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皇上,万万不可(穿越重生)——青凌

时间:2021-11-02 10:21:49  作者:青凌
  “看不看得出来我都得说,这是关乎国运的事情。”公孙拽回自己被司马牵在手中的袖子,“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读书时先生教导的你都忘记了吗?我可不会像你这样缩头缩脑的跟只乌龟似的。”
  司马劝解自家竹马不成,反倒还被对方骂了一句,气得差点没血液逆流,“你这笨蛋迟早笨死算了。”
  公孙没有再管司马说什么,而是径直从列中站出一步,十分恳切地上谏道,“皇上,臣仍然希望陛下能够处置贺兰丞相。毕竟他先前大逆不道的行为都不容小觑啊!”
  “臣也同意公孙大臣的话!”“臣附议!”“臣也附议!”
  眼见着熙熙攘攘的赞成声又嚷了起来,赵胤忍不住头疼地揉了揉眉心。
  除了以司马大臣为代表的两三人没有发表意见外,自己派系下的这些忠臣竟然无一都想让贺兰之被尽快处置。
  要保住贺兰之,他势必会驳了那些忠心耿耿臣子们的谏言;但若真要他听从这些臣子们的杀了贺兰之,他还真狠不下心来……
  还真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啊。
 
 
第七十三章 -力排众议地保下贺兰之
  赵胤注视着底下臣子们一个个恳恳切切的神情,一时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难不成真的要他下令赐死贺兰之吗?
  若是两年之前,他定然毫不犹豫地发布这条诏令。可如今,他真的舍不得杀了贺兰之。
  无论是遵从自己内心本能情感,还是于理性分析贺兰之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他都不愿对贺兰之下手了。
  赵胤闭目沉思了片刻后,最终拿定了主意决定要让这些追随了自己许久的忠臣们失望了,顶着众人如炬的目光道:“朕要保下贺兰之。”
  “皇上!!!”
  “诸卿不必再劝朕了,”赵胤眼里透露的坚决不容驳斥,“朕要保他。”
  皇帝派中脾气最为火爆的公孙听到自己追随的君主会说出此话,气得眼眶眉毛皆红了一片,转身甩袖而走,看上去似乎再多待一刻便会随时落下泪来。
  剩下的朝臣脸上交杂着失望愤怒的神情,又突然被公孙夺门而去的冲动行为吓了一跳,顿时不知该如何缓和这紧张又沉重的气氛,于是只好忐忑不安看向坐在高位上的少年皇帝,不晓得对方会怎么责罚御前失仪的公孙。
  赵胤望着公孙失意悲愤的背影许久,直至他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中后,才怅然地将目光转向这些尚留在殿中的朝臣们。
  “朕知道你们心中想什么,”赵胤叹了口气,“贺兰之以前犯下的行径的确让朕恨不得赐他一丈白绫自缢谢罪。可诸卿也万万不可忽视他这两年之中所做出的贡献啊。平心而论,仅凭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这两条,朕认为此已足以抵消了他先前之错。”
  大殿中的臣子们皆沉默不语地垂着头,静静地思考赵胤所陈述的事实。
  赵胤继续问道,“诸卿可听过瑕不掩瑜?”
  “可是皇上,”有位大臣上前一步忧心忡忡地道,“贺兰丞相以前做出的可是想要篡权夺位的离经叛道行为,皇上就不怕他下次密谋造反吗?”
  “如今兵权皇权皆已到了朕的手中,贺兰之想要密谋造反,也只能有心无力。朕若要杀他,随时便能杀他,不急这一刻。”赵胤镇静地回复道。
  众人相视对望,看到互相眼中的退让与妥协后,诸臣才拱手道:“臣等……明白陛下的决定了。”
  赵胤微微一笑,“谢谢各位能够理解朕的决定。”
  “陛下此话言重了。”司马大臣拱手道,“陛下所说的确言之有理,况且臣等既然当初下定了决心要追随陛下,那必然会尊重陛下的决定。”
  “司马卿,朕知道你与公孙卿素来交好,待会也要麻烦你去替朕劝着些他,将朕权衡利弊过后的想法道给他听,朕相信他能明白。”赵胤语重心长道。
  “臣遵旨。”
  “那么散会吧。”
  年仅十三岁的皇帝目送着这些忠臣缓缓离开的身影,待到四周皆无人后,才终于抒出胸中长长一气,紧绷着的神经也仿佛因此而舒缓了下来。
  赵胤浑身疲惫地歇靠在座椅,将手背覆在眼帘上自言自语地喃喃道:“朕力排众议地保下你,你千万别让朕失望呐……科举制一定要成功啊。”
 
