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男孩要发脾气的时候,一只温柔的大手抚摸了他的脑袋。小伊万抬起头,看到了老奶奶认真而慈祥的面容。她没有微笑。在严肃的事情上,俄国的老奶奶们不喜欢微笑。
瓦莲京娜奶奶有一双灰蓝色的眼睛,好像一只鹰,小伊万心想。
老奶奶蹲下身,再一次把他拥进怀里。那个厚实怀抱一如既往令人安心,带有一点老年人特有的草药味,还有肥皂干干净净的气味。小伊万把脑袋枕在老奶奶肩上,布料硬邦邦的有些硌人……男孩蹭了蹭,想着或许有的动物的毛就是比较硬一些,比如熊奶奶。
老奶奶和孩子沉默地拥抱了一会儿,汽车停在不远处,没有人催他们。夏天送来了一丝微风,吹过他汗津津的额头,凉凉的,小伊万平静下来。
俄而,瓦莲京娜奶奶捧住男孩的脸颊,望着他紫罗兰色的双眼。有些话她已经思索了很久,现在终于想好了。孩子也认真地听,凝望着奶奶明亮的眼睛。
她深吸了一口气,像是在战场上送行。瓦莲京娜坚定地说:
“伊万,你出生在列宁格勒,成长在圣彼得堡……你是俄罗斯的孩子。我出生在阿拉木图,成长在基辅,战斗在第聂伯河……我的祖国是苏维埃。
“我老了,我们的青春与梦想已经结束。人类努力过了。但是我始终为我的同志们骄傲,我们属于顽强且伟大的二十世纪。
“伊万,你属于未来,你是新生的俄罗斯……去吧,去寻找属于你的东西。
“人类有泪水,有错误与信念……每一次的苦难,每一次的新生,每一次都再次选择去相信未来的光明。一代又一代,顽强的种子生生不息。
“伊万,俄罗斯的孩子……爱你的祖国,爱俄罗斯的森林与大地,做一个保护者,守护弱小者的正义。”
她说完了,拿出手帕擦了擦眼角。男孩心想:瓦莲京娜也变成米沙了。怎么办呀?
孩子想了一下,忽然大声叫唤:“你好,瓦莲京娜!”
“啊……你好呀,万尼亚。”
老奶奶露出了微笑,灰蓝色的眼睛也笑盈盈的,带着泪光。站在旁边的法捷耶夫面色紧绷,紧紧咬着下唇,眼泪却哗哗地往下流。瓦莲京娜奶奶就笑话他,说他是个傻乎乎的小伙子,一定能考上法学院。孩子仰头望着两个大人。三代人面面相觑,又一起笑起来。
“时刻准备着。”
瓦莲京娜握住了小伊万的双手。法捷耶夫又嗷嗷哭了,简直不像个军人。瓦莲京娜只好转而来安慰这个大孩子。
夏天结束了,生命仍在继续。
小伊万坐上了汽车,两只小手扒拉着车窗,望着站在树影中的老奶奶。瓦莲京娜挥了挥手,小熊也学着样子摇了摇胳膊。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可以走了吗?”司机问。
瓦莲京娜说:“万尼亚,我最后给你唱一首儿歌吧。”
小熊点点头。
翠绿色的林荫簌簌摇曳,蜻蜓在空中停留片刻,然后旋转着飞向远方。彼得堡依旧繁华,涅瓦河的波涛未曾改变。老奶奶轻声唱了一首歌,送给即将启程的男孩:
啊,最美好的前途,不要对我冷酷,
不要对我冷酷 ♪
我就从零点起步,向最美好的前途 ♪
向最美好的前途,那怕是漫长的路……
我发誓要变得格外善良纯朴,誓和朋友分挑患难幸福♪
我要飞快飞快朝那声音奔去♪
踏上人们没有走过的路……
Прекрасное Далеко
Не будь ко мне жестоко
Не будь ко мне жестоко ♪
Жестоко не будь
От чистого истока
В Прекрасное Далеко ♪
Я начинаю путь ♪
Я клянусь что стану чище и добрее ♪
И в беде не брошу друга никогда ♪
Слышу голос и спешу на зов скорее ♪
По дороге на которой нет следа ♪
第103章 第三乐章- 笼子里的小熊
*Глава 103 第三乐章 - 笼子里的小熊 Медведь в клетке
故事说完了,耀终于愿意睡觉了。
“晚安,万尼亚……”耀悄悄抹掉眼角的泪珠,“我好喜欢这位老奶奶,希望她晚年过得幸福。”
“晚安,小星星。”
伊万拉上被子,抱着怀里的恋人,打算入睡。两人躺在一起,黑暗中传来时钟的走表声。
“瓦莲京娜奶奶后来过得幸福吗?法捷耶夫后来考上法学院了吗?”
