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福运小夫郎(近代现代)——四夕夕

时间:2021-12-29 11:46:04  作者:四夕夕
  现在,五年过去,黎明康中举时已经能看到明显效果了。
  孩子们读书识字可以继续考科举,那些已经成年、甚至年龄还挺大的人读书识字,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们的想法。
  不仅在家乡上河村用读书影响人,黎明德在南辽省上任之后,在他管着的范围内,他选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村子也推行这样的做法。
  因为是官家主办的,肯定没有像上河村那样修漂亮大气的村学,只是找了那几个村里的旧房子重新加固一下,然后请了普通的夫子过去教那里的孩子读书。
  没有纸笔,就用树枝和沙子代替练习写字,夫子该教的都教,那些村子的孩子们能够学到多少,全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从请夫子去到村里给孩子们上课开始,黎明德就时常去那几个村子,同村里人聊天,告诉他们读书除了考科举做官,还能做什么,
  由于他本身是从村子走出去的寒门学子,黎明德用很短的时间学会了当地的土话后,很快同当地的老百姓打成一片,他说的话村里人大都愿意听一听,
  于是,黎明德做的事短期内就有了效果,这些孩子想要靠着简陋的学堂就读出头考科举太难了,更多的孩子在学会了大部分字的读写后,他们的家里人就听黎明德意见,将孩子送去外面做什么账房学徒、管事学徒这类必须要识字才能做的事。
  靠头脑挣钱比纯粹靠卖力气更快且轻松,当有了几个孩子拿着工钱回家后,其他人看到了这样做真的能得到好处,立马对自家孩子也严格要求起来,认真对待教他们识字的机会。
  这就是黎明德的目的,读书费钱,考科举费钱,不如先做点实际的,从改善村里人的生活做起,等到他们能够吃饱穿暖了之后,他不主动提,大家都会想要继续送能读书的孩子读书。
  刚开始,黎明德做的那些事在知州看来有些胡闹,索性黎明德没有找州衙要多少银钱,在黎明德做好了自己事情的情况下,他就没有怎么管。
  没想到,他没有管的事在后来会给他惊喜,等到了五年后,那几个村子真的大变样,这几个村子的变化成为了他那一年述职折子的亮点。
  靠着这几个村子的变化,知州在吏部的考评为上佳,他升任通判。
  从正六品知州变为从五品通判,虽然品级只变化了一级,但是通判这个职位很紧要,不是普通人能够做的,在通判做三年后,调任知府的概率很大。
  知州的位置空了出来,黎明德就从州同知升成了知州,主管一州的政事。
  手上有了更大的权利后,黎明德开始在全州的村镇推行他的想法,雇佣那些识字的、有耐心的老童生去到各个村子做夫子。
  不仅仅从孩子们读书的问题入手,黎明德还召集了工匠们在一起,教那些不想继续读书的孩子各行各业的手艺等等。
  一开始很困难,谁都不想把自己吃饭的手艺交给没有关系的人,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是他们每一人从入行开始就深谙的道理。
  黎明德想了不少办法,最终终于说服了几位瓷窑的师父,以收徒的名义,在官府修建的磁窑中教那些愿意学烧瓷手艺的年轻人。
  闭门造车变成集思广益,磁窑产出的瓷器不论花样、形状还是颜色、造型都变得丰富起来。
  三年后,瓷器成为了黎明德管理的州的特色,远销大虞朝外面的藩国。
  再三年后,黎明德治理的州童生数量、秀才数量翻倍,收上来的各类税翻倍。
  黎明德政绩让他在调任时直接从知州直接升任布政司副使,主管民政事务,负责配合学政,南辽省难出读书人的痛在黎明德和学政的手上慢慢改善。
  不知不觉中,南辽省学风盛行,这几年南辽省人才辈出,尤其是黎明德执政过的那个州,几乎每次乡试的解元都是从那里出来的。
  后来黎明德从布政司副使升职为布政使,他积极推动各行各业的改革,短短几年就让南辽省的税收一跃成为国内排在前几位的省。
  每年巡抚去到京城述职的时候,对上别的巡抚都能抬头挺胸,不像以前那样总是被奚落。
  在黎明德四十岁时,他从南辽省布政司调任到了位于大虞朝中部的靖池省做巡抚,靖池省属于那种不起眼的省,面积不大不小、人不多不少,没什么特色。
  但是黎明德很快发现了靖池省的优势——位置。
  靖池省内地势平坦,他就在靖池省四周打通了几条商路,培养商队、往来通商,活生生地把一个没有特色的省盘活,成为了比京城还让商人们向往的地方。
  作者闲话:感谢੭ ᐕ)੭*⁾⁾对我的支持)
 
 
第425章 番外四:白平明
  “阿姆,为什么人每天都要吃饭?”
