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不驯(近代现代)——Klaelvira

时间:2021-12-11 10:56:12  作者:Klaelvira
  丁寅带着投资回到上海,“所以现在咱们就算正式立项了,可以正式签班底和演员了。”
  “嗯,”周达非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能省的就省点儿。”
  “摄影和剪辑我都可以自己来,我不需要工资。”周达非的对着预算表浑身都烧起了葛朗台之魂,“内景场地看看亲戚朋友家有没有能借用的。”
  “还有,”
  “对了!”丁寅忽然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连忙打断了周达非。
  周达非有些不满,“怎么了?”
  丁寅试探着道,“裴导那边...没有问题吧?”
  周达非愣了愣。
  裴延?
  裴延又有什么问题了?
  “什么问题?”周达非有些奇怪。
  “我没记错的话,你的约是签在裴导公司的?”丁寅见周达非明显遗忘的茫然表情,提醒道,“上次你那个电影也是走他那儿签约的吧。”
  周达非:“.........”
  ...好家伙。
  又给忘了。
  “你的工钱应该要和公司按比例分成吧,”丁寅把周达非的电脑扒拉过来,认认真真看了眼预算,“我建议你还是早点去趟公司。裴延可是我们电影圈有名的会赚钱,不知道他允不允许旗下的人——尤其是你,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价格被剥削。”
  “......”
 
 
第100章 信号
  周达非第二天就去了裴延公司的经纪部门,向负责人递交了审核材料。
  一回生二回熟,这次周达非比上次淡定许多。这里的人也多了些,可能是由于老板不务正业,现在裴延旗下的艺人经常会从外面接项目。
  周达非这几个月也隐约听说了些关于裴延新戏的消息,大多简略不知真假,能确定的只有目前还没拍完。
  周达非掰着指头算了算:八月底了都还没拍完,这电影赶今年的春节档有点紧张啊。
  裴延从《沉睡小火车》往后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春节上映。周达非没有想过最新的这部会有什么例外。
  从裴延的经纪部门出来,周达非径直往外走。这层会停的电梯有六台,而电梯口前的人依旧不少,大部分都是裴延公司里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
  电梯间旁有扇大大的窗,周达非往外扫了眼,纵横交错的马路上川流不息的人和车像小小的蚂蚁。
  这栋建筑位于上海市的中心,租金不菲。对于如今的周达非来说,他连这里一个月的水电费都负担不起。
  诚然,周达非并不以能租下摩天大楼作为办公场所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但他依旧会很不服气地想:不知道裴延当年是如何起步的,会不会也像如今的我、像马路上无数个奔忙的普通人一样。
  嘀的一声,亮起的灯昭示这趟电梯往下走。周达非排在队里,他能感觉到仍然有人偷偷往自己这边看,目光如有实质。
  周达非早就习惯了。他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抬脚打算进电梯,却被人从身后叫住了,“周达非!”
  周达非回头一看,李秘书。
  “.........”
  李秘书尽管名义上只是个秘书,实际上在裴延的公司里很有地位。裴延的工作重心还是放在电影上,他又没有合伙人,很多日常的公司杂务都由李秘书处理。
  这次去小镇拍戏,因为那里交通不便,有时候信号还不好,裴延这段时间也没什么需要李秘书跟着一起的工作,就把他留在了上海。
  “周达非,”李秘书手里正拿着周达非几分钟前才交到经纪部门的材料,“好久不见啊。”
  李秘书知道太多事——尤其是关于裴延和周达非的,这让周达非有一瞬间的不自然。
  周达非笑了笑,“好久不见。”
  李秘书来了,周达非自然是没能顺利坐上这趟电梯。
  “我看了下你交来的材料,”李秘书领着周达非就进找了个迷你会议室,“觉得...。”
  周达非:“嗯?”
  “你不要多想啊,”李秘书时刻注意着周达非的神情,斟酌了一会儿,“公司本来也就有义务为签约对象审核项目、谈条件、过合同,不只是对你,其他人也一样。”
  “这我知道。”周达非点点头。
  “你这个项目,”李秘书翻开几页,“别的先不说,单就工资这一条...”
  “是比较低。”周达非坦然承认,“这是因为我们预算不够。这部电影是我——我和丁寅决定一起做的,它是工作,但某种程度上又不完全是工作,因为我主要不是为了赚钱。”
  “所以预算有限只能先从自己这里省起,你们在合同上看见的工钱都是我自己算出来的。”周达非说。
  “.........”
