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坏心眼(近代现代)——牛角弓

时间:2021-12-09 09:01:37  作者:牛角弓
  秦照看出他心动,语气里也带出了几分逗他的意思,“除了宝贝,还有为春拍特意请来坐镇的一位大师。刘春和刘老师,古玩协会的副会长,听说过没?”
  “知道,知道,”弥月连忙点头,“我老师说过这位刘先生,说当年还听过他的课。”
  拍卖行能请来刘春和坐镇,可见对这一次的拍卖会是非常看重的。那么拍卖行这一次征集来的拍卖品就很值得期待了。
  “我跟着去方便吗?”弥月觉得自己这副眼巴巴的样子,怕是就差滴口水了。
  秦照却笑得更开心了,“没事,没事,我也是鉴定师,带个助手还是说得过去的。就是委屈你这位小师叔了。”
  “不委屈,不委屈。”能旁观大师工作,说不定还能抽空问几个问题,这可比他一个破落户的面子值钱多了。
  “后天记得早起。”秦照笑着说:“收拾完了就跟我一起上班。不过你这小朋友就不能带了。”
  弥月有些遗憾地摸摸大毛的脑袋,开始给它许好处,“我这两天白天都要出门去办事,不能带你和小毛。你要留在家里替我照顾小毛,你看它那么小,也不大懂事,是吧?我就把它交给你了。你要担起责任来。”
  大毛本来听说这两天出门都不带它,还有些蔫蔫的。后面听自己的责任竟然这么重,小胸脯就又挺起来了。
  弥月打完一棒子,开始发甜枣了,“我回来的不会太晚,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带回来。我们这么懂事的大毛,必须奖励是不是?”
  大毛开心的点头,“要香蕉和甜瓜。”
  甜瓜是前两天张姨买菜的时候顺手带回来的,没想到特别得家里这两只毛茸茸的欢心。结果小毛一个,大毛一个,家里的成员反而一口都没吃到。
  就这样,大毛还觉得自己没吃够呢。
  “行,香蕉和甜瓜。”弥月揉揉它的小耳朵,“想起什么,随时告诉我就行!”
  秦照笑眯眯的看着他的小师叔坐在那里逗猴子,也没觉得弥月的表现有哪里不正常。他也见过养宠物的人,跟猫猫狗狗说起话来也都是一副哄孩子的语气。反正不管宠物是不是听得懂,狗爹猫爹都是一副自得其乐的嘴脸。
  秦照坐在一边,一副看热闹的表情,还看得挺愉快。不过没等他多享受一会儿愉快的心情,就听前院的方向传来两声汽车喇叭响。
  紧接着,厨房那边传来开关门的声音。一串脚步沿着侧门方向的石板路朝着大门的方向迎了过去。
  秦照的脸一下就沉了下来。
  *
  作者有话要说:
  秦照:又有夜叉出没~~
 
 
第32章 绝色 这也是宋代的东西?也太好看了吧?
  弥月就算听汽车喇叭听不出什么,看到秦照的脸色也明白了。
  他一边手忙脚乱地收拾自己的本子铅笔,一边捞起大毛抱在怀里,打算趁着老虎闻着味儿寻摸过来之前先溜了。
  没想到他动作快,女人的脚程更快。他这边刚抱着猴子站起身,就听身后哒哒哒一串高跟鞋的声音,一阵香风已经飘了过来。
  秦照倒是坐着没动,但看到弥月这副着急忙慌要逃跑的样子,他的脸更黑了。
  弥月一转身就跟走廊尽头走过来的南唐打了个照面。
  弥月就觉得心态这东西果然是很重要的。他之前觉得南唐蛮不讲理,但有了菜馆门口的提醒,再看南唐这张明艳张扬的脸,就莫名其妙的看出了几分硬撑起来的气势,和几分色厉内荏的倔强。
  “南小姐。”弥月客气的点头。
  南唐斜了他一眼,目光里闪出不加掩饰的嫌弃,“你还赖着不走呢?吃定了我们秦照好说话,拉不下脸来撵人是吧?”
  秦照忍不住呵斥她,“南唐你的教养呢?”
  南唐冷哼,“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弥月垂眸一笑,“你们慢慢聊,我先回房间了。”
  “站着!”女人的清叱在身后响起。
  弥月回头,就见南唐挑着弯弯的长眉,满脸都是不耐烦的神色,“我还有一句话没问你,你是怎么认识我爷爷的?”
