
 
  之后林叔又领着他走了一圈,不是每一家茶肆都同意合作,但是商定合作的四家铺子要的糕点也不少了,总共加起来,乔知舒一日要备上两百份糕点。
  林管事陪着走了一圈东县,送走他们姐弟二人,回去打开乔知舒送的礼物,上百个铜钱藏在布匹之中。
  “管事,那是谁啊?长的可真俊,咱县里见了个遍,还是头回见这等我能过目不忘之人。”
  “混说!人家是秀才爷的人,你也敢调侃?”林管事掩好布匹,笑得合不拢嘴,“再有,人家即使身后没有秀才爷,也是这个!”
  林管事竖起大拇指,他可是目睹了乔知舒在经商方面的头脑,借李掌柜的话:后生可畏!
 
  回到上井村,盛莺就去确定了几个后厨帮工,同村的妇人,朴实勤劳,且知根知底。
  这生意就在乔知舒的计划中,迈出了第一步。
  孙鸿润也没想到乔知舒雷厉风行,这行动力同他外甥盛尧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月后,乔知舒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东县所有的茶肆茶馆陆陆续续亲自登门来进货。
  三个月后,整个东县,几乎所有的茶馆都能买到带有‘乔’字的糕点,其中老爷们喜欢咸香带糯的茶糕,年轻的少爷小姐们喜欢甜而不腻的发糕。
  乔知舒不催着开茶馆了,他赚不过来了,却把他小舅孙鸿润着急上火了!
  这日,他将两姐弟叫来书房,要问个明白,二人到底怎么计划的?
  孙鸿润:“乔儿,年初你说要开铺子,小舅没有立即答应,今日小舅就给你说说,我的顾虑。”
  “我若也年轻个十岁,我一定像你一样,有了想法马上就去干!但是小舅三十五了,爹娘、媳妇儿、胜儿含嫣,还有你那刚出生的两个弟弟,还有还笙,一家子得吃粮,而一山的茶叶只卖得贱价,若是把这笔银子拿去县城开了铺子,生意好那小舅顾虑自消,但若门可罗雀,一大家子岂不是要跟着我挨饿?”
  壮年男子、年轻女杰谁无抱负?奈何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若无十成把握,谁人忍心拿亲人的安稳生活去赌?
  “小舅顾虑在此,同时也想借机会磨练你之心智。却不想现在,你让整个东县都抢了先机……你给舅舅好好说说,你是如何打算的?这铺子你是不开了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