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外国男人正笑盈盈地和猎物合影,手里拿着猎枪,靴子踩着熊的尸体。
“……”
小伊万目瞪口呆,他看到小安娜站在吉普车旁边,似乎正在看什么东西。男孩就来到双胞胎妹妹身边,两个孩子手牵手。
铁笼子里有一只小棕熊,小得几乎和男孩怀里抱着的布娃娃一模一样。小熊趴在笼子里,眼睛泪汪汪的,没有一点精神。
啊。
小伊万认出了他的朋友,他们中午还一起分享了蜂蜜蛋糕。爱吃蒲公英的小熊宝宝。
那么,那头死掉的大熊……
周围的人群熙熙攘攘,好奇地观察母熊的尸体,用手掌对比熊的爪子,夸赞着猎人们的勇气。
安娜低头望着笼子里的小熊幼崽,伊万也面无表情,握住妹妹的手。孩子们的紫眼睛如同冰冷的宝石。
“这孩子再也没有妈妈了。”
TBC
第104章 第三乐章 - 在人间 В людях
*Глава 104 第三乐章 - 在人间 В людях
小伊万又没法发出声音了。
母亲非常着急,以为是儿子从树上跌落摔坏了,赶紧请了医生来给男孩检查身体。但是医生没发现什么问题,说男孩大概只是精神紧张,休息休息就好了。
母熊的尸体当天就被送走了,猎户会按照客人的要求处理好熊皮,作为战利品。只剩下小熊宝宝被孤零零地被关在笼子里,等待一个合适的买家。小熊不吃不喝,每天闷闷不乐地趴在铁笼里。双胞胎试图喂熊宝宝吃蜂蜜蛋糕,但小棕熊只是嗅了嗅蛋糕,一口都吃不下去,亮晶晶的小眼睛中泛着泪光……它想妈妈。
“再这样下去,小熊会饿死的。想想办法啊!”
小安娜向大人们抗议。
阿列克谢大叔试着给小棕熊换了一个更大一些的笼子,还做了一个小秋千装在笼子里,让熊宝宝能玩耍。但这也没什么效果,小棕熊只是每天哀伤地趴在秋千上,很少吃东西,毛绒绒的小脑袋望着铁笼外面的男孩。
“……”
小伊万看着自己的朋友,两个小熊隔着笼子望着彼此。他摘了一些蒲公英,小心翼翼地伸进笼子里……小棕熊柔软的鼻子皱了皱,没有吃,泪水沿着毛绒绒的脸颊往下流淌。
小伊万也皱起眉头。
哦,原来它就是米沙……
看着在笼子里流泪的小熊米沙,男孩有些茫然。为什么要这样呢?那些男人为什么要开枪打死他的妈妈?童话书里不是说大家都是好朋友吗?在彼得堡的美术馆里有那么多小熊的插图,大家都喜欢熊,学校的老师们还告诉孩子们要和动物交朋友。那么为什么要把熊妈妈杀死?男孩不明白。大人们不是说,德国法西斯来杀死无辜的人,侵略祖国的土地吗?杀人是不对的,不是吗?瓦莲京娜奶奶还给他唱过一首歌,说是牺牲的红军战士变成了鹤群……可是在狩猎庄园居住的期间,男孩不断地看那些来进行狩猎游戏的外国人带回新的尸体。除了那只熊妈妈,还有几只野鸭、狐狸爷爷、一头鹿……到后来,最让伊万震惊的事还是发生了:猎人们带回来一只白鹤。死禽的脖子已经被猎狗咬断了,不适合制作标本,也不怎么值钱了,真可惜。猎人们一边抽烟一边攀谈。真可惜。
为什么呀?男孩难以接受。
白鹤不是死去的战士变的吗?他们保卫了祖国,保卫了列宁格勒,为什么要杀死他们两次?人类怎么能一边唱着缅怀英雄的歌曲,一边开枪把白鹤打死?上帝知道这件事吗?上帝一定很不高兴,大家都说不可以伤害别人,那是法西斯。可是,可是……小伊万不明白,他越想就越是痛苦。
狩猎庄园的大厅里贴着一幅旧海报,画的是猎人们在地图的各个角落打猎的场景。女服务员告诉男孩,这是比安基画的《在苏联狩猎动物ОХОТА НА ЗВЕРЯ В СССР》。
小伊万有时候会背着手站在海报前,长时间地观看画面上杀戮的场景:
在哈萨克,男人们骑着马狩猎狼,举枪瞄准两只小松鼠,还有人开着一辆吉普车将一群瞪羚驱赶向盐海。
在里海边,猎人们杀死了羚羊和雪豹,捕兽夹抓住了一只小水獭。黑海的海豚也被抓住了,两艘大船用渔网拦住了它们。
在北边,穿皮衣的人用木棍打死了白色的小海豹,坐船的人用枪打死了大海豹。猞猁的后爪被捕兽夹弄伤了,旁边的狼也受伤了,狼哭了。麋鹿被猎犬追逐,北极狐逃走了。
在勘察加,一只岩羊站在山顶,它不知道自己下一秒就要被猎枪打死了。海豹们也要死了,岸上藏着猎人。
在马加丹,猎人和狗杀死了一只大棕熊……就像小熊米沙的妈妈。
小伊万实在想不明白。
为什么要杀掉熊妈妈?上帝真的知道这事吗?主为什么不挽救小熊?列宁格勒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们会不会来救全苏维埃的动物们?这些猎人都是法西斯坏蛋吗?
