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应叠至北归(近代现代)——葳林顿街

时间:2021-11-03 13:56:50  作者:葳林顿街
  在她内心深处想要寻找到的家庭日常相处就是如此,父母不是高高在上的统领者,他们也是可以说说话的朋友。
  而不是一味的提出要求。
  给出不切实际的承诺。
  如果可以,她想要多呆些时日。
  冒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北归自己也愣了一息。
  从前北归很少听父母说起他们那一辈的事情,她也从来都不知道,父母的圈子是怎么样的。她也从没有去过应叠家里。
  在来的路上,她还担心会不会住不惯。
  毕竟打小,她也没有怎么离开常居住的地方。
  可在踏进应叠家的那一刻,北归发现,嗯,她应该是喜欢这里的。
  -
  应叠家楼下是个小卖店,最高层的顶楼是自己住的,往下几层是对外出租的旅馆。
  应母是老板娘。
  一个人负责所有。
  应父是篮球运动员,白天在篮球训练基地,晚上才回来。
  北归很安静地听应叠介绍。
  虽然两人住在一起有一段时间了,但对彼此的家庭背景,完全没有了解。
  包括她们的父母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她俩都不知道。
  还是晚上饭桌上,应母说起,北归才知道,哦,原来他们的父母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认识,而是在后来才认识的。
  北归只知道自己的父母常年天南地北的跑。
  但并不知道,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
  甚至,北归对他们的职业,都不是很了解。
  只知道,他们从事跟铁路工程相关的行业,只要铁路修到哪里,他们都跟到哪。
  有时候是几个月。
  但更多是一年半载,甚至是,两三年的都有。
  忙的时候没办法联系上,又或者是因为信号不好,也无法联系。所有都是等他们有时间,有条件了,才会给家里联系。
  嗯。
  这就是他们陪伴北归的成长方式。
  用一个不恰当的词来形容,明明是一家人,却感觉到无比生分。
  但奇怪的是,每次他们说些什么,北归嘴上说不在意,可心里还是记得牢牢的。
  包括他们说,高三一定回来陪读。
  今年过年一定回去。
  ……
  但最后大多数都以失落告空。
  久而久之,北归便习惯了。
  对于他们说的话,听听就好。
  能实现就实现,没有实现就安慰自己说,嗯,没事,他们忙。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后来,北归有跟应叠说心事。
  就说起自己的成长环境。
  独生女,又打小是一个人。
  让人在性格上,似乎有些缺陷。
  很多时候,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表达自己了。
  还说她很羡慕应叠家里的相处模式。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应叠告诉她说,其实她们家,父母对她的陪伴也不是很多。
  应太后开店,应父带训练比赛。
  在应叠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少年宫练运动项目了。
  在11岁之前,她学的东西都很杂。
  虽然父亲是个篮球教练,但他发现自己女儿在篮球这一块并没有天赋,他又有自己的事情忙。索性就丢少年宫,让她自己去找适合自己的项目。
  当时篮球,乒乓球,还有排球甚至羽毛球还有武术那些都练过,还有游泳。还记得那时她是对游泳还挺感兴趣的。最后怎么稀里糊涂进了皮划艇队。
  她也记不清楚了。
  只记得当时她跟她爸说,爸,我想学皮划艇。
  她以为她爸会惊讶一下,说她怎么会选了这么一个冷门的项目。
  然后给她其他的建议。
  比如说其他什么热门适合女孩子学的项目。
  但她爸没有半点诧异,眼皮都不抬一下地说,哦,挺好,那就去吧。
  嗯。
  最后就这么去了。
  ……
  这些还真是北归没有想到的。
  不过那都是后来两人熟起来后才对彼此敞开心扉。
  眼下北归还在感受应母那夸张的热情。
 
 
第7章 
  “来来来,小北,快尝尝看阿姨特地给你做的拿手菜。”饭桌上,应母伸出筷子,给北归夹了一块红烧肉。
  北归好久没有应对这样的热情,有些不太适应。
  但在长辈面前,她又不好表现出来。
  倒是应叠及时制止了她老妈。
  “妈,妈,你那什么,人家要吃什么自己会夹咧,你别吓到人家!”
