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异样
当邱秋再一次跪在沈杨面前,沈杨是犹豫的,他现在的处境不容许他再增加负担,先前答应是想着把邱秋带去京城为其谋生计。
可现在邱秋明确说明要跟着沈杨。
时代造就思想的局限,何况邱秋生于农户,会有这样的思想不足为奇。
但沈杨并不想插手他人的人生轨迹,并且在无法完全定夺自己命运的时候,何谈保护他人。
或许是看出沈杨的犹豫,彬王开口解围。
“王府不缺一口饭。”
意思就是,沈杨可以带上邱秋。
彬王开口,让沈杨松了一口气。
“到时,你和我们一道离开吧。”
“是。”邱秋分外感激。
不过她不傻,察觉到彬王和沈杨两人之间关系不简单,而彬王的话和沈杨之后的答复,更加让邱秋肯定心里的猜测。
尤其彬王说的那句话,就像在和自己宣示主权。
邱秋不知道坐在轮椅上的男人是何身份,但对方口中的王府表明其身份尊贵,邱秋小心翼翼抬头看了男人一眼,对上那双极黑的眼眸又迅速低下头,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男人的眼神充满压迫感,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只消一眼就被压地喘不过气。
那是在警告她,不要打沈杨的主意。
直到他们走远,邱秋才颤颤巍巍地站起身,隐约猜到沈杨和轮椅上男人的身份,只是她不相信,如此好的沈杨,却要遭受如此境遇。
夜晚的村路有月光、烛火相伴。
只是时不时有小石子和坑洼使得沈杨脚下好几次打滑,彬王不动声色的让侍卫放慢速度。
李天在前面带路,有一个极具存在感的男人再加上得知沈杨的身份,一路上李天都没怎么说话,一举一动都无比拘束。
沈杨自然明白李天的想法,不过路上并不是说话的好场所。
回到李天家,李天从卧房抱着自己的地铺就出去和自己的老母亲一间房,侍卫将彬王送到房里后便退到门外关上门。
房间的蜡烛品质不是很好,有股呛鼻的气味还伴随烟。
沈杨把拐杖放在一边坐在炕上,盯着蜡烛摇曳的火光,不知道怎么开口。
其实想想,现在彬王坐着轮椅,自己拄着拐杖,这个画面还真有点好笑。
想到这里,沈杨不由得勾起嘴角,彬王见状,眉间舒展。
“这几天,你都是和他住一间房?”
闻言,沈杨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彬王口中的他是李天,后知后觉的点点头。
“他救了我,总不会对人还要挑三拣四一番。”
彬王语塞,他不是这个意思,略显狼狈的转移话题。
“你让人送来的信,本王看了。”
沈杨应了声,他当然知道彬王看了,否则不可能这么快找过来,只是沈杨以为就算有人找来,也不可能是彬王,最多是倚风或者彬王身边其他暗卫。
不过事情出乎沈杨的意料,彬王竟然直接过来,这是沈杨没想到的。
“京城里时局不稳定,不用急着回去。”
“恩。”
随后又是一阵无言的安静,沈杨看了看彬王,开口问道:
“王爷最近又毒发了吗?”
沈杨的问题让彬王停顿了一下,点头。
“是。”
简短的回答直接把沈杨后面的话噎住,彬王靠着桌边,昏黄摇曳的烛光在彬王脸上落下一道道虚影,无端显得有些落寞。
眼前的画面让沈杨心头一跳,他想起无论是王府亦或皇宫、相府,一直以来,彬王都在有意无意的护着自己,给予他尊重。
今天也是,彬王可以在村民面前说出沈杨的是嫁进王府的男妻,但他并没有,而是提及沈杨是侍郎之子,保留沈杨身为男人的尊严和面子。
毕竟嫁进王府成为男妻,听上去身份尊贵,可是很多人只会嘲笑沈杨的可悲狼狈。
除了第一次见面的不愉快,彬王就再为做过让沈杨难堪的事。
或许自己应该试着把彬王当做朋友看待,沈杨心里想着就这么说出口。
“舟车劳顿,王爷和我一起上床休息吧。”
说着,沈杨朝彬王笑了一下。
似冬雪初融、新芽初绽。
彬王神情出现短暂的恍惚,又很快平静下来在沈杨的帮助下和其一起躺在炕上。
只是握紧的双手诠释彬王内心的不平静。
沈杨单腿蹦跶着去熄了灯折返回到炕上。
黑暗中,呼吸、心跳都无比清晰,两人之间靠的很近,彬王听着沈杨逐渐平稳的呼吸声,嗅到他身上淡淡青草的气味。
犹如雨后沾露的青草,干净、淳冽。
顷刻间,彬王心中所有杂思荡然无存,只余平静、温暖,数日未曾好好休息的疲惫纷沓至来。
不知不觉间,彬王闭上眼慢慢睡着了。
再次醒来,已是日上中天。
久睡后的彬王脑袋尚有些昏沉,听到外面传来熟悉的声音,而后沈杨推开门进来,手里拿着两颗红果子。
沈杨走进来,看见彬王醒了,拄着拐杖走过去递给他一颗红果子。
“尝尝看,这是李大哥上山打猎的时候采的。”说话时,琉璃一般的眼眸分外明亮。
彬王心神微动,接过果子迟疑的问了一句,“李大哥?”
