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然这样明日天明起身,为父教你练武。但你记住,这不表示你可以荒废学问。咱们李家的老祖宗那可都是文武兼备,你既然要学,那就要往更好了的学!”
这时候陆青从月亮门拐了过来,看到这爷儿俩在这里豪情壮志的。“我做好了点心,想让念恩过去尝尝。你怎么也回来了?那就一起吧。别在这儿慷慨激昂了。练武也得吃饱喝足再说。”
廉山微微一笑:“你别也打岔。明日早起你跟念恩一起学。先从扎马步开始!”
陆青:“????”我招谁惹谁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作者有话要说:
青青:伐开心!
山哥:现在我是师父了呢~~
第105章
在廉山的要求下,陆青也的确开始了习武的生活。不过他的心是好的,可李秋的身子骨儿真的不是说扛住就能扛住的。比起李念恩,陆青觉得自己实在是差太远了,就拿扎马步来说。他可以做得更标准,但坚持的时间连孩子的三分之一都没有。这一度让他觉得非常郁闷。
廉山其实也猜到了会这样。于是无人的时候个那他说:“你现在要学的是动作要领。而且李秋的身子骨儿的确需要锻炼锻炼。以目前的运动量正好合适。我也没指望你跟念恩一样刻苦。”
“那不是给孩子一个错误示范么。”陆青觉得这很不好。
廉山看着他,停顿了片刻才说:“你想多了。他不会觉得你是在给他示范的。”
“……”不带这么说话的!!!容易没朋友!!!
在福平的日子过得极快。除了之前陆青遇到的那个大无语事件之外,一切都平静且透着一股子岁月静好的美妙感。就是最近跟李老大的书信里,李淳提到的要过继三儿子晏儿给李秋。对于这件事陆青的感觉不是太好。
“过继念恩是因为念恩的父母双亡,不用有让孩子与父母分割的残忍。可李秋过继晏儿,那不是动了大哥大嫂的心头肉。”以陆青的思维模式,他当然是觉得这样不可行。
但廉山却说:“这是李淳夫妻逐渐在妥协的意思。只要李秋名下有了子嗣,他不想成婚也就不成了。而且李淳肯定心里也憋着气。李侠的儿子都十一了,他的亲弟弟还没有孩子呢。所以他也才有这个想法。而且李秋估计也没有多少年寿命,这个孩子又不用养在身边,就当是给李淳夫妻一个念想。也给李侠将来一个期待吧。毕竟等到咱们离开,李淳和李侠要面对的就是失去至亲和挚爱的痛苦。”
这下陆青就没有什么可反对的了。毕竟他也不是李秋,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判断这件事的可行性。于是他就回信,意思当然是多谢哥嫂的好意,但他没养育过孩子,怕自己没办法照顾好晏儿,还是要让晏儿在哥嫂身边生活为好。当然这也正是李淳夫妻的想法。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于是李淳也没跟其他人商量,身为家族当家人的他,自己就把族谱上的名字位置给改了。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提醒两个弟弟,平素里在福平清净,过年的时候是一定要回来过的。毕竟团圆可是要紧事。
李淳说起回去过年,廉山和陆青也已经准备启程回中京了。到福平这半年多的时间,廉山已经把那几个铺子的所有管理权都拿了回来。不但如此,今年还没到过年呢,那几个庄子就一车车的往他们这边送东西。摆明了是担心像那几个铺子一样被从上开到下。毕竟在李家庄子里工作的那几个管事可都是有油水的,他们可不想没了这个活计。
因此他们俩带着孩子回去,这些东西也都是要一并带走的。加上廉山和陆青在街面上置办的那些东西,光是车就准备了二十辆。比起来时的四辆车,这回去的队伍可是够长的。
这二十辆马车其实最值钱的都不是车上的那些东西。车上除了福平特产之外,还有很多老宅里的古籍和一些廉山觉得很有收藏价值的物件。搁在市面上不一定值什么,可他相信对李家的子孙来说一定有用。最值钱的,就要数这二十辆车配备的马匹了。
一辆马车两匹马拉着,这就是四十匹膘肥体壮的骏马。这也是最近廉山发现的一门商机。
本朝重武,而且边关四国都不太安稳。这些可用做战马的马匹价格都相当昂贵,这四十匹的价格可想而知。而有了这批马,廉山认为自行繁育培育战马是没问题的。就算现在李家没有合适的养马场所,但地可以买,以李家的财力买下大片马场还是轻而易举的。
陆青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这么多马匹。而让这么昂贵的战马来当拉车的马匹用,他觉得有点儿心疼。“合适吗?”