  应太后给了她一个白眼。
  “你在那瞎说什么。我这是热情招待。你懂不懂哦。”
  应叠:……
  哦,行。
  她不懂。
  转了一眼。
  她对北归说,“要是你不喜欢吃,可以直接拒绝我妈的。”
  “就跟之前拒绝我一样,不要跟她客气。要不然,她会飘上天的。”这句话是很小声的。
  只有北归听得见。
  北归顿了顿。
  心想,我之前哪里有拒绝你……
  你给的东西,我不都吃了吗。
  北归欣然接受了应母的热情,乖乖地说:“谢谢阿姨。您做的饭菜很好吃。”
  应叠:……
  这小孩怎么还有两幅面孔呢。
  在自己面前那么冷冷淡淡,到了家里大人跟前,就这么乖巧了。
  北归不去看她。
  专心吃饭。
  饭桌上,应父的话也不是很多。
  但面色慈善。
  时不时就喝两口小酒。
  然后问一些关于应叠训练上的事情。
  但多半会被应母打断。
  “你没听应仔说,她最近在高中实习嘛,训练的事情肯定就耽搁了。”
  “你别老问她这些。”
  “人生,又不止是只有训练比赛这几样事情。”
  “你自己过那样的人生,可别老让应仔也去承受。”
  ……
  应仔。
  是应叠的小名。
  这是北归没想到的。
  感觉仔应该是男孩叫的比较多才是,女孩倒是听得很少。
  应叠跟她解释,大概是因为她小时候比较虎。
  行为行事完全不像是个小女孩,家里大人就习惯叫她仔仔了。
  后来长大,总不能仔仔的叫吧,就会叫她应仔。
  但大多数还是她妈妈在叫。
  北归点点头。
  暗暗笑了一下。
  仔仔。
  应仔。
  还蛮好听的不是。
  -
  吃过晚饭后,应母让应叠带北归去这附近转转。
  几年前铁路修到了这里,也带动了这一块的经济发展,后来,有开发商看中了这一块的旅游业,很快,这里就成了旅游圣地。
  应母看准形式,把家里的自建房改成了旅馆。
  从前的小卖店也越做越大,应母的人脉也越来广。
  赚的钱也比从前多了。
  眼界跟格局,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应母也想着,自己女儿将来拿各种各样的冠军。
  将来出人头地。
  但后来发现,比起发光发亮,开心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人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呀。
  很多人都是没什么天赋的。
  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擅长的东西,好好地活着,就已经很厉害了。
  这些应母没有跟应叠说过。
  但其实应叠是可以感觉出来的。
  从她很少去问她关于训练和比赛的事情,应叠就知道,她的妈妈,跟她一样,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有了转变。
  但对于应父来说,他的一生,从篮球运动员到退役成为了篮球教练,他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他的事业上。
  他跟自己几个月难得碰上一面的女儿,能聊的事情,也就是关于训练和比赛了。
  而且,这也是他最擅长的。
  如果女儿近期训练或者是比赛遇到了瓶颈,作为教练的他,或许可以给出很好的建议。
  这些的这些,应叠其实都知道。
  但她就是没有开过口。
  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
  她的爸爸,不是她一个人的爸爸。
  她的爸爸还有他的球队。
  还有他的那些队员们。
  以及他们一直都想要的奖牌。
  那些,才是他最重要的。
  而家庭对于他而言,永远都不是前方,而是在身后。
  -
  其实这几年家里变化挺大的。
  感觉每次回家都换一个样,真要应叠带她去哪里走走,还真不知道应该先去哪里。
  应叠讪笑:“我如果告诉你,我对我们家这一块也不是很熟,你会不会笑话我。”
  如此坦诚的应叠,让北归还蛮意外的。
  几秒钟之后,她才回:“嗯。”
  好吧。
  这小孩在她面前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应叠耸肩。
  接着听见她说,“我也不熟。所以没关系。”
  应叠有些意外。
  她竟然还会安慰人。
  应叠笑了笑:“好哦。那就随便走走吧。”
  北归没有回话。
  但脚下的步子已经默认跟在她身后。
  -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铁轨附近。
  要说修这条铁轨的时候,应叠应该好像刚刚加入皮划艇队吧。那是有很多很多年了。
  当初谁也没有想到,一条铁路会改变全镇人的命运。
  很多人都因为铁路的到来,旅游业的开发,而一夜之间有了很大一笔收入。
  从此不用再担心寻常的人生。
  “听我妈说,这条铁路,是你爸妈和他们的同事修的。他们呢,好像也是那时候认识的。”
  “我妈这个人,虽然没有去过很多地方,但她总会记得别人的好。她跟我说,如果不是因为有你们爸妈这样的工程师或者说是施工者天南地北的跑。人们的生活质量,很难提高的。”
  “所以,你爸妈很厉害的哦。”
  “啊?”
