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伸出一个小脑袋,“少师,九思公带着南离使团的人出城了。”
莫少珩点了点头,走得居然这么急。
他不能亲自送老师出城,但总是可以远远地看一眼的。
上了马车,问道,“你不是很怕和九思公呆一起吗?”
南一皱起了小眉头,“可九思公要走,心里总有些舍不得。”
少年人的忧愁啊。
马车驶到城门口,刚好看到了九思公一行人离开的背影。
这么大年龄了还在两国之间奔波,莫少珩免不了有些哀叹。
等目送人离开,莫少珩对南一道,“南离的使团离开了,以后你在凉京也能自由些。”
又说了两句,这时候才发现城门口多了好多难民
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的缩成一团,就那么卷曲在一个角落。
他们没有了家园,千里奔波而来,凉京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可想而知,路上遭遇了多少艰辛。
哪怕是莫少珩,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悲凉的一幕。
他一直觉得,洵州之失完全和他无关,他一直也觉得,洵州六地难民涌来凉京不过是一个名词而已。
但现在看到这一片一片充满肮脏,迷茫,虚弱的难民。
张了张嘴,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时,城门口有人开始分发米粥了,难民围了过去。
米粥很稀,里面还添加了槐花,是他那个提议,以减少粮食的消耗,减轻朝廷的负担。
这时,突然一个难民竟将分到的米粥一下砸到了地上,大哭了起来。
莫少珩仔细听了听。
“这粥是那贼子献策做出来的?”
“我即便是饿死也不受那贼子半点小恩小惠。”
哭声吵闹声一片。
如果说凉京的人对莫少珩恨之入骨,甚至连莫少珩家的铺子所在的街道都不愿意踏入一步,那么这些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的洵州人呢?
南一也张了张嘴,这是他南离攻伐洵州导致的。
最终莫少珩也没能掀开马车的帘子下去看一看。
而是对南一说道,“记住这一刻吧,和平比什么都总要,你以后或许也会面对很多这样的问题,但多想一想现在你看到的景象。”
南一点了点头,似懂非懂。
莫少珩回了乌衣巷,比赛居然还在继续。
铺子中,一个满头大汗的小胖子正在一边付钱一边抱着一个硕大的竹筒,里面装着满满的冰。
莫少珩一笑,哈,居然有生意。
见有人进来,赵景澄吓得赶紧用小胖手捂住脸,“不认识我不认识我。”
见是莫少珩和南一,这才松了一口气。
莫少珩不由得问道,“你的北凉少年队组建得如何了?”
闻言,赵景澄脑袋都耷拉了下来,“别说了,本来今天我都将赵御宁那小子直接抗出了学舍了,让他和我一起来给别人当小兵,结果那小子居然趁我不注意,一股溜烟就跑了。”
“从来没发现他逃跑得那么溜。”
“简直油盐不进。”
说完又看向莫少珩,指了指正拿着个雪糕坐在凳子上啃的南一,“他真那么厉害?”
上次光听莫少珩吹牛了,说什么同龄无敌,他都忘记验证真的假的了。
莫少珩一笑,拿起赵景澄竹筒里面的勺子,伸手一弹,那勺子竟然像一件暗器一样射向了南一。
正在埋头啃雪糕的南一,突然伸手向上抓去,将勺子抓在了手上,有些疑惑地看向莫少珩。
干嘛偷袭他?
赵景澄嘴巴张得老大:“……”
内劲听风?
这小道士……这小道士他竟然练出了内劲,他才多大?
赵景澄虽然自己武学不怎么行,但他也知道武者的阶段,练出内劲的武者和没有内劲的武者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
当然内劲武者又有不同的阶段,最开始就是体内形成内劲,再进一步就是内劲能附在武器之上,然后就是内劲能够外放的绝顶内家高手。
赵景澄撒着腿就跑了过去:“南……南一哥。”
小胖手直搓,他有听过莫少珩喊南一名字。
南一都吓了一哆嗦,这小胖子声音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吓人,“干……干嘛?你把你嘴角的口水擦干净先。”
赵景澄:“南一哥,想不想成为最威风的少年?”
