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之看着赵胤蹙起的眉头,默默在心中吐槽道:“你没听说过的东西多了去了……人家谷攻度受都不敢说它们啥都知道,你就一少年小皇帝,就别想着无所不知了。”
虽然内心腹诽了一番,不过还是要好好向赵胤解释才行。于是贺兰之朗声道:“明算是与算术直接挂钩的科目,意在招揽在算学方面有天赋的书生。附加卷也就是指不算入总成绩的一张额外考卷,主要是想出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的题目来寻找本国这方面的人才。”
“你所说的自然科学,就是指探寻自然现象背后规律的学科?”赵胤翻阅着草案,头也不抬地问道。
贺兰之的吐槽简直是被赵胤秒速打脸,瞠目结舌地发出不可置信的惊讶,“皇上连这都知道!?”
“朕知道的东西一向不少。”赵胤平心静气地答道。
贺兰之抽了抽嘴角,十分想反手就给赵胤一个……装逼满分的赞。
这逼装的,近代史没学好的人还指不定真信了呢。科学是人家五四运动时期“德先生赛先生”中的“赛先生”,要1919年才被提出呢。虽然这是架空朝代,但赵胤现在就知道科学这个概念也未免太邪乎了吧?!肯定是早上他与那些大臣商讨后,有人特意透露给赵胤的。
“就算探寻了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那又如何?”
贺兰之察觉到赵胤眉眼间流露出的不惑之色,温润如玉的脸上露出微笑回答道:“能够探寻规律便能够利用它们,一旦将这些规律利用在武器军队等事务上,将会具有极大的成效。算术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而臣才想要请陛下单独恩准明算一科。”
赵胤了然地应了一声,眯起凤目盯着草案上有关自然科学下设分类科目,沉默了良久。
“皇上?”贺兰之看赵胤许久没说话,试探性地问了句,“皇上觉得可行吗?”
“朕觉得——”赵胤将快速阅览完毕地草案搁至书案前,掀起眼帘抬眉看到贺兰之含.着盈盈笑意的墨目,刚在心中组织好的语言顿时又全部溃乱成一团,只好红着脸磕磕绊绊地答道,“朕、朕觉得、可行。只、只不过明算天下尚有人没学过,朕认为应将其……将其设为选考科目。”
赵胤能够同意得如此爽快,大大地出乎贺兰之意料之外。
“微臣恩谢陛下!!!”贺兰之不禁欣喜若狂地答谢道,一不小心就对视上了赵胤的视线。
随即他扬着的笑容,慢慢僵硬地停在了脸上。
那个……赵胤这暧昧又羞赧的目光………是怎么回事…………
被赵胤用这种怪怪的目光盯着的……一定不是他对吧?对吧对吧对吧对吧?
贺兰之浑身一颤,不自然地举起手作揖,将头深深地底下不敢再看赵胤,“陛陛陛下若是恩准,那微微微微臣告退……”
刚说完这话贺兰之就忍不住给自己心里一巴掌。都知道赵胤这目光肯定不是看他的,他心虚个什么劲儿啊,连说话都说不端正了,弄得御书房里君臣二人都跟结巴了似的。
“你退、退下吧。”赵胤撇过头去,挥手让贺兰之退下。
“微臣谢陛下。”
贺兰之强撑着行完礼,随后几乎像是落荒而逃般地夺门而出,完全不敢再看红着脸的少年皇帝一眼。
第八十四章 -救命
有了赵胤的恩允后,新一届科举自然而然便在贺兰之的敦促下加入了必考武科、选考自然科学与明算。
为了能够更多地从民间找出人才,贺兰之有意为之隐匿了中国古代科举三年一考的规定,将科举定义为了一年一考的国考。
沈秋霖面向天下读书人所撰写关于贺兰之文章——又被沈秋霖私下称作贺兰丞相私生活记录(?)中,更是大肆笔墨宣言了贺兰之为科举制做的贡献。
由此而来,贺兰之在民间的声望一下子便高了起来,再加上他先前开仓济民的行为,几乎是将他在民间犯下强抢民女的名声一笔勾销了去。
尤其是在读书人之中,贺兰之都陡然上升到了极富睿智又关切爱民的形象。这一切还是因为贺兰之提供给他们进.入中央效力于国家的机会的缘故。
在举国上下读书人期盼的目光中,增添了不少新科目的第二届科举紧锣密鼓地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举行。
贺兰之作为主负责选考项目的考官,本以为自然科学与明算不会被太多考生注意,却没料到在批卷时寻觅到了不少精通数理化的学子,这倒让他感到了十足的惊喜。
有这些人才在,点亮自然科学的科技树有望啊!
