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要知道这些,我饿了自有人将饭菜摆在面前,我等读书人读圣贤书,当有壮志帮圣人治理社稷,而不是一天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无关紧要的小事……”
话还说完,范慎就道,“连五谷都不识,连百姓的辛苦都不知,一方土地怕是都治理不了,何谈帮圣人治理社稷,不过是空口白话的笑话罢了。”
“你不过是书本读得比我们好一点而已,而忘记了,我等读书,本质是为了明道理,晓是非,辨善恶,开盛世,你……本末倒置了。”
赵景澄眼睛直眨巴,这不是昨天莫少珩说过的话吗?
他也听了,他怎么就没有想到用来怼人。
看看,多大义凌然。
国子监的祭酒,本也是气呼呼地闻讯而来,结果就听到许宏恩的一句,“我为何要知道这些,我饿了自有人将饭菜摆在面前,我等读书人读圣贤书,当有壮志帮圣人治理社稷,而不是一天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无关紧要的小事……”
愣是让他停下了脚步,这是他国子监教出来的得意门生?
然后又听到了范寇家那个让人头痛到不行的小孙子的驳论。
一时间竟然有些恍惚,到底谁才是他国子监培养的栋梁之材。
他们教会了人读书,却没有教会人道理,本末……倒置。
深呼吸了一口气,出言道,“你这话是谁教你的?”
……
此时,莫少珩去了乌衣巷,乌衣巷中,铺子外除了那个写着“雪糕”的布幡在迎风招展外,又多了一面写着“包子”的布幡。
巷子里面站了不少小乞丐。
莫少珩向最小的那个名叫豆子的招了招手,看着脏兮兮的一个个的小乞丐。
然后对旁边的老兵道,“带他们下去洗干净,给他们换一身干净的衣服。”
老兵:“世子,你这是?”
昨晚,世子让人去采购了很多款式简单的小孩衣服,让府里的绣娘连夜改了改,他还在奇怪,世子这是要干什么。
莫少珩没有回答,只说了一句去吧。
等了一段时间,一群洗得干干净净,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的小乞丐站在了莫少珩面前,脸上都是疑惑。
他们也是听到豆子几人说,这里有个好心人给了他们食物,他们也就跟着来碰碰运气。
莫少珩说道,
“以后,你们每天都会有吃的,每天都会有地方睡。”
老兵实在没忍住,“世子!”
莫少珩摇了摇头,带着一群小乞丐向仓库走去,仓库里,匠师余叔也在,正在敲敲打打的制作一件十分奇怪的高低床。
莫少珩说道:“你们以后可以睡在这里。”
这些小乞丐这才反应过来,虽然说这是一个仓库,但十分的干净宽敞,也没有漏风破洞。
比起他们以前住的破庙屋檐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关键是哪怕是住破庙屋檐,天天还要被人驱赶打骂,没办法,他们太小了,根本不敢反抗。
更别说,还给他们做床,加上他们身上还穿了新衣服,是他们穿过最干净最崭新的衣服了。
老兵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长此以往这笔开销实在太大了。
这些小乞丐也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们经历了太多别人无法想象的事情,一点光明都让他们感觉温度。
莫少珩也在叹息,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至于钱,想办法赚吧。
此时,莫少珩正拿着掌柜递上来的账本。
莫少珩:“……”
他收留这些小乞丐,一是给他们一个活着的机会,二,他也有他的打算。
只是没想到每天的维持花费居然不少,现在这些花费还不包括给他们做一张高低床,每人怎么也得有一个床位,每人的换洗衣服等。
莫少珩觉得,一定会有人叫他败家子。
他突然觉得有一句话十分正确,不先自救,何以救天下!
今日,三街之战依旧在继续,前来看比赛的比想象的还多。
但也有一些和往日不同的地方。
街口,出现了几个胸前挂着小木箱的小孩子。
“包子,刚蒸好的包子!”
“雪糕,又甜又凉的雪糕!”
拉长的声音传来。“包子是什么?”
“这不是街头的小乞丐吗?”
