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古代当先生(穿越重生)——北沐南

时间:2021-12-05 22:00:48  作者:北沐南
  不得不说在场中所有人都跟程回是一样的想法,这种事是真的麻烦,有这个必要嘛?
  卫苏眼睛扫了一圈,见众人脸上的不以为然,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他冷笑一声,“你们怕麻烦,所以想要遵循旧制。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旧的东西已经不符合现状,如果不改变,那么将会束手束脚,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发展。”
  有人反驳道:“相国大人莫要危言耸听,这种小事一直以来不都这样?也没听说有什么大问题。至于相国大人所说的影响,老臣以为根本就沾不上边。”
  众人点头附和,“正是,相国大人有空想这种小事,不如想想将秦国的军队发展起来,这才是首要之重。”
  与其弄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想想实际一点的。
  王子盱愁眉苦脸,这叫什么事儿?
  被人质疑,卫苏也不急,摇摇头,“目光短浅之辈,不能只看眼前啊。”
  这话一出,一众人都横眉怒目以对,以前就听说卫苏这人狂悖桀骜,如今看来果然如此。看看,看看,他说得这叫什么话?岂不是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骂进去了?
  程回脸色有些难看,不过好歹他的涵养很不错。沉住气问道:“相国大人,不知有何高见,不如说出来我们一起听听?”
  卫苏依旧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对于程回话中的讽刺之意不以为然。开口说道:“大家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我认为这却是关系这民生大事。大家想想看,几百年前,秦国初立,什么都没有发展起来,当然跟现在不能比。”
  虽然是这样,可卫苏依然没有说到点子上,众人心想。
  却听卫苏继续说道:“秦国一步步发展起来,以前的很多陈规就不适用于现在了。以前的秦国商贾来的有多少,而现在呢?你们有没有调查过数据?”
  “这……”程回皱眉想了想,的确,自从秦王湛继位以来,秦国王都的商贾也多了不少。
  像茶叶,纸墨笔砚这些新兴事物也慢慢兴起,贵族中人无不争先恐后购买。其他诸侯国的物产在秦国也慢慢多起来,现在已经能随处可见了。
  而秦国特有的茶叶,毛制品,以及羊皮,这些也由商贾货卖到其他的诸侯国。以前没有注意到,如今卫苏提及这一桩,他们才惊觉事实正如卫苏所言。
  其实这一切都与卫苏脱不开关系,在秦湛继位之初,他就吩咐了谢,陶两家,前往秦国将各地的商贾带到秦国。就为了能刺激秦国的经济,否则一潭死水的秦国能有什么发展空间?
  好在谢家陶家几乎就是天下商家的风向标,谢家陶家一有动作,这些商贾就跟着一拥而上。当然了,他们也不吃亏,蜀地的茶叶虽然几乎被谢家垄断了,可是好歹谢家也是懂规矩的,随随便便手松一松,就够他们捡大便宜了。
  况且秦国边地的毛皮这些东西在其他地方还是很受欢迎的。最近两年,陶家在边地又弄出一种叫羊毛毯的东西。这可是好东西,触感绵软,又能保暖,将它贩卖出去也很受达官贵人的青睐。
  正是因为尝到了甜头,一传十十传百,所以来秦国的商贾也越来越多。
  卫苏继续说道:“你们可能并不知道清楚的数据,而我这里却让人统计准备了一份,诸位可以看看。”
  卫苏取出一张纸来,双手递给了上首的王子盱。
  王子盱心中虽然疑惑,面上却不显,接过打开看了起来。众人都在盯着王子盱,就见他一开始淡然无波的表情发生了变化,越来越讶异起来。
  众人心中莫名,却也想看看卫苏拿出来的这份什么数据到底有何惊奇之处。
  等王子盱看完,便让人送下来传阅。程回接过,一目十行,到后来却不得不反复琢磨,最后眉头拧得死紧。
  好在这份数据并不算多,而且都是总结归纳好了的。众人看起来也不费劲,很快就在众人手中过了一遍。
  卫苏等最后一人看完,这才笑眯眯的道:“相信大家看完也都明白了吧?这份数据正是这两年商贾买卖与往年的对比。上面有运送来秦的货物以及运送出去的货品价值和数量,可以看的出来,货物的交易量比之先王在时增长了几百倍。这还只是刚刚开始,你们想一想,照这个态势下去,来来往往的货物更是多不胜数。”
  众人窃窃私语,王子盱惊讶点头道:“确实,以前没也太注意到,是真没想到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卫苏还没说完,他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继续听他说。“所以,我才会说以前的陈规不适合现在的情况,应该做出适当的改变了。”
  程回这下子口气也软下来了,“相国大人说得也是,只是不知道如何改变。”
  卫苏负手走了几步,似乎在思索,“其实刚刚我给大家念的建议是很好的,我们不再实行不管货物多少贵贱都是缴一样的税。但凡是来秦的货物,我们可以估算出它的价值,按照货物市场价值的两到三成收取税费,我姑且便叫他商业税吧。”
  “嘶!”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照卫苏这样的说法。像茶叶这些金贵的货物,按照它的价值收取税费,那该缴纳多少啊!
