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养大小皇帝后他总想娶我(穿越重生)——琼玉花间

时间:2021-12-29 11:47:32  作者:琼玉花间
  “我是来给你送膏药的,还有同你道歉…”小毓诚垂着头,满脸歉意的将手里的药膏盒子推了过去:“今日午后你的营帐其实是我故意弄成那样的,我就是想跟你开个玩笑,没想到…”
  “末将早就知道了。”孟序撑起嘴角,露出两颗俏皮可爱的小虎牙:“午后的时候,末将看着小殿下和宁王世子从营帐里出来的。”
  “那你怎么不同我父皇告状?!你如实说了就好,大不了我就去抄书!何苦要你挨这么重的板子。”小毓诚抽抽鼻子,不知又动了哪一根的真性情,眼圈又憋得通红通红。
  孟序趴在由于被褥被淋湿,仅剩的光板床上正声言道:“因为…我怕如果小殿下再为了我受罚,会更讨厌我。”
  “我…我…我没有很讨厌你…没有…”小毓诚口是心非的扣着药盒顶盖上的花纹。
  “我知道小殿下不喜欢我,虽然想不明白为什么。可是我比小殿下年长,陛下又准小殿下唤我一声哥哥,那我自然要有做兄长的担当。”
  “其实…我只是看不惯父皇和亚父夸赞你…不喜欢父皇手把手的教你练枪。”小毓诚说着说着把头垂得更低了:“我害怕,我害怕自己追不上你,害怕会同你差得越来越远,若是那样,父皇就不喜欢我了。”
  孟序抬起手臂,将手掌覆在了小毓诚的脑袋顶上轻轻抚摸:“小殿下多虑了。陛下之所以待我恩重如山,多有提携。只是希望将来有个人能比他们更长远的留在殿下身边,一直陪着殿下,做殿下身边最可信之人。陛下私下曾对我说,希望我既能做殿下的臣子,也要做殿下的哥哥。”
  “那…父皇所言…你可愿意?”小毓诚试探的语气中,夹杂着一丝不可察觉的期待。
  “自然愿意。”孟序万般笃定的朝人点了点头:“陛下英明神武,是天下万千官民百姓的信仰。不过从今往后,臣的信仰,是太子殿下。”
  “那!拉勾!”小毓诚真诚的朝那人伸出了半根小指。
  “嗯,拉勾。”孟序也伸出小指,两根手指轻轻拉扯。
  一桩要履行一辈子的契约,就此达成。
  “哎呀!我真是笨死了!”小毓诚猛得一拍脑门:“你这里被褥都湿透了,肯定没法睡了。玉容哥哥,你要不要去我的营帐睡啊?那里又大又亮又暖和,被子又软又轻又舒服。你这些日子就留在我的营帐里养伤,顺带着陪我用膳,帮我写功课,你说好不好?”
  “这个……”孟序稍稍权衡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末将遵命就是。”
  在后来的后来,许多许多年后。
  孟序再也没有一个人住过一间房子,也再没有一个人吃过一餐饭。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9-22 22:52:41~2021-09-25 01:08: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正在炖蛇羹的兔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前
  春末夏初。
  西北陇右道有军报传来。
  拂菻, 兰竺分隔两地入侵大食。大食百姓不堪其扰,大食王子迦延摩罗派遣使臣前往汴京求援。
  大周天子顾修闻听此信,为四海苍生计, 故而下旨御驾亲征, 驰援大食, 救百姓于水火。
  就在都城汴京的百姓们都在忙着给自家凿冰窖,腌蜜饯的当口。
  象征着大周皇权的蜋馚铁骑, 在君王顾修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出征了。
  自京城出发, 带着荡平列国的气势,一路西行前往陇右边疆与陇右守军两相汇合组成联军。
  众人皆知,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连天的战火,势必会给大周子民带来更加富庶的生活。
  毕竟,皇帝身边的那位太傅大人从来不做任何亏本的生意。
  远征花出去的银子,他总能想方设法的翻着十倍再赚回来。
  君王离京后,宁逸亲王顾攸在朝监国摄政,康盛, 宇诚两位叔王在旁协理。
  叔侄三人每日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监督皇宫内苑的改建情况。
  与其说是摄政监国,倒不如说是三个尽职尽责的监工。
  含元殿的图纸是顾攸盯着工部官员昼夜赶工画出来的。
  每一根梁柱,每一根屋脊,每一片砖瓦,都有讲究。
  含元殿图纸大成,三位亲王当即便看不上周遭略显朴素的宣政殿。
  宣政殿图纸大成, 三位亲王又看不上宣政殿后方简陋的兴圣宫。
  三人看着满桌摊平的图纸几乎是一拍即合。
  既然君王出宫远征,倒不如趁此机会将这座前朝遗留下的宫殿彻底翻修重建。
  于是, 三位皇室当前地位最尊崇的亲王殿下一致决定, 由宁逸亲王府和户部两方出资, 宇诚康盛两府亲王招工出力。
  丈量各宫占地,规划园林景观,重修各宫殿宇,拆改殿阁风水,大修太子东宫,还有后期专门用于养育皇孙的麒麟宫。
  大修皇宫的工程一开,工部户部瞬间忙得热火朝天。
  两个工部新上任的小主簿收拾着几张大片的图纸,偶然闲谈道:“年兄,这座殿阁是做什么用的?怎得从陛下新朝开始便从未有人动过?”
