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津斯卡娅无比欣慰,在观众席上为儿子鼓掌流泪。
毫无疑问,小伊万获得了小提琴比赛的金奖,微笑着和其他参赛的孩子合影。
那张照片被母亲珍藏在相册里。
后来,相册里的照片越来越多,男孩获得的荣誉与证书逐渐放满了书房的柜子。布列津斯卡娅再也不落泪了,她经常翻看相册,回味照片上伊万的每一个荣誉时刻。这是在维也纳时的演出,这是在布拉格,这是在纽约……
没错,这才是她的儿子。
她的宝贝万尼亚,俄罗斯的未来,蒙主保佑的天使。
“万尼亚,你做得很好,你永远是最棒的。妈妈爱你,万尼亚,妈妈永远爱你。”
布列津斯卡娅不断地亲吻男孩。最美好的前途,圣母也会为他祝福。
“我也爱你,妈妈。”
一个看起来很像小男孩的东西这样回答。
TBC
第105章 第三乐章 - 癌变
*Глава 105 第三乐章 - 癌变 Злокачественный
刚上小学,小伊万很快就交到了“朋友”。妈妈放心了,太好了,伊万正在融入孩子们的群体,渐渐走上正轨。
只有安娜知道伊万的“朋友们”是怎么来的。
双胞胎刚入学就成为了老师们关注的焦点。
布列津斯基和布列津斯卡娅,两个孩子漂亮得像一对洋娃娃,对大人彬彬有礼,教养良好。不仅如此,从双胞胎的着装、小书包和文具都能看出两个孩子的家庭条件相当优越。孩子们的母亲还私下里给了班主任一点“小礼物”,从此以后,班主任对待双胞胎的态度同对待别的孩子都不一样。
安娜像豹一样美丽又骄傲。
每天去上学前,小安娜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涂口红,戴上酷酷的耳钉,像时尚的初中生一样穿绿松石色的紧身裤。老师们一般不允许小学生化妆,但安娜有这个特权,因为她是布列津斯基的女儿。
学校的孩子们都羡慕小安娜那漂亮的铁皮文具盒,是她的爸爸从法国带回来的。安娜穿的鞋子是她在意大利度假时妈妈给买的,安娜的一根自动铅笔就有7种颜色!她的水彩笔有64种颜色,每次在美术课上都要占满大半个课桌,让旁边的孩子们眼馋。双胞胎还有最新潮的玩具,鸡蛋形状的“电子宠物”,伊万养了一只电子小猫咪。在老师们都还在使用传呼机时,双胞胎就已经用上了移动电话,还能玩贪食蛇的游戏。
安娜很快就再次成为了班级里的小公主。谁要是特别听她的吩咐,谁就能得到一块香喷喷的漂亮橡皮擦作为奖励。有的孩子有幸进入了安娜公主的“宫廷”,有的则被排挤在外,嫉妒不已。安娜从容地统治着孩子们,玩着一种政治化的过家家的游戏。
有时候她心情很好,甚至会指挥男孩子们在操场上为她赛跑,冠军可以得到一包跳跳糖或是一包果汁粉。安娜就是这样,喜欢让别的孩子听从她的命令,喜欢让男孩子们像骑士一样为她争风吃醋,乐此不疲。之前有两个四年级的男孩子都想做安娜的“男朋友”,打得头破血流,还被请了家长。结果第二天,安娜公主就宣布一个三年级的英俊男孩有幸成为她的“新男友”。从此以后,那个叫安德烈的男孩子就像贴身仆从一样天天侍奉安娜公主。有初中男生来向安娜告白。安娜公主丝毫不感兴趣,嫌弃他们年纪太老,都已经是十二三岁的“老男人”了。
安娜·费奥多罗芙娜·布列津斯卡娅,小学里的女明星,大家都爱她也惧怕她。
安娜的双胞胎兄弟就显得神秘而低调。
小伊万念的是专门的音乐班,周围都是一群学艺术的孩子,伊万在其中就显得不那么奇怪。平时除了上课和练小提琴,小伊万最喜欢坐在操场边一个安静的角落里玩俄罗斯方块。
有一次,小伊万像往常那样坐在大树下打游戏。 厄久期期六似期久三厄
忽然,他手里的游戏机被抽走了!一个高年级的男孩笑拿着他的游戏机晃了晃,笑道:
“这是什么好东西?借我们玩玩呗?哦,不好意思忘了,你是个哑巴。”
旁边的4个男孩子也在嬉笑,唱着奇奇怪怪的童谣嘲讽小伊万:
“海盗,海盗!白天打架,晚上尿尿!万尼亚骑马,给他老婆看一看呀,哇他的大鸡巴!”
“……”
“傻瓜,傻瓜,不如青蛙!没有老婆,没有亲妈!谁是傻瓜——?万尼亚!”
