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皇上,万万不可(穿越重生)——青凌

时间:2021-11-02 10:21:49  作者:青凌
  这原丞相的桃花债还得由他来还,哎呦,真是作孽哦……
  贺兰之一手捂着脸不敢对视上宋怀玉含情脉脉的双眼,一手伸到对方面前,做出接药碗的手势,“给我碗自己来喝吧,不必费心来喂我了。”
  “是,”宋怀玉依依不舍地将瓷碗递过去,眉眼间还有些落寞的神色,“如若大人愿意,其实大人可以更依赖怀玉些……”
  他只有在今日照顾贺兰之的这个时刻,才感到自己是被贺兰大人所需要的。
  好希望就这样陪着大人一辈子……
  宋怀玉有些自私地期盼着,要是大人的病不会痊愈,这样是不是自己就能一直照顾他到永远了?
  贺兰之就着碗沿一口饮尽苦涩的中药,抬眉瞥见宋怀玉墨目中的愁思,本想开口询问关心一下,但又怕引来宋怀玉暧昧的目光,只得闭嘴作了罢。
  其实贺兰之真的很想对宋怀玉讲一声,他心心念念的原丞相大人已经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他的这般深情只能传达给他这个借宿于贺兰身体的贺某人。
  可他又惶恐说出口后,不但宋怀玉会伤心欲绝自我了断,自己还有可能因此而惹祸上身,被当做是阴魂附体的不祥之人处死。
  ……还是算了吧。
  就当给宋怀玉留个念想吧。
  贺兰之默默地为宋怀玉惋惜了一下这段可望而不可即的恋情,借以发烧想要再多休息的借口,挥退了这位一直服侍在他身边的美男子。
  要是被宋怀玉用这种热切的眼光注视着,他还真没这么好的心理素质沉沉入眠……
  就这样憋着尴尬与怪异的感受被宋怀玉连着照顾了几日,期间还有小皇帝与众多大大小小的官员过来探病看望,加起来送了好几车的补品供他调养生息,贺兰之的精神总算是恢复了过来。
  三日之后,贺兰之便重整衣冠,回到了朝廷。
  重回朝堂的贺兰之没有借着刚生完病的借口再歇息一会,而是展现一个工作狂本性般地奉着赵胤的旨意,如火如荼地带着党羽们开始正式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官制改革非一朝一夕而能成,等待着中央官场人员安排到位,地方官员也配置完备后,日子已经不知不觉到了来年之春。
  贺兰之只觉得前些日子才见冬日红梅覆上瑞雪,霎时雪白玉兰绽放于嫩绿枝头,日月变化犹如弹指之瞬,席间花影都宛如是人间幻象。
  “贺兰卿这一年来辛苦了。”赵胤看着比以往办事效率高上不少的中央官制,甚是欣慰。
  贺兰之谦逊地屈身拱手言道:“微臣不觉辛苦。”
  “相父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朕知道相父为这场官制改革付出了多少努力。”赵胤抬手示意贺兰之不必多礼,“相父对这一手操办的官制改革可还算满意吗?”
  “只要陛下满意,微臣必定是满意的。”贺兰之温文尔雅地笑了笑,“只是微臣在编制官员之时,忽而觉得中央人员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充足。”
  赵胤挑眉,“卿的意思,可是想要为朝廷灌溉新鲜血液了?”
  贺兰之作了一揖,“陛下圣明,臣确有此意。”
  “朕看卿似乎有话欲言,”赵胤饶有兴趣地看着贺兰之欲有他词的模样,添了一岁的身子散发出的气场比去年更强大了些,“贺兰卿可是又有新的想法了?”
  “微臣……”贺兰之本想脱口而出的话语顿了顿,因为他有些犹豫自己的这些想法会否在赵胤眼里显得太频繁了些,但一想到提出这些汇聚了千百年来国人智慧的政策都是为了国家深远发展而着想,贺兰之最终还是决定说出口道,“微臣想向陛下请命推行科举制。”
 