  “阿姆,为什么每天早上爹都要叫我起床和他一起跑步?”
  “阿姆,为什么马可以拉车?”
  “阿姆,为什么你要让我闭嘴?”
  ……
  年满三岁的白平明委屈巴巴地站在墙角,看着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地面成为了不同的形状,为什么地面上窗棂的形状在不同的时间会变化?
  小小的脑袋里有着大大的疑惑。
  可是已经把阿姆惹恼的白平明不敢再问了,惹恼了阿姆没事,要是等爹回来了发现他把阿姆惹着了,明天早上他又要多绕着院子跑一圈,他小胳膊小腿跑得没有爹那么快,一圈要跑好久好久。
  白平明,就是黎明瑾用了一个晚上,差点难产才生出来的孩子,因为生在破晓十分,白志文就给他取名“平明”,意为天刚亮时,也指公平严明。
  白平明的小名叫做晓晓,破晓的小,这孩子不大,生的时候死活不愿意离开阿姆的肚子,最后终于出来了黎明瑾却大出血。
  因为当时恰巧白志文推开家门孩子生下来,所以他始终认为是自己回来晚了导致孩子生得晚,导致黎明瑾大出血身子虚弱,被吓着了的白志文从此没有再要孩子。
  说起白平明出生,就不得不提一提当年发生的事。
  黎明瑾生产时碰上了太上皇的六十大寿,那一天宫中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都没有安宁过。
  皇上在六十大寿的上午一直待在纯贵妃宫中,由静安公主和六皇子陪着。
  在这期间,四皇子收买了禁卫军,带着伪装成宫人的士兵进宫,也在宫外安排了很多人,随时等着信号动手。
  到了中午皇族的人一起吃饭时,四皇子让人动手了,把所有的皇子、皇子妃、公主、驸马都围住,逼得皇上退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四皇子逼宫,七皇子带兵救驾。
  四皇子的人被七皇子的人杀得差不多了后,七皇子手中的剑对准了皇上和六皇子。
  七皇子的谋划不错,可他终究棋差一招。
  因为不管是四皇子还是七皇子,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在皇上的意料之中。
  很快,皇上的人掌握了主动权,四皇子和七皇子都被抓。
  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都结束时,皇上毫无预兆地倒下,原来是皇上刚才吃过的东西有毒,下毒的人是废太子。
  废太子受够了被圈禁的痛苦,他疯了,疯狂地想要报复让他遭受这一切的人,所以在刚才靠近皇上的时候,动了他碗中饭菜。
  在御医的全力救治之下,皇上的命救了回来,但是从此特别虚弱,不能再处理政务。
  于是,什么都没有做的六皇子,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跳过了太子的位置,直接在皇上宣布退位之后成为了新皇。
  四皇子在皇上六十大寿这天闹出来了这样的事,在他看来他是被逼无奈。
  当初,六皇子和金人一事牵扯出来了太多的后续,皇上下令督察拔出国内金人的奸细,在这个过程中,督察们发现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
  太子已经被废了,再被查出任何问题都不会再罚他。
  但四皇子不一样,他还想要坐到最上面那个位置,他的屁股擦得不干净,皇上派出去的督察们马上就要查到他头上了。
  仅仅是屁股不干净被查就算了,六皇子和大皇子带兵攻打金国大获全胜,这让四皇子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在他们几个成年的皇子中,六皇子有了这么大的功绩,他成为新太子的可能比他们其他几个人都高。
  这时候,四皇子才开始注意起这个小了自己十多岁的弟弟,越注意越心惊。
  皇上六十大寿这天后,督察们会陆续返回京城,四皇子破釜沉舟,决定逼宫。
  之前,六皇子大胜金国回京那次遭遇的刺杀不是四皇子做的,是七皇子的人做的。
  七皇子比四皇子早意识到六皇子是个劲敌,在六皇子带兵出征后,七皇子和他身后的势力就开始谋划。
  因为七皇子的人做了万全准备,事情败露之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已经被废的太子。
  太子已经被废了,且不说他现在有没有能力谋划这一场刺杀,他完全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吃力不讨好。
  所以,最终六皇子被刺杀一事没有查出名堂来,不了了之。
  六皇子继承皇位成为新皇,他没有对自己的兄弟们赶尽杀绝。