男孩们还在大笑。
小伊万二话不说,抄起花坛边的半块砖头就狠狠砸向离自己最近的那个少年!“哎哟!”男孩摔倒在地,头破血流!其他几个孩子吓坏了,他们没想到平时安静的伊万竟然会做出这种可怕的事。男孩们一声尖叫,拔腿就逃跑——
“给我站住——!!”
一声严厉的呵斥,几个男孩被吓得立在原地,呆若木鸡。
小安娜来了,如同一位亲临刑场的女皇。
她再次恶狠狠地说:“谁都不许走,留下!谁要是敢逃走,我明天就让初中生来把你们带到角落里狠狠揍一顿。”孩子们害怕极了,只能听从她的命令。这个角落很偏僻,附近也没有大人。
“该死……!”
被打趴在地的少年努力爬起来,大滴大滴的血液落在地上,血珠裹着尘土滚动。他又想嚎啕大哭,又想冲过去报复。还不等少年下定决心,小伊万已经沉默地走了过去,抓起他的领子就往他脸上猛扇巴掌!!孩子们大叫!
“下午好,您想要玩游戏吗?”伊万微笑。
少年嚎啕大哭,抓住伊万的头发打算反击!伊万又一拳把大孩子打倒在地,更多的血流了出来,怪好看的,他笑了。还没玩够呢,伊万再次捡起那块砖头,走向瑟瑟发抖的少年……
“够了,万尼亚!你会把他打死的!”安娜生气地大喊。
“……”
伊万看了一眼妹妹,冷淡地扔掉砖头,结束了游戏。
安娜怒气冲冲,瞪了一眼周围的4个男孩子,走过去每人扇了一巴掌!她从樱桃色的小羊皮钱包里掏出10卢布,晃了晃。
“这里有10卢布,如果你们听话,这就是你们这个月的零用钱。如果你们以后一直听话,那么你们每个人每个月都可以领到2卢布。”
“!”
男孩们目瞪口呆。10卢布,那么多钱啊!!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给过他们那么多零用钱。男孩们愣住了,一时都忘了脸颊火辣辣的疼痛感,谨慎地望着安娜公主。
安娜接着说:
“今天只是一场意外,亚历山大自己不小心摔倒了,磕伤了脑袋流了血!根本没有什么打架,明白了吗?如果老师问起来,你们最好知道怎么说出真相。谁要是敢瞎说,明天我就找人来撕烂你们的嘴,明白了吗?”
男孩们赶紧连连点头。
安娜又走到那个头破血流的少年面前,扇了他一巴掌,转而又笑道:
“亚历山大,做男人就要有男人的样子。你追求我不成功,却来找我哥哥的麻烦,这合适吗?”
伊万一听这男孩竟敢骚扰自己的妹妹,又捡起了砖块。安娜竖起手掌制止了哥哥。小姑娘拿出纸巾擦拭少年脸上的血液,用甜美天真的嗓音说:
“亚历山大,看见了吗?我哥哥可不是好惹的。要是你再敢找他的麻烦,我就找一条狼狗来咬烂你的腿。谁知道会发生这种意外呢?也不知道是谁家的狼狗,没有拴好锁链。你怕不怕呀,亚历山大?”
“……”
少年脸色苍白,不敢说一个字。
安娜微笑:
“不过老师教育我们,要对朋友友善。亚历山大,如果你乖乖听话,做我哥哥的‘朋友’,那么你每个月也可以领到2卢布的零用钱。你觉得怎么样?”
“好、好……都听你们的……”
“很好,亚历山大,这才是做朋友应该有的诚意。诶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跑步摔伤了脑袋?都流血了,我好心疼。来,亚历山大,这里有10卢布,是单独给你的,拿去买点喜欢的糖果吧。老师要是问起来你知道该怎么回答吧?要是你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想想狼狗。”
“我、我知道!”
