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炮灰小夫郎[快穿]——张三悟

时间:2022-01-05 09:29:37  作者:张三悟
  萧子墨在床上躺了五天,一天比一天虚弱下去,他以为自己熬不下去,正与伍白说着话,想要让对方不要难过,结果峰回路转,隔壁州府有消息传来,那些太医找到了疫症源头,如今已经对症下药,配制出了治疗疫症的药方子。
  伍白赶紧寻人去打听那药方子,拿来以后立马吩咐衙役熬制一大锅药汤,端了一碗给萧子墨,其余的全部分给城外百姓。
  喝了两天药,萧子墨身体逐渐好转,这说明方子没错。
  见到萧子墨好起来,伍白喜极而泣,他前两天面上一直故作坚强,心里却真的担心萧子墨这一世要提前离自己而去,老夫夫两个抱在一起,伍白哭的不行,萧子墨不停地安慰他。
  随着萧子墨的好转,城外的百姓们也大多好起来,他们听说了这方子是从隔壁州府传来的,并且是京城派来的太医研究出来的,顿时都放了心,加上身体好了,他们纷纷结伴而返,离开了普昌县。
  他们是运气好,遇到了萧子墨夫夫,给他们免费提供吃住和药材,但还有大量像他们这样的人却并没有得到救治,那些人得知太医研究出药方子,以为自己有救,同样拖着病体往回走。
  等那些人回到隔壁州府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的药材已经用光,不少一直留在府城里的百姓都没有药汤喝,而朝廷派人送来的药材还在路上,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
  见此情形,有从普昌县喝药并且病好回去的百姓提出让他们来普昌县。
  于是又是一大波百姓来到普昌县,带来了隔壁州府缺药的消息。
  不过这些百姓都已经来了,萧子墨就没有让衙役把棚子收起来,而是让他们住着,每天给他们提供食物与药汤。
  同时他还发了告示向整个县的百姓买药材,他打算把这些药材全部送到隔壁州府去,毕竟救人如救火,他想着如果让百姓们自愿捐献药材的话可能收获不大,所以才提出花钱买。
  果然,百姓们一听说他要收购药材,纷纷拿出自家炮制好的药材来到县衙。
  普昌县如今不愧是药材之乡,全县的百姓家里的药材存货真不少,很快就掏空了县衙财政,萧子墨在伍白的支持下,还拿出自己大半家产买下这些药材。
  药材很快齐集,萧子墨派了几个做事稳重的衙役,吩咐对方带领那些已经病好要返乡的百姓一起把药材送到隔壁州府。
  那些百姓也有亲人还在等着救命,是以这一路上他们根本没有耽搁,花了两天时间飞快赶到隔壁州府。
  隔壁州府一下子得到大量药材的帮助,很快就架起了大量的锅,煮起了药汤。
  这些药材简直就是及时雨,隔壁州府的百姓的疫症解决了一大半,剩下的那一小半也喝过一碗汤药,等到了朝廷送来的药材。
  这场疫症,前前后后总共花了三个多月才彻底消散的无影无踪,百姓们的脸上重新扬起了希望的笑容。
  太医们也功成身退,纷纷坐上马车,随着押送药材而来的官兵们原路返京。
  这时,萧子墨之前呈上去的致士折子也被批了下来,且新来的县令已经接手了他的公务。
  只是这县令看着财政亏空的县衙,脸色很不好看,但是他又不能说萧子墨的不是,对方也是为了救人,他总不能拿这一点来针对萧子墨。
  最后他只能无奈咽下这口气。
  随着太医们回到京城,述说了萧子墨在这次疫症中的功劳,皇帝很高兴,打算升萧子墨的官,但是吏部侍郎这时站出来说出了萧子墨已经致士的事情。
  皇帝傻眼了,没想到还有自己升不了的官儿?
  但是这也让皇帝对萧子墨这个人来了兴趣,他觉得对方这番行为就像是一个干大事的人,怎么可能一辈子当个小县令。
  于是他就派了人去调查萧子墨的过往,发现对方政绩斐然,年年在地方评优。
  皇帝一下子就察觉到这其中定有猫腻,经过调查,他发现原来是有人在针对萧子墨,这才导致萧子墨在那个小县城待了一辈子。
  想到萧子墨能力卓绝,却因为这等卑劣小人的打压,导致朝廷损失一位人才,再加上这次没能封萧子墨的官,皇帝心中充满对萧子墨亏欠,也充满了对那位打压萧子墨的臣子的愤怒,皇帝随意寻了个由头就把对方给贬成了县令,他想让这位臣子也尝尝被打压的滋味。
  处理完这位臣子以后,皇帝心中到底还是意难平,想了想,最终下旨给萧子墨封了一个‘子爵’,赏白银万两,还赐了一块上书‘仁善县令’的牌匾与他。
  普昌县
  萧子墨接到这道圣旨与牌匾的时候懵了一瞬,不过很快又坦然接受了。
  那位新任县令也傻眼了,没想到做县令还能做成‘子爵’,他顿时满脸崇拜地看着萧子墨,这简直是就是‘县令之光’呀!