“也没有多久的路程。再说又不让他们每天过度劳累。如果不是拉车回去,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更大注意,在马场没有置办下来之前,这个事情还是要谨慎一些的。”
“还有人拦着这个?”
“那倒不是。而是这些马是我争下来的。花了大价钱。你想被我抢先了的人能舒服吗?而能一次性购买这么多好马的人,家里肯定也是有钱有势,他们不见得比李家差。所以我们还是要谨慎一点位上。”
“可你就是把这些马给炖了,这群人也早就知道你抢了他们想买的马了啊。”那你怎么用这些马有什么关系吗?
廉山笑道:“但这样一来,他们会觉得我什么都不懂。还会想从我这里把马匹买走。毕竟对他们来说我这是暴殄天物。而咱们开马场也不一定需要这么多马。只要能留下一半就足够壮大咱们自己的马群了。而且这些从西域过来的马匹不一定完全适应咱们这边的生活,还是要跟当地种群融合才行。所以我也是为了让他们动高价买走的心思。”
“emmmm……所以你的意思是你要高价卖掉一部分?”
“对。这样说不定买马场的银子也就够了。”
好吧。陆青依旧跟不上廉山的想法。但他认为自己理解不理解都无所谓,只要廉山觉得行那就没问题。于是车队就这么招摇过市,果然就想廉山预料的那样,他们刚回到侯府,就有人递了拜帖。说是要拜见李二爷。
李淳看到拜帖皱了眉头。“这个人在中京也有些名号。他的嫡亲舅父是圣上面前很得脸面。虽然只是一个从四品的官职,但在翰林院行走,你该知道这人最好不要招惹。”
廉山笑呵呵地说:“大哥,看您说的。他来递拜帖,是他有事要求我。我答应就答应,不答应也不会翻脸。没事儿。说不定这还是一位送财童子呢。”
李淳知道二弟回福平这半年多的时间做了很多事,也的确看到了更多的收益。因此在做生意这方面他的确没什么可置喙的。“你心里有数就好。如果是奔着马匹来的,是可以好好商量的。”
此人自然是奔着马匹来的。好在说话也客客气气,双方都没有要得罪对方的意思,于是交涉了三次,最终定下了二十匹马的交易。而廉山也才几次接触里发现这个人对马匹的确非常熟悉。他也有一个南边最大的马场。于是他干脆就跟这个叫韩金光的人商量,一人一半马匹和投资,在西江府域内建一座专门培育战马的马场。
合作归合作,马匹交易归马匹交易。这件事双方签订了文书,还有衙门的人做见证。这是在这个时代最有法律效力的保障了。倒是给了双方一个宽心丸。
二十匹马五万两白银,这个价格比廉山最初预计的要少,但也已经是陆青没有想过的高价了。“那平均一匹马两千五百两银子,我记听下人们说,普通的马匹一匹也就几十两,好马也不过几百两。差别这么大吗?”
“那当然不一样。这是用做种马的。何况还是没有过的品种。再说。我买的时候就两千了。才多五百两,已经比我预计的要低上很多了。不过接下来还有合作,亏一些也就亏一些了。”
陆青看着廉山,第一次觉得这个人如此的不要脸。“你是打算让大哥参一股对吧?”
廉山点头:“不光是他,还有李秋。算是三兄弟一人一份。哦对了,李秋名下的戏园子和戏班子一直都是周班主在打理,你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打算?是转手还是干脆就都交给周班主得了?”
陆青并没有多做考虑:“我暂时不想去处置李秋的东西。万一他还能出现呢?而且戏园子和戏班子都是他一手操持起来的。也算是他的另外一条命,他是不能唱了,可班子里那些人还是要靠着这个营生过活的。就是我也不会写戏文,这个我是真帮不上了。”
“其实买戏文也是一样的。之前戏班也不是没买过。不过我建议最好养几个读书人,专门写戏文。之前福庆园之所以红火,就是因为戏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李秋不在了,那想要保持下去,现在李秋的戏可以唱。可过了三五年还没有新戏就肯定不行了。”
“我也不懂这些,但这个道理我明白。这事儿我会让周班主留意。他应当是有些门路的。”
三天之后,周班主就带来了四个剧本。因为这些戏本来也是给普通百姓看的,用词没那么高雅刁钻,比大白话略微复杂那么一点点,陆青看着倒是没有障碍。读完之后有两个故事让他很喜欢。有一个写的是借尸还魂,替原本这个满身罪孽的恶人做善事,最终也得了好报。另外一个就是挺俗套的才子佳人,但最起码这个故事没有背着长辈去人家小姐秀楼苟且这类反智的行为,而且用词比较幽默。小姐的父母也不是那种势利小人,最终大团圆结局看着还是蛮舒服的。
于是他就问:“周班主,这两位先生可都是愿意常驻咱们福庆班的吗?你让他们拿戏文之前,可有跟他们说与咱们福庆班最少也要签下十年契书?”
