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重回高考那一年(近代现代)——远上天山

时间:2022-01-03 10:09:35  作者:远上天山
  “你那边有类似的题不?给我发道过来。”
  纪时的要求显然让姚蒙懵了一下,过了一分钟才给纪时回了消息,说他去找找,这一找人就不见了,一直到上午才重新上线。
  纪时看了眼时间,现在是10点50,还没到11点。
  这会二姑和表姐还没来叫他吃饭,估计是饭还没好,纪时趁机把英语试卷拿出来写,选词填空完形填空加阅读理解做了40分钟,和数学一样,标了英语一的卷子也简单,作文是一个叫李明的人给外国人写信介绍自己家乡的题,纪时的《英语作文宝典》里类似的范文有十几篇,只要情真意切用词流畅就行。
  这个点纪爸纪妈还没回来,不过最近天气还不算热,纪时估计他们还要在田里再忙会。
  纪时把纪妈的小电瓶车推出来,还有三格电,他骑上车去村西头的小卖部买了几包辣条加可乐,又买了点锅巴和薯片,放弃奢侈消费之后,纪时一个月的零花钱绰绰有余。
  他这些零食主要是买给表姐的。
  纪时小时候就是表姐的小跑腿,表姐爱吃零食,尤其是辣条,可她偏不爱吃超市里正规厂家出产的大包辣条,反而是小店里5毛钱一包的那种“鱿鱼丝”“臭干子”她最喜欢,上了大学还安排纪时帮她买。
  纪时严正抗议,表姐理不直气也壮:“我都上大学了,去店里买辣条人家不是会笑我吗?”
  纪时:“……我去人家不也会笑我吗?”
  他也高中了好吗?!!
  纪时骑车从村西头往北走了点,他们家除了屋子正北的几亩地之外,在村西的路边上也有一块地,家里有一个青椒大棚就在村西,纪时不知道他爸妈在弄青椒还是花菜,干脆往西绕了点路。
  西边这块地他爸妈并不在,有邻居给纪时指路,说他爸妈在另外一块田那边,纪时再骑着车晃晃悠悠地过去,他爸妈正在玉米地里忙着,忙到这会还没结束。
  纪时的手机又响了,是二姑的电话,催他们去吃饭。
  “你先去,我们回家换个衣服。”纪妈看到纪时在车筐里装的零食,“给小雨买的?饮料你应该再买个大瓶的,吃饭的人能一起喝,或者买罐喜多多,小雨喜欢喝那个。”
  纪时被一嘱咐,只得又回了小卖部一趟,小卖部里还有干脆面和凉菜,纪时又买了些,还带回去一包烟几瓶啤酒,他爸不抽烟,不过二姑父倒是爱抽。
  “怎么才来?吃饭都不知道早点。”电瓶车刚骑到门口,二姑就忍不住嘀咕,等看到纪时车筐里装的零食,她又板下脸,很严肃地警告他和表姐两人少吃垃圾食品。
  二姑比纪爸大上好几岁,年轻时候就很能和纪爷爷作对,在大姑身体不好脾气又软的情况下,老纪家的大事小事二姑都相当有威望,她板着脸的时候纪爸都得退让三分。
  ——虽然她也很宠孩子。
  纪时几个姑姑和纪妈关系也很好,因为纪妈本身也是厚道人,干活勤快,又不爱说酸话闲话占小便宜,谁说了什么她都不往心里去。
  表姐小声和纪时抱怨:“你就不能低调点?”
  纪时:“……我怎么知道一进门就撞上了?”
  餐盘虽然已经上了桌,表姐还是冲纪时招了招手:“D盘里有新电影。”
  表姐上了大学,是他们家唯一一个有电脑的人,家里虽然不能上网,可她在电脑里下载了足够多的电影和歌,纪时以前还爱用她的电脑玩蜘蛛纸牌。
  D盘里塞的东西果然有些多,纪时一眼就看到了TVB的金庸武侠剧——他完全不了解表姐对金庸剧的狂热,《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和《倚天剑屠龙刀》她至少已经看了5遍了,每年暑假回来就是眯着眼睛的张无忌在光明顶上装逼的剧情。
  纪时很无语,但再往后一翻,他就看到了储存在D盘里的《死亡笔记:L改变世界》,是最新的,这片现在已经被禁了,他之前看了前两部,就差这部没看了。
  回到过去也是有好处的,很多电影以后都看不到了,或者成了不会有人特意去看的老电影,就像港片,纪时高一的时候,在家里的不知名电视台连看了N部港片,《赌神》《千机变》《新扎师妹》每天都有得看。
  日本电影和动漫在时下高中生里还是很有市场的,女生看《恋空》,男生看《死亡笔记》,不过有时候纪时看着这个年代火热的电影,听着这个年代流行的歌,才会产生一种时光飞逝的错位感。
  谁也不知道,眼下事业当红的某位明星会在十年后选择自杀,亲如家人的组合会以最难看的方式解散收场,还有更多人会在未来完全失去踪迹。
  “吃饭了!”
