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末世植物乐园[基建]——月下啃大瓜

时间:2022-01-08 10:22:16  作者:月下啃大瓜
  姜默则在一边站着,帮他们控制躁动的变异绞藤。
  当初为了保护树苗,变异杏树和变异绞藤之间是互相间杂着种的,而变异绞藤对所有靠近的生物都有攻击性。
  这就造成姜默不在场的情况下,没人敢去移树。
  这些树种的时间不同,用的药剂不同,所以长得程度也有差别。
  最大的杏树已经有两人高,树冠展开,看起来今年就能开花结果,最小的杏树还只是棵灌木大小的小苗。
  姜默带着人,把这些杏树分散种到农场外。
  较小的树苗,他种在圈起来的棉花帐篷区,每个区种一到两棵。
  较大的树苗,他分散种在外面,多是在地势高,没有人来人往的地方。
  不知道用完药剂的变异杏树第一年能不能结出果子,如果能结果,难民们就又多了口粮食。
  至于松树苗,姜默倒没有把他们移栽到农场外。
  现在移栽出去,怕是树没长成就要被砍光了。
  他把松树苗都移栽到缓冲带的山上,打算慢慢攒种子,种出一片树林。
  树苗刚种好,姜默看到林写意急匆匆跑过来,“姜哥!我刚才找徐哥找不到,先来找你。”
  姜默抖一抖铁锹上的泥土,“怎么了?”
  林写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最新消息,11月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11月14日晚S岛将有暴雪,气温可能骤降到零下十几度。”
  林写意大喘了口气,“且,温度降下去,应该不会再升了,因为后面预计还有好几拨暴风雪。”
  姜默叹口气。
  该来的还是要来。
  上一世第一场暴风雪的时间他有点儿记不清,但紧赶慢赶,总算还能赶上。
  他嘱咐一边干活儿的人,“把这些变异植物都盖上草帘子,冬天不要动他们了。”
  然后回头看看农场外的棉花帐篷区,颇有些头疼。
  按照原来的计划,只住棉花帐篷,植株成熟后时间恰好够搬进去。
  但现在有了李美的技能,他想把帐篷弄得更好,就只能用“狂怒”技能提前催熟,给改造帐篷预留出更多时间。
  使用“狂怒”技能太消耗精神,他一天最多能催生50株植物。
  后面几天只能少睡觉了。
  *
  11月5日。
  气温直线下降。
  自从上次初雪之后气温降到零下,就再也没提上来。
  照这个程度,恐怕冬天只穿羽绒服不行了。
  市集二楼的棉花和布匹摊位前,围得人越来越多。
  不过让人安心的是,不管有多少人去买棉花,那几个圆柱型大桶里,棉花总是装得满满的。
  二楼裁缝铺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一个月后,有些手巧会做棉衣的,就有了接活儿的机会。
  价钱不贵,一荧光币到二荧光币不等,用棉花和布匹代付也行。
  林雪从市集下来,抱着两大尼龙袋棉花。
  她走到等在门口的小姑娘面前,“走,我帮你送下去。”
  “不用,林阿姨,我拿得动。”小姑娘笑起来甜甜的,露出两颗小虎牙。
  “下山要走好久的台阶呢,哪儿能叫你个小丫头自己拿。”林雪把其中一个较轻的袋子递给她,自己扛着较重的那个。
  “真不用,林阿姨,你把做衣服的活儿给我家,我就很开心了。”
  林雪没理她,扬手,“走走走,再啰嗦雪就下大了。”
  林雪和小姑娘赵新月都在农场新开的纺织厂工作,两人相邻工位,关系也最好。
  裁缝活儿,一般人都喜欢找住在农场内的人做,这些人家里干净,不会弄脏衣服。
  林雪倒不这样想。
  她觉得干净的人,在哪儿都干净,邋遢的人,就算给他个好房子也收拾不起来。
  她看这小姑娘就很好,虽然住在农场外面,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人品好,手也灵巧。
  这年头谁都不容易,她儿子在巡逻队当队长,丈夫在种植棚,自己家日子不愁,就想顺手帮一帮别人。
  “你就买这点儿棉花,过冬能够?我听说,外面有人开始盖木屋了?那木屋能防雪吗?”
