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官齐齐向贺兰之揖了一礼,唯独有个刚提拔至中央的官员还傻乎乎地站在原地。看上去是因为他头一次近距离会面传说中的贺兰丞相,几乎第一眼就被贺兰之丰姿都雅之貌迷晃了神,愣了半天不知要干什么。
“快行礼啊,还愣着干什么?”一旁同期被提拔的官员用手肘抵了他一下,轻声提醒道。
“哦哦哦,”那官员回过神来连忙作揖道,“下官给贺兰大人请安!”
“诸位大臣不必如此多礼。”贺兰之柔声道。
那年轻的官员鞠着身子,只觉得头顶上传来的丞相嗓音好似春风拂嫩叶般温润,又似贺兰大人的乌黑青丝柔绕他的心头,惹得他不禁微微抬头想要去看他。
年轻官员还不太敢直面对上位高权重的丞相正脸,只看到对方那纤细的下颚便停住了视线,不敢再向上三分。
但仅仅是这视线所及的部分已经足够让人心迷意乱了。
贺兰丞相墨色朝服的领子上头露出了一段白.皙的脖颈,皮肤下淡青色的血管若隐若现,又被佩戴在项上的两串玛瑙朝珠遮匿了部分,禁欲十足却又诱.人非常。
年轻官员光是看那一截纤瘦的脖颈,就快忘了自己即将要随着其他大臣上朝之事。直至金銮殿外钟鼓齐鸣,他才从那绝不该有的遐想之中晃神过来,随着众官亦步亦趋地走出朝房至前朝俟候。
须臾片刻,金箔铺底的翠绿孔雀屏风缓缓打开。以贺兰之为首的文武百官齐齐行礼,恭候着赵胤驾临,登上帝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胤从容地坐上龙椅,微微抬手道:“众卿免礼。”
“臣等恩谢陛下。”一众朝臣纷纷平身,随即等待着百官之首贺兰丞相先上奏而言。
然而今朝的程序似乎与往常不大相同。
众官员看着贺兰丞相行了一礼后,捧着奏本一句话都不说,就光与龙椅上的皇上眉来眼去的耗了小半天,眉目传情得都快擦出火花了。
……这丞相跟皇上搞啥嘞?!
偌大的朝堂之中,文武百官就这样静静地沉默着看这两人暗送秋波了好一阵子,随后少年皇帝才开口道:“朕今日想向众卿一提科举制——即用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
赵胤顿了顿,目光看向贺兰之,从他眼中看到了明显的期许与赞同之色后,赵胤这才勾唇一笑接着朝众臣继续道:“此制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选出朝廷人才,众卿觉得此制如何呢?”
文武百官:“……”
似乎比科举制更加引人注意的,是皇上您与丞相之间的互动吧?
第六十六章 -基情四射
科举制一被提出后,众官员先是沉默少顷,随后就像是如一颗沉重的石头被投入了平静地湖面中一般,引起了大臣们的轩然大波。
所有大臣都忍不住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起来,议论着此制的利弊与可行度。更有贺兰派的官员上前去问贺兰丞相关于科举制的看法,希望能从他那儿得到一些值得参考的意见。
“贺兰大人觉得此制如何?”
“我认为此制不错,”贺兰之故作深沉地抚了抚下巴道,“有利于让真正的人才来到中央,从而造福天下苍生。”
毕竟是科举制可是影响了中国好几千年的制度,而且也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向少年皇帝提出来的,能不好吗?说不好的都应该拖出去弹鸡.鸡!
那名党羽看着贺兰大人一本正经地表示科举制值得推行,迟疑了半晌又忍不住再问了一遍,“大人真觉得科举制应该实施?”
“为什么不应该?”贺兰之挑眉反问道,“这是为了国家前程长远发展之举,为何不推行?”
“因为……这……下官张某觉得……”那位姓张的官员咬着下唇,支支吾吾了半天,眼中似有难言之隐,满脸苦衷地看着贺兰之。
贺兰之心领会神地抿唇笑了笑,凑到张大人耳边轻轻问道:“你可是担心子嗣不能继承现在的官爵之位?”
对方头如捣蒜,“大人英明!”
“我可不英明,英明的那位正坐在龙椅上呢。”贺兰之微笑着摇了摇头,“不过你大可不必担心。民间百姓修习文化的机会太过渺小,多数皆为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怎么可能有本事竞争得过权臣子弟,你太过忧虑了。”
“大人此话有理啊!”那官员听完贺兰之的分析后,黯淡的眼神一亮,欣喜了片刻又不禁担心地问道,“那如果小部分读过书的庶民参加科举了呢?”
