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古代当先生(穿越重生)——北沐南

时间:2021-12-05 22:00:48  作者:北沐南
  朝堂上的画风走向突变,从割舍两座城池,变成了铜矿的补偿条件争论。众大臣已经是有心无力,时局已定,他们再怎么反对也没有任何的作用了。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荀祁也完成了他这次的任务,可以回去交差了。
  秦国会给越国一些补偿,而越国将绥城邺城归还给秦国。由越国君签署了盟约,再由荀祁将盟约带回秦国,签上秦王的大名,这件事就算是圆满解决了。
  如今朝堂中胡卓与徐满联合在一起,底下的臣子更加没有话语权了,这件事决定了,还真没有谁能反对。
  荀祁心满意足,手上还带了徐满胡卓等人送的礼物,让他在中间多多跟秦王美言转圜。两国素来如同兄弟一般,不应该龃龉不合,荀祁自然是不无应承。
  蜀地中,仿佛突然间就忙碌起来,不仅仅是耕种忙,新建的作坊中也日夜不停,作坊中的人被分成了三批,早中晚一刻也不停歇。
  吴王氏手中不停,她现在在作坊中已经能很熟练的做工了,将自己做好的箭羽按照数量捆成一堆。等会儿自然会有人过来检验,等检验合格就能给她记下数量来,月底就能统记薪饷了。
  而这批箭羽又会有人送给下一个工坊,那里自然有另外一批人接手完成制作。
  想到薪饷,吴王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来。当她第一次从管事那里接过银钱时,手都不自觉的发抖,她还是第一次得到这么多银钱,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在四婶提醒她,让她放好,回去后好好给男人看看。用不了多久,她们做工的银钱都能抵过地里一年的收成。有了银钱还有什么买不到的?就算田地宅子,只要有银钱,都能买到。
  回去的路上,想了很久,她还是在镇上买了一些肉,米粮,点心回去,还特意给当家的打了一壶老酒。以后她在作坊中,每个月都能有银钱,这些她平时想都不敢想都东西。今儿个就破费一回又有什么,大不了她再努努力,下个月她手脚再快些,再多做些活计就行了。
  吴四婶明显跟她想到一块儿去了,两人也不扭捏,家里还有孩子呢,大人省些倒也没什么,可不能亏待了孩子。
  吴兴知道媳妇儿今日回来,早早就在村头的路口等着了。顶着村人有些异样的目光,他总算等到了媳妇儿她们的身影。
  回到家中,吴王氏拿出包好的点心,递给了围着她打转的两个孩子,可把他们给高兴坏了。
  吴兴看她背篓中的米粮,肉,心中惊疑不定。直到吴王氏将布包着的银钱放到吴兴面前,“看到了吧,这就是我这个月在作坊中赚到的,买了米粮这些东西,剩下的全在这里了。”
  吴兴咋舌,几乎不敢置信,“一个月,真就能赚这么多?”
  吴王氏瞪他一眼,“不然呢,我这些东西哪里来的?而且作坊中活计轻松,这还是第一个月,还不算太熟练。等熟练了,每个月完成任务,还能有奖励,我下个月一定就能领到。”
  看当家的还没反应过来,吴王氏抿唇一笑,收拾着下厨房去了,今晚他们可以炖些肉下酒。
  晚饭时候,吴四叔与吴四婶带着孩子们也过来了。他们手上还抱着陶罐,正是他家煮的饘粥,这是要大家聚一起高兴高兴了。
  吴四叔笑眯眯的,他这心里总算是安定下来了,现在他也不由庆幸。当初还是吴兴说让她们去试试,要真不行,到时候再回来就是了。
  现在让她们回来是不可能的了,就连他自己都心动不已。“我想着等我家大郎再等一年,到了作坊的招工标准,让他也去做工去。”
  吴兴不由调侃道:“你家大郎不是得留下来帮你种地嘛?你舍得放出去做工?”
  吴四叔喝了一口酒,“种什么地,这点地我一个人家能搞定。到时候他们娘儿俩赚的可比我种地的多,我还想着等地里不忙的时候,也去作坊试试去。我跟你四婶已经商量好了,等存了钱,就买地,到时候再起个大院子。眼看着孩子也渐渐大了,现在安定下来了,也要开始操心他们的亲事。我们这样的外地人,现在不拼点家底出来,以后还怎么说亲?”
  吴四叔笑呵呵的,规划起未来的好日子,只要想想都心满意足起来。
 
 
第174章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这点道理他们这样的粗人还是懂得的,这样下去,只要没什么意外, 他们会过的越来越好的。
  吴兴点点头,四叔说得有理。他的孩子虽然还小,可也不得不早些考虑, “现在日子有了盼头。当初逃荒之时,谁又能想到会有今日呢?”
