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原丞相淫威显赫,他还真怕这群人不敢离开,为了等他出来白白浪费好几个时辰。
得到贺兰丞相可以先行离开这一应允后,这些官员们都或多或少流露出欣喜之色,“下官多谢大人。”
贺兰之将这群官员们的反应收入眼底,暗自叹了声原身作孽,随后转身向赵胤身边的太监道:“请公公带路吧。”
“贺兰大人这边请。”那位太监一甩浮尘做出邀请之姿,等着贺兰之先应邀踱出几步后,他才迈着细碎的步子匆匆赶到贺兰之身侧为其带路。
还真是一点细节都挑不出毛病。
贺兰之不得不咂舌宫里礼仪规矩的繁复细致,幸好他穿越的只是丞相而不是皇太子之类的,不必天天待在皇宫中,不然光是这规矩就能让他学得够呛。
任由着身旁的太监将他领到赵胤面前后,贺兰之才停止了他胡乱的神游,面对少年皇帝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微臣参见陛下,皇上万福金安。”
“贺兰卿不必多礼,平身吧。”
“微臣恩谢陛下。”贺兰之直起身子看向坐于紫檀木榻上的赵胤,后者已换上了一套常服正垂目静静地饮茶,完全看不出面上究竟是什么表情。
“不知皇上叫臣来有何要事?”
“朕听闻贺兰卿近日修葺宅邸,好像是为了迎娶意中人而做的准备。”赵胤捻起盖碗瓷杯上的茶盖,好似在抚平自己不悦的心绪一般,一下又一下地拂着飘在水面上的嫩绿茶叶,“你可是看上了哪家的官家小姐,是否要朕为你指婚?”
“微臣……”
贺兰之刚开口,便感觉到赵胤的目光牢牢地盯住了他,这锐利的视线让他觉得宛若一根根芒刺扎在身上,刺得让他浑身不舒服。
赵胤看贺兰之顿了顿,仿佛是在回忆某个人的模样,忍不住一字一句地问道:“你当真有意中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错觉,贺兰之总觉得赵胤说这话时好像有点咬牙切齿的。
“微臣没有意中人。”贺兰之老实回答。
“贺兰卿不必腼腆,对朕说明是哪家姑娘,朕还能为相父赐婚成就一番金玉良缘。”
“微臣真没有!”贺兰之郁闷地重复道,“微臣从为动过要娶亲的念头,臣目前只想一心辅佐陛下!”
赵胤捋着茶叶的动作一顿,挑起的眉毛中不由自主地带了些喜色,“此话当真?”
贺兰之信誓坦坦回道:“自然当真!”
那能不真吗?这刚穿来的前两年为了收拾原丞相留下的烂摊子忙得焦头烂额不说,后来为了给小皇帝减轻压力,又亲力亲为地搞了套三省六部制,哪儿来的空闲谈恋爱啊。
“爱卿此番觉悟,朕甚是欣慰啊。”赵胤放下茶盏,唇角含笑地从软榻下来走至贺兰之面前,少年老成地拍了拍贺兰之的肩膀,“好好好,你的心意朕明白了,你可以回去了。”
贺兰之:“…………”
皇上,您这特特意义让太监来喊一趟,合着就是为了亲耳确认一下八卦呐???
你这孩子是不是太闲了点啊?奏折批少了是不是啊?!
第七十章 -谁都不能动朕的丞相
科举制按部就班地开始操办起来,与此同时,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贺兰丞相将要娶亲的八卦也风风火火地传遍了整个京城。
这将近半个月的时光,赵胤的态度也从刚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紧张,渐渐转为了平静与淡定。
毕竟他这个做皇帝的,可是亲耳确认过贺兰之心之所属的。他这位年轻的相父既然十分笃定地表明了只想为他守身如玉,那么他也就不必担心贺兰之会因为女色而荒废了政业。
少年皇帝身边们的太监侍卫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最近陛下的心情似乎很不错。
会有这番感受,也不是空穴而来的。
前两日当赵胤带着一群太监侍卫走经御花园时,偶然听闻宫女窃窃私语地讨论丞相将取哪家小姐,陛下不仅没有当即冷下脸去处罚这些不务正业的宫女,甚至还很有闲情地停下步子,耐心地倾听完她们口中以假乱真的谣言,随后憋着莫名其妙的笑意,倚在假山上一颤一颤地抖着肩膀笑起来。
太监侍卫们看到赵胤这个反应,都面面相觑地不知皇上笑点何在。
陛下莫不是被丞相将要婚娶的事儿给刺激疯了?这笑得花枝乱颤的还是他们那个稳重早熟的皇上吗?