  李秘书显然十分为难。
  周达非猜测裴延临去拍戏前交代过李秘书什么,很有可能是又要他关照周达非又不让他管太宽的极端无理矛盾要求,让人难以把握尺度。
  “这份审核材料,还是要给裴导看的。”李秘书有些无奈。
  周达非随意点了下头,“没问题。”
  “如果他,”李秘书像是不知道怎么暗示周达非这很可能是一份裴延不会通过的合同。
  周达非领会到了李秘书的意思。他想了想,“裴延要是有什么意见,你就让他直接跟我说。”
  “.........”
  周达非说完,起身向李秘书告辞,离开了这栋大楼。
  回去的地铁上,丁寅发来了微信询问周达非上午的情况进展。
  丁寅:「怎么样?」
  周达非:「材料都交了,应该问题不大。」
  周达非:「从上次的经验判断,最多也就等个几天。」
  丁寅:「ok」
  尽管李秘书面对周达非这次的项目十分为难,可周达非并不觉得裴延会在这里卡他。
  原因很简单:没有意义。
  不会有谁比裴延更明白电影对周达非的价值是与金钱和地位无关的,它更多的是关于梦想、自我和自由。
  上次的审核材料交完后很快就得到了审批,周达非估摸这次也差不多。
  然而,一个星期后,经纪部门那边还是毫无消息。
  -
  当裴延终于收到李秘书发来的邮件,距离周达非去公司那日已经过去整整九天。
  原因很简单,没信号。
  那天裴延被周达非毫不客气地评价了声“幼稚”后,好一会儿愣着的神都没能回过来。
  直到杨天敲了几下门后没听到回应,试探着推门进来,裴延的神智才缓缓归位。
  “你干嘛。”
  “我,”杨天找了个板凳坐下,“我来打探一些剧组成员——包括我在内都很关注的问题:女二的人选您定好了吗。”
  “还没。”裴延说。
  电脑屏幕上并排列着几个裴延觉得还可以的面试者,杨天凑上去看了眼,忽然指着最下面的一行说,“其实我觉得卢羽挺不错的。”
  “......”
  裴延不置可否。
  “你也真是的,大庭广众下直接就——”杨天看着裴延,十分无奈,“我看卢羽的履历,她上部戏是周达非拍的。你该不会是听说了她跟周达非有什么矛盾,就非得找回场子吧?”
  “这跟你有关系?”裴延不想直接回答杨天的问题。
  “跟我是没关系,”杨天撇了下嘴,“就是显得你有点...”
  裴延冷笑一声,“幼稚是吗。”
  “你也知道啊!”杨天白了裴延一眼,“你到底打算选谁?要是打算选卢羽就得抓点儿紧,我刚来的时候看见她和她助理正在收拾行李箱,估计是被你搞了心态,已经准备走了。”
  裴延拿鼠标在屏幕上圈出两行,“单论实力,这两个女演员都比卢羽好。”
  “是。”杨天说,“但我觉得卢羽那张脸适合上大屏幕,而且人看起来聪明又坚韧。”
  “你要是觉得她不行,为什么还把她放进来。”
  “卢羽上部戏是周达非拍的,在这之前她的水平一团稀烂。”裴延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我总觉得,承认她如今的能力就等同于承认周达非的能力,和努力。”
  杨天眯了下眼睛,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裴延的逻辑。
  “那你现在是怎么打算的?”杨天问,“要不要再面一轮?”
  “我并不认为卢羽比其他几个女演员更具备潜力和适配度,我只是单纯...”裴延轻笑一声摇了摇头,“很‘幼稚’地把她和周达非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我有点矛盾。”
  杨天见裴延不像是已经做好决定的样子,便也没有再追问。
  他犹豫片刻,生硬地换了个话题,“那什么,你最近...跟周达非还有联系?”
  “...”
  “有。”
  “哦?”杨天来了兴致,“聊了什么?”
  “嗯...”裴延想了想,“他刚刚骂我幼稚。”
  “.........”