 
第七十四章 -科举办好了
  金秋黄花吐芳蕊,暖霞紫蓼相映红。
  农历八月之秋正是凉爽季,略带着干意的秋风摇叶,将那攒攒簇簇层层片片翠绿枫叶都染得鲜红,尽是漫山遍野的红叶美景。
  与那秋风红叶同步而至于京城的,还有那举国上下皆翘首以盼的第一届科举。
  首届科举并非在全国性范围举行,而是特意选在了皇城脚下作为试点地区。当然,这也是经过赵胤与众臣在朝会上商讨之后才定下的决策。
  毕竟这类关乎国运的政策,无论如何都是需要慎重而行。先在一个地区进行试点再推广至全国,不妨是一个十分稳妥的做法。
  在京城试点的首届科举进行得非常顺利,这令一国之君赵胤与百官之首贺兰之均感到万分欣慰。不过令二人更欣慰的,则是科举实打实地为朝廷选出了新一批足够优秀的臣子们。
  这批进士之中最引人瞩目的自然就是榜文上前三名了。
  拔得头筹的状元郎是史官常大臣的儿子,此君先前曾与贺兰之有过一面之缘。在贺兰之的印象中,这位常公子与他爹一样都是清正之人,周身都散发着一股书卷气息。
  常公子看着高高瘦瘦,胆量却比他那位喜欢窝在房里修史书的宅男老爹大不少,起码从来没在贺兰之面前被吓晕过,这不卑不亢的一点也令贺兰之与赵胤十分欣赏。
  状元郎是朝臣子嗣,的确也是这君臣二人所喜闻乐见的。一者在于意料之中,二者极大地宽慰了那些担心自己儿子会被平民百姓所比下去的朝臣们。
  总而言之,常公子是状元这件事,无疑为下一届全国性的科举顺利进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与君臣二人料想无差的,还有那位中规中矩的探花郎。头届科举的探花是一位家境尚算殷实的普通读书人,大抵也算得上是平民百姓的典型代表之人了。殿试之中的所写文章辞藻也算不得上华丽,但因其行文思路清晰,文字间透露出的政治素养觉悟极高,所以便得了个第三名的席位。
  这头三名之中,唯独出乎预料之外的,也就只有榜眼郎了。
  这位名叫沈秋霖的榜眼郎,身份地位正处于不尴不尬之中。如果说他是官宦子弟,他作为本朝没落贵族的子嗣,如今已沦落到靠卖些家当来维持生计的可怜地步。但若说他是平民子弟,身上还偏偏有种与生俱来的矜贵气质,似乎怎么都与庶民二字搭不上边际。
  毫无疑问的,这位特殊的榜眼郎引起了赵胤与贺兰之的共同关注。
  而这份独到的关注,便最终体现在了职位安排上。
  第一批科举考中进士们的学子们纷纷入仕为官,到朝廷中央报道领取朝服,而唯独这榜眼郎沈秋霖,却享受“独家”待遇被分配到了贺兰丞相手下,被要求独自去丞相府报道。
  这感觉……还挺微妙的呢。
  沈秋霖穿着一身洗到发白的儒衫,站在丞相府的赤红朱门面前,心情颇为复杂地盯着手中的文书。
  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得到了陛下与丞相的垂青,近三十人的进士之中,为何偏偏只有他一人要去丞相府报道?
  难不成自己是个假榜眼?
  那也不对啊,这皇上圣旨上盖的玉玺,总不可能是假的吧?
  沈秋霖纠结地将敕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在确定这不是假冒伪劣的圣旨后,才下定决心叩了叩相府的大门。
  “来访者可否是沈大人?”朱门被缓缓打开后,府中出来的妙龄婢女端庄袅袅地行了一礼问道。
  “正是在下。”
  “请大人随婢子而来吧,丞相大人等候您多时了。”
  “让大人久等,在下不胜惶恐。”沈秋霖急忙赔了一礼道,“姑娘快请吧。”
  在婢女脚步匆匆的带领下,沈秋霖一路恭敬地垂目跟着,连丞相府富丽堂皇的装潢都不敢多看一眼便走入了正殿。用余光瞧见那位衣着华贵的丞相大人后,沈秋霖便奉着圣旨行稽首之礼,“下官沈秋霖拜见贺兰大人。”
  “沈大人请起吧。”贺兰之道。
  丞相大人温润如玉的嗓音仿佛曾在何处听过一般,沈秋霖恍惚地起身抬头看向坐在高位之上的一国之相,却被那张俊美容颜给怔得一时忘记了言语。
  “是你!?”
 