  曾经逼宫的四皇子和七皇子落得和废太子一样的下场,废除他们的皇子身份,终生圈禁,无诏不得外出。
  而下毒意图杀害皇帝的太子,六皇子暂时没有动,将他关押在宗人府等着太上皇身子好一些了再处理。
  剩下的那些皇子,没成年的继续读书。
  成年了的目前只有大皇子和五皇子。
  大皇子从成年起就安分守在边境,两人还在攻打金国时培养出了兄弟感情,新皇对这个大了自己一倍的大哥很有好感,直接封了亲王。
  五皇子一个闲散皇子,新皇同样封了这位皇兄一个亲王的称号,让他继续做富贵王爷。
  新皇的做法就是太上皇想的,等太上皇的身子稍微好一些了,得知废太子还关在宗人府,他始终狠不下心杀了自己的嫡子,最终决定将废太子以白身发配去苦寒之地。
  总的来说,因为太上皇的成年儿子不多,储位之争不算很激烈,没有引起朝堂的大震荡,属于和平交接。
  那一天发生的事太多,等到一切尘埃落地,白志文回到家才知道,自家夫郎已经生了,给他生了个儿子。
  孩子出生后,白志文比之前更顾家,一到了散衙时间,手上没有必须要接着做的事,他就会回去,同僚之间的酒局、饭局等聚会他能推就推,推不了的顶多去吃个饭,吃完了就回家。
  在白平明还小的时候,有奶娘带着,白志文不觉得带孩子有多难,等到白平明会说话,尤其是说话说得顺熘之后,他才发现带孩子不容易。
  不知道是所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都好奇心特别重,还是白平明是个特例。
  他的小脑袋里每天都有无数的问题,有些问题白志文能回答,有些问题他回答不上来,不知道怎么回答。
  好在白志文是在工部做事,他平时为了改良研究新的东西,会看不少读书人认为是闲书的书,知道的东西不少。
  后来为了应付自己儿子每天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他开始跑去藏书最全面的翰林院,目的是借书回去看。
  白志文在新皇登基之前救过新皇两次的事已经是朝中臣子们私下传遍的事,虽然现在看来白志文的品级不高,但是大家相信,只要有机会,他升职一定会非常快,所以白志文的一举一动大家都会关注着些。
  这不,没多久,新皇就从翰林院的侍读学士那里听说了白志文老跑翰林院的事,引起了新皇的兴趣。
  一次休沐时,新皇微服出访,带着内侍悄悄去了白志文住着的小宅子。
  新皇到的时候,白志文正在训儿子,之前白平明搬了一个蚂蚁窝回他的房间被小厮发现了,白志文让小厮打扫卫生的时候,提熘着白平明到墙角站着,想想他做错了什么。
  白平明这样做,是因为他昨天偷熘出去玩的时候,听别人念叨了一句“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他就上了心。
  今天他在自家后院一颗树下发现了一窝蚂蚁,他想要看看是不是蚂蚁搬家能预示下大雨,他就把蚂蚁窝悄悄地搬了一点回屋,方便他随时看。
  没想到蚂蚁窝刚搬进房间他还没藏起来,就被人发现了,惹来了爹的一顿训斥,还需要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
  新皇听说了白平明做的事后乐得不行,这种小孩子做的事他已经好久没有听说了,他叮嘱白志文说,还好这孩子搬的是蚂蚁,让下人打扫一下房间就行,要是他抓了一条蛇,那做爹姆的才要更担心。
  蚂蚁不咬人,蛇会咬人,尤其遇到毒蛇,想想就后怕。
  新皇来了,白志文暂时放过调皮捣蛋的儿子让他自己站着面壁,陪着新皇去书房说话。
  微服出访的皇帝肯定不想在书房还听白志文说政事,于是,白志文说了一大通儿子的毛病。
  新皇一边听一边想着自家那几个现在听话了不少的皇子,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白志文,既然孩子聪明又年满三岁,那就找个夫子他开蒙,教他读书教他道理,孩子的问题层出不穷,还能让他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
  离开时,新皇给了白平明一块他随身携带的玉佩。
  白平明不知道,这个笑眯眯看着他的伯伯,正是让他在以后每天被严厉的父亲和夫子守着读书的源头。
  多年以后,进入了户部的白平明捧着依旧圆润通透的玉佩,思索当年皇帝伯伯给他玉佩时的想法。
  他想,或许是因为这块玉佩的形状外圆内方,像极了孔方兄,适合他现在的身份,或许是在告诉他做人要外圆内方,不要得罪不该得罪的人,比如说爹和阿姆。
  作者闲话:感谢੭ ᐕ)੭*⁾⁾对我的支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