于是贺兰之赶紧赶忙地在科举放榜之后,把这些在自然科学方面极有天赋的学子们召集到了翰林院。
为了显示自己对这些知识分子们的尊重,贺兰之还特意亲自招待了这群还未获得一官半职的书生们。
跟在贺兰之后头的护卫苏诺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忍不住心疼轻声道:“这些凌杂的活儿怎能让大人来做?招待那些士人们由苏诺来做便可。”
贺兰之笑着摇了摇头,“读书人都是好面子的,我亲自招待他们便是想让他们知道,他们会获得足够的尊重。所以苏诺,这些活儿还是由我来吧。”
所幸的是,这群书生们都来得统一快速,因此贺兰之没招待了一会,人便齐得差不多了。
“让诸位先生们特来翰林院走一遭,真是辛苦各位了。”贺兰之走入房间之中,环视了一圈青涩腼腆的书生们,微笑温声地问候道。
在看到了贺兰之这样如沐春风的和煦笑颜,那些书生们局促忐忑的心似乎也被安抚得渐渐平静了。相视一眼后,他们纷纷作揖行礼道:“大人言重了。”
“诸位不必如此客气,今朝我请各位先生来此处,主要是看中了各位在自然科学这方面的才气与天赋,想要请各位先生来为本朝这方面的教育做出贡献,不知各位是否愿意呢?”
有一名胆子稍大些的书生上前一步问道:“敢问大人是打算让我们做什么呢?”
书生略显冒犯的语气让苏诺的眉头紧紧蹙了起来,他正想上前呵斥,贺兰之不动声色地挪了一步挡住他的步伐,随后温声道:“自然是想请诸位先生编写关于自然科学的教材,将它们普及在民众之中。诸位可否愿意呢?”
贺兰之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这群学子们的轩然大波。
毕竟作为读书人,他们太清楚贺兰之这话的分量了。
试问,编写百姓普遍所能学习的教材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将会对本朝的教育事业做出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从长远来看,他们都可能会影响一国的命运。
这群书生怎么也不敢想象贺兰丞相竟然会如此器重他们,个个抑制不住自己激动澎湃的心情,面红耳赤地向贺兰之大声恩谢道:“小生等人定不负大人所望!”
贺兰之满意地点了点头,正打算继续说些什么,一位党羽唐突地闯入房间之中,打断了贺兰之的话语。
“大人!急报!”那位大臣脚步匆匆地赶到贺兰之面前,呈上一张写着赫然红字的宣纸。
上书两个大字——
救命。
第八十五章 -大事不妙(请多多参与活动哦~)
贺兰之一眼看到上头写着鲜血淋漓“救命”两个大字,拿着宣纸的指尖就忍不住颤了颤。
“这是谁的?”贺兰之感觉自己的嗓子仿佛被人狠狠地扼紧一般,声音不禁颤动起来,“这血书……不会是皇上的吧?”
那官员惊恐地看着贺兰之随时有可能昏厥过去的面色,连忙解释道:“大人大人,您您您您别抖,这纸上是朱砂墨不是血,这字也不是皇上的。”
贺兰之一听此话,一颗悬在嗓子眼的心顿时就安定了下来。
还好还好,不是赵胤出了事儿。
只要赵胤没有事情,那么一切都没事了。
贺兰之刚舒出一口气,那官员便毫无衔接地继续扔雷道:“但皇上与此事密切相关。”
“!!!”贺兰之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平日里蕴含着谦和优雅墨瞳里如今尽是担忧之色,“陛下到底怎么了?这纸又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纸是王大人写的。”官员在贺兰之附在贺兰之耳边轻声道,“大人,这儿人多,鱼龙混杂的不方便交谈,下官私下同您说。”
贺兰之闻言,立刻转向那些脸上写满茫然与好奇的书生们,俊秀的面容充满无奈与歉意,“诸位先生,今朝的交流会怕是要提前结束了。不好意思让大家白走了一遭,如若下次有机会的话,我们的交流会再继续可好?劳烦各位了。”
众书生看贺兰丞相不摆一丝权贵架子,心中对他好感更甚三分,遂纷纷作揖道:“能与大人交谈本就是小生等人的荣幸,怎敢说是劳烦二字。大人若有急事,小生等人便不再打扰,先行告退了。”
“慢走。”贺兰之点了点头,目送着这些书生走出翰林院后,立即忧心忡忡地转头看向那位说话喜欢大喘气的官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王大人为什么写这个给我?这又与皇上有何干系?”
“据说王大人贪污了不少公款,因此皇上今天一早下诏暂时革除了王大人的职务,随即派人到王大人府中,彻查他的库府。结果出来了,您猜多少?”官员侧了侧身子,避开苏诺死死盯着他的目光,偷偷摸摸地伸到贺兰之袖子中,比划出一根指头,“这个数。”
“一万两白银?”
