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养大小皇帝后他总想娶我(穿越重生)——琼玉花间

时间:2021-12-29 11:47:32  作者:琼玉花间
  深夜,顾鸿辗转反侧。最终还是披衣起身,将大理寺呈奏的案卷拿了起来。
  岭南,“血衣骷髅”,杀手, 当街刺杀,宁王。
  这几个词一直不停的在君王脑海中盘旋。
  岭南,杀手,宁王。
  岭南,宁王。
  宁王,岭南。
  岭南...
  翻看案卷的顾鸿双手陡然一颤,忽然高声喊道:“崔尚!进来!”
  靠在外间的小榻上合衣浅眠的老太监崔尚忙下地提了鞋子赶到了君王身边:“陛下, 您有何吩咐啊?”
  “把...把朕的金丹拿来!”顾鸿揉着剧痛的额头:“快点。”
  老太监崔尚立刻会意,从书房的架子上为君王取下了一个锦盒, 将盒中的丹药启开腊膜, 用温水研开与君王送服。
  服过丹药的君王面色稍稍缓和, 靠在椅背上喘着粗气。老太监崔尚立在人身后,一面给人按着额头,一面道:“陛下,要不要唤南曦公子过来给您抚琴?”
  “不...不必了...”顾鸿摆摆手,靠在宽大的椅背上平复心绪。
  岭南,放眼京中上下只有睿王顾值曾在岭南蛰居三年。
  若非在当地久留之人,何以得知那里有何暗部组织,能行这般杀人越货的勾当。
  可是他这两个儿子素来没有任何恩怨。顾值年长,顾攸自幼。二人自小连说话都是极少的。
  若此事当真是顾值所为,他又为何要铤而走险去灭顾攸的口?
  自睿王回京之日起,顾攸与他接触的次数屈指可数,且都是家宴宫宴之上。最近一次的接触,便是那日在静华寺中,也是他和众人都在场的情形下。
  回想起那日的静华寺,顾攸对顾值十分尊敬,对皇长孙毓容也是疼爱有加。
  毓容淘气,还咬了顾攸的胳膊,顾攸也没有任何理论恼怒,依旧哄得那孩子高高兴兴的。
  任何事情,都禁不住对细节的回忆。
  静华寺那天,毓容咬了顾攸的胳膊。
  他依稀记得顾攸喊了一句:“二皇兄二皇嫂都没有虎牙,偏你长了一副虎牙,咬人疼死了!”
  顾攸说完那句话后顾值便将咬人的毓容掐哭了,责骂毓容没规矩。
  谁会跟个不到两岁的孩子计较呢?顾值的举动,俨然一副心虚的做派。
  他在心虚什么?因为毓容长了一副不该长的虎牙么?
  他这个担待了长子之责的二皇子顾值向来都是这般沉不住气的,那年道远法师事情败露,也是他心虚的自投罗网。
  难道说...
  顾鸿终于想到了最关键的一层上。
  顾值想要顾攸的命,就是因为顾攸无意间发现了毓容与皇室之子的不同之处。这个让他复位回朝的孩子太关键了。如果一旦证实了这个孩子是有问题的,那么他的前程乃至性命都会不保。
  所以他不惜铤而走险,也要除掉顾攸。
  就好似那一年,他想借巨熊殿前立功被顾修抢先后也是如此。这么多年的蛰居,竟然没有让他有半点长进。
  一个尚未被证实的疑影让顾鸿霎时间恨透了这个一心为己毫无亲眷之情的二皇子顾值。
  原本他一直顾念着这个孩子与他儿时一样出身低微,一次又一次的宽宥他,与他机会让他能在朝堂之上立足。
  这个顾值却一次又一次的让他失望。
  靠在龙书案后的君王猛然间睁开双眼,双目中透露出的杀意让人不寒而栗。
  “崔尚,睿王府上也有你的人吧?”