莫少珩一笑,赵景澄能将南一忽悠住,他将名字倒过来写。
去问了一声掌柜,生意如何。
得到回答后,莫少珩:“……”
果然是奢望啊。
不由得问了一句,“旁边两条街生意呢?”
“听说又是爆满。”
莫少珩:“……”
他就知道他不该多问这一句。
算了算了。
离天黑还有一些时间,莫少珩也不能让南一整天无所事实,毕竟他现在是教育人的老师。
让南一在铺子上练了练字。
南一最想学的就是莫少珩的草书,现在倒是得偿所愿了。
莫少珩说道,“知道这门书法的秘诀是什么?”
旁边没有忽悠成功的赵景澄,原本有些唉声叹气,一听,耳朵都立起来了。
他也想学临江仙的字啊。
他这算不算偷师?不管了不管了,是耳朵自己立起来的。
莫少珩说道:“每次提笔,要有剑士刺敌的凶猛,每次收笔,要有刀客收刀入鞘的气魄……”
南一:“……”
赵景澄:“……”
难怪他偷偷练了那么久一点门路都没找到,原来秘诀在这里。
手把手教了一会儿南一练字,莫少珩带着南一准备回镇北王府。
路过另外两条街的时候,不免瞧上了一眼。
生意……真好啊。
酸死他了。
但是表情不由得一愣,赵棣居然被人簇拥着也在。
莫少珩正好有事要问,走了上前。
赵棣:“……”
他以为莫少珩要躲他一段时间,毕竟他现在好绿。
莫少珩直接道,“今日下午朝议,圣人对兴修水利的态度如何?”
“你就那么希望修运河?”
莫少珩点了点头。
“为何?”赵棣问道。
“我想将运河拦起来养鱼,真的。”
赵棣:“……”
半响才道,“圣人的意思,大概是有些意动。”
没有谁能拒绝得了吧。
莫少珩问道:“有决定由谁主事?”
“自然是由六部。”
莫少珩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这么大的事,圣人肯定会安排一位皇子参与。”
最有可能的就是太子赵岚,这条运河对北凉影响太大了,除非圣人准备废了赵岚,不然不可能不让他参与。
莫少珩突然道,“若是圣人让太子参与此事,你不要与他争。”
莫少珩不由得想起了刚才在城门口看到的难民对他的仇恨,都快饿死了还有人不愿吃与他有关的救济粮。
他得给赵岚挖一个坑,也算了结当初的恩怨。
若是平常修建水利,让这些洵州难民以工代赈,还真有可能,但偏偏修这条运河的提议是莫少珩提出来的。
那洵州难民若不闹出点事来,他都不信。
等太子赵岚先去将雷趟了。
莫少珩拉着赵棣在马车里面聊了好一会儿。
外面,知南知北面面相觑。
他们主子好像也没那么绿。
这时,有镇北王府的府卫找了过来,“世子,老夫人让人来传话,东唐皇子李垣递了名帖,现正在府上等世子,老夫人让世子快些回去。”
知南知北:“……”
都……都上门了?他们主子是真绿啊!
莫少珩一点也不惊讶,李垣不来他才觉得是问题。
他当初答应的事情也的确不好失信于人,就是关系太大了一点,他得运作运作,不然又是一个资敌卖国之罪,只是这一次变成了资东唐。
莫少珩正准备下马车,一抬头就看到赵棣正看着他的眼睛。
莫少珩:“……”
赶紧从怀里抽出了一锭碎银子递了过去。
小时候这招最好用了,每次他干了坏事,用这招,赵棣就会相信他。
赵棣:“……”
“正好一起去见见。”
莫少珩:“……”
不合适吧。
第31章 赵棣你好绿
回去镇北王府的路上,南一驾的马车。
莫少珩和赵棣坐在马车里面。
莫少珩总觉得气氛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古怪,好吧,是古怪到了极点。
赵棣突然开口说了一句:“李垣出使我北凉,我北凉当以礼相待。”
这是在解释他为什么突然要去镇北王府?
莫少珩小声嘀咕了一句,“南离的使团也出使我北凉,也没见你这么上心。”
都是扔在别馆不管不问。
赵棣看了过来,“什么?”