  “哈哈, 那可不是?只是不知道,当初的那些亲戚现在怎样了。”
  提起这个,两人沉默下来,当初那些娄国的远房亲戚们, 很多都没有跟他们一起离开。如今早就音讯全无了, 也不知道这几年会经历些什么。
  还是吴兴打破了沉默, 与四叔碰了一杯,“我们来秦国的消息他们也是知道的, 到时候,他们说不定会寻过来。也有可能他们现在那里还平平安安的呢。”
  “而且我也听说了, 秦国现在还在四处鼓动他国的人来秦呢。实在过不下去, 人难道还能等死吗?”
  吴四叔点点头,只希望他们也能好好活下去吧。
  等到荀祁将越国的消息带回来之时,秦国的大军就开始动了。由钟离晖率领五万大军直接从邺城出发, 水路直逼邹国桓城。
  天色蒙蒙亮,守城的士卒跟往日一般, 打开了城门,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已经有百姓排成长龙等候着入城了。可是今日偏偏有些奇怪, 怎么城外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
  晨雾弥漫, 几个士卒正奇怪是怎么回事。突然有人指着天边泛白处,结结巴巴的道:“你们看,那……那是什么?”
  众人寻声看去,就见地平线上黑压压的人马,正朝着他们这里过来。他们的速度很快,只瞬息间,就前进了很长一段距离。
  “军队!”有人认出来了,惊骇道:“这是哪里来的军队?”
  “莫不是我们大邹的军队?不然我们这里又怎么可能会有他国的军队突然出现?”
  “可是我们邹国的大军这会儿都在西边攻打秦国呢?没听说有其他军队啊?”
  “这……”众人的猜测都不合理,有人醒悟过来,“快去禀报守城将军,他一定知道。”
  然而已经晚了,当他们看清大军的旗帜上明明白白绣着的秦字,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还在想着为何来的会是秦军之时,刀锋已经从他们头上落下。他们至死也不会明白,桓城离着秦国还有十万八千里呢,秦军是怎么来的?
  秦军是怎么来的?没有人知道。当邹国王宫的国君接到这个消息时,依旧不可置信,“怎么可能会有秦军攻来?荒唐!简直就是荒唐,竟然连来侵犯的军队都弄不清楚!真是岂有此理!”
  战报上说得是秦军攻打桓城,可是秦军怎么可能会到桓城的?西边的战争还没完,秦军在边境疲于奔命。怎么可能会有多余的军队,突然进攻桓城?
  “大王息怒,如今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快调兵遣将,将这支军队剿灭才是啊。”这个消息让邹国的朝中大臣无不忧心。
  “大王,这支军队一日之中就攻下来三座城池,再不调兵,只怕就快打到王都来了。”
  邹国君也知道这个道理,必须要阻止歼灭这支军队才是。“调兵调兵,寡人当然知道调兵。可是兵马目前都在西边的对战上,此时将兵将调走,秦国那边万一追击,我们又该如何?”
  “大王,根本就不必在意秦国,他们早就被咱们压着打怕了。咱们撤军,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追击?”有人自信满满的说道。
  所有人都不相信南边桓城出现的军队会是秦国的。历来秦国在邹国面前都只有挨打求和的份,焉敢前来找死?所以大部分人都倾向于这支来历不明的军队定然是邶国或者雍国的。只有这两个诸侯国,才有能力攻打邹国。
  只是,他们邹国并不曾惹到他们,为何突然之间兴兵攻打?不过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支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不调兵堵截歼灭,只怕就会真打到王都来了。
  邹国君闻言皱眉,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安。南边的兵马来的莫名其妙,西边的秦国又久攻不下,他怎么感觉这是一个局?不知道谁,正编织了一张大网罩在他的头顶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
  “大王应该尽早决断,不然拖的时间久了,只怕就为时晚矣。”众位大臣都苦口婆心劝道。
  邹国君自然明白这一点,此时不是优柔寡断的时候,为了保证王都的安全,也只能调兵前去阻挡来犯之敌了。
  邹国大将军李渑接到大王调令之时,还感觉莫名其妙,竟然要他带兵前去南边迎敌。南边哪里来的敌人?还有他带兵走了,这里又该怎么办?眼看着秦国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他们很快就能得胜了。他这一走,岂不是功亏一篑?
  第一次他没理会,认为只不过是朝中的权力倾轧,定然是有与他敌对的文臣给他使绊子,不让他立功。他冷哼一声,一群尸位素餐之辈,除了使些下作手段,还会什么?
  将此事放下,看来他要加紧攻势了。不然被这群人绊住手脚,自己功名倒是无所谓,连累到邹国的利益就实属无妄了。
  其实他心中还有疑惑,国君并不是糊涂之人,怎么也会由得小人之意?这是王令,除了大王,谁都不可能下令的。莫不是王都有什么变故不成?