  “回陛下,有几个立府时送去的内侍。”
  “从明日起,让他们留心下睿王府上的动静,看看这对夫妇究竟对这孩子如何。”
  ***
  十一月初八那日,顾修的肩伤好了大半。
  与君王请旨恩准,与京中宁王府内与丽妃庆贺生辰。
  寿宴摆在宁王府中的大花厅之内,数九寒冬,花厅内竟有花团锦簇,百蝶飞舞。
  花厅正中的戏台上热热闹闹的有几个丑角儿扮了猴戏,一连十几个跟头翻得满堂喝彩。
  丽妃穿着一身孔雀金线织成的云锦华服坐在高高的观礼台上,笑得不见双眸。
  顶戴的凤冠上镶嵌着中原境内极其罕见的黄晶宝石,夜灯之下华光璀璨,直晃人眼。耳边的东珠耳铛都直径皆有一寸大小,浑然天成不见一点杂色。
  这一身,从上到下都是战王顾修东征西讨时得来的战利品。
  “母妃,您别光顾着看戏嘛。”顾攸凑在丽妃身边,伸手给丽妃夹了一块卖相不大好的小寿桃:“儿子昨日做了一下午的,您尝尝。”
  丽妃夹起那寿桃尝了一口,滋味便是再寻常不过的白糖豆沙,不知怎的今日尝起来就那么顺口,当即夸赞了一句:“嗯,我儿做的果然香甜可口。”
  “母妃觉得好吃,那儿子便没有白废这些功夫了。”顾攸笑着,搂过了身旁徐静柔的肩膀:“柔儿,你也尝一口嘛。”
  看着儿子儿媳恩恩爱爱,和和美美的样子,丽妃的心绪更畅快了。
  她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什么君心恩宠的早就不在乎了。
  她只想着顾攸同徐静柔能早日与她生个小孙儿,顾修也能早日成家。再过个十年八年后,她身边,便会围着一群孙辈,热热闹闹的唤她祖母。
  眼下顾攸和徐静柔一双人儿蜜里调油似的恩爱,有子嗣是迟早的事。
  可顾修成家的事在她眼里,始终就是块心病。两年前顾修愣头愣脑的把京里的闺秀都得罪光了。今年她预备着在自己母家祖籍之地挑选几个小家碧玉,温柔似水的。
  容貌家室都在次,主要是会照顾人就成。
  “修儿,今年除夕过后,丽母妃再给你选个人陪你好不好?”高台上,丽妃满眼慈爱的看着顾修。
  “丽娘娘说选什么人啊?”顾修蹙眉不解,放下了手中刚吃了一口的酥皮小点:“儿臣府上人够多了。”
  “七弟,母妃说的不是选杂役。”顾攸在这类事上作为过来人,立马就端起了做兄长的款儿来:“母妃是说,等过了年,选个人来照顾你。”
  “丽娘娘安心,儿臣府上有人照顾。”
  “你府上除了那个姓吴的老厨娘还顶点用处,哪有什么人照顾你啊?”丽妃原本欢欢喜喜的脸上,挂上了三分愁容:“你这伤还没好,家里连个嘘寒问暖的都没有,你让丽母妃怎么安心啊?”
  在人后之时,丽妃言语之中也没了防备,直接担起了顾修养母的责任。
  “丽娘娘不必牵挂,韩参军将儿臣照顾的很好。”顾修一本正经的样子俨然一个不解风情的小顽固。
  “韩参军,这韩参军一个大男人怎么照顾你?这上上下下多少事,哪里是他一个大男人照管的过来的?”丽妃越说越激动,耳边的东珠耳铛一晃一晃的,迷的人眼晕。
  “哦~我明白了。”一旁的顾攸恍然道:“我明白七弟为什么愿意让韩参军照顾了。”
  “你说,为什么啊?”
  顾攸这话一出,桌上的几个人都齐刷刷的看着他。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顾修听了这话,也多少有点儿心虚,也不知顾攸到底是不是看出了他对韩墨初的那点心思来了。
  “还能为什么啊?不就是因为韩参军不管七弟呗。七弟一天到晚扎在军营里早出晚归的,平日里吃喝穿戴也不讲究,出行连一个小厮都不愿带,寒冬腊月也不穿狐裘。要是当真有了王妃,那还不天天扭七弟的耳朵唠叨?韩参军就不一样了,韩参军自小到大只要七弟还睁眼活着,他就从来不多问一句。七弟这不是也长了这么大,还这么结实么?”顾攸拍拍胸脯,自鸣得意道:“七弟,六哥说的对不对啊?”
  顾修沉着脸,左边肩胛的伤口隐隐作痛。他想替韩墨初分辩一句,但是好像顾攸说的确实没错。
  这些年来,韩墨初和自己一样,对这些衣食住行这样的事如果非必要的时候好像就是上心不起来。
  他们两个的生活标准便是只要没饿死,只要没光着,那就万事大吉了。
  毕竟,他们两个的日常实在太忙,心思全然想不到这个层面上去。
  “那大男人照顾大男人可不就这样么?这天长日久还得了了?不成,修儿,听丽母妃的话。过了年哪怕是个通房你也必须娶一个...”
