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异世代嫁郎(穿越重生)——无尽

时间:2021-12-29 11:35:35  作者:无尽
  只是看玉九那个样子,怕是还没有开窍吧!这事还有得磨!
  大启的习俗,除夕夜赏灯,但须在子时之前赶回家中,与亲人一起静守新年到来。
  两人回到府中之时,时间刚刚好,小五熘出去赏灯也回来了,厨房里准备好的吃食也一并摆上了桌子。
  整个府里就卓严与苏陌两个主子,另外还加上小五与卡卡,才没有显得冷清。
  皇宫中,自太后提及立后之事之后,两人也算是不欢而散。
  皇帝径直回了干元殿,太后自是回了慈晖宫。
  先帝子嗣不丰,如今留下来的也不过皇帝与良王两人而已,良王心系亲母,破例于今日留在慈晖宫与太后一起守岁。
  这边两人自是其乐融融,反观皇帝那边,母后早逝,除了舅舅关山、卓严、闻人蓠之外,身边竟是再无亲近之人。
  可他们都有亲人,反观自己偌大个皇宫身边竟无一人可亲。
  皇帝在李成的伺候下,饮了些醒酒汤,精神才又好了些,坐在榻上,殿内烛火通明,却更显得他一个形单影只,凄清无比。
  李成默默的收好汤碗,在心里叹了口气,皇帝还小时他就一直跟着伺候着,是亲眼见到皇帝是如何一步一步从懵懂稚童到边战士,又如何一步一步杀回来,成为那高坐明台的一国之君的。
  这中间得了许多,却也失去了许多。
  皇帝中有苦,可他也不过是个奴才,知道又能如何!哎!还是另外找个人来劝慰劝慰!
  想到这里,李成这才发现居然没见着孙义,平时这小子可是一直跟着皇帝的,今儿个怎么没见人呢!
  他不死心的在殿里扫视了一遍,还是没见着,可能是由于他动作大了一点,被闻人琛看到了,眼神郁郁的扫来,“你在看什么?”语气很是不好。
  李成寒毛都坚了起来,乖觉的收回目光,本本份份的盯着自己脚下那一小块地板,一板一眼的回道,“奴婢,没看。”
  “行了,退下吧!”闻人琛哪里不知道这个货在想什么,但是这个时候他实在是没精力理他,直接赶人了。
  “是。”李成麻熘儿的带着碗退了出去,刚刚才走到门口,就听到背后传来皇上的气间,“孙义他……”
  皇上停了下来,李成恭敬的候着,过了好一会儿,正当他以为皇上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却听得对方道,“算了,随他去吧!”
  闻人琛的声音里透着一股颓然。
  李成心里叹了口气,作为皇上身边的人,这些日子皇上与孙义之间,他是看得清清楚楚。
  皇上能人个知心儿的人,不拘着是谁,只要能贴合心意就行,他心里也是高兴的。
  本来么,两人已是渐入佳境,可今儿宫宴上太后拿立后与皇家子嗣说事,把横亘在两人中间的问题摆到了明面上来。
  打那回来之后,他感觉到孙义开始回避皇上了。
  皇家子嗣呀!
  这是作为皇帝永远无法逃避的责任,究其原因孙义一个太监,自然是无法为皇帝开枝散叶的,何况朝野上下,谁也不会同意堂堂一国之君,立一个太监为后的。
  闻人琛作为新君,根基不深,又事关皇家子嗣之事,自然不能肆无忌惮。而以他的性子,也是不愿意委曲了孙义的,这就让他处于一种两难之地。
  李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里闪过一丝琢磨不定的光来,看着皇上欲言又止。
  闻人琛以为李成又想劝慰于他,但是今日他实在是不想听这些毫无意义的劝慰之言,便摆摆手示意他退下。
  李成本来就心有顾忌,见皇上这个样子,便又闭上了嘴,慢慢的往外走。一直走到门口,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年青的帝王,背对着他负手而立,本应是意气风发的年岁,背影中却透着几分萧瑟。
  李成心中酸涩难当,终是再也顾不得这许多,扑通一声回身跪下,唿道,“皇上,奴婢对不想您呀!”
  闻人琛还以为李成在自责,道,“此事与你无关!”
  李成一听皇上这么说,更是心虚了,吭哧了一会儿,道,“皇上,您还记得十年前的事吗?”
  闻人琛听他说起十年前的事,脸色就更加不好了,“十年前的事这么多,你说的是哪件?”
