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好,”严琅很郑重地打了招呼,又学以致用,对刘怡瑶说,“林北和你很像。”
刘策全和刘怡瑶都愣住了。刘策全笑骂了一句:“你教人家一点好的。我还赶工,先走了。”
刘策全走后,严琅看着抱着酒罐子偷笑的刘怡瑶一脸疑惑,问:“不是这样用吗?”
“‘林北’一般在骂人的时候用,要压对方一头,说自己是他爹,‘你爸爸’就是‘我’。所以你刚才其实是在说‘我和你很像’。”
严琅的思维停滞了一会儿:“林北现在有点不高兴。”
“对对对。”
“懒觉!”
“是这样用。”
“鸡掰!”
“够了够了,”刘怡瑶笑完了,很愉悦地对严琅晃了晃手里的罐子,说:“我请你喝杨梅酒。”
刘怡瑶管他舅舅要了一双筷子,让严琅自己夹了一颗杨梅先尝尝味儿。
杨梅被浸得透透的,透着酒的香,还有冰糖的甜。严琅吃了一颗,眉头就皱起来了:“这酒度数好高。”
“很甜的,”刘怡瑶往纸杯里倒了酒:“你再喝一点,我妈酒做得很好的。”
“不喝了。”严琅觉得自己已经有点上头了。
刘怡瑶则意犹未尽,喝了一杯还想再倒。
陈辉状:“小孩子别喝那么多。”
刘怡瑶:“小气鬼!”
陈辉状作势要打,刘怡瑶赶紧拉着严琅出来了。
刘怡瑶要去上网,严琅依旧是不去的,他们便约好明天一块去打球。
刘怡瑶:“明天我来接你。”
严琅:“嗯!”
楼上,严敏行和许雁飞一块坐沙发上看电视。见严琅上来,许雁飞看他一眼,问:“你刚才是不是去见朋友了?”
“嗯。”
严敏行看看许雁飞又看看严琅,奇道:“谁?哪里的?”
“苍南的。”严琅想了想,又评价道:“苍南人也有很好的。”
第5章 苍南05
严琅和刘怡瑶他们打完球是下午四点多,几个人商量着要去吃点什么。
刘怡瑶:“严琅,你吃过猪肉羹吗?”
严琅摇摇头。
温大成:“北京人吃猪肉的吧?”
张猛给了温大成后脑勺一下:“人家是北京人又不是内蒙古人。”
刘怡瑶给了张猛一下:“神经病吧,内蒙古人什么时候不吃猪肉了?”
“啊?内蒙人不是只吃牛羊肉吗?”
严琅:“……你们想说的应该是回民吧。我是汉族人,我都吃的。”
刘怡瑶:“听见没,不要丢我们苍南人的脸!”
张猛:“温大成,你太丢苍南人的脸了!”
“干!”
几个人骑车找到了一家流动小摊。
“老板!四碗猪肉羹!”
老板:“料自己加。”
不大的案板上面叠放着许多塑料小碗,里头放着盐和鸡精,边上是一排小料。张猛拿了一个小碗,往碗里加香菜、葱、榨菜、虾皮、紫菜,又滋了些醋进去,然后把碗放到了锅子边。严琅有样学样,也拿了一个碗装小料。很快,锅子边就码好了四个碗。
老板从一旁的盆里挖了些肉粉色泥状物到木制的板子上,然后一手拿板子,一手拿一根竹篾子,把板上的东西往锅里刮。不一会儿,锅里便沸了起来,顶上飘了一层白色的浮沫。老板拿漏勺撇完浮沫,猪肉羹就一粒一粒地浮了上来。老板把猪肉羹捞起来,一一放到小碗里,猪肉羹便做好了。
没有地方坐,刘怡瑶他们一人捧个小碗,蹲在路边吃。严琅一开始还觉得这样真的很没样子,但很快就被同化了。因为其他三个人蹲着,他站着,那场面有点像是包工头和工人,显然他就是最扎眼的那一个工头。蹲下来之后,天下大同,不分你我。
猪肉羹的汤很鲜,肉是脆的,有点弹牙。严琅吃了一口就有点后悔——明明小太阳边上就有一家卖猪肉羹的,他怎么不知道去吃一下,险些错过此等美食。
张猛一边吃一边说:“我要换手机了,我爸说小灵通以后没人用了,但我还没有想好要什么。”
刘怡瑶眼睛一亮:“我给你推荐!索尼爱立信,它新推出的手机有800万像素,还可以自动对焦,拍照特别好。”
“你用过?”