结果,最小的那个小乞丐,露出一口小白牙,嘴角都笑成了月牙,“我们不是小乞丐了,我们是镇北王府的小货郎。”
一群观众都懵了,有人不由得招了招手,准备问个清楚。
第33章 煮海为盐
豆子看着有人向他招手,赶紧跑了过去,将小箱子里面,摆在麻木上一个个又白又好看的包子小心翼翼地揭开。
“要买包子吗?才出笼的包子。”
那人没答,而是道,“小乞丐,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豆子答道,“我们在给世子卖包子。”
说到这,整张脸都忍不住笑成了团,“我们只需每天背着箱子在街道上绕上几圈,就可以去世子的包子铺上领包子吃。”
“世子还给我们地方住,现在正在给我们做床呢,世子说还会给我们每天换洗的新衣服。”
“我们现在不是小乞丐了,我们是世子家的小货郎。”
还显得有些幼嫩的声音,怎么听都能听出声音里面的喜悦。
告别了破庙屋檐,不需要媚笑乞讨,不需要阿谀献媚,他们有干净的衣服穿,有干净的地方住,有饭吃。
以前每一天的担心受怕,似乎都变得有了期待。
小货郎这三个字是他们新的身份,也如同赐予了他们新的希望。
豆子见眼前的人愣住,抓了抓脑袋,有些不舍的离开。
要是以前,他们定得说些好话,或许有人心善,看他们可怜会给他们一点吃的,这是他们当乞丐时必须学会的,本就是靠人施舍才能活着,哪里还能顾及其他。
但世子说,他们小货郎不用如此,只需要吆喝着从人群前路过,哪怕没人买,直接离开便是。
其实他虽然小,也懂的,强行拉着人买东西,是会被人讨厌的,就像他们以前围着人乞讨一样,甚至还会被人推到在地,被人打骂……
只是,没人买他的包子,他多少有些失落,世子人多好啊,包子多好吃啊,为什么这些人就是不买?
他刚才出门的时候,就去领了两个大包子吃,这绝对是他吃过的最香甜最好吃的食物了。
想到这,小嘴巴不由得舔了舔嘴唇,因为世子说,中午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去领包子吃,还不许他们将包子偷偷藏起来留到下顿吃,说不干净不卫生。
他们当时心里可开心了,他们一群小乞丐都开始讲干净讲卫生了。
不过也是,他们要是不爱干净,别人肯定是不会买他们的包子的,所以刚才出门前,他们将自己洗得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小手手都跟换了一双一样。
和他们凉京普通人家的小孩没有多少区别了呢。
想一想都特别开心。
而凉京的百姓,看着这些挂着个小木箱吆喝的小货郎,这才反应过来。
哗然声起,甚至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
“莫少珩竟然收留了凉京的小乞丐。”
“知道凉京的小乞丐的数量有多少吗?”
听刚才那小乞丐说,似乎还在继续接纳前来的小乞丐。
平白养活这么多人,这一笔开销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莫少珩到底在干什么?”
“哪怕镇北王府家大业大,也不够折腾的。”
凉京的小乞丐,他们已经看习惯了,好心的人或许会偶尔施舍一点,更多的人……看得已经麻木了。
莫少珩也太能败家了。
但……也有一些人,沉默了。
若……若此人不是莫少珩,他们定会买上一些这些小货郎卖的货物的。
此时,莫少珩正在那个仓库里面,看着匠师余叔做高低床。
第一张床,他得看着做出来,后面的倒是不用他操心。
床是上下三层,其实以余师傅的手艺,并不难,莫少珩在旁边提醒着,要做一个爬上爬下的小梯子,毕竟都是些年纪不大的小孩。
三层的床,只有两层可以睡人,最下面一层做成了个简单的柜子,可以用来放东西,也可以趴在柜子上面……做作业。
其实有些像现代学校学生宿舍的高低床。
余叔领着好些人在按照莫少珩的要求制作着,他们自然不敢耽搁莫少珩太多时间,尽量完成样品。
第一张高低床的架子已经搭建出来了,莫少珩正在检查牢固程度。
这床看上去还颇为好看。
余叔张了张嘴,最后化作了一句,“也就世子心善。”
其实,就是给一些小乞丐居住,哪里需要弄得这么精致。
就算人力是他们自己人,可以不计算在成本内,但买木料这些也是一笔支出。
加上世子还在继续收留小乞丐,一个仓库肯定是不够用的,做床的木料也还得继续购买。
也亏得仓库是他们镇北王府自己的,不然……
正想着,这时候莫少珩开口了,“还得做点椅子摆在高低床的柜子前,不然平时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余叔:“……”
这一弄直接到了下午。
第一张高低床大致的样子也摆在了面前,十几个巧手一起拼出一张床,时间也算合适。
三层的床,不算矮了,一根原木椅子摆在高低床前。
木头独有的原色,从未见过的样式。
余叔都有些惊讶,别看设计简单,但就像天生为多人居住设计的一样。
还挺……美观大方。
莫少珩要是知道余叔心里的想法,定会说,本就是为集体宿舍专门设计的,自然最符合空间的使用,还包含了一些美学。
莫少珩说道,“以后就按这个标准来做,特别要注意坚固问题。”
余叔点了点头。
这时,豆子等几个小货郎也正好回来了。
世子说,他们只需要固定的时间去街道上吆喝就行,不用一直停留在那里,因为别人不愿意买,怎么从他们面前路过依旧不会买,所以都是安排着,一批小货郎隔一段距离去一次。
虽然他们觉得他们一点都不累的,他们整天跑来跑去都有劲。
他们现在正在回家,是的,回家,他们有家了,能够遮风挡雨,不被人驱赶的家。
莫少珩见几个小脑袋往仓库里面瞅,招了招手,让他们进来,正好让他们在自己感受一下。
将豆子放在了第二层的床上,“怎么样?”
