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养大小皇帝后他总想娶我(穿越重生)——琼玉花间

时间:2021-12-29 11:47:32  作者:琼玉花间
  大约两三日后,那些接易鶨先生的马车便陆陆续续的每日停在战王顾修的府院门前,一日两趟的接着易鶨先生到京中各户人家中去,或是讲学说法,或是吃酒饮宴。
  此举若是换了旁人,君王一早便会过问。但易鶨先生这么个年岁,这么个名声的老先生,便是当街捅死个把人也都不算什么大事。只要他愿意,怎么折腾都无所谓。
  那个把易鶨先生的画像供了三十多年的京兆府尹姜篱,在瞧见易鶨先生从马车上下来的瞬间时,整个人都昏厥过去。若不是他夫人在一旁撑着他的给他摩挲后背,捶打前胸,这人一口气上不来,可能连命都没了。
  易鶨先生在京里混得风生水起,韩墨初倒陪着顾修一起住进了军营里。每日里除了朝会便是练兵以及处理军机大事。
  韩墨初依旧是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的。
  是夜,顾修脱了甲胄,穿着一身寝衣,端着一盏火光如豆的灯盏来到了韩墨初安歇的营房,轻声问道:“师父,睡下了么?”
  “嗯?”已经就寝的韩墨初闻言撑着半臂,借着微弱的火光坐了起来:“这么晚了,殿下怎么过来了?”
  “我想和师父说说话。”顾修搁下灯盏,坐在了韩墨初的床边。
  韩墨初展开外袍,披在了顾修背上:“殿下有什么话不能明日一早再说?夜深风冷,殿下不怕着寒么?”
  “不能,明日还有明日的事。”顾修的语气不容置喙。
  “那好,殿下想说什么,臣洗耳恭听。”韩墨初轻轻揉了揉发胀的眼睑,他当下确实有些困了。为了赶在年前将军中所有的年赏整理出来,他已经熬了两个通宵没有睡觉了。
  “师父,你当初究竟为何要入宫?”
  “嗯?”韩墨初开始还有些不解,转念一想便明白了:“殿下是前些日子见了臣和易先生在一起时的样子,觉得太孩子气了是么?”
  “也不是的,我只是觉得你在百茗山上定然过得很好,为何要到京中来趟浑水?”顾修不再是个小孩子,很多事情他都能看的面面俱到:“你可是有什么恩怨是非未了?如若有,我可以帮你。”
  “殿下,您这是想到哪里去了?”韩墨初扬唇一笑,坦然道:“人非要有什么是非恩怨压着才能谋求上进么?”
  “似你这样的人,原本该有一份平静安乐的日子,何以要这般操劳?”顾修坐在人床边,身子自动自觉的向人的床里挪了挪:“若不是因为在这京中,若不是因为我...”
  “殿下觉得臣是什么样的人?殿下只见到了臣这些日子与易鶨先生在一起时轻松自在的样子。那殿下可知道臣自四岁时起每日四个时辰习武,四个时辰习文,每日睡前还要临七张字帖。无论严寒酷暑,从无一日荒废。无论是骑射弓马,还是琴棋书画,臣每一样都是下了苦功的。为了习剑,臣的手掌不到六岁便长了厚茧。臣背过的每一册书都是用心钻修来的,臣现下精通的每一件事都是臣一个晚上一个晚上熬出来的。难道殿下以为,易鶨先生倾囊相授,臣自幼历经辛苦就是为了时到今日过一份平静安乐的日子的?”
  顾修在那一刹那,错愕惊讶。
  在他的眼中,韩墨初是个无所不能的全才。韩墨初的天资极高,聪明绝顶,无论什么事都能一点即通。
  顾修似乎从未想过,在韩墨初成为今日的韩墨初之前,究竟经历了什么,究竟付出了多少。
  “你在广陵时的别号,是逸安公子,而今你还何有逸安二字可言了?”
  “殿下,可否是太小看臣了?”韩墨初眯起眼睛:“逸安二字不过是臣想在那些风骨文人中扎稳脚跟才取出的别号。臣可不是什么无欲无求的良善之辈,臣想要的很多很多。臣这些年陪着殿下走到今日,所有的一切都不止为了殿下,也是为了自己心中所求。”韩墨初一口气说了许多,说得好不容易席卷而来的困意又一扫而空了。于是他索性便坐起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预备着和顾修耗到天亮。
  “师父,那当初你为何选我?”
  “殿下这些年问了臣很多遍。殿下觉得当初臣还有别的选择么?”韩墨初撑着额头,坦言道。
  “原来,韩少师当初揭榜入宫,只是为了仕途么?”顾修别过脸去,小声道。
  “那不然殿觉得是因为什么?难不成是积德行善么?”韩墨初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臣这些年教导殿下,陪伴殿下。殿下这些年不辞辛苦,征战杀伐,令君王另垂青目。为得不也是心中所想,心中所求么?”