  从此以后,他对萧子墨再无一丝不满,经常到萧府向萧子墨请教问题,做事风格也像萧子墨以往对待百姓那般靠齐!
  这一世,萧子墨只活了七十岁,他到底还是因为之前那场疫症影响了身体,在他死后,伍白也很快随他而去。
  他们夫夫二人的事迹也被普昌县的百姓广为传颂。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这个故事完了~~晚安,明天下一个故事等你们呀~感谢在2021-08-30 20:24:40~2021-08-30 22:37: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零一章 自己的替身小夫郎(一)
  伍白一睁眼, 发现自己回到了那间书房里,而他随手放置在书桌的那本书已经出现在书架上,而书架旁边那块空地上多出了一张小圆桌。
  圆桌上面摆放着一套茶具与一个茶壶, 他还能看到有缭缭的白雾从壶嘴处升腾而起,虽未靠近,但却能感受到那股香气。
  他起身走到圆桌边,寻了个凳子坐下,伸手揭开那茶壶盖子, 往里面一看,里面果然装满了茶水, 许是离得近了些, 这茶水的香气更加浓郁了几分。
  伍白深深地吸了一口茶香,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许多,他放下茶盖, 拿起茶杯, 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一入口,只觉得一股清冽的琼浆滋润着自己的味觉, 伍白闭上眼睛,仔细回味这份甘甜。
  待品完茶,伍白靠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儿, 再次来到书房门口, 试探一下自己能不能打开这房门,结果自然是无法打开的。
  无奈, 他只能再次坐到书桌后, 拿起桌上新出现的书本瞧了起来。
  这次的书本外壳上写着《世子的替身娇宠》几个字, 里面讲述的是一位世子喜欢上一对双胞胎中的哥哥,但是哥哥在十四岁那年去上香遇到强盗抢劫跌落山崖去世。
  哥哥去世以后, 弟弟向世子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但是世子以忘不了哥哥为由拒绝了一片痴心的弟弟。
  三年后,世子找到一个与哥哥非常相似的乡野小哥儿,并且娶了对方,但是世子却逐渐发现自己爱上了弟弟。
  奈何世子已经娶亲,弟弟不愿意做妾,他们二人只能默默相爱而不得,好在上天是眷顾他们的,世子夫郎得了一场重病,很快便去世。
  原配去世后,弟弟答应愿意做继夫郎,世子终于如愿娶到弟弟,十分怜惜他,宠爱了他一辈子。
  故事到了这里就结束,伍白把书本阖上,默默等待着那阵熟悉的眩晕,一边在心里猜测自己这次的身份,到底是那个跌下山崖的哥哥,还是世子后来娶的替身原配?
  一睁眼,伍白就看见跪在床边,眼睛有些酸涩,而自己面前的床上有位老妇人的尸体,他被吓了一跳。
  伍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情况,他起身打开房门往外看了看,发现这是一个农家小院,再扫了一眼院子四周的树木,发现这座小院是建立在一座山上的,且以目前的情况看来,这里应该只住着原身与那位老妇人,伍白猜测对方很有可能是原身的亲人。
  这般想着,伍白也没有那么害怕了,他蹲坐在屋檐下的木凳子上,接受着原身的记忆。
  看完记忆以后,伍白震惊了,他还以为自己这次是哥哥与原配二选一呢,谁知道两个人都是原身!!
  原身出身大定国靖王府,大定国传承百多年,当初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兄弟众多,太.祖登基以后封了不少异姓王,世爵罔替,而原身太爷爷就是因为这样被封了靖王,而如今的靖王就是原身的父亲伍浩南。
  伍浩南膝下有子女若干,但是他唯独宠爱的只有两个,就是原身伍白与他的双胞胎弟弟伍青,伍青同样是一个小哥儿。
  双胞胎在大定是一种吉利的象征,所以原身与弟弟一生下来就备受宠爱。
  不过随着长大,他与弟弟的性子简直就是南辕北辙,原身性子比较温婉,而弟弟性子比较急躁,是以弟弟经常会冲动行事,这样一来,家中长辈难免不会劝诫一二,时间一长,弟弟觉得长辈们偏心,每次都只会指责他,而不会教训哥哥,心中对哥哥起了埋怨之心。
  原身还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对方是南王府的世子,那世子长大以后喜欢上了原身,但是原身却对他并无暧昧之意,可是弟弟这时候也喜欢上了这世子,整日缠着世子团团转。
  见此情形,原身渐渐远离了世子。