豆子眼睛直眨巴,手小心翼翼地摸着下面的木板。
很厚实,很干净,一点也不像他们以前躺的地方又脏又潮湿。
看上去还特别好看。
这就是他们以后的床吗?
其实,他们觉得哪怕让他们睡地上,他们都开心得不得了。
现在……他们居然有床了。
莫少珩让豆子试着躺床上。
豆子躺得规规矩矩的,一动不动,真舒服,他都能想想晚上睡在上面多舒坦。
真好,手轻轻地摸着床板,实在舍不得到了极点。
莫少珩点了点头,余叔的手艺的确不错,完全符合他的预期。
然后又让豆子从梯子上爬下来,坐在柜子前的椅子上试了试。
梯子还挺好使,古时的榫卯结构简直就是一门传奇一样的艺术,不用铁钉,也能达到固定的作用,十分的牢固。
椅子稍微高了点,豆子得蹭着脚才能爬上去。
不过也还好,像这样的小孩长得挺快。
莫少珩交代了几句,点了一下豆子的脑门,这才离开。
离开前还问了一句,“豆子,我们的包子和雪糕卖得如何?”
得到答案后,莫少珩:“……”
好吧,卖不掉也能给这些小货郎吃掉,正好晚上不用再做了。
又吩咐了一声,让余叔给包子铺做点石磨出来,他们现在开始卖包子了,总不可能每次磨面粉还用石窝
几个孩子跟在梦里面一样,怎么也醒不过来,看着抱着古琴离开的莫少珩,他们世子一定是仙人,长得好,心还好。
身上就如同散发着光。
莫少珩此时正准备去找赵棣,因为他的小货郎现在主要是去赵棣的两条街上吆喝,去别人铺子前卖东西,不打一声招呼,怕是会被驱赶。
莫少珩心道,这里的人气全是靠他的三街之战聚集起来的,让他家小货郎在赵棣的街道去卖点东西也不过分。
此时,国子监,赵景澄等十五个小霸王还在眼巴巴地等着莫少珩来带他们逃课。
可惜,等到花儿都谢了也没来。
莫少珩找到赵棣的时候,赵棣正在他那两条街的包房里面喝茶。
莫少珩说明了来意。
赵棣和他身后的知南知北表情奇怪得很。
世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北凉的善人也不少,但也没有人敢收留这么多小乞丐,这些小乞丐太小了,根本做不了工,这可是个长久的事情,再大的家业也能被拖垮。
莫少珩见三人的表情,大概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说道,“这笔买卖可不亏,我特别会做生意。”
只需要包吃包住,要是在现代,哪里来这样的好事,还不得直接将他告了。
至于童工的问题,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时代的思考方式,若用现代的观念来衡量是不太符合现状的,因为至少目前看来,若莫少珩不帮这些小乞丐的话,所有人依旧会维持现状。
当然,莫少珩的本意不是让他们当童工,自然不会安排他们做超出年龄的事情。
古时的孩子早懂事,当个小货郎,学会自力更生,而不是习惯被救济也是不错的。
38/162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