“大人瞧您这话说的……太少啦!”那官员一边苦着脸一边噗嗤笑了声,“一千万两呐。这还不算古董文玩之类的。”
贺兰之屏住呼吸,情不自禁地咽下舌根涌来的唾液。
王大人简直实力教他怎么做贪官啊,他这个半路出道的丞相做的……还真是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贺兰大人,现在王大人已经被刑部的人带到了牢里,托了好多人才勉强送出这么一张纸,您说该怎么保下他?”
“……此事容我细细思来。”贺兰之揉了揉眉心,准备暂且先缓住这位官员的焦虑再说。
这贪官王大人究竟救不救,还得看他先前有没有做过什么利民之举,是不是瑕不掩瑜之人才是。
再者,就算他要救,那也得看赵胤放不放人。毕竟这可是赵胤亲手下诏让抓的人,可不是他跟刑部打声招呼就能说了算的。
还没等贺兰之揉着眉心的指头放下,翰林院内又闯入一人。贺兰之抬眼看去,恰是他的党羽带着一封信面色匆匆赶来。
“大人,有急报!孙大人被革职查办了,陛下正派刑部的人去他府上。丞相大人,孙大人求您一定要保他啊!”
连续两位贺兰党的官员竟然在同一天落马……
大事不妙啊。
贺兰之皱眉想道。
第八十六章 -墙倒众人推
落马的官员不仅只有孙、王两位大臣。
在接下来的整整一年中,贺兰之派系下的党羽都被陆续查出贪腐之事,该撤职的撤职,该入牢的入牢。赵胤下诏与刑部查办的速度之快,连贺兰之都来不及插手拦下,他的那些党羽们就被带走扔进了刑部大牢里。
贺兰之本也想从牢中救出几个人来。毕竟好歹是相处了几年的同事,如果仅是小贪腐而没犯过什么大错,有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儿的,不计前嫌也未尝不可。
奈何赵胤就像是蓄谋已久般的,凡是他下令让抓贪了污的官员,一抓一个准。其手法之准、动作之快,还不等贺兰之出手相救,赵胤就让刑部的人搜出了大量确凿的证据,使那些官员在牢里不得不承认贪污,最终于罪状上签字画押,等待应有的处罚。
仅仅这短短一年内,贺兰之身边的党羽就少了将近三分之二。
所有人都能察觉得到,朝廷要变天了。
曾经只手遮天的贺兰丞相如今已经变成了摇摇欲坠的孤树,仿佛再起一阵微风就会倒下。
贺兰之周身的党羽纷纷落马,丞相勉强保下四五个人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以往那些聚在他身边的官员一个个被抄家流放。
给予贺兰之打击的还远不止这些。
那些与贺兰之维系不深的朝廷官员一看贺兰党似乎快垮台的模样,纷纷墙倒众人推地与贺兰之撇清干系,恨不得能断得多干净就多干净。
他们就像已经预见到皇上不会让贺兰之苟活多久似的,趋炎附势地捧上最有可能成为下一届丞相的公孙大臣。随即依仗着公孙大臣的面子,将如今还在百官之首的贺兰丞相嗤为空气。
还真是风水轮流转。
当年最爱拉帮结派带头排挤与他立场不同官员的贺兰丞相,在几年后完全倒转立场,反倒被朝中官员们给孤立了。
赵胤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将贺兰派瓦解得四分五裂。
少年皇帝的手段十分了得,从贺兰丞相最外围的人脉网开始收缩他的势力,用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批批地除掉贺兰派系的官员,干净利落地将贺兰之的势力禁锢在他的掌控范围内。
这样一来,就凭着无军权无势力的贺兰之,即便他想要挣扎,那也只是做些无谓的抵抗罢了。
现在的贺兰之,就如同被赵胤这只猛虎给圈在怀里的兔子一般。
弱弱无力,又动弹不得。
一方面是贺兰派分崩离析,越是有党羽下台,贺兰之就越没有人脉势力去保下他们,只好无能为力地看着这种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则是丞相本人遭受朝中官员联合排挤,就算想要再扩人脉,也不知从何下手才是好。
贺兰之为此忙得焦头烂额,本就算不上强壮的身形都连着几个月消瘦了许多,看得苏诺与宋怀玉心疼极了衣带渐宽的丞相大人。
“当年我向小胤提抓贪官的事情,这孩子还刻意转移话题,合着他这是按下不表准备一次性打捞干净呢。”贺兰之满脸愁容地排了一遍还留在身边熟人官员的名单,看着白净的宣纸上只有孤寂寥寥几个名字,不由得叹了口气道,“这赵胤还真是……放长线钓大鱼的主啊。”
24/75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