男孩每天蹲在小熊米沙的笼子面前都在思考这些问题。
瓦莲京娜奶奶说过,不可以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那为什么人类可以杀熊妈妈?是因为熊妈妈比人类强大吗?可是狐狸爷爷也死了,狐狸的个头那么小,甚至只有猎犬的一半大。假如小松鼠有枪,他们也可以打死人类吗?小孩子也可以杀死大人吗?
小伊万变得郁郁寡欢,更加自闭。不管大人们说什么他都不再回应,只是按时练习小提琴,按时到院子里去探望小熊米沙。
安娜总是陪着他。
“……”
小伊万抱着膝盖坐在草地上,面无表情地看着笼子。小熊米沙在用小爪子扒拉一个咬了一小口的苹果,一副吃不下饭的样子……就像伊万以前坐在餐桌前,对面着冷掉的晚餐,还有桌子对面阴霾一般的父亲。
为什么?
为什么人类可以打死熊妈妈?为什么父亲可以打他?男孩把下巴搁在膝头,垂下双眼。
安娜似乎明白了伊万的心事,拿起小熊布偶打了几下,冷冷地说:
“这有什么好困惑的?爸爸可以打你,因为他是大人,比你高比你壮。反正长大以后你也可以打他。伊万,你长大了就揍他。”
说得对。
伊万心想,长大以后打爸爸。
小姑娘骄傲地撅起嘴:“爸爸总是命令我们,那么等我长大了,他们也都得听我的。”
我可不听你的。
“哼,谁管得了你!你干什么干什么,反正别人都得听我的。”
安娜,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不知道,可能很快了,说不定明年就可以。”小姑娘认真地说:“我希望快一点。”
我也是。
双胞胎望着可怜的小熊宝宝。
深秋到来,深秋过去。三个孩子只能痛苦地长大,忍耐着成为大人之前的时光,除此以外别无他法。然后就是漫长的冬天……
过了一段时间,小熊米沙被人买走了。
双胞胎最后一次去探望了小棕熊。孩子们看着熊宝宝被一个大人粗暴地提起来,塞进了车子的后备箱里。
“妈妈,他们要把米沙带去哪里?”小安娜问。
“听说是动物园……”
“那米沙一辈子都要住在笼子里吗?”
“是的,亲爱的。”
“好吧……”
“……”
小伊万低下了脑袋,不愿意看那辆黑色的轿车。米沙就在后备箱里,害怕地叫唤着,但是它太小了,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威胁性的小毛球而已。就这样,米沙被带走了,双胞胎再也没见过它。
从那一刻起,小伊万就知道了,米沙是被迫来到人类的世界的,它根本不属于这里……他自己也是一样。说到底,他和笼子里的米沙是一样的,他们是一样的……
再见了,森林。
从此以后,小熊米沙要孤独地生活在笼子里,被人类取笑、被人类参观……就像他。
小熊流下了一滴泪,却从来没人能理解他。
……
风波过去后,妈妈又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莫斯科,回到了那个阴冷的家。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搬家了,搬到了更大的房子里。家里聘了一个女佣,一个厨师。布列津斯卡娅重新给小儿子找了音乐老师学习小提琴。
爸爸不常回家,据说是工作很忙。小伊万感觉好一些……
但是每次爸爸回来都会打他,强迫他开口说话。爸爸时常和妈妈吵架,责怪她蠢笨、把一切都搞砸了,破坏了他的努力结果。
“你这个傻女人,只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爸爸喝醉酒,在家里大喊大叫:“我做了那么多努力,明明伊万在圣彼得堡已经学会了说话,为什么你一开始照顾孩子,孩子又变成了一个傻子?!你还经常带他去教会,说什么主会让这孩子赶紧开口说话?你就和你妈一样迷信,笑死我了!!”
妈妈也很生气:
“别说了,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别在孩子面前说他笨,他是敏感的孩子!!”