 
第六十二章 -科举制
  “微臣想向陛下请命推行科举制。”
  “说说看,”赵胤双手交叠托着下巴,坐在龙椅上的身子微微前倾了些,看上去对贺兰之提出的这套新制度充满了兴致,“这科举制又有何独特之处?”
  “本朝所行的是世卿世禄制,世世代代、父死子继,如此一来本朝官员中极容易出现才疏学浅者或品性败坏者,这般世袭并不利于本朝长远的发展。”
  赵胤点了点头,示意贺兰之继续说下去。
  “微臣在翻阅史书时发现,前朝之所以会覆灭,其一是君王昏庸无治,其二则是官吏平庸,经过一代代世袭而继,无能之辈最后几乎占据了大半个朝廷,无可避免地使前朝走向衰败。
  而科举制的实行,就能较好地避免前朝之鉴。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不仅仅给贵族子弟入仕选定了评判标准,有才能的平民百姓也能通过科举制而成为国家栋梁,使朝堂之中不会出现浑水摸鱼之人。”
  “哦——”赵胤拖了个了然的长音,似笑而非地将交叠的双手分了开来,轻轻地转动拇指上的碧绿翡翠扳指,“爱卿的想法很有意思,只不过朕还有些问题想让卿来解惑。”
  贺兰之早有预见赵胤会发问,毕竟长大了一岁的小皇帝比以前思考的东西更多,想要糊弄赵胤简直就是妄图,于是他行礼答道:“陛下请问。”
  “卿既知本朝世卿世禄制,那你可知一旦想要推行科举制,最大的阻力会来自何处吗?”
  “微臣明白,”贺兰之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此事最会侵占的是那些权贵高管们的利益,子嗣无法继承官位受到厚俸,做不到官场垄断,定会阻挠科举制。就算此事是微臣提出的,涉及到整个官宦阶层后,也无法保证他们不会联合起来反对此举。”
  赵胤看着贺兰之的反应,墨目中浮现一丝称心的笑意,“卿心如明镜,朕甚是欣慰。看来是有提前想过如何避免官员们的阻挠了。”
  “臣的确有理说服他们。由于阶级固化的现象,官宦子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无疑比平民要好上许多,他们参加科举本就具有优势,不必需要太过担心权贵子弟比不过民间百姓。”
  贺兰之信口开河地表示科举制不会坑官员,装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冠冕堂皇地在赵胤面前瞎逼.逼着。
  反正他嘴上说的都是虚的,真正行动过了才是实在的。先哄骗那些官员们同意科举制才是最要紧的。
  至于科举不会坑权臣子弟,傻.子才信呢。不过他的任务就是先把权臣们哄成傻.子才行。
  自古高手出民间这句俗话,不是凭空而来的嘛。
  “如若官宦子弟真要全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庸才,臣也会带头弹劾他们,科举只是考察他们能力的一种手段而已,安逸了那么久,的确应该给他们些考验。”贺兰之继续道。
  赵胤挑眉瞧了他一眼,“贺兰卿可别忘了,你的丞相之位也是继承了贺兰。你当真不在意废除世卿世禄制?”
  贺兰之回答地十分坚定,“微臣不在意!”
  这事儿要在意也是原丞相在意,他这个半路出山的丞相需要在意个毛线……
 
 
第六十三章 -前人栽树
  “看来贺兰卿的确是很想要推行科举制。”赵胤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以往似乎并不把平民百姓放在眼里的贺兰卿,为何如今这般肯定科举制会在民间选出有才之士呢?”
  贺兰之听了赵胤这话又忍不住郁闷了,看不起平民百姓的顶多是原丞相好吗?干啥他又得背黑锅了?
  “微臣从未如此想过,”贺兰之作了一揖,“本朝史书中也有记载,先帝建国之时,所用的能人志士也都大多来自于民间,微臣怎敢不将平民百姓放在眼里?”
  再说了,那帮上不了台面的纨绔子弟,凭空占了国家栋梁之位,除了贪腐什么正事儿都不干,还埋没了民间有能力的卓越贤才,比占着茅坑不拉屎还缺德,早就该被赶下台了。
  贺兰之腹诽道。
  要想要让国家真的长远发展,贺兰之这个栽树的前人就不得不想办法把科举这棵幼苗给保护好,让真正有才能的后人在荫下乘凉。
  至于有些同行官员们的脓包儿子,他肯定是得好好坑他们一把,让他们没那么容易上去了。
  “那倒是朕先前误会贺兰卿了。”赵胤转动翡翠扳指的右手顿了顿,随即打量了眼贺兰之一本正经的面容,又开口问道,“朕问你,这科举若是考生舞弊,该如何处置?”
  贺兰之毫不犹豫地回答,“令监考官员考前搜身,一旦搜出作弊之物后,取消考试资格,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五年内不得参加科举。考试途中需要由监考官全程观察,一旦发现舞弊现象,同上处理。”
  “若是考生买通出题者呢?”
  “考生与出题者都犯下同罪,同以作弊罪处理判以拘役。同时应将出题者在出题时都置于一僻静之处,这又得是个绝对保密的地方,等科举开始后才允许他们离开。”
  赵胤勾起唇角,“软禁出题人,爱卿的想法很是独到。”
  贺兰之回之一笑,并没有顺着赵胤的话接下去。
  把出题老师关小黑屋里的法子也不是他想出来的,毕竟高考就是这么干的,他也只不过是借鉴高考的政策罢了。又怎么能好意思接了赵胤的话呢?
  “朕再问你,”赵胤开口道,“如何预防批卷人不被买通,公正对待每一份考卷?”
  “对于考生姓名进行密封处理,”贺兰之回忆着历史课上的知识点缓缓答道,“要是条件允许的话,应以誊录方式摘下考生们的卷子,以防通过辨认字迹来进行舞弊。”
  赵胤复问:“如果考生得了头筹,却又不知此人品性好坏,爱卿打算如何办?”
  “臣会令人去调查那些考中的学生们品性,通过他们所识之人的评价与他的行为举止来判别是否品性不佳,随后再决定是否要录用此考生作为朝廷官员。”
  贺兰之说罢后又行了一礼,随即抬头看向赵胤,等待着小皇帝的再次发问关于科举制的种种质疑。
  然而在他安静地等待了许久之后,久到从贺兰之觉得自己颇为激动的心绪都慢慢冷静下来,清晰地听闻到静谧空气中自己的呼吸声,赵胤才重新开口回应贺兰之略带忐忑的心情。
  “科举制朕恩允了。”
 