  韩墨初的话很是坦荡,因为只有这样的坦荡,才能让顾修安心。他和顾修之间这些年很少如今日这般说这样的话,他们之间的默契太甚了。有时只要一个眼神,他们便能懂得彼此想做什么。他们互相盲目的信任着彼此,话说的越直白越不会生出嫌隙。
  “好了,本王的话说完了。”昏黄的灯光下顾修的神色很不好,似乎有一种多年期许被辜负的苍凉之感:“时辰不早了,本王回去了。”
  见状如此,韩墨初扬扬嘴角侧身与顾修让出了一块地方,拍了拍:“殿下,今晚要不要在臣这儿睡?”
  顾修闻言,没有任何犹豫的欣然躺在了韩墨初身边,双手抱在人的肩头,侧脸贴着人的脊背。
  军中的床榻只有方寸大小,若要睡下两个精壮的男子,两个人便都只能侧着身子,紧紧的贴着。
  “殿下躺好了?躺舒服了?得意了?”
  “你什么意思?”顾修伏在韩墨初背上,像只温顺的巨兽:“是你留我睡下的。”
  “殿下这么个时辰,穿着一身寝衣过来,不就是憋着不想回去的么?非要这样拐弯抹角的佯装不快,好玩儿么?”韩墨初合着眼睛,任由顾修那么抱着:“殿下日后有话不妨直说,弯弯绕绕的让人累的慌。”
  顾修也不答言,就那么贴在韩墨初身上,一动不动的睡着了。
  自从顾攸大婚的那天夜里,韩墨初听见顾修说的话后。他心里总是勒着一根弦,想着和顾修的相处该有些分寸。
  但是这分寸拿捏的尺度,他也说不清。
  总之就是两个人都觉得舒服就好。
 
 
第六十五章 储位
  永熙二十二年, 新岁刚过。
  在京中玩了几个月的易鶨先生,抖抖袖袍腾云驾雾一般的回到了百茗山上。
  君王顾鸿的身体每况愈下。一个冬日害了两场风寒,绵延不断的咳了一个多月。
  君王一病, 临朝理政的次数便更少了。
  当下, 储位空悬。那些年富力强的皇子们为了向君王证明自己, 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都开始在各自的领域里树立威望,盟结兄弟, 亲近朝臣。
  京中的朝臣们, 也都开始审时度势,各自站队了。
  甚至有传言说先帝执政二十二年而终,今上越不过先帝。
  君王顾鸿心里很清楚,当初先帝年岁见长时,也是这么个局面。那年他是流了多少血才坐到的这个位置上,他心里更清楚。
  永熙二十二年,二月初一。
  永熙帝顾鸿于崇宁宫内殿召见了他登基以后硕果仅存的两个兄弟。宇诚亲王顾潮和康盛亲王顾江。
  第一次将储位之事摊到了桌面上。
  宇诚亲王是先帝第九子,随了生母的脾气火爆的性子, 一直为先帝所不喜。
  康盛亲王是先帝第七子,生母出身高贵,自己也娇矜自持,从过去到如今都没有把皇位党争放在眼里。
  兄弟三人于内殿落座,老太监崔尚很有眼力的遣退众人,并拉上了殿内的幔帐,以免今日的谈话被第四人知道。
  待一切停妥, 永熙帝顾鸿率先开口道:“二位皇弟,朕今日叫你们来的意思, 想必你们也清楚。朕年岁渐大, 朕的那些皇子们也都长大了, 为免他们在朕死后相争,朕想着怎么也要在朕活着的时候把这事敲定。你们都是朕的亲兄弟,朕也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朕的这些儿子究竟谁更合适?”
  两位亲王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似乎都在等着对方先开口。
  “怎么了?这里眼下一个外人也没有,你们若是再不说话,朕叫你们来做什么?”顾鸿故作轻松的向椅背上一靠:“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了。”
  康盛亲王想了想,转言说道:“皇兄,其实您眼下还年轻,还可以带着皇子们再历练几年,等他们个人都出息了,您再挑一个不迟。”
  “是啊,皇兄您今年不过知天命之年,何以就老了呢?”宇诚亲王也随声应和了一句,并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行了行了,都混到这把年纪了,给朕唱什么赞歌。”顾鸿笑了笑说道:“你们要是再这么支支吾吾的敷衍朕,朕就传了板子过来让你们挨着打说。”
  “咳咳,皇兄哪有您这么逼人的?”宇诚亲王一口茶水险些喷将出来,惹得另外两人轰然大笑。顾潮见君王笑了,心绪也松弛下来:“其实要臣弟说,睿王便好,睿王年长又有子嗣,将来还能照看着幼弟,皇兄立他为储可保两世安心。”
  “你是说睿王?”提起睿王顾值,顾鸿便不由得想起昔年顾值为了封王不惜与巨熊下药险些伤了他的性命,又因嫉妒陷害顾修,他如今起复顾值也仅仅只是为了让那个来之不易的幼子将来能有份踏实日子过。睿王顾值为人庸常,手段头脑根本配不上自己的野心,才华能力也根本压制不住那些弟弟。如若他为君王,用不了两三年便会是一场血雨腥风。
