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皱着眉,“今年冬天肯定会冷,最近大家都忙着收取暖物资,你消停点吧。”
顿了顿,“萤光农场的事放一放,捣乱不行,我们还可以智斗。”
卫景“噗嗤”一声喷出一声鼻音。
他揉了揉鼻子,借着手遮住嘴,嘴唇努力撇下去收住笑意。
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伸个懒腰站起身。
“你去哪儿?”李希原问。
“捞物资去。”
*
碧蓝的海水下是城市残骸,破碎的玻璃窗,摔碎的花盆,马路边堆叠的轿车都提示着城市曾经的繁华。
海下时不时有建筑残骸飘过。
邹洋灵活地躲过残骸,随着打捞船潜行,时不时浮出水面,和舵工交流方位。
他从一家公寓的窗外游过,矫捷的身形激起一沓静静漂浮的纸。
已经泡烂的白纸被打成小片,其中一片飘到邹洋眼前。
这是一张购房合同,数额不小,签字的地方工整又郑重。
邹洋心里叹息一声,推开海水继续前行。
他在找末世前的一家布料仓库。
前三天的探索让他把位置锁定在附近,他今天特意把两艘打捞船都开过来,打算把布料仓库搬空。
只是还没到仓库,他就在水面下发现一个人影。
邹洋叫停打捞船,弹射入水下,灵活地躲过各种建筑残骸,找了块半颓的墙壁掩住身形。
探出头,却恰好和对方的目光撞上。
对方穿着一身黑色的潜水装备,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只能看到护目镜下一双好像没睡醒的桃花眼,右眼下一点红痣。
见到邹洋,那双睡眼瞬间亮起来,他从腰间掏出一个弹射捕鱼网,朝着邹洋射过去。
邹洋眉头一簇,几乎是本能,张大嘴巴,发出一声无声的尖啸。
海底微微震荡,尖啸声撞向卫景,让对方甚至没来得及反抗就晕过去。
呼吸嘴从口中脱落,卫景拳头紧紧握着,似乎努力想要清醒。
邹洋第一次使用能力,他心虚地看一眼被自己震晕的人,想了一秒,拖着他浮上水面,找了个露出海面的楼顶扔下。
之后他回到那个人一直在转圈的地方。
那个位置有一个圆柱形突出的结构,像是个通风口,但又是密封的。
圆柱形上端,是一块透明的玻璃。
邹洋好奇的从玻璃上望下去,瞬间睁大眼睛。
*
周老太太拿着手机,扒拉着手机上的照片,“你说这花怎么这么好呢,长了这么长时间不开花,我一过生日,花就开了。”
照片上,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开在黑漆漆没有一片叶子的枝干上,阳光洒下,照着花瓣上的露珠熠熠生辉。
姜默皱了皱眉,把手机夺过,“你也去看热闹了?不都让人拿围栏围上了?”
事实上,不止这一棵变异荆棘玫瑰,一大清早,他就让人把所有种荆棘玫瑰的地方全用围栏围上。
还好因为这植物刺太多,又不好看,他没在农场种太多,大部分玫瑰都种在缓冲区。
“大家都去看,都去拍照,看你小气的。”周老太太白他一眼,“人家都说这是农场开出的第一朵大红花,好兆头呢。”
“好兆头”这个词刺激到姜默。
他不耐烦地吸口气,转身出门。
“哎,”周老太太追出去,“顺道买块姜回来,小衍去捞海蟹了,晚上咱们蒸螃蟹吃。”
徐衍在姜默家住了一周,在周老太太嘴里的称呼已经由领导变成了小衍。
姜默随意应了声,黑着脸上到仓库区。
还好居民们只是一时新奇,早晨乌泱泱看完花,白天就正常上班吃饭了。
姜默上去的时候变异荆棘玫瑰周围几乎没人,只几棵绞藤无精打采地盘着,像是在晒太阳。
他这才松了口气。
一方面,他对变异植物的利用更加重视起来,利用的好,农场完全可以被打造成无坚不摧的堡垒。
但另一方面,连他自己对变异植物都如此忌惮,他不确定普通人知道这些变异植物真正的功效,会是什么反应。
姜默溜达着下了山,走到市集门口才想起来还要买姜。
他刚进市集,就看到一辆卡车从甬道开上来。
车头里挤着几个打捞船上的人,看见姜默亢奋的招呼,“二老板!”
