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福运小夫郎(近代现代)——四夕夕

时间:2021-12-29 11:46:04  作者:四夕夕
  而黎明夏嫁的郑家不做猎户后,专门熏兔和鞣制兔皮。
  养兔子的活分给了上河村和附近的村子,郑家按照正常价去村民家中收兔子。很快,上河村这一片养兔成为了特色,家家户户养猪、养鸡的少了,兔子长得快、好卖钱。
  郑氏乡试熏兔,在黎明德他们参加乡试那一年就渐渐打出了名气。
  等白志文和黎明德考中了进士之后,每年的县试、府试、院试和每三年的乡试,原汉省这边的学子们家中如果条件允许,都会卖上一只、半只熏兔,味道好不好另说,主要是想图个好兆头。
  不仅科举考试吃兔,熏兔味道好、方便保存,有些人家过年过节送礼也喜欢用熏兔。
  远在京城的白志文和隔壁省的黎明德、万荣潼帮着把兔子的名气进一步扩大到了原汉省之外。
  熏兔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购买的人越来越多,仅仅郑家的人干活肯定不够用,黎明夏就请了上河村的婶子们来帮忙,建立了熏兔作坊。
  上河村这一带继养兔出名后,没过几年,因为熏兔作坊一再扩大,被称为兔乡。
  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只要双手勤劳愿意做事,吃饱穿暖不困难,走出去人人都穿着体面的棉布衣裳,面色红润有光泽,带着淳朴的笑容,一看就生活得好极了。
  作者闲话:感谢੭ ᐕ)੭*⁾⁾对我的支持)
 
 
第423章 番外二:白子怡
  在白子怡的记忆中,他觉得自己的前半生那些年过得很快。
  他还记得自己最担心害怕的时刻应该就是爹病逝之后那段时间,离开了熟悉的州城,来到了据说是爹祖籍的上河村,面对一群不认识的人,天天在家守孝。
  不过小孩子总是能很快就适应新的生活,白子怡在上河村待了一阵后,慢慢地就习惯了,后来还认识了黎明瑾和黎秋生两个比他大的哥儿哥哥。
  白子怡记得自己小时候遇到过一场旱灾,但是因为上河村边上有一条小河,家里用水没有受影响,吃食也没有断过,所以他对旱灾的记忆很浅,浅到旱灾没有在他心里留下多深刻的印象,反倒是旱灾期间狼群下山,把他吓到过。
  不过因为村里人有防备,狼群下山没有出大事,他们一家深居简出的,等旱灾过去之后,他渐渐地就忘了对狼群的恐惧。
  再后来,家里的日子就越过越好,哥哥努力读书,一步步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成为秀才,他们家在村里备受尊重。
  然后哥哥去到府城读书,没两年考中举人。
  中举之后,他最喜欢的哥儿哥哥黎明瑾成为了自己的哥夫郎,白子怡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哥夫郎就要陪着哥哥出门去京城赶考。
  去京城那么远的地方,白子怡在羡慕他们能够出去长见识的同时也很担心他们在外面会不会遇到危险。
  好在哥哥和哥夫郎一路顺利到达京城,写了信回家报平安。
  日子好像回到了以前,哥哥外出求学,他和娘只是从上河村搬到了县里。
  在家中过了个只有他们母子两人的年后,一直等到初夏,会试的结果都没有传来,反而听人说这一届会试有人舞弊,上面决定重考。
  白子怡对哥哥充满了担忧,可是娘看上去已经很担心了,若是他也在一旁表现得很担心的样子,肯定会让娘更担心,白子怡就把自己的担心藏了起来,宽慰娘。
  不仅担心哥哥的事,白子怡发现娘看向他的目光中着急的感觉比之前更多了,他知道,娘还在担心自己的亲事。
  白子怡对此看得很淡,他觉得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肯定是因为自己的缘分还没到,相信等缘分到了,他自然就会遇到合适的人。
  后来发生的事印证了白子怡的想法,他和娘上街买菜时遇到了一个有趣的人,那人就是他后来的相公,岑啸。
  第一次遇到岑啸时,白子怡注意到岑啸直愣愣地看着自己所在的方向,他没想过岑啸是在看自己,不过因为岑啸因为不看路险些撞柱子,让白子怡把这个傻愣愣的青年记住了。
  岑啸的长相属于那种一眼看去很容易让人放下防备的类型,尤其是他的眼睛,有一点偏小,这样的眼睛再配上一个笑容,看上去很和气,不会显精明。
  白子怡那时候以为他是故意眯了一点眼,后来几次再看他才知道,这人的眼睛就是这样。
  第二次在路上再遇到岑啸,白子怡发现对方在看到自己后瞬间神情变得不一样,那种被人直勾勾注视的感觉,让他一下就害羞了。
  因为自家哥哥的缘故,其实白子怡没少被各种目光看,但是像这样火辣辣的目光,他以前没有遇到过。
  完全不敢看对方,但是等白子怡和娘从外面回家之后,他想着刚才那道目光,脸开始慢慢变红。
  后来好几天,白子怡没有再出门,可只要每每回想到第一次见是对方差点撞柱子上,第二次见时对方火辣辣的目光,白子怡就总想笑,又会害羞,他觉得自己这样很奇怪,可是他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