  康盛亲王看了眼君王的脸色,自知顾潮方才的提议君王并不满意,便开口提议道:“依臣弟所言,还是珹王好。珹王为人贤德,人品贵重。在前朝又有威望,皇兄若立他为储,自然可以服众”
  为人贤德,人品贵重。顾鸿在心底里冷哼一声,他的这个四儿子哪里都好,就是表面功夫做的太足。就如去岁盛夏时那些冰砖铺子,堂堂亲王竟然钻营市侩到了这种地步,连这点横财都要发。表面上永远是那一副贤明亲和的样子,背地里有多龌龊只是他这做父皇发没有耐心去查罢了。
  再搭上他那个疯狗一样,四处替他咬人铺路的宰相舅舅,若是将来当真让他继承大统。他剩下的这些儿子没有一个能得善终的。
  顾鸿沉默的看着这两个人争辩,满心里想的都是:睿王庸常蠢笨,珹王外戚祸国,端王身体病弱,宁王不谙世事。
  这两个人颠来倒去的说,竟然没有一个人提起战王顾修来。
  若是认真计较起来,顾修这孩子才是真正的为人贤德,人品贵重。由他治军的这几年大周的边塞安宁了许多,朝政上宁王顾攸推给他的那些六部公文他也处置的井井有条。
  他交代给顾修十分的事,顾修永远都能给他做到十二分。
  可偏偏这个孩子的脑子里就没长着一根争储夺嫡的弦,纵观这几日下来那些皇子与朝臣们,谁不是削尖了脑袋互相攀附。
  独他一个仿佛没看见一样,一声不吭的去边塞巡防,替他这个做父皇的稳住了边境的军心。
  顾修这孩子虽说面上冷清寡言,可心里仁义孝顺。如若不是顾修身后背着个入了罪的云家,他当真想好生将这孩子带在身边历练几年,再将江山交托到他的手上。
  只可惜,天底下并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当初。
  冬去春来,君王的身体好了许多。又能每日精神矍铄的临朝理政了,朝臣们那些有关于储位的争论,也就不了了之了。
  那几个在君王养病时为自己招揽势力的皇子们,都把尾巴夹了起来。
  唯有顾攸和顾修两个小的,在给君王请安时一个赛一个的高兴。
  憋了一冬天的顾攸抱着君王的胳膊撒着娇的告状,一时说顾修哪一日多吃了顾锦两盒他没吃过的点心。一时又说徐静柔在府中扣了他的俸禄,让他平日里连打赏小厮的银子都没有。一时又说丽妃金氏某月某日拧了他的耳朵,一时又说顾修忙了一整天的军务,全然忘了他的生辰。
  顾鸿这才恍然自己病的这段日子,竟然错过了顾攸的生辰。看看日子离顾修的生辰也不远了。便让老太监崔尚赏了他二人一人一件软裘,作为他二人的生贺之礼。一件鸦青色的,一件宝蓝色的。
  两兄弟眼光一致,都瞧上了那件宝蓝色的,都伸手去拿。
  “七弟,你穿鸦青色的好看,听话这件给六哥。”
  顾攸将那软裘往自己这边拽了两下,顾修也没有松手。顾攸瞬间就丢掉了他做兄长的包袱,回到了少年之时熊孩子的样子:“顾修!你给我!”
  “不给。”顾修发力一拽,直接将那件软裘高高举过了头顶。
  “你素日都是穿青的,干嘛跟我抢嘛!”顾修的个子比顾攸高出许多,顾攸跳着脚也摸不到软裘的边缘,焦急的回身唤了声:“父皇你看他!”
  “攸儿,你如今都成年了,怎么还和小时候一样霸道。”顾鸿憋着笑意,摇头道:“听话,给你七弟。”
  顾攸嘴一撇,一脸不高兴的转了过去:“给你给你,我不要了,反正都是父皇赏的。”
  顾修先朝君王谢了恩,又将抱了满怀的软裘递到了顾攸面前:“给你。”
  “算了算了,你喜欢还是给你吧,谁让我是你兄长呢。”
  “六哥说的是,我还是穿青色的好看。”顾修说着又将怀中的软裘朝顾攸怀中推了推。
  “嗯!说的也是!”顾攸脸上一喜,一把将软裘抱了过来,欣喜的用侧脸蹭了蹭:“父皇赏的就是好,料子真舒服。”
  “行了,朕也看你们疯了一早上了,换了新裘去给你们母妃看看去吧。”顾鸿笑着朝那两个孩子摆摆手。
  “是,儿臣告退。”两个少年异口同声的回了一声,都将新裘往身上一披,脚步轻快的从崇宁宫内退了出来。
  眼见着两个孩子远去的背影,顾鸿忽然觉得喉头一痒,紧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直咳的喉头一片腥甜。
  永熙二十二年,三月春日。
  滋扰边境二十余年的突厥夷人忽然向国朝下了战书,要国朝割让蒙室境内四千里草场与他们养马,否则便要连纵突厥十二部攻打国朝,战王顾修再一次领兵出征。
  与此同时,十二名秋闱落榜的举子,并肩携手走进了京兆尹府的大堂。
  衙下的门子简单问了问,众人都说他们是来京中自首的。府尹姜篱不敢怠慢,即刻登堂审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