  二姑的声音又在门外响起,纪时把笔记本放回桌子上,来到了饭厅。
  二姑家的房子已经重建好了,比纪时家要早上几年,看上去宽敞又明亮,地面贴着崭新的瓷砖,客厅里一张大圆桌,后面是一张长条桌。
  大圆桌上全是纪时他们爱吃的菜,炒泥螺炒田螺蒸螃蟹,还有红烧鸡块和芋头汤,盐水大头虾和红烧小眼睛,小眼睛学名叫梅童鱼,也是本地特色的海鲜,外表与小黄鱼近似,肉质却比小黄鱼更鲜嫩,除了个头小之外没有任何缺点。
  等人来齐了,倒上饮料,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
  纪爸他们自然是聊最近地里的收成,也会谈谈纪时在学校里的情况,二姑时不时还会带两句表姐四级和六级都没过的事,气得表姐想翻白眼,又被鱼刺卡住了,赶紧喝了几口醋。
  “他们除了说这个就没别的可说了。”表姐吐槽道,“我是学渣,我自己知道啊。”
  纪时:“……”
  他其实还想说,表姐不仅四级六级都没过,就连毕业论文也是花了几百块钱买的,她既不敢和二姑要钱,又不敢告诉二姑买论文的事,只能找当时还在读大一的纪时借钱。
  对,还是分期还的。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不适合说,他和表姐成长的过程中充斥着各自的黑历史,从他1岁、表姐4岁的时候说起,能说上二十年不止。
 
 
第20章 在家日常 去外婆家
  回家之后,纪时打开电视机,电视里正在回放上午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阅兵式上展示了很多新型的主战装备,明明地里的活儿很忙,纪爸还是拉着纪时一起看到了最后。
  纪时回想起来,70周年的阅兵式他好像也错过了,那年的阅兵式,他在回程的大巴上,用信号不好的手机断断续续看着。
  虽然乡村的风景在这十年间变化不大,但外面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
  纪时开始做第二套英语试卷,依然用一小时左右搞定。
  他今天下午的计划是,做完英语试卷然后看化学书,他要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把化学成绩提高到及格线。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纪时看着一长串公式,目光专注,精力聚焦,回到高三近两个月,纪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专注度,他可以把时间分到最细的程度,又不至于让生活太过枯燥,因为拥有一个成年人的灵魂,他很明白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笔尖在草稿纸上流畅地滑着,虽然还有很多理论不太懂,但纪时犹如化冰一样把它一点一点融开,即便月考近在眼前,他也没有想过加快进度或者放弃某个知识点。
  参考书上记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有卢老师在课堂上提到过的,有纪时私下里找姚蒙请教的,当然也有他自己觉得有必要记下来的理论,再去看这些笔记是一次加深记忆的过程,对于纪时来说尤其重要。
  他们班已经有不少人在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了,那是所有课程复习到位可以进入新阶段的意思,纪时却不行,他才开始复习不久,对他而言《五三》太系统了,他现在还在做很碎片的工作。
  纪时并不慌乱,他的目标并非清京,甚至可以说,他暂时还没想过自己理想的大学是哪所——他只要考到一座更好的大学就足够了。
  看似不设限,然而这种说法还有另一层含义——永无止境。
  燃烧这一整年的热血,把自己的全身心全副精力投入进去,他也很好奇,自己的终点究竟在哪里。
  课本上空白的地方也开始被纪时写上笔记,他不懂的地方依然有不少,不过幸亏新知识点不像灌输似的一下子灌过来,也有旧的理论蕴在其中,纪时不至于一点头绪也没有。
  虽然还很难就是了。
  “继续继续。”纪时长舒一口气,抱着即将开启大餐的心态坐在化学课本前面,先从最基础的理论看起,再去看课本上的实证,最后才是参考书。
  最开始的积累无疑是最难的,纪时这么想着的时候,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他想起来,这次回家还带了一些东西,有之前暑假做的套卷和平时的练习卷,虽然那些卷子上不少内容他都不会,可他听课的时候把老驴讲的步骤都抄上去了。
  几套卷子抄得满满当当,步骤相当清晰。
  老驴的讲解一针见血,又不像参考书上??里八嗦让人摸不着头脑,堪称纪时复习的大杀器。
  他累积了十来套卷子,用夹子夹好,每套卷子上都有涉及新内容的题型,纪时从第一套看到第十套,思路犹如坐了火箭,最后几套压根不需要看答案了,他自己就能把答案完整写出来。
  最关键的是,老驴在课上讲解的时候纪时也很投入,他虽然不太理解,终归是对老驴说的东西有一些印象。
  果然,卢老师yyds!
  他现在其实在用最笨的方法,一遍不行就来十遍,跟刚上拼音课的小孩似的,但纪时并不在意方法的优劣,只要能达成他的目标就是好方法。
  最重要的是——他找到感觉了!