 
第六十四章 -正太大了啊……
  赵胤坐于龙椅上沉默半晌后,一挥龙袍道:“朕允了。”
  贺兰之没有意料到赵胤这么快就会批准他提出的科举制,那张温润如玉的俊秀面容先是微微一愣,随后墨目才迸发出欣喜的神色。
  “微臣恩谢皇上!”贺兰之拢袖深深鞠了一礼道。
  “爱卿不必如此多礼,”赵胤抬手示意贺兰之平身,“明日相父就不必在早朝上提科举制了,朕会替你向诸臣们商议如何实行此制的。”
  贺兰之有些不解赵胤这番举动,小皇帝去年还让他写三省六部制草案给大臣们讲解呢,怎么今年连草案都省了,直接上手开干了?
  大抵是因为贺兰之脸上困惑的神色太明显了些,赵胤开口解释道:“朕能够预料到,此制若是明日由相父提出,必会受到一定的阻力。不过,科举制由朕来提的话,朕想那些臣子们若想劝阻,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胆量才行。”
  贺兰之恍然大悟。
  原来先前赵胤问自己明不明白最大的阻挠对象在何处,真正的目的是让自己清楚那群大臣将会很难对付,这样才能达成共识统一战线,君臣共同推行科举制。
  赵胤会在早朝上提出科举制,无疑就是自愿为贺兰之这个丞相做了一块坚不可摧的盾牌,为他挡去朝臣们的反对意见。
  想至此处,贺兰之神色颇为动容地看向冷静淡然的赵胤。
  不知不觉中,这个只会向他撒娇的小皇帝已经逐渐长成了愿意为他遮蔽官场风雨的少年皇帝了。
  贺兰之忽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喉间莫名出现哽咽之意,忍不住唤了一声:“皇上……”
  “贺兰卿。”
  两种不同的声音同时响起,莫名好似春风与花香在空中相互碰撞,交缠着相融后发出令人舒心的味道。
  并没有所谓的尴尬感。
  贺兰之冲赵胤抿唇微微一笑,“陛下请讲。”
  赵胤看着贺兰之笑意盈盈的墨目,刹时只觉得那晶亮墨瞳仿佛傍地白兔般撞入他的心房,瞬间忘了自己想要说什么。
  “皇上?”
  “没什么。”赵胤闭上眼睛,“朕只是突发奇想,叫了声卿的名字罢了。卿又何话想与朕说?”
  “臣亦无话,只是想感谢陛下……”
  “不必谢朕,”赵胤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贺兰之那张尔雅万千的温润面容并未因为他闭眼不见而消失,反而还浮现得更加清晰了些,“卿若无事,便回相府吧,朕明日会在早朝等着你的。”
  “那微臣告退。”贺兰之躬身作了一揖,抬眼看见赵胤闭目紧颦,张了张唇本想问他是不是因为自己提出的科举制而感到头疼。但一想方才赵胤打断他感谢的话语,刻不容缓地给他下了逐客令,又只能欲语还休。
  少年皇帝.都不肯跟他这个相父讲心事了QvQ……
  不仅不讲心事了,最近连以前一口一个软软糯糯的“相父”都不肯叫了,就只会冰冰冷地叫他“贺兰卿”QvQ……
  更别提“之哥哥”这样的称呼了,除了梦里的小皇帝还会这么叫叫,丫的他除了去年庙会之后再也没听这孩子肯叫过。
  “唉——”贺兰之忍不住叹了口气,“小正太真的长大了啊……”
 
 
第六十五章 -眉目传情
  翌日早朝如期而至。
  五更清晨,天正开始由青乌色转入蒙蒙亮,皇宫的玉雕白漆的栏杆上还覆着一层薄薄的氤氲水汽。
  领路太监脚步匆匆地在前头带路,后头跟着位身穿织金绣边墨色朝服的贺兰丞相,不急不缓地奉着奏本,款步走向金銮殿旁令众臣休息的朝房。
  候在朝房等待上朝的朝臣们见到贺兰丞相来了,纷纷行礼问早,“下官等向贺兰大人请安。”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