  转眼到了还差两个月原身就满十四岁的时候,疼爱原身的祖母病了,吃了不少汤药都不见好转,原身听说南边有个名叫‘龙井寺’的寺庙里面有一汪井水,据说这井水有灵,只要至亲之人诚心诚意把这井水取出喂给亲人,亲人就能大病全消。
  听闻这个消息的原身喜出外望,当即向父母禀报自己要去龙井寺给祖母取那井水,也不知道是为何,他的父母竟然一口答应了,还让他带着弟弟一起走,并且为他们准备行李和人手保护他出行。
  长路漫漫,原身一开始路上都很顺利,谁曾想快要到达‘龙井寺’的时候却遭到强盗追杀,原身带着弟弟在山上一路逃亡,最终他不小心跌落山崖,却被一对老夫妻所救。
  这对老夫妻年纪不大,才五十多岁,他们老两口是山里的猎户。
  原身醒来以后失忆了,想不起自己是谁,这对老夫妻就收养了他,还为他取名叫孙缘,因为老猎户姓孙,而他们认为救下原身是一种缘分。
  时间一晃,又过去三年,原身还是没有想起自己的记忆,而那老猎户却因为年轻时候打猎受伤,年老了旧疾复发在半年前去世。
  在老猎户去世之后,他的妻子也伤心过度,病倒在床,拖了半年,终于在今日去追随他的老伴儿。
  终于弄清楚这些关系以后,伍白重新走进屋子里面,为老妇人整理好遗容,然后把她埋在了老猎户的坟墓旁边,让他们老夫妻两个从此长眠在一起。
  弄好这些之后,伍白跪下给他们夫妻二人分别磕了三个响头,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以及照顾之情。
  然后才重新下山回到半山腰的那个小院子,收拾好自己的行李,锁好院门,离开这里。
  伍白背着包袱下了山,山下有个村庄,名叫丰山村。
  有村民见他下山,还背着包袱,一副要远行的样子,便询问道:“缘哥儿,你这是要去哪里呀?”
  因为孙家夫妻俩给原身取名叫孙缘,是以这李大伯才会称呼伍白为缘哥儿。
  “是李大伯呀,我打算去外面走走,见识一下外面的风景。”伍白回道。
  “你一个人出门?你娘能放心吗?”李大伯关切道。
  伍白有些沮丧道:“我娘他去世了。”
  “什么!”李大伯震惊道:“怎么这么突然就……”去世了?
  “自从爹去世以后,娘的身体就一直不见好,支撑到现在已是不易……”伍白如实回道。
  李大伯沉默一瞬,安慰道:“那你节哀顺变……”
  接着他又道:“你一个小哥儿,出门在外不安全,要不你先来我家住一段时间?我在请人帮你在村里搭个屋子,这样也比你一个人住在山上强一些?”
  伍白摇摇头,道:“谢谢大伯了,不过不用,我跟着爹打猎练了一点拳脚功夫,自保没问题的。”
  接着伍白又回答了李大伯的一些问题,见天色不早,不能继续耽误,他才与李大伯说告辞。
  这李大伯家就在丰山村山脚处,孙家夫妻二人以前每次下山卖猎物或者买生活物品的时候都会从他家门口经过,是以他与孙家夫妻二人搭得上话,也是因此,原身也与这位李大伯能够搭上话,不像其他村民,孙家几乎与他们没有一丝瓜葛。
  等伍白背着包袱离开后,有村民见到他刚才与李大伯说话,就走过来问道:“李三,刚才那娃子与你说啥嘞?”
  李三指了指山上,说道:“孙家那老妇人去世了,缘哥儿现在只得一个人,他打算去外面见识见识一下。”
  “嚯!这缘哥儿胆子也太大了吧,不怕遇到拐子?”有人惊叹道。
  “我问过了,他说跟着老孙头学了点拳脚功夫,能够自保。”李三回道。
  “话说这个缘哥儿长得可真好呀,在咱们这十里八乡的就没有见过比他还好看的人,这老孙头也太有福气了,居然生出这么一个标志的小哥儿,难怪前些年一直藏着掖着,咱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两年才肯放出来,肯定是因为孩子大了要相看人家。”有村民猜测道。
  “你想太多了,我觉得这孩子肯定不是老孙头的种。”有人反驳道。
  “哦?你是有听说过什么吗?快说来大家伙听听。”
  “这还用听说什么?光看长相就能看出来了嘛,缘哥儿长得白白净净,老孙头黑不溜秋的,这能是他的亲生孩子?”
  李三摆手道:“不可能,我看缘哥儿与老孙头他们夫妻二人感情挺深的,应该是亲生的。”
  事情有了争论,他们谁也没有证据,最后不欢而散。
  这边,伍白离开丰山村,来到镇子上,找了一家看起来门庭富裕的人家敲开了门,询问他们收不收野味。
  对方有些意动,就开口问道:“是什么野味?”
  伍白打开自己的一个包袱,拿出里面熏好的野兔子,问道:“野兔子要不要?”
  这熏好的兔子光是闻着味就觉得香,那人不再犹豫,问了伍白价钱,最后给了他一吊铜钱,美滋滋地提着野兔进了家门。
  看着面前啪的一声关上的房门,伍白把铜钱揣进兜里,拎着自己装着衣物的那个包袱离开了此处。
  晚上,伍白躺在客栈的床上,想着自己接下来该往哪里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