  王鸣想到这里,已经激动起来了,连胡子都止不住连连上翘。他掌管着税收这一块,所以他是最有发言权的,“相国大人所言当真?若是按照货物本身的价值,税收两三成那也是很可观的。能为国库增收不少啊,这次大王出兵抵御戎夷,人吃马嚼,哪一样不需要用钱?如此正好,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他急不可耐,就差拖着卫苏的手马上就去将此事办成了。
  程回神在在的咳嗽了一声,提醒这还是在朝堂之上,不可鲁莽行事,才让王鸣克制住了冲动。
  程回瞪了自己的老友一眼,这才拱手对卫苏道:“卫相国之言很有道理,不过,我们突然将商贾的税收调到这么高,他们能答应吗?其他的诸侯国也不见有此法收税的,商贾都是重利之人,万一惹恼了他们,他们不再来秦国,到时候又该如何啊?”
  这些人来了秦国,好歹也能收上一些进城的货物税。可若是他们不再来了,那不是连现在的这点税费都无法保证了?
  卫苏伸出一根指头摇了摇,笑道:“程大人也说了,商人重利。只要我们秦国的货物他们能赚取到足够的利益,我不相信他们能舍弃。我算了他们的成本以及得利,就算缴纳了商业税,所赚的也不少。”
  听到卫苏这么说,众位大臣明显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未来可期啊。
  王子盱已经拍板决定下来,“此事大家都商议个章程出来罢,本王子也好向大王禀奏。”
 
 
第153章 
  众人纷纷应和, 此事看着虽小,确实需要好好商议一番。到底要如何实施才能真正让秦国获益,又能让那些商贾不会觉得过分,仍然愿意前来秦国行商。
  卫苏丝毫不担心这些商贾不来, 有谢, 陶两家在中间周旋, 还有肉眼可见的利益驱使, 不来秦国那可是他们的损失。
  从刚刚的数据中,众位大臣心中都已经明白,这些商人能带给秦国不少的利益税收。以前他们的确有士农工商这样的阶级认定,商贾作为最低贱的一门,他们从来都是看不上眼的。
  可是现在他们看到了数据变化, 也知道这些商贾趋利避害。然而正是这样, 可以让秦国真正利用他们这一点,为秦国的发展谋取些利益。
  这些人既然能做到高官的位置, 自然是有一定的聪明才智的。卫苏见他们已经想到了更深层次, 便也不再多言。遂又翻找了另外一个文本出来,照样是百姓提出来自己的身边事,觉得如此这般不好, 应该如何如何才更好。
  有了前车之鉴,众位大臣也不敢再小看这些意见。也都纷纷就问题开始讨论起来, 大家各抒己见,一时间殿内唇枪舌战,口沫横飞。
  卫苏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索性彻底放手, 随他们去争论。有争议才有进步啊, 嗯!看样子效果还是不错的嘛, 看来他的引导还是挺有用的。
  这些奏报正是兰芜县令齐逞送上来的。当初卫苏下去走访调查之时,去到兰芜县,就觉得兰芜县令齐逞这亲民的法子挺好的。
  百姓不是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吗?不是不识字无法将自己意见传达上来吗?那好,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他吩咐齐逞,多派遣小吏下去走走,到百姓身边去,多听听百姓的声音。让他们将百姓的话都记录下来,整理出有用的信息,再行上报。
  这也是王子盱问起的时候,卫苏丝毫不慌。一切安排下去,所需要的也只是时间长短罢了。
  这下子朝中大臣有得忙了,之前还想着看卫苏笑话的人也不敢作声,谁知道卫苏怎么就突然将事情给办成了呢?
  这些事情交给大臣们商议,卫苏也好躲清闲。找些事情给他们做最好,不然一个个闲得慌,成日里为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闹得不可开交。
  他从小事着手,利用这些小的事情动摇了旧制,一点点改变人们的观念。等到真正进行大动作之时,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接受能力也会变得更强。那个时候一切改变也就顺其自然,卫苏就不必多费口舌过多解释了。这也是卫苏让朝臣接受百姓意见的重要点原因之一。
  朝中之事大大小小只要理顺了也就好办,不过卫苏这些日子却有些心神不宁。朝中并无大事发生,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他也说不太清楚。只能归结于这些日子或许有些疲累的关系。
  这日晚间,卫苏整理好一天的政务,正打算休息之时。一个仆从匆匆忙忙的过来禀报,说是宫中来人,请卫苏立刻进宫。
  卫苏微微一愣,天色这么晚了,眼看着宫门早就已经关闭。这样的事,秦湛在时倒是时常有发生,说是有要事相商,请他进宫议事,但是往往也并没有真正的要事。
  往往谈完秦湛总会以天晚,别再两头折腾这样的借口留他下来。但是秦湛去边地之后,由王子盱监理国事就不再有这样深夜请他入宫之事。
  一般白日里都已经将朝政处理完了,哪里还用宫门禁闭之时再行入宫的?