  直到他的异常被娘发现了,娘说他这是动了心思。
  当时白子怡有一点被吓到,他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对一个只见了两面,一点都不了解的人动心。
  万一对方家中有了夫郎或者夫人,他要如何自处,或者对方已经有婚配对象,他又要怎么办。
  还是娘更有魄力,估计也是为了断掉自己的念想,娘专程带着他上街去找那个不知道姓名的人,居然真的让他们碰上了。
  第三次见到岑啸,白子怡依旧没有机会同对方说话,他被娘赶走了,忐忑地回家等着消息。
  在家等着,等来了一个好消息,岑啸未曾婚配,家世清白。
  只是不知道岑家人是怎么想的,结亲不是两个人的事,事关两个家族,岑家是府城的大族,而自己是个哥儿,还是个父亲早逝的哥儿,大户人家结亲不喜欢找他这样的。
  很快,岑家长辈在得知岑啸有了意中人后,第一时间赶赴昌平县,到白家见了白姚氏一面,商定两个孩子的事。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自己这边的定亲的事有了眉目,京城也传回了消息说哥哥通过会试,且在殿试中表现很好,属二甲进士。
  二甲进士是什么意思,白子怡似懂非懂,他对殿试的认知和京城的普通老百姓一样分两种,一种是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二种就是进士。
  反正哥哥考中了进士,是家里的大喜事。
  这一回,白子怡看到娘红着眼睛回屋,他知道娘是回去告诉爹这个好消息。
  然后,他们母子两人回村,村里人已经知道了哥哥考中进士,他们开了祠堂要告诉祖宗们,因为哥哥不在,他和娘第一次代替哥哥走进了白家的祠堂。
  哥哥中了进士,他同岑啸的亲事中,岑家最后几个反对的声音消失,他们交换了庚帖和信物,约定两年后,他十八岁的那个秋天成婚。
  距离成亲还有两年,哥哥选择留京城做官,娘在处理好了自己的亲事后,决定带着他前往京城,只是这时候已经到了冬天,不能出发前往京城,他们就打算明年开春了再走。
  谁曾想年前,他们收到了哥哥的信,信中说哥夫郎有了身孕,娘再一次高兴地红着眼进屋。
  开春后,娘立马带着自己去往京城。
  刚到京城,他们就遇到了惊心动魄的事,六皇子遇刺。
  哥哥和商队的人一起从刺客的刀剑之下救了受伤的六皇子,这些曾经在他看来远得不得了的事,发生在了他身边。
  刚到京城,白子怡就经历了这么大的阵仗,进京之后大家都窝在家里尽量不出门,过了一个月,京城才渐渐恢复平静。
  在京城戒严时,白子怡跟着娘在家里一心一意照顾哥夫郎和备嫁,同时,跟着邱嬷嬷学规矩,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倒是让他没有过多的心思去想外面发生的事。
  等到哥夫郎快要生产时,遇上了当今圣上的六十大寿,哥哥忙到每天深夜才能回家。
  哥夫郎生产那天京城出了大乱子,他们家因为哥夫郎生产不知道外面的事,是后来听邻居们说的,当他们知道的时候,京城已经基本平静了下来。
  再后来两年,京城没有再发生动乱,哥哥的品级一升再升,经历六品的工部员外郎,在他出嫁的时候已经是五品的工部郎中。
  哥夫郎生的小侄子晓晓一点点长大,可爱聪慧的晓晓抓住了白子怡的心,到了他出嫁时,他最不舍的人就是这个小侄子。
  白子怡还记得哥夫郎开玩笑说,如果舍不得晓晓,就让岑啸把生意做到京城来,这样他们就能在京城又见面了。
  这句话被白子怡记在了心里,等嫁给了岑啸后没多久,他就找到了机会同岑啸提上京。
  岑家做香料生意,岑啸是家中幼子,他哥哥在家族中的任务是守住原汉省祖业,岑啸作为小儿子身上没有必须要做的任务。
  纠结一番后,岑啸为了讨夫郎欢心,真的找族中借了一笔钱,再加上他前些年攒的私房钱,带着夫郎跑去了京城。
  如果在京城没有人脉,岑啸一个外来的年轻人想要做买卖肯定会受挫,但是有白志文在他好歹算是京中有人,他自己也有能耐,真的在京城的夹缝中扎了根,找到了买家。
  因为白子怡在跟着邱嬷嬷学规矩期间喜欢上了研究糕点,岑啸觉得白子怡做的糕点同京城现有的不一样,味道还特别好,就支持白子怡开了一家糕点铺子。
  万事开头难,为了给夫郎更好的生活,遇到困难岑啸咬牙坚持。
  随着白志文的品级一步步上升,岑啸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香料生意越做越大,他们夫夫的糕点铺子也成为了京城的一个特色。
  白子怡到京城安顿下来之后很快就有了身孕,那时候黎明瑾那边的晓晓已经可以脱手了,在征得了白志文、黎明瑾和岑啸的同意后,白姚氏暂时住到哥婿家中照顾儿子。
  因为怀孕和生产都被照顾得很好,白子怡这一胎顺利生下来了一个哥儿,两年后他再度怀孕,生了一个儿子。
  哥儿怀孕、生产不易,有了小哥儿和儿子,岑啸就不让白子怡再怀孕了。
  到了晚年,白子怡回忆自己的一生,他非常满足,出嫁前,他有疼爱他的娘和哥哥、哥夫郎,出嫁后有爱护他的相公,年岁渐长后有孝顺懂事的孩子围绕在身边。
  作者闲话:感谢੭ ᐕ)੭*⁾⁾对我的支持)
 
 
第424章 番外三:读书的好处
  “恭喜!”