“就是救我的人,李天。”
沈杨啃着果子,果子的汁液混杂着果皮上的水珠流下,他的样子在彬王眼里并不雅观,又说不出来的自在。
不同于在京城的稳重,时刻绷紧着弦,此刻的沈杨开朗、爱笑。
“你很喜欢这里?”
沈杨吃着果子点头。
彬王又问:“王府不好吗?”
王府里,想要什么都有人准备好,锦衣玉食,不用去想如何温饱。
闻言,沈杨的动作有片刻的停顿,他两三口吃完剩下的果子,两颊微微鼓起,咽下后沈杨回答道:
“王府里,时时刻刻都有备好的时令蔬果,可吃多了,总会腻。”
沈杨没有正面回答彬王的问题,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无论是王府还是京城,奢靡繁华,沈杨说不上讨厌,只是比起那些,他更愿意像前世和爷爷住在小镇里一样,偏居一隅,平稳安和。
不用去焦虑明天该去做什么,如何保全自己。
彬王不再说话,他明白沈杨的意思,也明白自己和沈杨的不同,却又贪恋其温暖。
手里果子上的水珠滚落掉进彬王的手心,沈杨已经离开,彬王将果子放到嘴边,咬下一口。
果汁丰盈,甜中带酸。
午饭过后,沈杨坐在院子里的木墩上和李天聊天,经过沈杨的努力,虽然面对沈杨时李天还有些拘束,但已经好多了。
正在聊着天,沈杨听到身后门开的声音,转头撞进彬王的双眼,沈杨站起身对李天道别。
李母闻讯从厨房出来,湿漉漉的手在衣服上随意擦了擦,然后拿出两个馒头和熟鸡蛋塞进沈杨手里,她还不知道沈杨和彬王的身份,只是表达着自己的善意。
沈杨带着馒头和鸡蛋坐上马车。
离开村子前,马车在邱秋的家门前停了一会,给邱秋和姐妹道别的时间。
马车驶离的方向不是前往京城,他们在距离李家村最近的县城停留。
两天后就是赵员外开庭问审的日子。
因为沈杨身体不便,只能为彬王施针缓解体内毒的发作。
他们在县城住的院子较为偏僻,平日里除了邱秋,出入院子都是身为侍卫的男子。
可是邱秋丝毫不怯。
有一次沈杨甚至看见邱秋叉腰训斥彬王身边其中一个侍卫,原因是侍卫走路时撞到邱秋,把她手里的一盅汤打翻了。
沈杨还是第一次遇到性格这么彪悍的女子,颇为惊奇。
两天很快就过去了,赵员外被押上大堂问审,沈杨抽空去看了一眼,发现赵员外不仅被五花大绑,双手还软软的垂在身侧,神色萎靡。
累累罪行被公之于众,能开一间偌大的赌场,赵员外手上早就不干净了。
当沈杨听到那一个个被报出的人名,他也和身边的人一样,义愤填膺,满腔怒火无处发泄。
最后,县令将赵员外拖进大牢,秋后问斩。
赵员外被带下去的时候,人群中有人朝他扔了一个臭鸡蛋,还有人朝他吐唾沫。
县令忙派出衙役驱散人群。
沈杨回到院子,看见彬王正在前院树下的石桌旁看书,听到动静合上书朝沈杨看来,缕缕碎光洒进那双极黑的眼眸,沈杨脚步有一瞬的停顿,他走到树下在石桌旁坐下。
彬王最近神色渐好,只是突然毒发导致回去后又要从头开始治疗,不过沈杨并没有提起这么丧气的事,而是说起赵员外被判刑的全过程。
“你很开心?”