“没有,我爸不让买,说家里没钱了。”
温大成:“我妈买了个步步高,就是那个……哒啦啦啦~哒啦——”
“好好说话,别唱。好用吗?”
“听歌挺好的。”温大成:“靠!要是我买,我就想弄个翻盖的。你们有没有觉得挂电话的时候,啪!来那么一下,特别酷!”
刘怡瑶:“没觉得。”
温大成:“刘怡瑶,你不说话是不是会死?”
说话间,几个人就吃完了。
刘怡瑶推推严琅:“会骑车吗?带带我呗,吃饱了不想动。”
严琅拉过自行车:“上来吧。”
刘怡瑶欢呼一声,踏了上去,拍拍严琅的肩:“出发!我们的目标是……”
温大成接上:“没有蛀牙!”
严琅冷不丁地吐槽:“好过时啊。”
刘怡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温大成:“嘶——刘怡瑶,你能不能教人家一点好的,好好的一个北京小孩让你带成什么样了?”
刘怡瑶嘿嘿一笑,一手搭着严琅的肩,一手指向前方:“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海贼王!i ku zo!”
晚上回了家,严敏行他们收工收得早,几个人一起去外面吃了饭。
严敏行:“有个台风要过来了,我们几个可能要在气象局呆几天,晚上也不回来了。你在家里要把门窗关好,晚上去超市给你买点吃的和用的,等台风过去了再出门。”
“你们要呆多久?”
“一个星期吧……算了,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局里?条件是艰苦了一点,但是安全,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在家里。”
“没关系的,我能照顾好自己。”
严敏行还想说些什么。
许雁飞宽慰道:“严琅也快上高一了,不算小孩子。这次的台风是往福建去的,离这儿还有点距离,影响不会很大。”
“许叔叔说的对,您不用太担心。”
吃过饭后,父子两个人去超市采购。出租屋里有个小冰柜但没有厨具,严敏行便去拿了热水壶和电饭煲,又准备买个炒锅和电磁炉。
“爸,买个小一点的,能煮方便面的就行,炒菜我也不会。”
严敏行觉得有道理,拿了一个小汤锅,接着带着严琅去餐具区逛。
逛了一半,宋慧心打了电话来。
“喂,我和严琅在逛超市……”严敏行把手机递给严琅:“你妈妈打来的。”
严琅接过:“……最近都在看书……认识了几个可以一起打球的朋友……是正经人,你可以查一查,温州中学,挺好的……”
宋慧心又问了几句儿子的近况,口风一变:“你爸爸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有没有女人给他打电话,或者经常出去喝酒什么的?”
“没有,妈,您真的想多了。”严琅抬眼去看他爸爸的位置,严敏行已经走到速冻食品区了。他压低了声音:“我爸是好人,和同事,和邻居都相处得很好。您不要多想。”
“你是个小孩,你不懂!”
严琅想说:我已经15岁了,马上要上高中了,不小了。
“再说吧。妈,我要买东西了,先挂了。”
按下挂断键,严琅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更年期的妈妈和苍南的雨水到底哪一个更恼人一点。
严家父子二人从超市出来的时候,四只手上都拿着好些东西,方便面、火腿肠、速冻饺子、速冻丸子、速冻青豆玉米粒……严琅觉得这些干粮够他吃一个月了。
走到半路,严琅问他爸爸要不要吃夜宵。
“我朋友给我推荐了猪肉羹,挺好吃的。”
沿街店面往外延伸出一片狭小的空间作厨房,因着里头有火源,温度比外头高一些,玻璃上蒙了一层薄雾,让红色的字样变得有点毛茸茸的:猪肉羹、牛肉羹、肉燕……老板在暖黄色的灯光下面揣着手等生意上门。
“那就进去吧,你推荐的准不会有错。”
外面的吊灯被吹得晃了起来,老板对他们说了一句“自己找位置坐”,就把玻璃门关上了,防止冷气跑出去。
寂静的夜里,父子两个人对坐着吃了一顿夜宵。
严琅知道明天台风就要来了,但在这个当下他只觉得安心。
第6章 苍南06
天阴沉沉的,路上的塑料袋像长了脚似的,从街这头跑到街那头。路上没有什么行人,偶尔会开过去一辆车,匆匆忙忙的。好几家饭店都关了门。
因为外头太黑了,所以即使是白天严琅也把灯打开了。
快中午的时候,他听见有人在叫他。声音被风撕裂,四散开来,有点不真切。
严琅趴到阳台上往下看,除了刘怡瑶还能有谁。
“快下来拿东西!”