  “恭喜解元公!”
  “大喜事,大家都高兴高兴!”
  “咱们上河村真是块风水宝地!”
  “那可不是,咱们解元公是这些年从咱们上河村走出去的第三位举人老爷咯,一个个都这么年轻。”
  “黎家这些年的变化真叫人不敢认,啧啧。”
  “咱们白家的也不差,嘿嘿。”
  “那可不是,感觉再过两年,咱们上河村应该改名为上河镇。”
  ……
  上河村的村民们做在饭桌上开着玩笑。
  “你们几个老不修的,喝了两口马尿就满嘴的废话,吃的还堵不住你们的嘴?”旁边的老婆子看着那些喝两口黄酒开始上脸的老头子们,没好气地说。
  “老姐姐,今天是咱们村的大好日子,就让他们多喝两口,平日里我家那老头子想喝我可不让。”另一位老婆子笑眯眯地说。
  这一桌上坐着的人基本都是上河村白族的人,他们之间沾亲带故,大家说话不用那么顾忌。
  在黎明德和白志文考中进士后的第五年,黎明康十七岁时,他成为了原汉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解元,打破了当年白志文二十岁中解元的记录。
  一直以来,原汉省、南辽省和洱沧省这几个省的学风都不是那么盛,年轻的举人少,黎明康在中举之后,昌平县上河村这个地方再度进入原汉省人的视线。
  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那个地方不仅仅有这位十七岁的小解元公,在多年之前那里还在同一年出过两位举人,其中一位是解元,另一位第三名。
  不仅出了读书人,郑氏乡试熏兔也是上河村的,正是远近闻名的兔乡。
  黎明康能够在这么年轻就中举,是因为他这些年不仅仅在原汉省读书,他在十四岁成为秀才那年就同白木根一起去了趟京城,在京城待了两年,那两年他不仅有哥夫白志文教,还有哥夫的老师德辉先生指导。
  且一路上跟着白木根在外面走,他见识过的风景多,不是窝在家里死读书,多种原因综合之下他成为了最年轻的解元。
  上河村彻底出名后,上河村就被更多人关注了起来,大家想看看到底是多么人杰地灵的地方,能养出来这么多厉害的读书郎。
  说起来,上河村人这些年变化挺大的,年龄大一些的人留在村里或者种地,或者养兔子,或者去郑家盖起来的作坊干熏兔的活,年轻些愿意出去闯荡的,就在白木根的带领下,去到外面做事,小孩子们不用下地干农活,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在村里的村学读书。
  穿衣吃饭的变化只能体现外在改变,村里有了村学后,上河村的人才开始真正变得不一样起来。
  因为不管是白族的人,还是其他牛家的、李家的、吴家的,只要是上河村的人,大人、小孩都可以去到村学听课,找夫子识字。
  人一旦识了字,走出去精神气就和普通的人不同,上河村众人都昂首挺胸的,比县城的人还要牛气。
  当然了,上河村众人牛气的最根本原因不是他们村里有了村学可以识字,是因为他们村已经出了两位进士老爷。
  黎明康也中举,想必过不了几年又能多一位进士老爷。
  人一旦有了精神,不管做什么都有劲,在白村长的带领、鼓励下,大家一点点识字,上到四五十岁的老头子老婆子,小到七八岁的小孩子都能轻轻松松背诵三百千。
  在这几年中,上河村十二岁的孩子有好几个考过了童生,还属于底子扎实以后能继续读书考科举的那种,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说不定以后上河村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孩子走上读书考科举这条路。
  毕竟有了白志文他们在前面做榜样,大家切实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小孩子不那么想读书的都会被大人要求读书,在严厉的鞭策之下总能发现几个能读书的好苗子。
  这样积极向上的氛围只要继续坚持下去,上河村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上河村能有这样的改变,离不开黎明德和白志文两人的引导。
  因为他们在做官之后从不主动用银钱补贴村里,他们只会给村里找合适的夫子,给村里购置类似于族田的村田,给村里修村学,等村里的孩子读书有了成果后引荐他们去更好的学堂。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