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福运小夫郎(近代现代)——四夕夕

时间:2021-12-29 11:46:04  作者:四夕夕
  “外公,给你说哦,弟弟长得越来越好看了,每天都对我笑。”黎明瑾一手拉着姜老头,一边招唿道,“表哥、表妹,你们还没见过我弟弟,我弟弟叫黎明康,大家都喊他康儿,是整个上河村最可爱的弟弟,谁都比不上。”
  初二同爹一起去过姜家后,这是黎明瑾第一次见到姜家人,过年那会儿他弟弟黎明康刚出生不久,还没有彻底长开,他不好意思对别人使劲夸自家弟弟长得好,现在黎明康白白胖胖的就像年画里的小童子一样,黎明瑾见了人就显摆自家弟弟。
  “瑾哥儿,你少说些。”姜芷芸听着黎明瑾的话赶紧制止他,她觉得黎明瑾是心里喜欢弟弟才觉得自家弟弟最好看,实际上小孩子只要养得好些,都是白白嫩嫩、可可爱爱的。
  姜齐明是个实心眼的性子,他听了黎明瑾的话微微点头,牵着妹妹跟着进去确认康儿是不是最可爱的弟弟。
  等到姜齐明他们进屋时,黎明康正睁着大大的眼睛看过来,一下就把姜齐明给吸引了过去。
  姜芷芸的手很巧,给孩子准备的衣服都很合身,襁褓、小被子的样式都非常好看,上面还绣了不少花纹,让黎明康看上去比普通的小婴儿更乖巧。
  加上姜芷芸爱干净,孩子和屋子都收拾得很整洁、干净,又提升了黎明康的可爱程度。
  总而言之一句话,姜齐明认可了黎明瑾那句话,并在心里认为黎明康是上河村和下河村加起来最可爱的弟弟。
  见大侄子一眨不眨地看着小儿子,姜芷芸将黎明康从小床中抱起来:“齐明,要不要抱抱弟弟?”
  “啊?”姜齐明反应过来之后赶紧摆着手往后退,颇为窘迫地说,“不不不,姑姑我不会。”
  康儿弟弟看着小小的一团,他害怕自己抱不好把他弄哭,还是等弟弟大了些自己带着书本过来教他识字吧。
  姜芷芸转个方向将孩子送到她爹姜老头手上:“爹,康儿不认人,你要不抱一会儿他?”
  姜老头当然愿意,他力气比姜芷芸大,单手就能抱住黎明康,还能用另外一只手逗弄,逗得黎明康“啊啊”直叫。
  姜老头趁机将他给孩子准备的长命锁和姜喻之准备的带小铃铛的一对脚环给拿出来,两样东西都是银质的,看得黎明康特别好奇,伸出手去抓。
  姜家人都在左厢的堂屋里坐着,逗着黎明康,让他很是兴奋了一段时间,没过一会儿就打起两个小哈欠,开始揉眼。
  “芸娘,康儿是不是想睡觉觉了?”姜老头看着小外孙的眼皮开始往下耷拉,他有些不舍地将孩子还到姜芷芸手上。
  姜芷芸点头:“等他睡会儿,咱们吃了午饭下午说会儿话,他会再醒过来。”
  不仅仅是睡觉,这个时间差不多是黎明康吃奶的时间,她正好抱他去屋里喂奶哄他睡觉。
  作为百岁宴的主角,黎明康在左厢他的专属小床里唿唿大睡,来看他的姜家人转移到正屋聊天,等着马上开始的饭菜。
  饭桌上,黎老太主动提起了最近一直不下雨的事:“亲家公,已经半个月没下雨了,你们村里有什么说法没?”
  姜老头说起这个忍不住叹气:“我最近出去听到大家都在说这事,如果再不下雨,地里的庄稼估计要不太好咯。”
  姜家自己没有种地,倒是买了两亩水田两亩旱地租出去,收四成租粮够他们一家几口人吃,另外姜老头还在家门外自己开坑了一亩地出来种一些自家吃的蔬菜瓜果。
  虽然他们不用自己种地,但是他们也是要靠地里种出来的粮食过日子,姜老头心里头担心,前两天特地跑了趟县城,去买了两百斤白米回家放着。
  “我和老头子都觉得今年的年景肯定不大好,准备明天就开始着手买粮回家。”黎老太把他们的打算说了部分出来,没有说买粮食的法子和具体买粮数量。
  姜老头听完黎老太的话,赞同地点头:“嗯,亲家母你们这样做确实保险,我看也是应该多买点粮食回家放着,就是我得想想怎么才好买粮回家。”
  现在大部分人都还在等着,这个年头谁家手上多余的银钱都不多,每年春天都要种粮,到了秋天又能收获,如果不是到了没办法的时候,没几个人愿意花钱买大量粮食放在家里。
  黎老太见姜老头和姜喻之对有可能发生旱灾一事比较上心,提了两句就没有多说了,免得让亲家那边觉得奇怪。
  等吃过了午饭,姜芷芸拉着很久没见的姜王氏进屋,单独同她说体己话:“大嫂,你的身子现在好多了吧?”