“作恶之人能得到应有的惩罚,当然开心。”
“恩。”
彬王应声便不再说话,沈杨感觉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奇怪,侧头瞥向彬王手里的书。
那是一本兵书,书页泛黄卷曲,显然是时常翻看。
这时,彬王忽然开口,“你开心就好。”
沈杨抬头去看,彬王眼帘微垂,细密的眼睫在眼下形成淡淡的碎影。
莫名地,沈杨感觉到其中的温柔,不由怔楞。
“五天后,启程回京城。”
沈杨骤然回神,怔怔的回答,“哦……哦。”
随即身体有些僵硬的离开。
第39章 花灯
深夜,沈杨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不知为何他脑海里一直回忆起有关于彬王的点点滴滴,最后的画面定格在树下看书抬眸朝自己看来的彬王。
明明是很平常的画面,可是却久久无法忘怀。
尤其是那句‘你开心就好’,也不免让沈杨想多。
沈杨转了个身,不想幅度过大,受伤的脚猛地撞上床沿,倒吸一口凉气抱着腿险些叫出声。
待疼痛稍缓,杂乱的思绪一扫而空,沈杨摆正自己的腿安心睡觉。
就在沈杨进入睡梦之际,一墙之隔的前院偏厅里,暗卫的头领正在给彬王汇报如今京城的情况。
将军府吴夫人主持的寻青会遭遇劫匪,波及不少官员子女,即便是侥幸没有被波及的其他人,他们的父母也对此事格外关注。
索性,彬王直接将这摊浑水彻底搅乱,拉下不少人马,也正因如此,现在京城里乱的很,所以彬王才带着沈杨在这个距离京城不算太远的县城小住数日,但其中也是有一点私心。
如今七皇子被太子弹劾,皇帝正值气头,直接将七皇子的职位剥了,险些把人丢进大牢。
好在有茹妃和茹妃父亲刑部尚书极力阻拦才劝住皇帝,可是七皇子风光不再,一时大受打击,整日浑浑噩噩。
彬王倒是没想到太子动手这么快,太子看似好说话,其实骨子里倔的很,认定的事很难扭转他的想法。
两年前为了一件小事顶撞皇帝,差点丢了太子之位,现在还是没有记住教训和风头正盛的茹妃撞上,皇后此时应该头疼不已。
不过对于彬王而言是一件好事,大致了解京城中的情况,彬王交代了接下来要做的事。
暗卫头领在走之前,交给彬王一个蒙着黑布的卷轴,卷轴缓缓展开,露出一抹暗淡的金色。
当彬王看见那抹金色,神色微动,彻底展开看清全貌,彬王凝视卷轴上的每一个字,难忍心中情绪。
卷轴是从镇远侯手中得到,镇远侯曾是先帝的左膀右臂,新帝登基后便引退,彬王身边的暗卫找来时,镇远侯没有任何惊讶。
而是叹息一声,将自己保管二十年的东西交给暗卫,并带给彬王一句话。
——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
这是祁衍父亲文远帝留给祁衍的最后一句话,简明了为君之道,同时告诉祁衍,不要被仇恨蒙蔽双眼。
可是啊,又怎能不恨……
父亲的死、母亲殉葬、而他受尽折辱,如今双腿残废,怎能不恨……
三天后,一行人开始准备回京城。
沈杨发现这两天彬王的状态不对劲,总是无端走神。
这天,沈杨收好银针发现彬王再一次走神。
“王爷。”
听到沈杨的声音,彬王身体微顿看向沈杨。
“明天晚上县城里举办花灯节,不如一起去看看吧?”
沈杨语气绵软,脸上不自觉的带上几分担忧。
彬王看着他,没有拒绝。
见状,沈杨松了一口气。
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二天傍晚,沈杨出门前情不自禁摸了摸自己没有受伤的腿。
这段时间经过调养,沈杨的腿已经好了一些,不再时不时感到疼痛。
伤筋动骨一百天,完全好起来还早得很,不过偶尔沈杨可以不用人搀扶和拐杖,自己单腿蹦跶一段距离。
然后最近沈杨发现自己另一只腿好像变得有些粗,腿部的肌肉也结实了不少,看来等伤腿好了后,要多练练,否则两只腿粗细不一样,着实有碍观瞻。
花灯节的县城热闹非常,只是他们一行,一个坐着轮椅,一个拄着拐杖,身边带着侍卫和丫鬟,非常惹人侧目。
沈杨这时忽然想起,原著中彬王并不喜欢人多的地方,讨厌他人看向自己异样的目光。
难道自己好心办错事了?沈杨偷偷往旁边看了一眼。
明亮的光彩下,彬王神色平静,纤长的眼睫微微下垂,在眼下形成一道淡色的剪影。
看上去并没有反常,沈杨略微放松了点。
前面有一处猜灯谜的地方,沈杨过去看了眼,每个灯笼上的灯谜,只要猜中,店家就会送一样小礼品。
沈杨来了兴致,选来选去,好猜的灯谜都已经被人挑走,留下的都是比较困难,沈杨不是很懂这些,绞尽脑汁,终于猜中其中一个灯谜。
彬王饶有兴致的看着沈杨时而皱眉、时而沮丧、时而沉思,最后眉开眼笑,一颦一笑都极具活力。
23/87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