“真好,亚历山大,这就是男人该有的样子。”小安娜笑眯眯地吻了一下少年的脸颊,转头冷冰冰地对其他男孩说:“愣着干什么?送他去医务室包扎吧。”
得到了安娜公主的许可,男孩们慌慌张张地跑走了。操场上传来小学生的嬉笑,只留下双胞胎单独待在花园的角落里。
伊万捡起游戏机,拍了拍灰。
“安娜,你不该在这些傻小子中间交男朋友,你才小学一年级。”
“伊万,我们长大了,我们必须快点长大。”
“你不必给他们钱。”
“那么那群傻子就会去找老师告状,说你用砖头拍他的头,说你有暴力倾向。妈妈就会伤心。”
“……”
伊万沉默了。他不想让妈妈伤心。
安娜叹了口气,握住哥哥的手,双胞胎的紫眼睛凝视着彼此。
“别担心。”
“我不担心,我只是想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伊万别过头去。
“不,你不能。”
安娜面无表情,正如她的哥哥,两个孩子像是在照镜子一样。
“万尼亚,我们必须长大,我们必须长大……而且,你应该要有一些‘朋友’,这样别人才不会觉得你是个孤僻的怪胎。那群蠢货就是很好的选择,每个月给他们一点甜头,他们就能像傻子一样围着你转。”
“……”
男孩低下头,长长的睫毛遮住紫晶色的眼睛,仿佛虚空的画像。双胞胎妹妹伸出小手,捧住他的脸颊。
“万尼亚,我们必须长大,我们必须适应这个世界。”
“我不喜欢这样。”
“为了妈妈。”
“……”
男孩无话可说。
他的妹妹轻快地笑了出来:
“别担心,万尼亚,看看我送你什么礼物……一群‘朋友’,一群狗。”
安娜微笑,亲吻了伊万。
……
伊万有了“朋友”。
吃晚饭前,伊万时常会和男孩子们一起玩耍。妈妈很高兴,她希望儿子多和同龄的孩子相处。
实际情况往往是大人们想象不到的。孩子们在小小的社会群体中,总是模仿着大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伊万像是年轻的沙皇一般统治着周围的男孩们,他沉默寡言,总是自己坐在旁边看书或是玩俄罗斯方块。男孩们畏惧这个紫眼睛的少年,谁都不想吃苦头,可是谁都渴望每个月领到一点额外的零用钱。其他男孩越是争先恐后地试图讨好伊万,伊万就越是觉得厌倦……但是他知道妈妈一定在透过窗户远远地观望,妈妈希望他“交朋友”。
好吧,好吧。
渐渐地,伊万发现了一种乐趣。
他似乎能轻易看透孩子们的企图和弱点,就像看到冰面上的裂缝。有时候他只要稍加引导,“朋友们”很快就会陷入语言的圈套,发脾气、嫉妒、嚎啕大哭、反目成仇……他很愉快。人类的心灵就是他的积木玩具,伊万熟能生巧。他和男孩们玩耍,就像蹲在地上用树枝撩拨一群蚂蚁,就像把玩着一群听话的提线木偶。他仔细观察着其他男孩,模仿他们,挑拨他们,嘲弄他们。
但更多的时候,伊万只感觉到深深的疲倦。人类有什么意思呢?
不仅仅是他同龄的男孩们,就连老师也是这样奇怪又无聊。
伊万能看出老师对他和安娜的“特别照顾”其实是为了讨好他们的位高权重的父亲,他也能看到老师对班上一些家境困难的孩子就表现得极其不耐烦……多么可笑的嘴脸,就像其他的男孩拼命讨好他,只为了每个月2卢布的小贿赂。伊万不喜欢。
学校外面卖冰淇淋的老奶奶对他很好,让他想起瓦莲京娜。伊万喜欢。
音乐班里的两个女孩子总是在午休时来找他,亲密地要和他坐在一起,谈论起以后要做乐团第一小提琴。她们在靠近他的时候总喜欢拉着他的手,还请他吃糖果。伊万不喜欢,为什么要摸他的手,难道她们自己没有手吗?
上课时老师教育孩子们要和平地与其他人相处,要尊重别人。然而双胞胎回家打开电视,新闻上到处都在播报打仗的消息。又打仗了,伊万以为大人们会做出反应,结果人人看上去都很平静,似乎战争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伊万实在不明白,为什么?瓦莲京娜奶奶不是说战争是不好的东西吗?到底谁在说谎?是老师吗?既然大人教育孩子要和平共处,那为什么电视上的战争画面对于大人们来说似乎又只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伊万不明白,主知道吗?为什么人类的说辞彼此矛盾,不同的道理似乎都各自成立,却又背道而驰?
这些人类到底在生气些什么?他们明明杀死了熊妈妈,却不允许别人杀死他们。
新闻里播放着车臣的消息,男孩坐在电视机面前,平静地看着闪烁的屏幕……枪械、战壕、血肉模糊的伤口……新闻主持人愤怒的措辞,战地记者近乎辱骂式的指控,哭泣的年轻人……战争的画面倒映在他冷酷的紫眼睛中。
他观察着人间。
吃饭的时候,妈妈发现伊万闷闷不乐,就问儿子为什么不吃东西。
男孩问:“为什么我们打仗了?”
“宝贝,这很复杂,有很多历史和民族的原因……别担心,这不是什么可怕的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妈妈安慰他。
父亲嗤之以鼻,翻了翻报纸:
“因为那群蠢货傲慢自大,他们不仅要求独立,还想霸占北高加索的天然气和石油!岂有此理,一群不自量力的蠢货。我们必须要打这一仗,军方的决策是对的,现在国家稳定了,有精力来教训这些不知好歹的混蛋。”
157/216 首页 上一页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