大概是笑了好一会后,赵胤才直起身子恢复平日里的冷静面容,朝身后那群满脸懵逼的侍卫太监们做了个回殿的手势,悄无声息地带着一帮子人离开了御花园。
“陛下,”赵胤的贴身太监小心翼翼地问道,“您不罚那些多嘴多舌的宫人们?”
“罚什么,”赵胤嗤笑一声,“谣言总归是不攻自破的,她们讨论说得再多也没用。”
贴身太监:“……”
陛下,咱们这重点不在谣言内容啊……您不是应该处置宫女们闲言碎语坏了宫中规矩这回事儿吗?
赵胤瞥了眼贴身太监欲言又止的神情,摆了摆手让他先行退下,“朕跟一些大臣还有一个密会要开,你们先下去吧,有什么话过会再说。”
小太监无奈,只得屈身恭敬道:“小的遵命。”
赵胤点了点头,随即迈入殿中会面诸位早已等候多时的心腹朝臣,举行每两月既定的密会。
十几位大臣看到密会的主角驾到,纷纷空首拜向赵胤,口中齐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胤自排成左右二列齐整的队伍中穿梭而过,迅疾的步伐带起的微风将拖曳及地的龙袍翻滚起,帝王气势十足地走至主位袒袖坐定后,才稍稍抬起下颚道:“众卿平身。”
“皇上,”一位姓司马的大臣直起身子后先行出列作揖道,“今日密会,微臣想要向陛下一提如何处死贺兰丞相之事。”
赵胤面容微微一僵,随即立刻恢复到平日里处变不惊的模样,眯起墨目问道:“司马卿此言何出?怎么突然提出这个?”
“这是陛下在两年前与微臣等人在密会上商讨过的,并非臣等人临时起意,”司马大臣顿了顿,怀疑地挑起眉毛,“陛下莫不是忘了此事?”
赵胤的右手紧紧地攥住扶手,面上却仍云淡风轻,“朕倒还真是忘了这件事。”
“陛下,此事可不能忘记。”公孙大臣出列,一脸捶胸顿足地谏言道,“贺兰丞相以上犯下多年,在朝廷上拉帮加派,又荒淫奢靡,败坏社会风气。此人不除不行啊!”
另一臣子附议道:“臣也认为该除掉贺兰丞相!”
此言一出,其余朝臣也反应激.烈地附和起来。
“此贼不除不行啊!陛下!”
“陛下莫不是忘了当年贺兰之吞噬皇权,小人得志的丑恶嘴脸?”
“这等心机阴险之人,陛下请尽快处死才是!”
“放肆!御前吵吵嚷嚷地像什么话!”赵胤震怒地一拍扶手,几乎要将那扶手都拍断了,吓得那些朝臣都垂首噤声不敢再多说什么。
看着底下人都安静下来,赵胤才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朕如今,还真不想杀了这贺兰之了。”
第七十一章 -回忆心动
“朕如今,还真不想杀了这贺兰之。”赵胤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
没有听到意料之内的颁布赐死贺兰之诏令,底下的朝臣面色一怔,不可置信地看向赵胤问道:“陛下说……不想杀了贺兰丞相?!”
赵胤没有理会臣子们的反应,而是闭眼去回想这两年内贺兰之陪伴在他身边点点滴滴的痕迹,如同探索潺潺流动的清溪一般去寻觅脑海中属于贺兰之的记忆。
在生辰那日开仓济民的贺兰之、亲自下厨与自己同吃寿面的贺兰之、将自己圈在怀内,教导自己批奏折的贺兰之、为操办三省六部制而累倒在病床的贺兰之、陪他去祭祀的贺兰之……还有那个在元宵佳节,眼波比绚烂的灯海还要动人的贺兰之。
一想到此处,心脏刹时不受控制地悸动起来。
赵胤猛然睁开眼睛,对上诸臣们殷切盼望他否定不杀贺兰之的视线,胸口的一腔温热又瞬间冷了下来。
“朕的确不想杀贺兰之了。”赵胤毫不留情地粉碎这些臣子们的期盼,一字一句地认真道。
赵胤话音刚落,公孙大臣便义愤填膺地跳出来怒斥道:“陛下,您知道您这是在做什么吗?不杀贺兰狗贼,难道还放任他继续祸害天下苍生吗?!”
“公孙卿,嘴巴放干净些。”赵胤冷冷地警告道,“贺兰之无论怎么说如今还是丞相,这狗贼二字可不是你一个从一品臣子可以骂的。”
公孙大臣被赵胤的话顶得语塞,连带着愤怒的气焰都一下子萎了下来,只好有些委屈地辩解道:“臣只是气不过——”
“——朕都没动怒,你有什么气不过的?”赵胤打断公孙大臣的话反问道。
“臣……臣……”公孙大臣支吾了半晌,一时竟找不出合适的词措来,只能又急又恼地瞪了一旁默默观望的司马大臣一眼。
被誉为朝中“美髯公”的司马大臣突然受到隔壁莫名而来的怒视,一脸无辜地看向公孙大臣,张了张唇用口型问道:你瞪我做什么?