贺兰之理所当然地回答:“那就让官宦子弟一同参加科举考过他们呗。”
“那要是考不过……”
“连民间没什么机会读书的百姓都考不过,那他也好意思继承他爹的官位啊?”贺兰之掬起皮笑肉不笑的讪笑,“那还是好好在家待着,别出来丢人现眼了。您说是不是啊,张大人?”
碰了一鼻子灰的张大人心虚地点了点头,“欸,是是是,您说的都对。”
“诸位爱卿讨论得如何了?”赵胤不大不小的声音突然在金銮殿中响起,令私议了许久的官员们都纷纷安静下来,迅速带着讨论过后的结果回班站好。
赵胤扫了眼底下垂首不语的臣子们,遂将目光转向了站于最前列的贺兰之,“贺兰卿有何想法?”
“臣附议皇上所说的科举制。”
贺兰党派的官员们看着领袖首先站出来表明立场,又瞄了眼与贺兰丞相进行直接讨论的张大人,得到张大人保证科举没啥问题的眼神后,其余党羽随即也纷纷上前一步附和道:“臣等也附议皇上所说的科举制。”
赵胤听到贺兰派的官员竟然没有大批量的提出反对意见,露出了如同一只逮到了猎物般的雄狮般露出了心满意足的餍笑,“其余的众卿有何看法呢?”
赵胤派为首的公孙大臣出班道:“臣无异议。”
赵胤派的其余朝臣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也一同附议道:“臣无异议。”
眼看着朝中大部分官员都表明立场同意科举制了,剩下的一些朝臣纵是有反对意见,也不敢再提,都唯唯诺诺地应了下来。
这么一出科举制,最终就在大部分人同意,小部分人沉默中被完美通过。
皇帝与丞相二人相视一眼,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简直要闪瞎其他朝臣的狗眼了……
第六十七章 -朕关心你
“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了,这科举制就商议准备推行吧。”
赵胤抚着金碧嵌玉的龙椅扶手,双目缓缓环视了一圈底下鞠身作揖的大臣们,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了贺兰之身上,“朕想委任贺兰丞相来总持科举制之事,故命贺兰丞相又为权知贡举,诸卿可否同意?”
文武百官齐声道:“臣等无异议。”
“具体如何操办科举,朕想委任司马卿来主管命题组。司马卿去翰林院找些文人名士,再去礼部寻些文采不错的官员来商量如何出考题,若有不解之处便问贺兰丞相吧。同样的,朕想委任李卿去主管监考部……”
赵胤上下两片薄唇张张翕翕,将早在脑中拟好的一长串的敕谕念下来,气息完全没有丝毫紊乱,十分气定神闲地坐于龙椅上,颁布着科举制的各式详细诏令。
如此长的敕令,皆是分配朝廷官员该如何操办科举制的问题,赵胤说的几乎是将贺兰之与他之前所商量的每个问题都囊括了在内,面面俱到得令贺兰之都感到惊讶。
他发现,赵胤的记忆力、逻辑缜密程度似乎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要是他在赵胤这个年纪,他是绝对不敢放言能这样只听一遍就能记住的。更何况赵胤不仅仅只是记住,他还拟出了如何分配这些大臣们去分工落实科举制。
这令贺兰之在赞叹之余,还隐约觉得有些骇人。
赵胤只是在这个年纪就能做到如此,那等他长大之后,将不知会成为一个怎样厉害的君王?
“皇上想法真是周密俱全!”那位姓公孙的大臣看上去与贺兰之的想法不约而同,遂站出来诚挚表示道,“陛下能如此关注选举人才的科举制,可见心系天下,臣等深感吾皇圣明!”
“爱卿过誉了,”赵胤唇角含着一抹谦逊的笑意,“朕作为天子,本该如此作为。去年官制改革一事,朕将操办三省六部制的压力悉数都推到了贺兰丞相身上。今年科举制度,朕不想朕的丞相再因为操劳过度而累倒在书案上。”
贺兰之听到此话,仰起头怔怔地看着赵胤的面容,眼眶莫名有些湿.润起来。
赵胤之所以考虑得如此细致周密,原来都是为了怕他什么事儿都揽到自己身上,唯恐他会再次累倒。
这份敕令背后的流露出的真正涵义,竟然皆是赵胤对他的关心之情。
贺兰之感动地差点泪撒朝堂,艾玛这多不容易啊,少年皇帝终于学会疼人了啊!