“二老板!猜猜我们邹老大捞出什么了?”
姜默不由被这帮人的笑容感染到,阴郁消散了不少。
“什么?”姜默笑起来。
说起来,自从有了邹洋和打捞队,他每天看到打捞队的卡车,就觉得自己在拆盲盒。
他话音刚落,车里顿时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
“人!”
坐在副驾驶的人胳膊抡了一大圈,“好多人!”
笑容逐渐凝固。
姜默:???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1-15 18:23:47~2021-11-16 16:42: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染 19瓶;沸水鱼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技术组
卡车在姜默身前停住,车厢门打开,车厢内一连跳出十几个大小伙子,年龄都不超过35岁。
他们一下车就激动得感叹起来。
“牛逼啊,这才是末日营地该有的样子!”
“看山上那群大风车,好壮观啊啊好有钱啊!”
“我们在地底呆了一个月,这边已经种田朋克了吗?”
“哇,那我们现在的身份是不是难民?”
姜默:???
邹洋从车厢里探出头,娃娃脸上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他们是一群末日爱好者,之前在地底集资建了个避难所,上个月海啸来的时候,他们躲进了地底。”
“对!就是林写意这个憨批指挥我们躲进地底,要不是避难所装了氧气机和空气循环装置,我们早就变成尸体了!”小伙子们推出一个一身名牌的年轻人。
年轻人不服的尴尬反驳,“我预留了逃生胶囊舱的啊!谁能想弹射器被你们弄坏了。”
姜默:……
没想到人的种类竟能这么多种多样。
怪不得他们虽然浑身湿透,脸上也有疲惫之色,但着装干净整齐,和外面那群难民完全不同。
“那个,你是这里的老板吗?你们可以收留我们吗?”有人问。
“我们有物资也有技术,之前都是末日爱好者,绝不会给别人添麻烦的。呃,就是物资现在在你们车上,你们,应该,不会……没收吧?”
姜默:……
家里周老太太还在等着姜,把这群人扔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姜默干脆让他们换身干净衣服跟自己回家。
反正农场三个老板今晚都在他家,这几个人的去向回家再慢慢商量。
“邹洋和邹婶也来我家吃饭吧。”姜默邀请。
“不了,”邹洋笑,“我妈在池塘等我了。”
他目光从几人身上扫过,“要不我叫魏星河去你家?”
放这十几个陌生大小伙子去姜默家,邹洋总觉得不太妥当。
姜默:“不用了,魏星河这几天忙得要死。”
再说,这几个人真要动起手,光徐衍和方楠俩人就能解决。
“我们有衣服,就是在车上不好意思换,等会儿给我们找个洗手间换衣服就行。”
“放心,我们都是正经人,绝对不会给别人添麻烦的。”
那群人一个个保证后,开始从卡车上往下搬物资。
压缩干粮,冻干蔬菜,蛋白|粉,各种书籍,两台无线电收发机,一箱箱锡盒工具箱……甚至还有几把小巧的弩|箭。
别说,这些人囤东西确实很有章程,他们说自己是末日爱好者,应该没有骗人。
姜默一个人出门买姜,带了十五个大小伙子回家。
这群大小伙子格外自来熟,一进门就跟周老太太打招呼,“奶奶好!”
吓得周老太太手一哆嗦,菜差点儿撒了。
“螃蟹,我居然闻到螃蟹的香味儿了。”
“都末日了居然还能吃到螃蟹,这是什么神仙人家。”
小伙子们压低声音交头接耳,但你真不能指望一群成年男性所谓的“压低声音”说话。
姜默听得头大,都不知道邹洋在车上是怎么忍受他们的。
徐衍端着盘松鼠鱼从厨房出来。
叫得最欢的林写意忽然就哑了声,“徐、徐哥?”