严琅关了窗往楼下跑。
严琅很是惊讶:“这种天气你过来做什么?”
刘怡瑶从书包里往外掏东西:“给你送点吃的和水。北京没有台风,你们家肯定不知道,台风来了,好多店都不开了,到时候买不到吃的就惨了,而且还可能停水停电,你一会儿赶紧去接点水存上,再把电器都充上电。干脆面、蜡烛、胶带……”
“为什么要给我胶带?”
“把窗户贴上,”刘怡瑶把东西一一放到严琅怀里:“风太大了可能会把窗户吹破,贴点胶带加固一下。总之,把窗户关好,然后离得远一点。”
刘怡瑶把书包掏了个空,然后一拍脑袋:“我掏出来干什么呀,整个包都给你吧。”
风刮得更紧了一些,刘怡瑶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我得赶紧走了,雨下起来就完了。”说完,刘怡瑶就跑走了。严琅都没来得及说谢谢。
严琅记着刘怡瑶的话,回家之后就拿水桶去接自来水,水流果然比平时小了许多。
严琅开了电视,一边听着新闻,一边往窗户上面贴胶带。
“专家预计,今年第7号台风海燕将于下午登录福建,请各位市民关好门窗,注意防范……”
不多时,雨就落了下来,砸在楼下面店的铝材顶上,啪嗒啪嗒地响。
严琅就着雨声和电视声在家过了一天。虽然风大雨大,但也还在他的想象之中。晚上洗漱完,严琅又检查了一遍门窗,回房间睡了。
第二天早上一醒来,雨已经小了许多,严琅开了电视看,发现海燕已经飞去了江苏。他觉得台风也不过如此,没停电、没停水、电视也能正常看,就是雨大了一点、风大了一点。
严琅想,北京没有台风,但是北京会下暴雨,他也有些生活经验,不至于要叫人时刻操心。
房间的角落里放着刘怡瑶的书包,里面的东西严琅翻过,刘怡瑶还给他拿了一本《钢之炼金术师》单行本,附了一张纸条说“没电视可以看这个,巨好看”。
严琅摩挲着书本笑了起来。
严敏行虽然知道台风要来,也带着他去提前采购了,但严敏行毕竟是个成年人,不会像刘怡瑶会想到“没有电视该怎么娱乐”这种幼稚的问题。
这个人真有意思的,严琅想。
下午的时候雨就停了。地面上全是泥沙和垃圾,楼下有人一边冲水,一边拿扫帚洗地,唰唰声很有规律地响起。商店陆陆续续地开门了,于是严琅知道这场台风已经过去了。
台风来临的前一天,女眷们都呆在家里,刘策全和刘怡瑶住到了自家的窗帘店内。
窗帘店是刘策全十几年前开的,从一开始的一间门面现在已经发展了到五间门面,在镇上已经算是规模比较大的门店了。把卷帘门一关,他们倒是不用担心玻璃被吹破,就是要注意别让水把店里淹了,窗帘布要是被泡了,那就卖不成了。
刘策全提前指挥刘怡瑶把毛巾塞进了门缝里,开着广播,关注着台风的动向,时刻观察有没有水漫进来。
刘怡瑶一边做着准备工作一边和他爸聊天。
“我觉得我们也不一定要在温州买房子,我住校也挺好的,搬个家挺伤筋动骨的。”没人管着,可以自己到外面吃东西,下了晚修还能去上个网。
“这事没有你插嘴的份,房子都已经弄得差不多了。我们到了温州就不要回来了,就定在温州。我打听了,温州医学院蛮好的,你之后可以考,这样上大学也可以天天回家,方便。”
刘怡瑶只觉得恐怖,谁上了大学谁还要天天回家啊,肯定要撒开欢子玩啊!他也觉得搬家这种大事他作为家庭的一份子怎么就不能说两句了?
他心有不甘地反抗,效果就像拿牙签扎大象:“我不要当医生。”
“那你要当什么?”
刘怡瑶还真没想过这件事,他随口说:“等我考上清华再说咯。”
“我们都是为你好,搬家这事就这么定了。”
刘怡瑶对自己的成绩有数,温州中学一年也就考个二十来个清华北大,怕是要佛祖显灵才能轮到他。
没想到刘策全还真说起佛祖的事情:“等台风过去了,我们全家人去还个愿,感谢佛祖保佑,让你考上温州中学。”
4/3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