“陛下……”贺兰之的喉结微微滑动,忍住喉中不停涌上来的哽咽感,“微臣恩谢陛下……”
赵胤摆了摆手,“贺兰卿不必谢朕。朕说过,这些都应该是朕的本职之事。更何况朕的丞相还为朕提供了不少思路,爱卿委实不必谢朕,倒不如说是朕应该替那些将会被科举制造福的人谢谢丞相才是。”
贺兰之眼眶带着许些妃红,看向赵胤的温润面容上一片动然之色。
赵胤也微微地冲贺兰之笑了笑。
被晾在一旁的公孙大臣:“……”
话说皇上,说好的两年灭了贺兰之计划呢?还有微臣是不是该提醒下您,这个“朕的丞相”是不是喊得太多遍了?
作为赵胤派官员,看到贺兰丞相跟皇上这么眉来眼去的,他真的表示很绝望。
第六十八章 -丞相大人娶媳妇儿不
待到科举制的事宜被布置完毕后,整个早朝的进程也就过去了大半。兴许是因为有了三省六部制分担了赵胤的工作量,又或许是他处理政务已经有了独到的经验,其余大臣上奏的内容赵胤很快便听阅审查完毕,十分速度地结束了整个早朝会议。
“退朝。”赵胤自龙椅上站起身来,一挥龙袍衣袖从孔雀屏风后退了下去。
众臣注视着赵胤的背影,躬身齐道:“臣等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直至确认那抹明黄色的身影消失在金銮殿前,众朝臣才呼出一口气,揉了揉发酸的臂膀,三三两两地凑成一堆,准备结伴而离。
贺兰党/的/官员们自然是凑到了贺兰之的眼前,满脸堆笑地恭贺着贺兰之被授予“权知贡举”一职。
“早闻相爷智慧卓越过人,而今看见陛下钦点大人主监科举之制,定是深知相爷非凡能力,下官真是万分恭喜大人。”
贺兰之扯唇礼貌地回之一笑,“哪里哪里,这还都是要感谢陛下才是。”
“贺兰大人与皇上之间如此融洽,此君臣关系真是本朝一大佳话,”一位官员赞叹道,“臣对君有知遇之恩,君对臣又关心体贴。皇上会为贺兰大人分解操办科举制的压力,想必陛下也是知道贺兰大人最近修葺宅邸之事吧。”
贺兰之眨了眨眼,墨目有中浮现了些困惑之色。
莫不是这个大臣是装修队的卧底?为啥自己修宅的事情会被他知道?
还有,为啥这个大臣会认为赵胤也知道?他给丞相府的护卫房和宋怀玉住的小宅落翻个新,这么点事儿为啥还会兴师动众地要惊动皇上?
贺兰之有些懵逼地看向其他朝臣,“难不成你们都知道我近日装修府邸之事?”
“贺兰大人修葺府邸一事,下官等人怎能不知呢!”有一个年轻臣子理所当然地说道,“大人那派府邸华美富丽,这可都是咱们京城家宅风格的标准典范啊!”
贺兰之听罢目瞪口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复。
就原丞相这恨不得把所有金银珠宝都装饰出来的暴发户风格,居然还是京城家宅的标准典范?这帮大臣审美标准也太低了吧?
这要是原丞相剪个城乡结合部的杀马特头,那岂不是还卷起京城洗剪吹潮流了?
还没等贺兰之从震惊中恢复过来,那年轻人又好奇地问道:“大人您最近修葺府邸,定是为了娶亲而做的准备吧?”
贺兰之一脸懵逼:“???”
他什么时候说要娶媳妇儿了?!
“下官记得今年大人二十,正是弱冠之年。今年会修葺宅邸,定是看中了哪户大家闺秀吧?”
贺兰之顶着党羽们八卦的目光,硬着头皮回复道:“……还真不是。”
“不是吗!?”贺兰党中有人惊异地怪叫一声,“下官们的贺礼都备好了,就等着相爷告诉我们婚事呢。”
“我现在没有娶亲的心思。”贺兰之解释道,“日子还早着呢,如今我只想一心辅佐陛下,娶亲之类的还没这个想——”
“——贺兰大人。”
一声尖细又刺耳的声音打断了贺兰之的话语,贺兰之皱了皱眉回过身去看这无礼的出声者究竟为何人,却不料是时常跟在赵胤身边的一位太监。
这意味着打断他说话,正是赵胤的意思。
太监将浮尘搭在臂弯上,躬身毕恭毕敬地请道:“贺兰大人,皇上喊您过去呢。”
第六十九章 -莫名吃醋
“贺兰大人,皇上喊您过去呢。”
贺兰之微微一愣,用食指不确定地点了点自己,“皇上喊我?现在过去?”
“正是呢,”那细声细气讲话的太监躬着身道,“贺兰大人随咱家这厢请吧。嬛绵”
贺兰之不懂赵胤突然喊他过去的用意何在,只能神色颇为凝重地点了点头,走前顺便回头嘱咐那群准备候在原地的大臣们先回去,不必在殿前等他了。
20/75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