莫少珩赶紧掀开车帘的一角,“南一,驾快点。”
最终也没敢说一句,现在去镇北王府,也不怕掐起来。
马车外,还有百姓看着马车在偷偷的议论。
今日莫少珩骑大马闯飞花令阵,的确风光了一把,升官进爵怕是都不过如此了吧,为临江仙的名声又增加了不少色彩。
当然今日最出彩的却不是莫少珩,而是那女子百人团,还有在三街之战差点亮瞎人眼睛的五位女将。
消息传得飞快,惊讶震惊了不知道多少人,恨不得亲眼见一见今日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当然更多的人眉头都皱成了枯树皮,免不得要呵斥一声,“离经叛道。”
“莫少珩勉强脱得大难,却又生出这些事端。”
“听说那女子百人团中,为首的是我北凉长公主,三街之战上场的五位贵女中,领头的也是长公主。”
“岂有此理,我北凉女子一向以各府贵女为风向,贵女又以宫中公主为样,长此以往,上行下效,怎生了得?”
“圣人若是知晓了此事,定是要扒了莫少珩的皮。”
但事情恐怕未必如他们想象的那样。
莫少珩回到府邸,还没来得及去见李垣,倒是见到了宫里前来传旨的公公。
莫少珩不由得想起了今天白天在勤政殿外见到的那个大叔,那大叔说他已经按约定在圣人面前替他说了情,让他回府等着看效果。
所谓的效果,说的就是现在吧。
也不知道那大叔在北凉是什么官职,看上去似乎能随意见到圣人似的。
让人将赵棣带去大厅,莫少珩开始接旨。
“圣人浩德,圣德庇护,今有镇北王府世子德才兼备,文采斐然……”
大概就是在夸莫少珩有点才华。
夸得莫少珩都有些不好意思,这圣旨应该是在他今天文斗前拟好的,不然要是圣人知道了他今天将长公主和北凉贵女邀请出来和南离文斗,这圣旨上的内容怕是要反着写了。
圣旨上前面的内容都是套话,重点是后面。
“赐封莫家世子,四门助教之职,择日赴任……”
莫少珩一愣,四门助教?
只有在国子监任教的先生才会有朝廷赐封的这类官衔。
在凉京,一个四门助教可以说是一个芝麻绿豆一样的小官儿,在镇北王府面前,它也是什么都不是。
但……这是在莫少珩还背负一身骂名的情况下被赐予的一个官职,而且还是一个教育树人的官职,一个德行有失之人,怎可能被朝廷赐予这样的官职?
官不大,但后面的意义却了不得。
朝廷的大臣平时如何揣摩圣人的心思?可不就是通过这些蛛丝马迹。
估计这消息一出,又有人抓破脑袋也猜不到圣人的意思了。
莫少珩心道,圣人这是在向镇北王府表明态度?有些事情现在还不能宣布,但天下人误会了莫少珩,圣人心里却是明白的。
莫少珩也算真正的松了一口气,也就是说,以后任何人再想以此找他麻烦给他定罪,先得过了圣人这一关。
传旨的老宫人说了一句,“世子之才华冠绝凉京,盼世子为我北凉培养出更多精才绝艳之人。”
莫少珩赶紧接了旨,等送走老宫人,看着手上的圣旨,嘴角都上扬了起来。
“终于可以像一个正常人,不用提心吊胆地生活在凉京了。”
至于他那臭不可闻的名声,有镇北王府这面大旗压着,他就是招摇过市,也没人敢生事,他倒是不怕的。
收起圣旨,莫少珩这才前往大厅。
大厅,老夫人和永安夫人在作陪,只是……安静得连只蚊子飞过的声音都能听到。
莫少珩看了看坐得笔直的赵棣和李垣,这凝固的空气怎么回事?
永安夫人还瞪了一眼莫少珩,一副好自为之的表情。
估计今天金殿上,赵棣被绿得发光的事情也已经传到镇北王府众人的耳朵中了。
没办法,赵棣那些政敌应该很乐意散播这样的八卦,市井百姓对朝政或许没有半点兴趣,但对于这些王孙贵族的八卦,那简直是捕风捉影,津津乐道。
永安夫人一开始也是不相信这些传言的,毕竟她都习惯了关于她儿子各种乱七八糟的闲言碎语。
但抵不过李垣亲自递名帖上门了啊。
33/162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