  北归有些讶异。
  还是第一次有人跟她说起关于她爸妈的职业。
  也是她第一次听人说,其实你爸妈很厉害呢。
  应叠笑了笑:“你啊什么啊,我这是发自内心的。可没有半点拍马屁哦。”
  北归缄默。
  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应叠也不需要她回应什么。
  朝她吐了吐舌头,说:“走吧,北归同学,带你去看看你爸妈为咱们打下的天下哦。”
  ……
  -
  从外面逛了一圈回到房间后,北归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旅游小镇的夜晚很独特。
  每个地方都会有夜灯,地面也特别干净。
  最重要的是,空气很新鲜。
  跟城里头的空气,截然不同。
  而直通居民区的铁轨,在夜里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他们像是长城里的砖瓦一样,铺垫在每一个角落。为这里以及远方,带去便捷和希望。
  这就是北归从未了解过的,她父母所在的行业。
  似乎是看出了北归的心情有些起伏,应叠特地送来冰镇的西瓜。“这是我们当地种的西瓜,可甜了。你尝尝看。”
  北归接过西瓜后,呆呆看了她几秒。
  应叠被她看的有些不太好意思,挠了挠后脑勺说:“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咧。”
  “你吃西瓜啊。”
  北归有些茫然。
  她倒是也想吃西瓜啊。
  可问题是——
  她要怎么吃……
  应叠递给她的西瓜不是切好小块的,而是整半个。
  不拿勺子,根本没法吃。
  “哈哈哈哈。”应叠看她不知所措的小眼神,忽然意识到什么,
  大笑了几声后,忙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忘记给你拿勺子了。”
  “我心在去拿,你等一下哈。  ”
  好吧。
  北归点点头。
  等待她回来的时间,北归的心情好很多了。
  以前她情绪不太好的时候,总是一个人闷着。也不跟旁人说话,耳朵也听不到什么声音。
  现在有一个人,总会在她耳边说这说那的。
  好像有那么一种,无法说清道明的存在感让她觉得心安。
  应叠拿来勺子的时候,北归双手托着西瓜。
  她有些不太好意思地说:“那什么,我一下急着给你拿西瓜,就忘记给你拿勺子了,绝对不是故意不给你拿的哦。”
  “嗯。”北归回,“我知道的。”
  声音不大。
  但应叠听清楚了。
  感觉她的状态好一些了,应叠才说:“那你吃?我下去帮我妈看下店。她那边三缺一喊她去凑桌呢。”
  “好。”北归回。
  但似乎欲言又止。
  应叠察觉到了,问她怎么了。
  北归摇摇头,“没什么。”
  “那你有事就喊我,我就在楼下哈。”
  “嗯。”
  行吧。
  这小孩在她面前,就用一个字回的,绝对不用俩。
  应叠也习惯了。
  要是哪天这小孩噼里啪啦跟她说一堆,那真的是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