  将此事放在脑后,正准备权利攻伐,没想到第二紧接着第三道调令下来了。第一次,第二次他可以不理会,然而却抵不住接二连三的调令。
  在接到第三次调令之时,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再抗令不遵,只怕就要掉脑袋了。
  衡量再三,李大将军不得不接受调令。虽然不知道南边的情况,可是此次他必须要带军前往。
  至于这里的情状,李大将军只能喟叹着可惜了。只是他却不知道,他这一决定,即将面临的是怎样的境地。
  听到大将军发下的撤军往南的消息时,众位将军都急惶惶的赶过来了。
  “大将军,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突然要撤军?”
  “是啊!大将军,秦国的函关马上就要攻下来了,此时撤军,意欲何为?”
  “大将军,不能撤啊,此时撤军,秦国怎么办?胜利就在眼前,不能功亏一篑啊!”
  ……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眼看着军功就在眼前,他们怎么可能舍弃?
  面对着手下将领们的请求,李渑也无可奈何。只能将大王的调令说了。
  众人面面相觑,什么?南边竟然有敌人入侵?这?这怎么可能?该不会是南边的灾祸引起的流民集结,被错认成了军队吧?这群朝中的文臣,有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失了颜色。难道这样的人还真能攻进王都吗?呵呵!简直就是笑话。
  “本将军得到的消息,这支军队人数不少。武器军备都锋锐,一天之内就攻下包括桓城在内的三座城池,所过之处皆无敌手。如今他们正朝着王都逼近,我们再不带军南下阻截,只怕王都迟早都会被攻下来。”李渑冷着脸说道。
  一开始他也以为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没想到朝廷送来的战报居然如此这般,难怪大王会连下三道王令来了。只怕朝中那些臣子已经吓得瑟瑟发抖了吧。
  哼!他李渑倒要看看来者何人,他甚至有些期待,此去遇到的对手会是谁?
  众位将军听了李渑的话,已经不敢再多言,只能各自下去准备撤军事宜。哪怕心中再不甘心,又能如何?君王始终是第一位的,王令也是必须要遵从的。
  身着一身明亮盔甲也对秦湛此时正在秦军函关之后的行营之中。他来到这里已经有半月有余了,看着手下的地图,他微微皱眉沉思,如今也应该到时候了。邹国君除了调兵前往南边别无他法,所以他吩咐了下面的人紧盯着敌人的动静,怎么还没有消息吗?
  就在这时,有人进来禀报,“邹国大军开始拔营,正在为撤军做准备。”
  终于来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放下心来。
  “大王,如今邹国必然是赶着去南边堵截钟离大将军他们。我愿为先锋,此去拖延邹国后军。”田勐第一个站出来,向秦湛请命。
  被这小子领先了一步,另外几个将军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也都站出来,请命出战。
  战,那是必然要战的。秦湛也早做了计划,他们要拖住邹国大军,一点一点蚕食之。
  “也好!田勐你带一军追击,尽量咬住敌军,记住不要硬碰硬,主要打消耗。”秦湛吩咐道。
  “是!属下领命。”田勐也是跟秦长一样,是从最初那一批奴隶军成长起来的。因为能力出众,已经被任命为将军,可以独领一军了。
  “赵驯,你带领一军,从左翼跟进,伺机而动。”
  “戚进,你带一军,从右翼包抄,务必要将敌军后军拖住。如果敌人自断后军,尽可歼灭之。”
  “臣等领命!”几人连忙拱手行礼。
  这群人,之前被邹国欺负惨了,却又碍于王令,只许守不许出击。一个个像缩头乌龟一般,不得出头,现在总算有了机会,可以一雪前耻了。
  剩下的人眼巴巴的看着秦湛,他们早就心痒难耐,摩拳擦掌了。
  秦湛锐利的眼神扫过他们,“剩下的将军随同寡人,一路往东,攻城略地直袭邹国王都。此战必胜!”
  “此战必胜!此战必胜!”众人齐声呼喝道。直让人热血沸腾。
 
 
第175章 
  李渑很头疼, 他没想到他们大军撤离之际,秦国这些人像是疯了一样,竟然出关追击出来。
  这是有多大的胆子, 一直以来龟缩不出的几路秦军竟然紧紧将他们后军咬住了。
  待他发令准备调头回去迎战之时,秦军又开始后退,不与他们正面迎战,让他们大军扑了个空。
  就这样拉扯着连续几次,他们的大军也不得寸进。这样也不是办法,如今南方告急,自己被拖延在此。只怕是秦军故意为之, 目的就是想要拖延时间,不让他们驰援。
  现在他有理由相信, 南边的那一支军队就是秦军了。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可是必定两方是合计好了的。
  秦国到底怎么了?新的秦王这几年不显山不露水的, 也没听说他厉兵秣马大肆增兵,这次秦国明显不是小打小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