周班主回:“这些老奴都已经跟他们说过了。而且这四个戏文,不管咱们用不用,银子都已经支付过,就都是咱们福庆班的东西了。您若是喜欢这两篇,那我就去把这位小先生个请来。您跟他面谈,您看可否?”
陆青点头:“这样自然是最好的。这两篇都是一个人写的吗?”
周班主点头:“对。都是一位名叫再回的书生写的。”
“再回?怎么会有人叫这么奇怪的名字。”
“写戏文嘛。总有人不愿意用真名。不过签合约自然是要用真实名姓,那之前老奴也没有追问。”
“那好,你约他什么时间方便,我们在福庆楼见一面。时间订好了你让人来告诉我一声。哦对了,到时候你提前知会福庆楼,要准备一桌酒宴,我要请一请这位姓名奇特的小先生。”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7-14 06:55:25~2021-07-15 07:26: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yu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该用户想不出酷炫昵称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6章
陆青把自己看好的戏文给廉山看,廉山挑了下眉梢。“旁的就罢了。这个借尸还魂的戏码还真挺让我意外。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信鬼神之说。借尸还魂算是邪事。你别看在咱们看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你要是真把这个搬上戏台,那可不一定都是感动。哪怕他写的是这个灵魂救赎了这个恶人的人生,但这依旧是雀占鸠巢的行为。”
陆青之前可没想到这一点,毕竟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思维方式也跟古代人不一样。“啊。那这个戏文不能用了。有点可惜。我还以为这种反转的感觉会好一些。”
廉山笑了:“用倒不是完全不能用。只是要修改一下桥段。把借尸还魂变成重生文的戏码就可以了。一个坏心肠的人死后悔改,然后重新改过自新做了一个好人。这也算是有警世意味了。要比这个更容易让人接受。”
陆青一拍大腿:“对啊!这个梗还可以这么用!那改日我见了这个写戏文的人,要跟他探讨一下这件事。”
廉山问:“用我陪着吗?”
“不用。见一个读书人,何况还有周班主在,我也会带着下人,就算他是个危险人物我也不会被伤害的。”
“那我就信你的。不过一旦有什么事你要记住千万不要自己动手。李秋的身子骨儿可比不了你。”
其实李秋的身体素质已经在陆青的锻炼下好了许多。陆青本来还想着,如果李秋身体强壮了一些,说不定就可以让灵魂出现。可是到现在为止,他来了马上就要一年了,他还是没有感觉到李秋的灵魂有一丁点儿出现的意思。这就让他很沮丧了。
大过年的,他也没有办法把时间用在沮丧上。因为今年大嫂主持筹办中京的年灯会,便拉着陆青去帮着忙活。这其实也是李淳的建议。他的意思是希望三弟多接触一些外人。不管是男是女,只要是他能动心的他都答应。毕竟他现在不是把以前的事给忘了么。
可结果当然是没有结果。陆青怎么可能对廉山之外的人有兴趣。于是每天都跟着大嫂做了什么,他都会跟廉山说。在李淳看来,那就是自己这个三弟永远把二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什么都跟他说,自己这个做大哥的真是太没有地位了。想想他就各种心塞。
林氏夫人哭笑不得:“知道的你是在担心弟弟。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是觉得自己被两个弟弟排挤了呢。你既然明知道他们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秋儿失忆之后依然那么依赖二弟,你就让他们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吧。左右晏儿已经过继给老三了,他也不是无后,二弟对他也是真的宠爱,外人怎么样那是外人的事,你这个做大哥的就别跟着让他们为难了。”
李淳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叹了口气:“我知道。就是心里还是堵得慌。你说好好的,怎么就非要变成这样呢。三兄弟永远是兄弟不就好了。”
“你看看旁人家,有多少兄友弟恭?有多少是争夺家产六亲不认?你们哥儿仨已经是难得的好了。”
陆青是在新年之前见到了那位书生再回。看到这个书生的脸陆青就是一愣。“居然是你!之前的事我还没说感谢呢。”
再回笑着摆手:“不不不,李三爷您客气了。当时我也只是实话实说,并当不起您的谢字。”
周班主一头雾水:“东家,您跟再先生认识?”
陆青说:“之前在福平我被人赖上,是这位小先生仗义执言替我作证的。”
周班主立刻也给再回鞠了一躬:“那真的是要多谢再先生了。”
再回忙着侧身:“不必不必!三爷和周班主都太客气了。”
71/165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