徐衍一愣,抬头看了看,眉毛微微皱起“林写意?你从哪儿弄这么多人过来。”
姜默没想到两个人还认识,“你们认识就好办了。”
“林家最不成器的小儿子,不算认识。”徐衍把松鼠鱼放下,皱眉看被林写意等人弄脏的地板。
林写意顿时头缩得像个鹌鹑,“徐哥,我们先去换身衣服,等会儿我们肯定把地板擦干净。”
说完他手一挥,带着几个人进了卫生间。
姜默这才把邹洋又从海里捞出人的事儿讲了。
徐衍想了一阵,还是没忍住吐槽道,“太不靠谱。”
他又客观的说,“但他脑子不错。以前建过不少实验室,还有个团队专门研究末日条件下的极限生存,估计就是这十五个人。”
“那把他们留在农场就很有必要了。”方楠接话。
当然,就算他们俩不说,姜默也想把这些人留下。
单是他们带的那几个精巧的弩|箭就够吸引人了。
在前领主黄文御的严格管制下,整个S岛都找不到一件热武器。
如果他们能制造弩|箭,巡逻队也可以适量招一些能适应战斗的普通人,战力就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而显然林写意等人在换衣服的时候也进行过商议。
换完衣服出来,其余十四个人去厨房帮周老太太打杂,林写意则坐到徐衍身边,讨好一笑,“徐哥。”
徐衍,“说。”
“我们想留在农场,但必须所有人一起留下。”林写意坚定道。
徐衍和姜默对视一眼。
“那就先介绍下你们的特长吧。”方楠打开平板开始做记录。
这十五个人,三个格斗教练,两个医生,一个地质人员,另外九个,包括林写意在内,则是各方面的科技人才。
所有人对农场都格外实用。
以前的新人都是姜默和徐衍抽空训练,两个人虽各有自己成熟的打法,但他们的战斗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
这两个格斗教练当即被分到巡逻队,负责训练新人。
医生则让他们去医务室工作,这样农场医务室就有了四个医生,遇到紧急情况随时可以抽调人跟队。
至于剩下的十个能力五花八门的技术人员,姜默让他们组成农场的技术工作组,由林写意当组长,负责农场的科技研发。
林写意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献宝似的把他们收集的各种资料搬过来。
小到农具改良、小工业发展,大到防辐射手册、病毒分离手册、基因重组技术规范……
应有尽有。
姜默翻到蒸汽纺纱机顿住手,“你们能做出这个吗?”
“当然,有钢材就能做!”林写意道,“我们有专门的工具。”
姜默摇头,“蒸汽的不行,农场煤炭本来就不够。”
林写意想了想,“用电的也可以,我看农场大风车挺多,电力应该充足。但很多元件我们没有,可能要慢慢收集或者下海去捞。”
“电力肯定要做,农场必须有自己的纺织厂,”姜默道,“但我现在最想要人力的纺纱机和织布机,那种搬一个机器,自己在家就能织布的。”
林写意不懂了,“但是这种织布机效率低,织布质量也参差不齐。”
姜默:“好仿造吗?”
“肯定的啊。”林写意道,“古人都能造出来,何况技术齐备的现代人。”
姜默:“那就行。”
林写意:“那就行??”
姜默没给他解释太多。
他的初步设想是农场放出去几台织布机和纺纱机,放权给外面的人仿造。
而农场只参与出售原材料棉花,同时回收加工好的棉纱和布匹。
这其实是把纺织这块的利润分割出来,平分给了S岛其它居民。
农场是可以用生产力更高的电动纺织机,雇佣几个外来人员当纺织女工。
但姜默觉得还不够。
一个纺织厂,才能雇佣几个人?
升到四级乐园,他不用焦头烂额于攒积分,他终于能抬起头,看一看遗留在S岛的其它居民。
有徐衍的成本核算,农场怎么都不会亏损,不过是挣多挣少的问题。
但这很可能会成为某些体力不足的女人的救命稻草。
林写意不认识姜默,但他看其它两位都是默认的状态,很老实地表示听话。
“这种机器很好做,只需要少量钢材,其它都可以用木材解决,我看农场院子里就有晾晒的木板?”
“不用那些柴火板,”姜默道,“仓库里有邹洋捞出来的实木板材,回头我带你去找。”
这边工作布置的愉快,那边厨房里也是笑声连天。
十四个自来熟加一个人来疯老太太,吵吵嚷嚷的要把房顶都掀起来。
姜默看向厨房,“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林写意偷偷瞥了眼徐衍,小心道,“我们这么多人,不嫌我们添麻烦就行。”
17/59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