  “嗯,有了之前你们给的人参调理身体,我今年冬天没有再病,现在已经很好了,只要我注意着不要很累,邢郎中说慢慢地身子能恢复成普通人的样子。”姜王氏很是感谢妹子一家,如果不是他们给,她是舍不得让家里花钱去买人参的。
  “那就好,你身子好了我就放心。大嫂,我公爹和婆母都觉得今年年景不好,怀疑会发生旱灾,等你们回去之后一定要想办法瞒着别人多存一些粮起来。”姜芷芸不好说她家瑾哥儿会梦到今年大旱,她只能说这是公爹和婆母的判断。
  “嗯嗯,相公和爹也是这样想的,爹他前两天还去买了粮食回来。”姜王氏把姜喻之悄悄对她说的话说了出来。
  “家里的银钱够吗?”姜芷芸用更低的声音问,“大嫂你知道的,我婆家这边现在分家了,石哥的月银剩下的都在我手上,要是家里的银钱不够买粮食,我这边可以拿一些出来。”
  正常情况姜芷芸是不会想着补贴娘家什么的,但是现在情况特殊,她担心家里的钱不够。
  “不用不用,你放心,去年我没生病,不需要看郎中吃药,没什么用银钱的地方,家里银钱够的。”姜王氏哪里会要妹子的钱,她赶紧拒绝了。
  “家里有钱就好,要是家里银钱粮食不够,大嫂你就让大哥或者爹过来一趟,我这边你放心,石哥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月银,还有婆母看着,不会有事。”姜芷芸反复叮嘱了姜王氏好几句缺钱了可以找她,才说起其他的。
  下午,黎明康醒来同姜家人玩闹了一会儿之后继续睡,姜家人等姜芷芸把他哄睡熟就回去下河村,因为如果等到吃了晚饭再回去,很容易走到半路天就黑了不安全。
  等回到姜家,姜老头去还骡子,姜王氏叫姜喻之回屋,同他说起刚才她和姜芷芸之间的话。
  姜喻之听完,说道:“看来妹子婆家是真的很担心会有旱灾,不知道这半个月来没下雨的范围有多广,我看过记载,上一次大范围的旱灾是六七十年前……”
  当年那一场干旱遍布了整个大虞朝的北边,北边很多人过不下去了,背井离乡跑到南边来只求活命。
  南边好几个省也有受影响,只是原汉省这边河水多雨水多,旱灾很少见,像今年这样春天十几天不下雨更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确实应该发音器注意。
  姜喻之觉得事情确实不能盲目乐观,他们得提前做打算:“我和爹等会儿商量一下怎么买粮食回来。”
  说完,他补充道:“对了碧娘,家里买粮食的钱是有的,你让芸娘不用担心咱们,她手上的银子让她一定放好了,千万不要被别人给哄骗去,现在没什么的时候不用太担心,等到后面万一真有了灾情,像她婆家二嫂那种人千万别随便借银子。”
  姜喻之见过钱杏花几面,他对整个黎家的人都印象不错,唯一的例外就是钱杏花。
  “你放心,这些话我已经同妹子说过了,她婆家的事不管是什么都应该先问问她婆母再说,何况黎家除了婆母她上面还有一个大嫂,不管有什么事都轮不到他们三房率先出面。”
  “嗯。”姜喻之放心地点头,只要妹子知道那些就好。
  作者闲话:感谢美妍y()对我的支持)
 
 
第094章 告诉村里人
  黎明康的百岁宴之后没过几天,县衙就开始准备今年的童试。
  大虞朝的童试是由一县长官的知县直接出题,考教没有功名的学子基本学识的一场考试,年年都有,具体时间也是知县来定。
  今年,黎家的两个读书郎先不参加童试,但是姜家的姜齐明却是要参加的,他从小就在家里跟着他爹姜喻之学习,学了这么多年,小小的童试应该不在话下。
  姜芷芸对侄子的水平了解,对他能否通过童试一点都不担忧,只给相公提了一句,如果知县大人准备开始童试了,他可能需要避开一些。
  所以沐修回去后,黎成石听赵承泽说要开始准备今年的童试了,赶紧表明今年参加童试的学子中有他的亲属。
  既然参加童试的学子有亲属在,赵承泽就不能让黎成石参与童试的试卷、考场准备以及巡考等事务了。
  顺便赵承泽也询问了一番县衙的其他差役,今年要参加童试的学子中是否有他们的亲属,提前说出来没事,一旦现在不说后面被人发现了,到时他处理起来可不会手软。
  之前有几个差役有亲属要参加童试,他们还想看看能不能蒙混过去,被黎成石破坏计划后没办法,只能把自己家的情况说明白。
  姜齐明的水平确实不错,轻轻松松完成童试,三天后结果出来,没有悬念直接通过了。
  对姜家人来说姜齐明通过童试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所以姜家没有大肆宣扬出去,别人问到了才会回一二。
  黎家这边姜喻之抽空来了一趟,告诉姜芷芸和黎老头黎老太两位亲家公婆一声,很平静就过去了。
  这时候,已经到了三月二十五,从二月末开始一直到现在二十六天了,一直没下雨。
  黎老头按照他和黎老太的计划找上白村长:“白村长,你知不知道咱们县其他地方有没有下雨?”