  赵新月摇头。
  “每人想法不一样吧。大多数人都在攒钱,准备进棉花房子呢。”
  林雪自然也听说农场在外新开了几千平的领地,但她更好奇能住人的棉花房。
  “真能长出帐篷那么大?”
  赵新月比划了下,“比帐篷还大!现在已经石化了300多个了,工人们正挨个装门窗。”
  “那棉花说是二老板用搜集来的变异植物育种,育出来的。”
  说到这里,赵新月笑了声,“您知道吗?集市二部旁边有个信息大厅,二老板一直在信息大厅征集变异植物的消息。”
  “以前一荧光币一条消息,大家都说二老板人傻钱多。”
  林雪也笑起来,“现在没人说了?”
  “现在都感叹怎么没人发现个变异小麦。”
  变异伞盖棉花的发芽,就像是黑夜中一棵信号弹,虽然微弱,却让众人看到无限希望。
  既然变异的棉花能通过育种的方式长这么多,那以后会不会有变异的小麦,变异的水果?
  末世粉碎了人们活下去的希望,但总会有新的希望冒出头。
  像赵新月这样接到了裁缝活计的,还有不少。
  他们有的是通过做临时短工认识的人脉;有的则本来就是裁缝,凭着以前的信誉拿下的订单。
  农场大门口不时有人抱着棉花袋子聊天。
  “再接十单,就能凑够买棉花帐篷的钱了。”
  “我老公关节炎,冬天不能出去捡木头,多亏你家照顾生意了啊。”
  “最后一个拼团名额,有人来吗?五个女生拼一个帐篷。只要单身女性。”
  另一边,穿着灰色巡逻队服装,裹着红色披肩的女孩正站在大门口,同一个妇女说话。
  那妇女手里牵了两个五六岁的孩子,仰着头奶声奶气的叫姐姐。
  不知聊了些什么,女孩郑重拍了拍妇女肩膀,转身离开。
  “那是李肆队长吧。”赵新月羡慕得看着女孩离开的背影。
  林雪同样望过去,“听说是个能力很强的丫头。”
  *
  离开妇女后,李肆没有回宿舍,而是直接去办公楼找方楠。
  “我想领养两个孩子,需要办什么手续吗?”
  方楠从电脑前抬起头,上下打量一眼女孩,“你?”
  别人他不知道,他记得李肆是格外讨厌和小孩相处的。
  这话要是那个每天脑子里都不知在想什么的张元子过来说,他还能信一点。
  “对。”李肆先是斩钉截铁地回,看到方楠疑惑的目光,她想了想,“张元子也想。”
  没事,就算她不想,回去和她商量商量,她也会想的。李肆心里道。
  方楠认真思索了下,“你是想把人接到农场住?”
  领养小孩什么的是职工私事,农场不该过问,可如果要把人接到农场,就需要好好过问了。
  李肆抿了抿唇,抬起头,“对于大人来说,度过冬天不难,可小孩子太容易生病了,没有温暖的生存环境,没有足够的食物,冬天就是所有孩子的噩梦。”
  她的面容美艳锋利,满脸写着倔强和不在意,垂下的手指却不安得攥紧衣角。或许作为巡逻队队长,提要求把外人带进农场,是有些不妥。
  方楠看了她一会儿,突然轻笑一声,“在那边坐吧,我找另外两位商量一下。”
  他把李肆让到沙发上,给她泡了杯咖啡,拿起电话拨给徐衍和姜默。
  过了不久,两人陆续进来。
  听方楠转述了目前的情况,姜默沉思了一会儿,“其实还有两栋别墅空着,冬天正常供暖,可以改成学校。”
  姜默很快察觉不妥,“但别墅区是农场中心区域,被有心人渗透就不好了。”
  “启用市集一部旁边那栋楼吧,大一点,能装的人多。”徐衍看起来有些疲惫,他搅着一杯浓咖啡,淡淡开口。
  姜默惊讶看向徐衍,那栋楼确实很大,六层楼,可以分割出近200个房间。装儿童的话能装几千人。
  但这栋楼是准备留做商业中心的。
  徐衍大方的着实有些不可思议了。
  姜默不由想起林写意的话。
  “不同意?”徐衍揉着额角,反问。
  姜默摇头,“同意。”
  “那就按照正常学校的流程走,”徐衍接着道,“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一个学期,5月到9月一个学期,住宿制,每学期学费10币,食宿费20币。”