  顺着老驴的思路往下走,再结合参考书,和自己的思路产生碰撞,把这些步骤做完之后再去看课本,纪时便没有了对于课本的陌生感。
  接下来他要做的工作就是重复再重复,遇上实在不懂的题就给姚蒙发信息。
  他这边也遭受了曾泰然的狂轰滥炸,在数次索要数学答案终于成功之后,纪时QQ里收到了一连串哭哭表情包,曾泰然要请他吃的饭也快排到下个月了。
  和曾泰然在QQ上随意聊了会,纪时继续搞化学。
  这次发的化学套卷纪时还一个字没动,物理和语文也没开始写,四天假一共只10套卷子,老师们算是很仁慈了。
  纪时写完了数学和英语,打算明天开始搞另外两科,至于化学,他想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把这门课程整体过一遍,最后一天再做试卷,他想看看,到那时候,他做完一套卷子的正确率能有多少。
  天色又暗了,一到10月,天就黑得早了,纪时开灯,门外却传来纪爸他们电瓶车响起的声音,果然,过了一分钟,他的门被推开:“时时,学了一天了,也出来走走,别老闷在家里。”
  纪爸纪妈也挺担心纪时的心理状态的,就算Z中之前开家长会,班主任也没有过多强调成绩,反而要求家长别给孩子太大心理压力。
  纪时他们村里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隔壁大队有个女生前几年考上Z中,高三那年心理压力大,高考失利,家里就让她去复读,结果复读了又没考好,后面精神慢慢出了问题。
  “等我写完这题,20分钟就出来。”纪时这本书翻得差不多了,看纪爸这么早回来,不由问,“爸,今天怎么这么早?”?
  “要送中秋礼了。”纪爸换好衣服,“等你妈回来一起去。”
  “去婆婆家吃饭吗?”
  “不去,你婆婆家也忙死了,省得麻烦他们。”
  纪爸问纪时要不要一起去,纪时把刚刚的题抓紧写完,把书折了个角:“我去!”
  纪时爷爷奶奶去世得早,外公外婆却都健在,纪时爷爷这边他爸排老三,外公那边纪妈却是老大,不过相对纪爸和姑姑们小时候吃的苦头,纪妈反倒没怎么吃过苦,反而是阿姨和舅舅小时候太皮挨过揍。
  纪爸这一代和纪妈这一代,家里都没有成功走出农村的,阿姨嫁在了隔壁镇,前两年靠海包田种,这两年姨夫在外面帮人养虾,阿姨在打零工,日子过得也很辛苦。
  等了一会,纪妈也回来了。
  纪家的中秋礼这些年都没什么变化,基本是送些水果牛奶加上称的肚肺,另外再给些钱,外公外婆都不喝酒,送了酒也没人喝。
  纪妈另外去超市买了一百块钱零食给舅舅家的小孩。
  纪时舅舅和舅妈在外面打工,常年不在家,两个小孩都是外公外婆在照顾,纪妈平时对自己抠,对舅舅的小孩一点也不抠,去一趟都带不少零食,加上他们家住得近,纪妈平时去得也多。
  外公平时如果因为没空或者身体不好接不了小孩,基本也都是纪爸去接。
  一家人出行,照旧是纪时坐纪爸的三轮车,纪妈骑着一辆小电瓶在后面。纪家在的村组离镇上3、4公里,纪时外婆家则更远些,要往北再往西走差不多远的距离,纪爸纪妈是忙完地里的活儿才出门的,出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骑到一半,天差不多全黑了,沿路的家家户户都开起了灯,狗叫声时不时从远处传过来。
  纪时记得,去外婆家这条路上住着他两个初中同学,现在他已经忘了对方长什么样子了。
  风呼呼在脸上刮着,他爸骑着车,唱起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路过了两个大一点的村组,一家人才到了纪时外婆家这片,外婆家也住得偏,在最里面,前面足足有两排人家,进村的小桥很窄,骑三轮车需要特别小心。现在村里的主路还没有装路灯,路上特别暗。
  到外婆家门口的时候,外婆家灯也亮着,一听外面的车上,外公和外婆两个人一起从厨房里出来:“才在说你们什么时候过来,来了怎么不打个电话?”
  外婆是少白头,还没老头发就白了,最近忙得没空染发,头发白得更厉害,对比之下,外公看上去要年轻许多,外婆抱怨的话刚出声,他就把电瓶车推了出来,要去买菜。
  纪爸和纪妈连忙止住了他。
  “你们不吃,还不让时时吃了?”外婆脸一皱,“要来就不能提前打个电话,家里什么菜都没有,时时今年都没怎么来过。”
  她看纪妈大包小包往家里拎东西,更是不高兴:“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小孩不要花钱吗?”
  纪时外公外婆家过得更节俭,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只有西屋的家具新一些,是当年为舅舅结婚准备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