  “哦,这里啊?这里是凤仪宫,本该是中宫皇后的居所。我朝天子未立中宫,所以自慧宁师太搬出宫外后便极少再有人开启了。”
  “陛下没有中宫?陛下已过而立之年,怎么会尚无中宫呢?”
  “陛下没有中宫?我怎得记得陛下早几年便成亲了呢?”又一个人加入了二人之间的话题:“不是说太妃娘娘亲自挑选的自家的姑娘么?暗暗送到宫里去了。否则那年怎么会着礼部要了一百多口装官银的大箱子,那还不是装聘礼的么?”
  “你这都是哪儿听的谣言?”另一人连忙打断了对方的疑惑:“陛下不是早就说了,为了大周繁荣昌盛,此生都不娶不纳。再说了,陛下与韩太傅这些年不是在外征战就是忙于推行新政,哪儿有时间娶中宫?”
  “说得也是,咱们陛下身边有韩太傅就够了。”
  这句话,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
  当朝天子身边有一个韩太傅就够了。
  既能赚钱,又能打仗,还能帮着教养孩子。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陪在这个满脑子只有家国天下,百姓江山的皇帝身边。
  ***
  就在此时,众臣口中那位经济又实惠的太傅大人正坐在边地牛皮矾成的御沙大帐里端着一碗酱色的汤药,他身边的君王手中的碗已经空了,冷毅的五官也已经不由自主的纠结在了一起。
  “常如啊,你这汤药就不能做的稍微不那么难喝一点么?”韩墨初摇晃着手中的药碗,试图拖延喝药的时间:“又苦又辣又涩,还要每日两碗雷打不动,是个活人都受不了吧?”
  “韩子冉,怎么越大越磨牙了呢?但凡是药,怎么可能是好喝的?我方才去与诚殿下送药,他都不似你这般话多。快些喝了,然后你忙你的,我忙我的,你当我愿意杵在这里跟你耗啊?”
  时近六月的陇右边关,天旱少雨,遍地风沙。再好的粮食到了这里也都混了泥土,一碗米饭半碗沙,连宣软的胡饼嚼起来也是咯吱咯吱的。
  且昼夜温差极大,夜间能冻得人浑身颤抖嘴唇发青,到了正午阳光又好似能把人晒干一般。
  为免王师将士们初到此地水土不服,神医苏常如带着军医们连日熬煮中和脾胃,解暑防风的汤药,一时一刻也不敢放松。
  因为这次亲征路途太远,战线太长,至少要两三年光景才能回往都城汴京。
  苏澈说什么也不肯放任韩墨初一人独自前往,从筹备出征开始,他便开始拉着,并且强烈要求带上他的小徒弟裴一恒。
  “她这辈子就想子承父业,同她父亲一样在军中行医,就带她同去又怎么了?她都与我在一起学了这么多年了。医术比起军中现役的军医不知好了多少!我可是年长你七个月零八天的好兄长,这辈子就求你这么一件事!你若是不答应,我马上就托梦告诉易先生说你欺负我,让他在梦里教训你。”
  最终,韩墨初实在忍受不了苏澈的唠叨,随口答应了下来。
  他便如愿以偿的带着他的小徒弟裴一恒一同上了战场。
  韩墨初叹了口气,英勇就义般的将那碗汤药仰头饮尽。然后迅速端起一碗并不算清澈的清水含在嘴里,让自己可怜的舌头快速从痛苦的麻木中解脱出来。
  苏澈匆匆扫了一眼桌上的两只空碗,心满意足的将之摞回了托盘之内,微微笑道:“陛下,韩太傅,臣下告退了。”
  言罢,他又朝着立在一旁背着药箱的裴一恒递了个眼神:“走吧,小裴。”
  苏澈走后,顾修安静又熟练的从桌上笔墨匣的夹层里翻出了一小包金桔蜜饯,挑出一颗大的,填在了韩墨初嘴里,进一步解救他被那碗汤药苦到发麻的舌根。
  “子冉,好些了没有?”顾修不动声色的将装蜜饯的小包盖了回去。
  “好是好了很多。”韩墨初将韧性十足的蜜饯含在口中,蜜饯的酸甜算是彻底消除了“不过,陛下藏的蜜饯好似是吴姑姑临行前交待给毓诚带的吧?”