  弥月心头恍然。
  想来南唐在习家菜馆门口出言提醒了他,但转头就想到了南会长会亲口邀请他,搞不好这里面有她不知道的交情,不管怎样,总要问清楚了才能放心。
  弥月越发觉得这女人看似招摇,实则小心,她在南家的处境只怕不如外人眼中看到的那般风光。
  “我和南会长素不相识。”弥月微微一笑,也并没有因为她的语气就有什么不快,“今天也是第一次见。”
  南唐的神色微微一缓,哼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弥月扫一眼她身后秦照,见他仍是一副气愤的表情,似乎很看不惯南唐这副做派,心里就轻轻叹了口气。
  也不知南唐看上秦照的说法是真是假。要是真的,这两个人都有的受了。
  因为事先哄好了家里的两只毛茸茸,转天弥月很轻松就出了门,先去省博逛了大半天,又打车去了市区比较有名的私人博物馆。
  这家博物馆建成也有五六年了,每天接待的游客人数都有限制,且需要提前两天在网上预约。
  弥月还是头一次参观私人性质的博物馆,第一印象,环境不错。建筑设计、室内布置都极有特色。因客人不多,工作人员的服务、讲解也都十分到位。
  博物馆的展品以瓷器为主,按照年代分门别类地陈列。明清居多,宋元其次。当然了,能被馆主陈列出来的,自然件件都是精品。其中一件月白釉柳叶尊,长颈、溜肩、造型纤巧,釉色匀净,立于暗色的丝绒之上,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
  这里是不允许拍照的。弥月站在柳叶尊的前方,默默盘算要怎么去搞一张它的照片。
  身旁又有人走过来,跟他一起打量玻璃幕罩后面的柳叶尊。过了一会儿,忽然没头没脑的问弥月,“这瓶子是真的吗?”
  弥月被这外行的说法给震了一下。但他们周围并没有其他人,这话确实是在问他。
  弥月有些无奈的答道:“是真的。”
  “哦?”衣冠楚楚的青年挑眉看着他,眼中微蕴着好奇,“怎么看出来的?”
  弥月觉得这样一个很有派头的年轻人,很有文化品味的样子,站在这里不是欣赏展品的美,反而在琢磨真假的问题,挺违和的。
  “器形、釉色,”弥月简洁的说道:“清早期的精品。”
  年轻人做恍然状,大大方方的笑着说:“我是不懂这些门道的,只能看出好看不好看……偏偏正在追的女孩子很喜欢这些,还建议我多来这种地方熏陶熏陶。”
  弥月莞尔,觉得这人性格倒是不错,被女孩子含蓄的挖苦也不生气。
  展馆里人不多,两个人又刚刚闲聊几句,十分自然的就一起往下一个展馆走去。
  宋代展馆。
  这个展馆面积略小一些,灯光和展柜的布置却更加周全细致,显然馆主对这个展厅的重视程度更高一些。
  年轻人凑近弥月,小声问他,“这里的东西是不是更值钱?我怎么觉得没有刚才那些好看啊。”
  弥月听的好笑。但这人神情坦荡,倒也不让人觉得讨厌。
  “宋代瓷器凝重、大气,在瓷器的发展史上有着无可超越的地位。”弥月笑着说:“除了工艺方面的革新与发展,当时的文化水平、审美水平也都保持了很高的水准。”
  年轻人笑着说:“我就知道宋代的瓷器贵得不行。拍卖会上但凡出现,必定要拍出天价来。”
  弥月心想这位也是有钱人家的少爷。普通人可不会说起拍卖会就跟逛超市似的那么随意。
  弥月笑了笑,说:“艺术品有价值,是因为它们体现了所处时代的文化与思想。宋代是公认的农业文明时代的巅峰,是其他时代的文明所无法超越的。”
  年轻人未必真有兴趣听这些,弥月觉得他若是真的想听,预约登记的时候直接勾选一个讲解员就足够了。哪儿有那个闲心去跟别的游客打听呢。大概还是一个人闲逛太无聊,所以才随机的组个团吧。
  至于他懂不懂这些东西,弥月其实不在乎。世界这么大,每个人的爱好都各有不同,不懂也没什么。
  跳出特定的小圈子,弥月自己也不过就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寻常人。
  弥月停在了展馆深处的玻璃柜前。
  这是一个一米见方的独立展柜。白色的展台中央摆放着一只红釉小碗,一角还带着明显的破损。
  “怎么是破的?”年轻人叫了起来。
  他转头去看弥月,却见弥月双眼发亮,好像看到了什么绝色美人。
  年轻人结巴了一下,“很……值钱吗?”
  他凑近一些去打量那个有破损的红碗,发现它的釉色是一种很奇特的绯红,虽然历经千年,却依然保持着一种仿佛婴儿肌肤一般的鲜嫩。
  离近一些,就能看出这个小碗的底色原来并不是粉色,而是一种柔润细腻的白。
  在这一层宝光莹莹的釉色中,又漂浮着一道一道绯色的细纹。有的细如发丝,有的像溪流中随波飘荡的水草,有的又像是烧制过程中顺着器物表面缓缓流下的釉痕泪滴。颜色也并不完全一样,有些细纹色泽浅淡,接近莹白,有些呈现出深深浅浅的粉色,有些则更深一些,接近玫瑰红。
  不要说弥月,就是那位不大懂古玩的年轻人也看的目眩神迷,结结巴巴的半天才问出一句,“这……这也是宋代的东西?也太好看了吧?”