  十年前,正是闻人琛为求活路被迫离京的那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了。
  也许话已出口,反倒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李成唇舌利索了许多,“皇上可还记得,你离京之前,应良王之邀赴宴之事。”
  闻人琛似乎回忆起了当日的种种,神色越加暗沉,轻轻转动着扳指,“自然是记得的。”
  那个时候,他虽然贵为一国之太子,活得还不如一个普通皇子,在宫里要避开陈氏母子的锋芒,而前朝因舅舅关山功高震主,被皇帝视为眼中钉,可谓是处处艰难,步步难行。
  良王设宴,他哪怕再不愿意也得应邀前去。
  良王作为皇帝最疼爱的儿子,事事都要压太子一头,世家子弟惯会审时度势,对良王自然是时时奉承,事事顺意。知道良王看不惯太子,他们迫于身份,明着不敢找太子的麻烦,但私下里的一些小手段却是没有断过。
  那次宴席之上,这些个世家子弟,打着给太子践行的借口,以车轮之战,将他灌得七魂八素,人事不知。
  连醉酒之后,怎么回宫的都不知道。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78章 有个孩子
  这些对于闻人琛来说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他不悦盯着李成,“好端端的提那些做什么?”
  李成保持着跪伏在地的姿势,道,“皇上,其实那日宴席还发生了一件事,只是事关重大,奴婢只能将其烂在了肚子里。”
  “是什么?”闻人琛的脸色绝对算不上好,就像李成了解他一样,他也同样知道李成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让他觉得只能烂在肚子里,十年下来提都不敢提的事,定然不是一般的事。
  “这……”想到那件事,李成再次言词闪烁了起来,吱唔了半天,都没说个明堂出来。
  闻人琛本就因为孙义之事,心情烦躁,见他说个话都说不利索,耐性终于告罄,一拂袖将桌上的茶水佛在地上,冷冷的丢出一个字。
  “说!”
  自打当上皇帝以来,闻人琛威仪日甚,这样一喝李成吓得一个哆嗦,倒豆子似的把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的说了。
  原来当时闻人琛醉了个人事不醒,偏偏他这个太子又不受宠,身边除了李成之外,竟连个伺候的心腹都没有。
  李成只好一个人将闻人琛一路背回去,谁知两人走到半路上的时候,李成发现太子的皇子玉佩不知道掉哪里去了。
  皇子玉佩代表的可是皇子的身份,本来太子就不得帝王欢心了,如果代表着身份的皇子玉佩落到了有心人手里,做了什么不可挽回之事,那可就遭了。
  刚好那个时候他们路过了一个无人居住、早已破败的宫殿,李成只得找了个隐蔽的角落,将醉得迷迷煳煳的太子安置了,自己才急匆匆的原路返回去找闻人琛遗失的皇子玉佩。
  等李成捡了玉佩回来,已是大半个时辰之后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出了乱子。
  原来那处宫殿也并非无人居住,里面住着一个刚通过大选入宫的采女,因为得罪了人,被打发到了这个么一个破宫殿里来住着。
  无意间发现了太子,她也是好心,想着太子醉酒,一个人在那儿也不安全,就把人带了进去。
  却不知太子可不是单单的醉酒那么简单,原来良王那群人想要看太子出丑,就在太子的酒里下了药。恰恰在李成走后没多久就发作了。
  那采女哪里是太子的对手,两人就这样稀里煳涂的有了肌肤之亲。等李成回来大错已经铸成。
  一个是当朝太子,一个是皇帝新进的采女,可真真是要掉脑袋的事。
  那个时候皇帝正愁找不到那机会废了太子,如果被人知道了,不仅太子逃不掉被废的下场,就连那个采女也只能一条白绫了事。
  思来想去,李成决定瞒下此事,正好太子醒来之后,对此事记忆全无,而没过多久,他们就离开了京城,去了边关,这一去就是十年。
  太子主仆虽然不得帝王看重,但在宫里也不是完全没有势力的,李成出于种种原因,临走前也曾托人照看那采女一二。
  后来,听宫里人传来消息说那采女死了,李成就把此事丢了开去。
  一口气说完,李成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闻人琛坐床沿上,神色从一开始的惊讶,到后来慢慢的沉寂了下来,再也不辨喜怒,谁也不知道他此时心里面在想什么。
  一时之间两人都没有说话,寝殿里空气仿佛都凝滞了一般。
  过了良久,久到李成像过了一年那么久,才听到高高在上的帝王,从嘴里轻轻的呵了一声,声音听不出是情绪,“朕竟不知十年前还有这么一桩旧事!该说你瞒得好么?”
  这句话可不得了,往小了说,他作为奴婢有越俎代庖之嫌,往大了说就是欺君之罪了,想通一点,李成额头上的冷汗开始刷刷的往下狂掉。
  也不敢仗着伺候皇上一场就敢托大,乖乖的磕头认罪,“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哼!迫不得已,好个迫不得已呀!”