公孙大臣又瞪了他一眼,用唇语骂道:死胡子,我下不来台了,你还不赶紧帮我?!
司马无语地抽了抽眼角,这家伙也太无理取闹了吧?凭什么自己说错话还得让别人帮忙啊?这是求人的态度吗?别人留胡子招你惹你了?这要不是从小一块长大,谁能受得了公孙这家伙的脾气啊……
算了算了……看在竹马竹马的份上,自己还是帮他一把吧。
司马大臣摇了摇头,微整仪容上前一步替公孙挡住赵胤冰冷的视线,随后朝那位坐在高椅上冷着脸色的少年皇帝微微作了一揖,“陛下请息怒。公孙大臣并无冒犯贺兰丞相之意,他只是不希望江山社稷会毁在贺兰丞相手中罢了,所以才会出言不逊。”
“谁出言不逊了……贺兰之本来就是狗贼……”公孙避在司马大臣身后嘟囔道。
司马趁着赵胤脸色稍稍舒缓了的片刻之间迅速回过头去,扯了一把公孙清秀白嫩的脸颊告诫道:“你就给我闭嘴吧!”
公孙大臣右半边脸一下子就被司马捏得通红,一边吃痛地捂着脸乖乖闭嘴,一边泪汪汪地怒瞪着司马转回去的背影,恨不得瞪穿这个死不肯剃胡子的竹马。
“陛下,贺兰丞相的确是不除不行。”司马大臣拱手继续道,“贺兰丞相先前觊觎陛下皇权,所作行为又荒淫无度,摄政时肆意颁布横征暴敛之令,让百姓民不聊生。这些按律法而言,都该当死罪。”
“卿说的的确有理。”赵胤不可置否地点了点头,“只不过卿有否注意到贺兰之近两年行为极其检点,不仅向朕提出撤除苛税之政,而且抚恤难民、提出三省六部制这套官制改革,此等功绩也不可忘记。”
“可陛下——”
“——司马卿先且慢,”赵胤抬手阻止了司马大臣欲说的话语,话锋一转问道,“朕问吗吗你,你觉得这科举制如何?”
司马捋了捋长髯回复道:“能打破朝中官员由权贵世家垄断的场面,同时又能够有效选拔出民间的志士仁人,臣认为科举制将会是一件名垂千史的制度。”
“那你又可知,此制是由贺兰之提出的呢?”
第七十二章 -让朕为难
“你可知道,此制是由贺兰之提出的呢?”
赵胤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得众臣发出不小的惊呼声。站在赵胤派最前端的司马大臣拜着空首之礼的双手也僵硬地悬在半空之中,满脸错愕地看向赵胤。
“怎么?”赵胤有些好笑地看着底下臣子的反应,“不相信吗?”
公孙更是不可置信地喃喃道:“这……这怎么可能会是那个整天不务正业的贺兰之提出来的……”
赵胤微微叹了口气,无奈地垂下了眼帘。
看样子贺兰之竭尽全力想要改变当年的自己都是白费力气了。努力了两年都没能让别人对他转变一丝印象啊……
会将他的一切变化纳入心中牢记的,似乎只有自己这个做皇帝的了。
他虽然从没在口头上说过什么,但这两年贺兰之所作的一切行为他无一不看在眼里。
两年前的一场病变之后,贺兰之整个人便变得优雅温润谦谦有礼起来,荒淫奢靡放肆嚣张的行径再也没有在他身上出现过。
对于政务,他的这位美人相父更是勤奋地仿佛要将之前落下的都补回来一般,甚至还因此而累倒于书案之前。
真是像换了一个灵魂呢……
然而灵魂转变,世上怎可能会有如此天方夜谭的事情。
赵胤不禁嗤笑一声。
“公孙卿,”赵胤将自己的思绪牵扯回当前,睁开墨目注视着公孙大臣惊愕的面容问道,“那你认为先前那套三省六部制又是谁提出的呢?这在早朝之上可是由贺兰之亲自讲解过的。”
公孙满脸茫然地抬头,“难道不是他的党羽之中有人提出,他找人代写的吗……?”
“普通官员没有这样的眼界能够提出这样的官制改革,如果没有亲自摄过政的人,是万万不可能如此完整地写出三省六部制的草案。”
“可……”公孙大臣还想辩驳些什么,身侧的司马却扯了扯他的衣袖,制止他继续说下去的冲动。
公孙忿忿地咽下未说出口的话语,附在司马耳语嗔斥道:“你拉我做什么!”
“别说了。”司马瞥了眼坐于上位的那位少年皇帝,“陛下想要保下贺兰丞相的决心,你看不出来吗?”
21/75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