  可今日,卫苏心中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可说了是什么事吗?”
  卫苏问完,看仆人茫然的摇摇头,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这种事岂是他们这样的下人能知道的?仔细回想了近日朝中的情况,卫苏心下已经有了猜测。既然朝中一切正常,那么除了边地之事,不做他想。
  边地出事了?想到这里,他急急起身,取过一旁的大氅披在身上,“知道了,去备车马,即刻进宫。”
  仆从应声而去,卫苏也跟着走出书房,还没走两步,就见到荀祁陪着卫蓁急急而来。卫苏心中一个咯噔,停住脚步,“这么晚了,你们怎么过来了?”
  卫蓁本就是相国府的主子,她来,家中仆人都认得,自然不像其他人还需要通报。今日晚间她接到了七叶送来的信,事态紧急,他急急就赶过来了。
  “七叶来信了,说是边地戎夷大规模入侵,秦王率军抵抗。然而,边地驻军却发生动乱,秦王受伤……”
  卫蓁话还没说完,卫苏脸色一沉,接过卫蓁递过来的信,一目十行,快速的看了一遍。
  卫蓁继续说道:“七叶说之前的青霉药物已经快要用完了,这次秦王受伤颇为凶险,最好还是让我走一趟。”
  卫苏已经看过信,原来边地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看来王子盱深夜让他进宫,就是因为此事了?
  七叶是不可能说得清楚具体情况的,他最好还是进宫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完全了解清楚了再行决定。
  “我这便进宫一趟,你们先在这里等我的消息,一切都等我回来再行决定。”卫苏一边说一边往外走。
  很快卫苏就见到了王子盱,他正在殿中焦灼的走来走去,头发散乱,衣冠也不整。很明显他是睡下之后,得知消息,这就立马派人找来卫苏。
  卫苏正待行礼,王子盱已经快一步将他拉住,“卫相国,不好了,出事了。”
  虽然卫苏已经有了心里准备,此时也难以镇定下来,“什么事?”
  就在一个时辰前,王子盱接到了边地来的急报。边地驻军反叛,勾结戎夷,秦王意外中伏受伤,情况只怕不太好。
  将事情都说了一遍,王子盱心急道:“相国,现在如何办?如今也不知道边地情况如何了。大王受伤,此事如果传出去,只怕会造成朝野动荡。”
  卫苏很沉着,“此事惊动了哪些人?还有谁知道?”
  王子盱摇摇头,王兄离开之时就已经嘱咐过他,但凡有什么难以决断之事,都要与卫相国商议。这也是他接到急报之后,并没有宣扬出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卫苏,问卫苏该如何办?
  “我接到急报就让人去请相国进宫,其他人应该并不知道。”王子盱如实道。现在卫苏来了,他心中镇定了不少。
  卫苏点点头,看完了急报,这急报说得比较简单,跟王子盱所言差不离。
  他陷入了沉思,他是知道秦湛去边地的目的主要就是整顿驻军。
  如今看来驻军之祸远比他们预估的要严重得多。他们本来打算是能春风化雨悄悄解决,怎么反而将事情闹大?让驻军叛乱勾结外敌了?
  当初他们商议整顿驻军的人选正是钟离晖,才有了激将法,最后目的还是将钟离晖带去边地。钟离晖这样的将帅之才,整顿军务之事应该是驾轻就熟了的。有他在,怎么可能将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难道秦湛没有按计划将事情交给钟离晖处置?或者是钟离晖弄巧成拙?
  卫苏思索着边地的局势,缓缓踱步,可惜自己没能在边地,及时了情况。他对于现在边地的情况一无所知,自然就谈不上什么办法。
  看样子,他还是得亲自去一趟边地,且不说他担心秦湛的伤势。如果边地的情况恶化下去,那么整个秦国也都会受到威胁,到时候事情只怕更加难以解决。只是……
  王子盱目不转睛的盯着卫苏,只盼着他能有什么好主意。卫苏却突然抬眼看向他,“大王如今受伤,生死不明,如果……如果他有什么不测,王子盱你可愿为王?”
  “什么?”这话让王子盱一个激灵,“不,不可能的。王兄吉人自有天相,他不会有事的。”
  想到卫苏说得这个结果,他心有戚戚。秦湛待他不薄,他岂能刻薄忘恩?虽然不知道卫相国为何会这么说,他却仍然有自己的底线。
  “相国此话莫要提起,盱的能力不足以为王,这点我自知。王兄拯救我出了泥潭,甚至信任我,将秦国交与我,让我替王兄监国。可王兄越是信任于我,盱越是不敢自专。每日里兢兢业业,就怕行差踏错一步,于朝政有误。”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王兄只是受伤,应该不至于有性命之危,相国还请想办法将王兄迎回王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