  “嗯,朕藏了一半。”顾修一本正经的摆弄着桌面舆图上插着的小旗杆:“孩子嘛,吃那么多蜜饯牙齿会坏掉的。”
  君臣二人闲谈之时,王帐之外传来一声结结巴巴的通传:“陛…陛下…太…太傅大人…探路的斥侯回来了。”
  是熊虎的声音。
  凭借军功已经升任三品荡敌大将军的熊虎大人,只要跟着君王上了战场依旧坚持作为护卫抱着大刀站在君王帐外。
  风雨无阻,寒暑不休,一日三班岗,他至少能站两个半。
  如果不是实在支持不住,他说什么也不愿离开顾修帐前半步。
  “准他进来吧。”帐内的顾修回应道。
  帐帘掀起,一个周身被风沙包裹的小将士顺着帐帘从外走了进来。
  帐外的天是土黄色的,帐帘掀起的瞬间人和沙土一齐被风扑了进来。
  回话的斥侯名叫李伏,家住陇右岷州,永定三年应征入伍。
  顾修素来不喜繁文缛节,故而在此次抵达边关后便定下了一条规矩,日后凡是前线军报传来,传信之人一律不需行礼,以免耽搁军情。
  李伏进门只朝君臣二人略执一礼示意,便直入主题:“末将这几日共往前路上深探了两百三十余里,已入大食境内,大食边关确如国使来时所言正在混战。此战共有至少四国参战,除了拂菻与兰竺,还有安息与崇山。东边的大食官兵杀敌已经不分敌友。另外边关之地还有至少上百支大食商队试图趁乱出逃前往我大周境内,可是被混战阻隔,价值万金的货物不是埋土黄沙,就是被贼兵劫掠。我朝原本要前往大食交易的商团也被混战阻隔,沿途路驿被侵,我朝驻地的路驿商官也被混战所伤,据末将探知,至少便有一百二十余人。”
  李伏的通传完毕,顾修撑着眼前的沙盘一言不发。
  韩墨初摆摆手,示意李伏先行退下休息。
  帐内再度无人之时,韩墨初双手抚上了顾修的肩膀:“陛下可是在心疼那一百二十名驿路官员?”
  “子冉既然知道又何必再问?原本王师大军到此就是为了立威,为我大周子民铺路的。谁曾想,我大周铁骑就在此地,竟然连半点威慑都做不到,四国兵乱公然毁我大周路驿,杀我商官,看来先前安息国叛军之事根本没有给他们半点警醒。”顾修重重的敲捶了一下沙盘的木架:“子冉让朕怎么不生气?”
  “陛下稍安勿躁,既然是大食王子迦延摩罗乞求上邦前来,陛下到了就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而来。无论是大食百姓,拂菻百姓,兰竺百姓,将来都可以是大周百姓。眼下既然四国混战,大食皇室管不了,陛下过去替他管就是了。”韩墨初嘴角弯起一抹温暖的微笑:“陛下想做这张万国图上的霸主,也未为不可。”
  *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预告:师父父又要掉粉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分兵
  一夜商议过后, 君臣二人最终决定兵分两路。
  一边由顾修率领五万先锋部队,由大食边关入境平息大食内乱,再由大食借道穿过乌骨斯人的领地直捣拂菻皇都。
  另一边则由韩墨初率领十万陆军长驱开往兰竺边境, 再自渤海驻地调集二十万临江水师, 十三艘吞鲸巨舰并大小战船六百三十艘, 先占兰竺下属小国信迦罗,再由兰竺下辖朱罗口岸登陆, 两面夹击相对, 拿下兰竺全境。
  小太子顾毓诚在与父皇骑骆驼坐战车还是与亚父骑大马开大船之间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
  宫殿一样大的巨船,他亚父韩墨初说什么也不可能让他到指挥台上去。
  但是那些被铁皮紧紧包裹的战车不一样,他只要好言磨磨他的父皇,他还有机会爬到那些铁皮战车上去看风景。
  两厢权衡之下,小毓诚还是在大军整军出征的前一夜选择了抱住父皇顾修的大腿。
  顾修难得在韩墨初面前胜了一回,于是便在阵前给孟序升了官,令他做了从九品戎装校尉,命他随军出征时负责保护太子殿下安全。
  顾修的原话是:也不必保这孩子毫发无伤, 只是不要伤了性命要害。
  在顾修看来,哪个男孩子不是磕磕碰碰长大的?
  从小到大一点儿油皮也没擦破过还叫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正在整军的韩墨初听了这话,当下把已经上了马车的苏澈又拽了下来,坚持要他跟在顾修和毓诚身边,照顾他的儿子还有他的天子。
  如若不然,他这一路上都别想睡个踏实觉了。
  隔日,黎明时分。
  顾修率领的先头部队举着防风的火把, 犹如钻天的火龙行入沙丘,在黄沙漫天的大漠中向大食战乱的边地行进。
  正午时分, 韩墨初所辖的十万精兵也自营地出发, 一路穿过陇右边陲的军事重镇, 长驱直入直击兰竺边关。
  ***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