 
第七十五章 -念念不忘的人
  “是你?!”
  沈秋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坐在高位上那位容颜俊美的一国之相,竟是那位在庙会上惊鸿一瞥便让自己念念不忘的人。
  “嗯?”贺兰之自喉间发出一声略带着慵懒意味的不惑,“榜眼郎认得我?”
  “啊……不……”沈秋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语气中有些莫名的局促与羞涩,“下官只是曾与丞相大人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并不知道自己遇见的就是当朝宰相,因而今日再次看到大人时才会忍不住惊呼。请大人原谅下官失礼之举。”
  贺兰之微微挑起纤长好看的眉毛问道:“在何时何地我们有见过面?”
  “去年的庙会之上,您牵着您的弟.弟一同在下官这儿猜过字谜,大人可还记得吗?”沈秋霖试图让面前的墨发男子回想起当时的景象,还报出了当初赵胤答过的灯谜,“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猜一字。答案为‘倆’”
  贺兰之稍稍蹙眉回想庙会之景,似乎去年他与赵胤漫步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灯会之时,的确赵胤是猜对过一个清秀俊雅的儒生出的灯谜,好像正太小皇帝还因此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串糖葫芦呢。
  “原来那人是你,”贺兰之如梦初醒般恍悟过来,随后冲沈秋霖尔雅轻笑道,“那还真是有缘呢。”
  “是啊……”
  真是缘分呢。
  沈秋霖不禁感叹道。
  他无论如何都不曾有想过,庙会上那位让自己过目不忘的男子竟然是尊贵无比的当朝宰相。这种三十进士中独取一人被召入相符报道的殊荣,降临到他的头上真是太好了。
  “发什么呆呢?”贺兰之看着面前这个突然冲自己咧嘴傻笑的小伙子,无奈地问道。
  “没什么没什么。“沈秋霖迅速收敛自己面部表情,紧接着随口扯了个借口道,“下官只是在想,今日来访还不曾在相府中见到令弟,他今朝出府了吗?”
  “噗嗤,”贺兰之听到这话忍不住轻笑出声,“他要是我的弟.弟,那我早已是王爷而不是丞相了。”
  “王爷?”沈秋霖愣愣地重复了一遍贺兰之话中的关键词,强迫着自己从那位敛袖捂唇之姿都优雅得令人入神的丞相身上回神,随即瞠目结舌道,“那个孩子难道是当今圣上!?”
  孩子……赵胤这小子的城府之深完全就跟孩子两字搭不上边好吗?完全就一个腹黑少年。
  贺兰之默默吐槽道。
  “明天早朝时见过就明白他是谁了。”贺兰之想起当年被软萌正太哄得一愣一愣的自己,末了还补了句,“秋霖你定要牢记,见到他后切忌不要真的把他当成孩子。”
  沈秋霖很诚恳地点了点头,“下官记住了。”
  “记住就好,明儿的朝服之类的,我已让人替你拿了过来。”贺兰之示意候在门外的婢子进.入殿中,“若是你看了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回去吧。明日朝会可千万不要来迟呐。”
  沈秋霖一边点着头,一边接过朝服在侍女的协助下彻底检查了一番。在确认无误后,沈秋霖收下衣服恋恋不舍地作揖告别道:“下官谨记大人忠告,暂且告退。”
  “明日会。”
 
 
第七十六章 -皇上是痴汉一定是错觉
  翌日早朝,沈秋霖随同批入朝为官的进士们立于金銮殿中,呆呆地注视着站于百官之首朗朗汇报奏本的贺兰之,还有那位坐于龙椅之上垂目静听的少年皇帝。
  大脑完全处于放空状态。
  原来他真的在一年前在庙会上见过本朝天子。
  缘分的确是件奇妙的事儿呢。沈秋霖想着。
  换一年前,他肯定猜不到当朝皇帝竟然会来庙会猜他出的灯谜,还收下了他最喜欢吃的山楂糖葫芦。
  沈秋霖暗暗决定,等到过几日去扫墓时,他一定要好好把这件神奇的事情汇报给在天之灵的父母听一听。
  但是,总感觉这个皇帝跟一年前自己看见过的有些不一样了。
  无论是五官上还是气质上。
  比起一年前那个长相精致的小男孩,如今的陛下似乎五官渐渐长开了,就算是他也能依稀看到陛下日后丰神俊朗的模样。不过比起五官而言,皇上周身散发的那种自信与霸气才是最引人瞩目的。
  现在的少年皇帝已经完全不见当年在庙会上那副别扭可爱的小孩样子了。
  沈秋霖默默在心中发出无限岁月如梭的感慨,公然在早朝上走神,连最后早朝结束了都还站在原地不住地叹惋时光流逝之快。
  “沈卿年纪轻轻,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怎么会脸上露出一副如此伤春悲秋的神情?”褪下朝服的赵胤踱步走至沈秋霖面前,“退朝了还不回去?”
  沈秋霖猛地回过神来,连忙跪地回答道:“微臣感叹光阴似箭,不想却在陛下面前显露如此失仪之情,还望陛下恕罪。”
  “朕又不是暴君,不会因这点小事就治你的罪,”赵胤失笑一声,“沈卿请起吧,朕有些话想同你谈谈。”
  “陛下请讲。”沈秋霖起身作揖道。
  “朕将你安排为贺兰丞相的直系下属,你可知是为什么?”
  沈秋霖疑惑地问道:“陛下是想微臣向丞相多多学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