  那时候的工艺这么牛掰的吗?!
  年轻人左右看看,整个展厅不见有同样的展品。也难怪这么一个残破的小碗,会被馆主安排了单独的一个展位。
  他转过身,带了点儿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敬畏,小声问弥月,“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血纹瓷。”
  年轻人表示没听说过。
  弥月的一双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展台上的瓷碗。他围着展位走走停停,不停的变换角度来欣赏它的美。
  “这东西存世极少,”弥月轻叹,“馆主能得到这么一件,就算有残损,也已是极难得的机缘了。”
  年轻人又问,“也是宋代的?”
  弥月点点头,“是宋代的。但这东西出现的年代不大光彩,后世的藏家对它也是又爱又恨。”
  “什么年代?”
  “金人南下,占据了中原的半壁江山之后,扶持起了两个伪政府,并册立了两位所谓的‘皇帝’。一个是金兵占领汴京之后册立的大楚皇帝张邦昌,另一个是原来在山东做官的刘豫,金人封他为大齐皇帝,定都于河北大名府。”
  年轻人听的似懂非懂。
  弥月只好长话短说,“伪齐政府后来迁都汴京,施行与南宋相似的制度,以招揽中原一带的民心。人活着,就要从事各种营生。血纹瓷就是这个时期的北方窑工烧制出来的。”
  年轻人恍然,“这是窑变吗?”
  “算是吧。”弥月说:“曾有人猜测这个时期的瓷器能产生这样奇异的窑变,跟当时的原料有关。金人南下,还有不少大宋的工匠被迫北上,这就导致当时的窑工有可能接触到北方地区一些较为少见的瓷土,或者釉料。于是,在这种种机缘巧合之下,烧造出了血纹瓷。”
  南北宋的历史,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年轻人于是不再追问瓷碗的来历,而是关注起了另外的问题,“它值钱吗?”
  弥月挠了挠下巴,“血纹瓷烧造出来之后,主要是作为贡品送去巴结讨好金人,所以中原地区的文人对这东西是没有好感的。再说刘豫的儿皇帝也就做了那么几年,血纹瓷的产量又不高……”
  年轻人点点头,不受重视,便少有人收藏,传世的数量自然就少。
  “有传说,元末明初的富豪沈秀,也就是民间故事里常说的沈万三,就非常喜爱血纹瓷。民间藏家对血纹瓷的关注,大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吧。”
  年轻人做恍然大悟状,“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弥月笑吟吟的看着他,坦然的接受他直白的吹捧。
  两人相视而笑,年轻人伸出一只手,“没想到被人撵来受熏陶还能遇到这样有学问的朋友,真是荣幸。认识一下吧,我叫封桥,小生意人。”
  弥月与他握手,“弥月,在外地的博物馆工作。”
  两个人来回说了几句“幸会”之类的客气话,又都笑了。
  宋代展馆的外面就是一间售卖纪念品的商店。弥月找到卖画册的柜台,把每一本画册都翻了一遍,发现这里的画册有四五种版本,都是不同时期刊印的。其中有两本新出的纪念册里有他喜欢的清康熙月白釉柳叶尊,但是每一本都没有血纹瓷。
  *
  作者有话要说:
  血纹瓷什么的,不必当真啊,就是故事啊故事~~~
  § 水起 §
 
 
第33章 麻雀 他们还把前面这个带小树杈的车门也打开了
  弥月有些不甘心,又将所有的画册都翻了一遍,然后顶着服务员不满的目光问她,“你们没有比较齐全的画册吗?”
  圆脸的服务员被他说的一愣,指了指他左手的那本画册说:“这一版是今年年初刚刚做好的……”
  现在也才四月,算起来,这一版的画册放上货架还不到两个月呢。
  弥月摇了摇头,“这本也不全。”
  既然是私人博物馆,宣传推广一定会很重视,否则大家只知道省博,谁知道滨海市还有这么一家私人博物馆呢。没理由像血纹瓷这样的臻品反而被无视掉。
  弥月想到这里,心里微微一顿,他忽然想起摆放血纹瓷的那个站台上摆放的介绍卡片标注的并不是血纹瓷,而是北宋窑变白瓷。
  从来没听说过血纹瓷还有这么个别名,八成是馆主自己编的。
  弥月又把手里的画册翻开,按照名录上上下下找了一遍。没有,即便是窑变白瓷这个假名字,目录里也并没有收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