“是的,她很幸福……女儿从国外回来后,他们就一起生活了。瓦莲京娜度过了平静的晚年,她每年胜利日都会来莫斯科,我们后来又见过几次……至于法捷耶夫,他第一年没有考上,又努力了一年终于考上了法学院……后来毕业后他进入了检察院,和女朋友结婚了。”
“太好了……我安心了,我要睡了。晚安,万尼亚。”
“晚安,乖猫。”
“……”
“……
“对了,万尼亚……”
“坏猫,如果有一种奥运项目是‘不睡觉马拉松’,您可以拿金牌。”
“最后,最后说一句!我就是想问……”耀有些不好意思,抓住被子的边缘,脑袋蹭了蹭伊万的胸口,“‘熊仔’这个词用俄语怎么说呢?”
“Mедвежонок.”
"呃……太长了,有没有简单一点儿的版本?"
“Мишка.”
"晚安,米什卡。"
耀在伊万怀里换了一个安心的姿势,眼睛终于闭上了,呼吸平稳而轻盈……
“晚安,我的心……在世界的最后,我只倾听你的声音。”
他的爱人终于睡着了,伊万再次吻了耀的额头。
如果故事停留在这里就好了。
在这一刻,伊万忽然这样想……如果耀只知道故事的前半部分就好了。那样的话,在耀心里,他就永远是个纯真的人。或许耀就会继续爱他,哪怕他一无所有,哪怕他在心灵上是一个病人……
伊万抚摸着熟睡的爱人,一个高贵的灵魂。王耀就是这样,总是毫无保留地去爱别人,总以为自己能挽救另一个人的灵魂。
可是太迟了。
已经太迟了,他已经在歧路上走得太远,不可能回头。伊万想到了以前在冬宫看到的那幅伦勃朗……不,一切已经不可能改变,他的罪行也不需要任何人的宽恕,他不是拉斯柯尔尼科夫。即便是那个人的怀抱……
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难道自己曾经还有别的道路?伊万第一次这样想。以前他一直觉得,自己生来如此,只不过是一个空虚又令人恶心的怪物。但是,假如……
不,没有“假如”了。
自己早就犯了错。他毫不辩解,欣然接受。一个手染鲜血的人,不需要假惺惺地对别人谎称自己只是天真无知。他就是十恶不赦,受人唾弃,在地狱的审判席前他只会坦荡而快乐。
他就喜欢!伊万轻声笑起来。来呀,如果他是有罪的,那么就让耶稣基督亲自来审判他。让恐怖的天使捧着碗,将主的愤怒倾倒在他头上。让审判日的火焰从天而降,让伯利恒的星辰化为神圣的长矛,刺穿他的心脏!伊万根本无所谓,死亡不过是游戏的最后一环。到时候无数的魔鬼们会为他捧起纯白的花冠,唱着挽歌,将地狱整个地抬起——上升,成千上万的魔鬼们抬着地狱上升,拼死也要让那炽热的铁漏斗猛烈地撞向天堂——先知们毫不知情,圣徒的眼泪融化在经书,圣保罗丢掉了钥匙,成群的天使们惊慌失措四处飞散……地狱,如同失控的陨星撞向天国!乐园再一次沦陷了,也是最后一次。伊万·布列津斯基细细地构想。审判日,这才是真正的审判日。统治了人类二十多个世纪的天国王朝,审判日之后幸福的幻象,全部一起毁灭了,焚烧殆尽,被唾弃,被嘲笑!哈哈哈,伊万开心了。成千上万的魔鬼们大笑着死去,被砍下的脑袋最后也要咬断某个天使的喉咙,野兽们撕扯天使丝绸般的头发,将那些美好的形体像花瓣一样扯下。魔鬼的尸体如同铺满桌面的许多苍蝇,吊死的天使好像墙上悬挂的蝴蝶标本,密密麻麻的色彩……所有人类都死了,所有天使都死了,所有魔鬼都死了,就像二十世纪的电影。荣耀的王座上空空如也,鸽子不再象征圣灵,它只是它自身。再也没有书籍与歌谣,只有空虚。耶稣基督的国度在人类的绝望中分崩离析,犹如一座轰然倒塌的塔,犹如失去的拜占庭,核爆炸之时绮丽的风景……到处都是相互道别的欢声笑语,美丽的颜色在火焰中。
都结束了。
黄昏啊,庄严地到来……
毁灭之后就是永恒的宁静,大地重新成为自己,不再承担任何意义。向日葵代替了国境线,原野也如潮水般重返,鹰带来了风,风吹啊,亘古如一。
伊万感到满意。
不过……
短暂的停顿之后,伊万的愉悦感逐渐消失了。
他伸手抚摸耀的后颈……恋人就睡在他怀里,像一只天真的小猫对怪物的真面目毫不知情。可是,耀会怎么想?事到如今,伊万已经预料不到事情到底会变成什么样。耀会害怕他吗,会讨厌他吗?