“好,那我不说他笨,我说你笨!蠢女人,要不是我花钱请来佣人和厨师,你根本什么都做不好,连收拾家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生孩子还生出个傻子,索菲亚大小姐,您好有本事!”
两个孩子坐在餐桌前,默默听着父母争吵。
“随便你怎么说我!!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我根本不在乎!你永远不回这个家我也不在乎,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外面搞的那些鬼!但是我不允许你骂伊万是傻子,他很聪明,你根本就对这孩子一无所知!”
妈妈哭了,哭得那么伤心。
小安娜也开始哭,捂着嘴巴不发出声音。小伊万疲惫地望着水杯里的倒影,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吗?都怪他,所以妈妈才像米沙一样掉眼泪吗?
爸爸面红耳赤地大吼:
“你少管我,臭女人!!你懂个屁!管好你的弱智儿子!少让他在别人面前给我丢脸,5岁了,连说话都不会。是不是明天他就要尿裤子?”
“伊万不是弱智,他是聪明孩子!!”
妈妈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如果舅舅们看到了这个场景,一定会保护他们的妹妹索菲亚。可是舅舅们不再这里,他们在圣彼得堡。
“聪明?他连从1数到5都不会,白痴!他长大了能干什么?这傻子以后只能去捡垃圾。”
“你闭嘴!!!”
争吵还在继续,醉酒的爸爸还在尖酸刻薄地嘲笑妈妈……小伊万真的累了,这都是他的错,都怪他,这个家才变成这个样子。
都怪他,妈妈才不幸福。
要是他没有出生就好了,妈妈就不用受苦。男孩这样想。就因为他不是一个正常孩子,就因为他是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别人才嘲笑妈妈……安娜在旁边哭,抱着小熊米沙布偶。大家都很伤心。
都是他的错。
于是男孩开口说:“妈妈,对不起。”
“万尼亚……!!”
妈妈的泪水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她拥抱住小儿子,哽咽不已。
爸爸在旁边大笑,好像看了一场极其滑稽的马戏表演,他晃了晃酒瓶子,醉醺醺地指着小伊万的鼻子说:
“多么了不起的雄辩家啊!哈哈哈哈!伊万·费奥多罗维奇·布列津斯基,您真是伟大啊,这么会说话怎么不多说一些?我看你就是个天生的骗子,你明明会说话,就是在骗我们的同情!狗东西,挺有本事啊?来来来,我给你弄个演讲台,请您在这里高谈阔论,发表一下对俄罗斯未来的看法!”
“……”
小伊万低下头,沉默地抱住妈妈的肩膀。妈妈还在哭,就好像年幼的儿子是她唯一的依靠。
“真够无聊的。”爸爸把酒瓶子重重地砸在桌上,站起身就去了书房。
妈妈啜泣着不断亲吻小伊万,泪水弄湿了他的脸颊:
“听着伊万……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不傻也不笨……明白了吗,伊万?你是聪明孩子,别人都是错的,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你……千万、千万别因为别人的嘲笑而伤心,他们从来都不了解你。”
“好的,妈妈……”
小伊万妥协了。
就这样吧,如果这样能让妈妈开心一些,那么就这样吧……
只要妈妈开心。
……
从那以后,伊万就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男孩。
他彬彬有礼,每次和大人打招呼都优雅得体,简直像一位小外交官。男孩的话不多,总是倾听,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恰当的回应。冬天过去,双胞胎开始念小学,伊万进入了专门音乐班,和将来要考音乐学院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切都非常顺利,他对学校生活适应得很好,成绩优秀,甚至和一群男孩成为了“朋友”。
妈妈很高兴。
多好啊,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布列津斯基夫妇又能骄傲地向外人炫耀他们的孩子了,双胞胎漂亮又聪明。
小安娜高傲美丽,简直像一位罗曼诺夫王朝的公主,白金色的卷发、樱桃色的口红,法国香水……小姑娘喜欢华美昂贵的玩具,熟人们就送给她精美的小裙子、闪亮亮的订制高跟鞋。大人们早早就看出了这位小公主对掌握权力的天赋,开玩笑说总有一天有安娜公主会成为俄罗斯的女皇。
小伊万像一位缄默的绅士,穿着母亲给他订制的小西装,戴着十字架吊链,背着小提琴往来于音乐学院和教会之间。男孩娴熟地掌握了一切能讨人喜欢的技巧,能迅速给人留下最好的印象,让母亲满意。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时,小伊万就惊艳了全场!评委们很难想象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可以这么娴熟地演奏这种高难度的曲目。他技术高超,仪表堂堂,一双的紫眼睛在舞台的灯光下宛若一个沉静的谜题,让人陶醉其中。观众们热爱他,在演出结束后热情地鼓掌!!男孩只是愣了一下,然后报以温柔的笑容。
156/216 首页 上一页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