  李成心里苦成一团,这么要老命的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少,何况事后太子自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情况下他难道要跑去跟他说,你酒后乱性,与自己父皇的女人有一腿了么?那岂非死得更快!
  但这些话他一个字都不敢说,只能一下一下的磕着头,“奴婢知罪了,奴婢知罪了。”
  这头磕得一点水分也没掺,没一会儿,李成那额头就通红一片,闻人琛看得心烦。
  李成能想到的事,他又何尝想不到,只不过相比年少时那件荒唐事,他更加在意的却是李成隐瞒不说这件事,只是想借此敲打敲打、让他记得谁是他主子罢了。
  见目的达到,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行了,起来说话。”
  “谢皇上开恩!”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事算是揭过去了,李成才觉得自己算是捡回一条命来。手脚并用爬起来,恭恭敬敬的站了。
  “既然事情都已经过了十年了,为何今日又要提起。”以闻人琛对李成的了解,他绝对没有什么突然良心发现这种无聊的借口,而且就算要说,也不应该选在今天这个时候。
  李成见他提及此事,脸上一点波动也没有,就知道他对此事的态度了,心里忍不住叹息一声,为那个无声无息死在这皇宫之中的人。
  想着前几日才得来的消息,想到太后的步步紧逼,想到皇上的为难,在心里斟酌半晌,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回皇上,奴婢怀疑那采女,给您留下了血脉。”
  这无疑是石破天惊的一句,直把闻人琛惊得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你说什么?”
  李成豁出去的道,“奴婢说,皇上可能有血脉在世。”
  这消息量有些大,闻人琛有些懵,不过很快他就从这种情绪里挣脱出来,黑着脸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才接受了自己在十年前,曾与人春风一渡,马上来冒出来一个孩子,就算心性强大如闻人琛,也有点懵。
  “回皇上,当年奴婢想着好歹……一场。”在闻人琛的瞪视中,李成识趣的将关键字眼被抹了去,“那也是个可怜的人,于是在离京之时,就托宫里相熟的人照看一二。这些都是她跟奴婢说的。”
  虽然当时他们主仆两人在这后宫之中举步维艰,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势力的,托人照看一个受人排挤,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的采女还是可以的。
  “为何不早说?”这么重要的消息,李成居然一直瞒到了现在,对他难免有些迁怒。
  李成赶紧喊冤,“皇上,不是奴婢不告诉您!实在是,奴婢这一走就是十年,再回来时,相熟的人也是走的走,散的散。奴婢也不知道那人是否还在宫里头!也就是前些日子,奴婢才在洗衣局那边找到她,她才跟奴婢讲的。奴婢正准备找个机会跟皇上说呢!”
  闻人琛沉默了一会儿,算是接受了他的解释,“那人现在何处?”
  “现在正在洗衣局那边当差。”
  “去把她找来。”
  “是。”李成得了话,立刻屁颠颠的跑出去,叫了一个侍卫,让他去洗衣局那边传话,把人带过来。
  很快侍卫就带着一个嬷嬷回来了,那嬷嬷见到李成,眼里闪过一丝了然,更多的却是紧张。
  “李公公。”
  “你先退下吧!”李成冲侍卫挥挥手,走到那个嬷嬷面前,“跟杂家来吧,皇上要见你。”
  周嬷嬷下意识在袖子里攥紧了拳头,“李公公,皇上见奴婢是为了何事?还请李公公指点一二。”
  李成哪能看不出她这是在试探,轻笑了一声,“行了,都是这宫里的老人儿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心里头呀,也是有数的,这就不需要我来多嘴了。”
  “可是……”这话是这么个话,但是周嬷嬷心里还是没有底,见她这个样子,李成终于还是开了口,“进去之后,皇上问什么你就答什么。”重点强调了一下,“皇上,想听的是实话,明白了吗?”
  在这宫里头说话可是有讲究的,就算是实话,那里头也是真真假假的,李成这话就是警告她,不要耍小聪明。
  “奴婢知道了,谢谢李公公指点。”周嬷嬷感激道,两人这才一同进了殿里。
  “奴婢,参见皇上!”周嬷嬷倒头就拜,闻人琛也顾不得这些虚礼,道,“你知道朕叫你来是为着何事吗?”
  周嬷嬷小心道,“皇上是为了王采女之事?”
  经过李成的提点,周嬷嬷不敢拐弯抹角兜圈子,果然闻人琛的表情缓和了许多,“不错。”
  “是你告诉李成,王采女诞下了孩子的?”
  “是。”
  “是你亲眼所见。”
  “不是。”
  “那你又是如何知道采女诞下了婴儿?”闻人琛句句紧逼。
  周嬷嬷虽然是宫里的老人了,但是她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管事嬷嬷罢了,进宫这么多年总共也没有见过皇帝几次。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