  “丽娘娘,外头的烟火大约准备好了,您随儿臣去看看吧。”顾修再一次十分巧妙的回避了这个问题,起身带着丽妃及顾攸等人下了高台,引着花厅内的一众勋贵命妇等人走到了宁王府上错落有致的花园内。
  随着在院中等候多时的韩墨初一声令下,那个专门燃放“星夜流火”的罗刹烟火师开始了一场异常震撼的烟火表演。
  各色的烟花在天幕之上炸开,照得天幕亮如白昼。浓黑的夜色便是一张巨幅的画布,任由烟火在上肆意泼洒。
  有凤凰,有牡丹,有万紫千红,有花团锦簇,还有火花瀑布。
  忽明忽暗的天幕中真如银河皓月,群星璀璨一般。
  当真不负这“星夜流火”的名号。
  惊得在场所有的宾客目瞪口呆,除了鼓掌喝彩外,也艳羡极了丽妃金氏的好福气。
  本就泪窝浅浅的丽妃见了这场烟火,禁不住热泪盈眶,满口念叨着:“我的儿,我的儿,真是有心了。”
  ***
  丽妃的那场生辰宴过完的第三日,君王忽然下旨查抄睿王府。
  睿王一家三口共下诏狱,连带着睿王妃沈氏的母家也跟着削爵三品,罚俸三年。
  关于睿王及王妃的罪名,君王在前朝也是开诚布公:就是欺君罔上,混淆皇室血脉。买!凶!杀!人,刺伤兄弟。
  简简单单的几条罪状,顾值与沈氏即便不死,也只能充为罪奴,永世不得翻身了。
  自从君王心底萌生了那个疑影之后便派人前往岭南彻查。
  果不其然,沈氏当年生子时遇险,挣扎了一天一夜只生下了一个已死的男婴。为了能顺利归朝复位,二人情急之下直接将男婴的尸首扔进炭盆里烧了,并抢夺了府中护卫之妻新生不久的婴孩。
  那对可怜的小夫妻不但孩子被抢,还被顾值直接用毒酒灭了口。尸体就埋在岭南敬元候旧府的一颗大松树底下。
  顾值夫妇还毫无怜悯之心,为了能让这位长孙在君王面前显能,强迫不满两岁的幼子习字。小孩子学不好,那二人就动辄打骂,可怜一个幼小的孩子被折腾的浑身伤痕。
  连府中的乳母都于心不忍。
  满朝文武看出了君王的意图。这一次,君王是彻底失望透顶不想再给睿王一丝生机了。于是便索性公事公办起来。
  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
  有敬元候旧府的两具尸体作证,又有府上乳母的证词,加上那个幼儿身上大大小小的淤伤。
  顾值夫妇无论如何喊冤,也推脱不掉。
  如山的铁证递到君王手上,君王反倒异常冷静了下来。
  依国法,二人本该处车裂极刑。
  但念及父子之情,顾鸿准许睿王夫妻二人活过除夕后以毒酒自行了断,留其全尸。
  顾鸿是个手握天下二十多年的君主。他可以容忍他的儿子争位夺嫡,也可以容忍他的儿子失德犯错,也可以容忍儿子们有野心上位。
  他也做过皇子,他太明白他这些儿子渴望权势的感受了。有他在一日,局面就不会失控。
  但他容忍不了,一个人利用他的仁慈愚弄他,一次又一次的辜负他,挑战他的底线。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行。
  更何况,是这样混淆皇家血脉的大事。
  若有一日,那孩子当真有了出息,真仗着这虚假的身份登上高位,岂不是将祖上辛苦打拼来的江山拱手让人?
  有关顾值夫妇的处置已经下了明旨,可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摆在了君王顾鸿面前。
  就是有关于那个孩子。
  若是将那个孩子也打成逆犯,实在太过残忍。一个孩子尚在襁褓之中时就被杀了父母,被抱来当做争权夺势的工具,话还说不全就要被人虐得满身伤痕。若是这样算起来,这孩子也算是这场祸事中的受害者。
  可若是不处置这个孩子,又不知该将这个孩子以什么明目养在什么地方。
  正在君王进退两难之时,静华寺云霓庵内忽然传来了孟氏皇后的消息。孟氏皇后称自己与那孩子有缘,愿意将那孩子养在膝下。
  顾鸿心中犹如巨石落地一般,当即下旨准那幼子出诏狱,并送往静华寺内归于孟氏皇后抚养。
  因是前往静华寺内,顾修与韩墨初便领了这个差事,从诏狱中接出幼子,送于孟氏皇后膝下。
  二人来时,诏狱主事唐青山远接高迎。一路引着二人步入刑狱之内。
  “殿下安心,按着您那时的交代,孩子一直由贱内在内衙里带着,没有受什么委屈的。”唐青山边走,边向顾修说明情况:“您心慈,咱们都不敢怠慢。”
  “那就好,这些日子有劳你了。”
  “不妨事,下官少年时曾蒙云烈将军知遇之恩。此时能报,下官不胜欣喜。”唐青山压低了声音,正色道。
  深冬的诏狱里滴水成冰,阴暗的甬道内充斥着绝望的哀嚎与哭喊。
  韩墨初朝那甬道的深看了一眼,问道:“庶人顾值可是关押在那儿?”
  “回韩参军,是关在那儿。像庶人顾值这样的重犯,诏狱里都是单独关押。”唐青山回禀道:“不知怎么的,判决的明旨都下来了他还在喊冤。衙差们听烦了,下官便准他们不必贴身看押,以免麻烦。”
  “殿下,您和唐大人去接孩子吧。臣想去和庶人顾值说说话。”韩墨初笑着说道。
  “好,本王接了孩子在诏狱门口等你。”
  韩墨初又朝顾修还了一礼,转身踏进了那条甬道中,停在了那间肮脏不堪的监房跟前。
  正在哀嚎的睿王顾值披头散发犹如鬼魅一般的扑到了那个柱子上,满手黢黑的抓着木制的栅栏,满脸哀求的看着韩墨初:“你...你来了...求求你去告诉父皇和战王...杀手不是我找的...我是冤枉的...我是冤枉的...”
  “我知道,您是冤枉的。”韩墨初同情的摇摇头:“可是妄图混淆皇室血脉的事,您可一点也不冤枉,不是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