  白村长给黎老头倒一杯水,让他坐下:“黎大爷,说句实话,县里其他地方的情况如何我不太清楚,不过就咱们上河村这附近的村子我都问遍了,大家都说一直没下雨。”
  “这可就麻烦了。”黎老头的眉头紧紧皱,他将茶杯拿起喝了一口水。
  白村长当然也知道事情麻烦,老天爷不下雨所有人都担心:“黎大爷,你家黎三弟就是县衙的,外面的情况他沐修回来应该同你说过吧,现在县里其他地方是啥样的啊?”
  黎老头略微混浊的双眼看向白村长,说道:“月中老三回来说了,整个县其他地方都是这样的,不知道这十来天有没有变化,但是看咱们村附近的情况,其他地方估计也好不了多少。”
  “这……”白村长的心提了起来,他想起父辈说过,黎家是几十年前北方大旱逃难过来的人家,黎大爷过来找他说这些事,是不是他察觉到了什么,“黎大爷,你要是有话就直说吧。”
  “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我是觉得今年这个样子很有可能要出现旱灾。”黎老头说完这句话,心里沉甸甸的。
  旱灾啊,一旦提到了一个灾字,那就不会轻易过得去,人命在这种老天爷设下的灾难面前异常脆弱。
  “真的吗?”白村长的心沉了下去,他其实也有一点这方面的感觉,但是他不想去想,也不愿意相信真的会出现旱灾。
  “我只能说我的判断,很大可能会出现旱灾。”黎老头没有说死,他想了想咬牙继续说道,“如果、如果再过十来天不下雨,我就准备把我家水田的水稻苗给拔了,换成红薯。”
  这是一开始黎老太提出的,不得不说,虽然黎老太已经多年不下地,但是她的想法很对,现在每天早晚黎老头和黎成志两人都从浅水河里挑很多水去水田里,水田的水依旧不够,稻子长得不太好。
  黎老头再舍不得拔水稻秧苗,也得考虑一家人的吃喝问题,等到后面天气更加炎热,还是迟迟不下雨,水稻只会越长越不好。
  同样是种地的农民,黎老头的话让白村长震惊了:“黎大爷,你真要把水稻秧苗给拔了种红薯?”
  上好的水田用来种红薯,太浪费了吧。
  黎老头眼角的皱纹看着比刚才更苍老了几分,他叹口气:“再等个十来天看看吧,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那样做。”
  等那股惊讶劲过去之后,白村长意识到黎老头这样做的目的和好处,要是真的遇上灾年,管他用水田种红薯是不是浪费,能不能填饱肚子最关键。
  黎老头心里想着水田的秧苗,心情不太好,把黎老太吩咐的最后一件事说出来:“白村长,你看有没有必要让村里人多准备些粮食放着,现在粮食的价格还没涨高,我准备下午和我家老婆子去买一车粮食回来。”
  “哦?你们已经准备开始买粮食了?”白村长又惊讶了起来,他没想到黎家这么早就开始有行动。
  在他看来,其实现在还不能确定是不是今年就真的不下雨要发生旱灾了,毕竟每年雨水最多的是夏季,再咋样应该过了三月看看四月的苗头再说吧。
  “家里有粮心里才不慌,白村长,要不你去找村里几位老人说说这事,我先回去了。”黎老头说完,离开了白村长家。
  他没指望村里人这么快就相信今年会出现旱情,提前在大家心里打个底总是好的。
  另一边,黎老太挎着篮子走到了村中心大槐树下,媳妇婆子最喜欢聚在一起聊天的地方。
  “黎嫂子,真是好久都没有见你出来了,在家忙着照顾小孙孙呢?”同黎老太交好的婆子看到她热情地招唿。
  也有婆子阴阳怪气地说:“有些人呐,把家分了还颠颠地照顾月子婆,谁知道在打什么主意呢,是不是想着把媳妇哄好了,儿子的钱还是全进自己的荷包……”
  黎老太根本不搭理那阴阳怪气说怪话的人,她满脸笑容地说:“在家看着我小孙孙呢,我家康儿那叫一个乖,不吵不闹,就饿了、尿了会哭两声,特别好带。也就是现在天气还冷不方便把他带出来,等再过一阵子暖和了,一定抱出来让你们羡慕羡慕。”
  几个去黎家见过黎明康的婆子跟着附和,说黎明康确实长得好,引得周围的婆子媳妇羡慕不已。
  说完了家里的孩子,黎老太才装作有些奇怪地问:“今天我家老大不知道被老头子给支使到哪里去了,半天找不到人,我只好自己出来摘菜了,这才发现地里的泥巴干得很,菜都蔫嗒嗒的。”
  “嗨,可不得蔫吗,这都二十天没下雨了。”一个婆子接话道,“还是黎家姐姐命好,家里三个儿子,就算农忙都不用下地干活,你才不清楚地里的情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