  杨天走后,裴延仍在回味周达非骂他的那句“幼稚”,不自觉嘴角带了点笑,片刻后却又回过神来,迅速恢复了平常的面无表情。
  电脑上的时间显示现在已经接近午夜,裴延讶异地发现自己居然不知不觉浪费了好几个小时。
  什么都没干。
  裴延感到一丝警觉,他不希望自己是个恋爱脑。他也确信,周达非不会喜欢恋爱脑。
  裴延去院子里的厨房随便搞了点吃的,回来把今天入围的女演员的表演视频又看了一遍。
  杨天说卢羽很有潜力,裴延却没有发现。这并不是说他认为杨天说得不对,只是他没看见足够的证据支撑这一说法。
  裴延想,自己之所以会把卢羽放进纠结名单,归根结底仅仅是为了那一丁点儿微末的跟周达非的联系而已。
  可事实上,这种联系有如空穴来风。更重要的是,裴延认为自己不应当将任何私人情绪带进他的工作里,特别是当这份工作是电影时。
  最终,裴延选了另一个年纪比卢羽大一两岁的女演员,童星出身没有长残,经验相对丰富。
  女二定好之后,《左流》的拍摄就进入了一个相对匀速的正轨,一直没再出什么岔子。
  一方面是,大部分人已经渐渐适应了这部电影的拍摄风格;另一方面,裴延毅然决然换人的举动也警醒了很多人,谁都害怕自己是下一个被换掉的。
  面不上裴延的剧组很正常,但被裴延从剧组里踢出去,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接触到什么优质资源了。
  裴延的《左流》从寒冷得与冬天无异的初春开始拍,而后天渐渐暖了,这个山谷间的小镇在七八月迎来了雨季。
  这里夏天暖湿气流充沛得可怕,遇山坡爬升后形成漫长的暴雨,少有停歇。
  尽管近年来政府在修路和预防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上花了不少功夫,但碰到一连几天的暴雨如注,停电、没信号等等仍属常见。
  裴延的剧组这次就遭遇了大规模的没信号。村里收到了通知,说这次的抢修可能要一周左右。
  这会儿《左流》的拍摄已经进入末期,大部分时候是在补和女二相关的戏份。裴延想了想,觉得这次拍摄本身没有必须用到信号的地方,兴师动众离开小镇不仅价值不大,而且耽误时间。
  于是这场没信号给裴延带来的唯一影响,就是让他决定以后出去拍戏一定要备上卫星电话——他之前的戏都是内景,外景也是在城市,基本不存在没信号的问题。
  这没信号的九天,全剧组成员在裴延的高压下被迫一起过上了“返璞归真”的生活。不能上网,连电话都打不了;不工作的时候也只能跟别人聊天或者坐在一旁发呆。
  这种简单、纯粹到极致的片场环境,让裴延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他十岁那年在父亲的剧组,因为实在无聊开始鼓捣唯一的玩具:摄像机。
  “有什么区别呢,”拍完最后一场戏,裴延定定地坐在摄像机后想着,“后来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到令人眼花缭乱,最好玩的还是摄像机。”
 
 
第101章 谢谢
  信号消失九天后,《左流》的最后一场戏拍完了。又过了半天,信号姗姗来迟。
  直到此时,裴延才收到那封李秘书发来的邮件。
  李秘书说周达非再次去了经纪部门,他在邮件里着重强调了两点:工资水平低、合作伙伴是丁寅,并附上了审核材料。
  裴延都不需要李秘书额外解释,他很快就明白这是一个由周达非和丁寅发起的小成本电影项目,它的好处是自由度相对较大,坏处则是投资很难拉,通常预算极其有限。
  事实上,绝大部分这种类型的电影都是需要导演自己往里贴钱的,甚至还要贴不少;周达非作为新人,他的电影拉到投资,估计跟丁寅的人脉有很大关系。
  与李秘书以为的不同,裴延觉得这个项目问题不大。这可能是因为裴延从一开始就知道周达非一定会走上这条路,也可能是因为裴延自己也是这么走出来的。
  于是裴延亲自过了遍合同,邮件回复李秘书让法务部门再审核一下,没问题的话立即给周达非走流程。
  发完邮件,裴延想了想,还是给李秘书打了个电话。
  虽然已经是晚上九点,李秘书还是立刻接通了。
  “裴导。”
  “之前我们这边突然没信号,”裴延说,“所以耽误了。我发给你的邮件你看到了吗?”
  “刚刚看到,正在加载。”李秘书说。
  “嗯,”裴延说,“项目没什么问题,你照我邮件说的做就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