会的,一定会的……耀会离开他。
想到这里,米沙也垂下了毛绒绒的小熊脑袋,米沙快哭了。
其实伊万也清楚,耀更爱人类……耀和人类一起生活,包容周围的人,支持周围的人。难道太阳会向人间索取什么回报?不……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光的一种形态,而王耀,王耀正是……伊万闭上双眼,夜晚如潮水般回荡。假如他也是人类就好了。那样的话……那颗遥远的星星就会永远爱他。主啊,为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啊。
伊万无法入眠,开始回忆这一切的起源。
黑夜中的漫漫歧途,他的罪恶,某个人荒诞可笑的一生。
……
男孩刚回到莫斯科,马上就被母亲带到了沃罗涅日。他们从州首府被专车送到了森林中的狩猎庄园。狩猎季从9月开始,原本这座庄园每年都接待前来疗养、狩猎的高层大人物,今年却格外冷清……偌大的庄园,只住着他们一家、几个外国人、一个患了肺痨前来休养的小提琴师。
秋天来了,树叶还没开始变黄,森林里清新的空气渐渐变凉。
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庄园里的生活有些无聊,好在几位女招待很喜欢他们,有时候会陪他们玩捉迷藏或是跳棋。为了让精力充沛的孩子们有点事情做,妈妈上午教他们学习小学语法,下午允许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
小安娜每天还是像公主一样被母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浅金色的长发编成精巧的发辫盘在脑后,再佩戴上闪亮亮的亚克力宝石发夹和小花。小姑娘长得白皙,穿什么小裙子都好看得像洋娃娃。那几个外国游客格外喜欢她,给她拍照,教她唱儿歌,夸她比秀兰·邓波尔更可爱。小安娜得意极了,在大人们的注视下又唱又跳,享受着小明星一般的待遇。
但是母亲非常警惕,不愿意让陌生男人离女儿太近。这些人是一群来路不明的外国人,万一他们对小姑娘图谋不轨怎么办?妈妈嘱咐双胞胎:绝对不能单独和陌生人到别的地方去,也不能让任何人碰自己,因为坏人总是会用甜言蜜语诱骗小孩子。看到妈妈的态度,小安娜和小伊万也有些害怕。只要看到那些男人们在大厅休息室抽烟打牌,两个孩子就匆匆躲开,像两个警惕心极强的小动物。外国人一开始试图用英语和法语向布列津斯卡娅问候,她假装听不懂,坚持只说俄语。她以为这会吓退那些家伙。结果那几个外国人马上就换成俄语和她交谈。他们竟然都会说俄语,怎么会?这很奇怪,布列津斯卡娅更加戒备这些来路不明的人,如同傲慢的母狮子一样保护着两个幼小的孩子……
那位小提琴师倒是给布列津斯卡娅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老人沉默寡言,每天按时吃药,到森林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喜欢到花园远处的喷泉旁练习小提琴,避免打扰到其他住户的清静,小伊万也乖乖坐在一边听。渐渐地,两人熟识起来。音乐家很喜欢这个孩子,愿意每天教伊万拉小提琴。他还对男孩的母亲说:瞧瞧伊万的手,简直是上帝的礼物,手指都比一般孩子的手指长许多,长大以后肯定会令所有音乐家羡慕。
就这样,伊万开始学习小提琴。
布列津斯卡娅自己也上过音乐学院,她在看儿子学习小提琴的时候也感觉到了……小伊万很有音乐天赋,对音准极其敏锐。每次老师只要稍加演示,男孩就能轻而易举地在黑黑的指板上找到那个无形的音,精准得如同直接在钢琴上找到某一个固定的琴键,顺手得像是拿起一个心爱的玩具。老师随口让小伊万唱一个:“E”,小伊万能轻轻松松唱出正确的音高。老师演奏一个和弦,男孩也能准确无误地分辨。后来小伊万似乎从听音练习中获得了乐趣,开始寻找所有声音的音高,老师思考时用手指敲桌子,男孩就说桌子发出的声音是“#G”。女招待拖动椅子,地板吱呀作响,男孩说那是“D2”。老师和妈妈都非常惊讶,这个孩子拥有别人需要苦苦练习才能获得的才能。
小伊万喜欢音乐,只要没人打扰,他可以一个人连续练习七八个小时,平静而安心。布列津斯卡娅都看在眼里。
伊万在成长。
154/216 首页 上一页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