  “30币对外面的人不是个小数目。”方楠有些纠结。
  “农场不是福利机构,规矩不能变。”姜默看一眼徐衍,轻轻笑了一声,“但周桂芬准备出1.5万萤光币捐赠500个名额。”
  作为农场二股东,他拿到的分红和工资根本用不完,何况工资改革之后,所有实验棚产出他都能拿到一成利润,仅这一成利润,就够周老太太挥霍了。
  “嗯,”徐衍似乎早就料到姜默会这么做,他呷一口咖啡,后靠住椅背。
  “那徐衍也捐500个名额吧。”
  作者有话要说:  被营养液震惊到了!感谢给我投营养液的小天使~感谢在2021-11-22 15:00:00~2021-11-23 15: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毛毛不毛的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橘胖胖的肥爪爪 100瓶;路人乙 80瓶;灵犀susi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9章 风雨
  方楠恍然。
  他算了算自己的收入,“我捐80个名额。”
  “我捐5个。”李肆急忙道,“或者可以在农场搞个认捐?应该也会有别人想捐款。”
  徐衍示意方楠,“那你给小王打个电话。”
  *
  公告很快贴出来。
  助学捐款三天,捐款后的名额只提供给农场外的难民,农场内儿童不提供免费名额。
  捐款人有权利指定名额捐给谁。
  谁都没想到职工们会对助学捐款这么积极,有部分人在认捐单上填上自己亲戚家小孩的名字,但也有不少人只是默默捐款,什么信息都不留。
  最后统计出的免费名额是1132人,姜默和徐衍又添了些钱,凑了个整,1200人。
  第二天,苏羽的爱心送水车上,多了一张用硕大红纸贴着的告示。
  11月7日。
  一夜过去,地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近期的天儿总是阴的,风呼啸着从北方吹过来,漏了气似的,似乎永远也吹不完。
  太平村一个营地里,几个男人踩着梯子,正在给窗户钉塑料纸。
  “你们以前没在农村生活过不知道,冬天窗户必须要封上,多好的窗,它都漏风。”踩在梯子上的大叔接过两个钉子,把其中一个含在嘴里。
  “这个房子是附近最好的,等把窗户封严实了,再一烧炕,屋里就暖和了。以后这个房子就给孩子和老人们住,咱据点五个孩子、七个老人,隔壁村再送两个孩子、四个老人过来。挤点也没事,正好暖和。”
  他自豪道,“也就这家屋主是北方人,屋里才能有炕,咱们本地人,谁打这些东西?还零下,以前过年都没几天能到零下。”
  “于叔!于叔!”远处匆匆跑来一人,是隔壁村姓崔的个小子。
  他一路跑过来,气喘吁吁,嘴里哈出白气,“快,农场收孩子,收一千二百个。”
  “收孩子?!”中年大叔瞪大眼睛。
  “呸。”小崔拍一把自己的嘴,“招收入学儿童,正常要30个他们那什么币才能进,现在有好心人捐赠的1200个免费名额,住校,包一学期食宿。”
  于叔快速从梯子上退下来,“谁传的消息?是真的吗?末世了能有这么好的事?”
  “这个时候就算有人.贩.子,也是贩青壮年吧,谁家贩孩子啊,而且家长随时可以去探望的!”
  年轻人拉着于叔就跑,“先跟我走,去听听爱心水车那边怎么说。”
  “等会儿,崔你等会儿,年龄限制呢?两三岁的要不要?”
  *
  11月10日
  苏羽拿着大喇叭,这几天喊得嗓子都在冒火,“谁家孩子两三岁?叫什么名?好,进学前班。”
  “你家孩子没断奶?他妈以前做什么工作的?现在农场就要10个学前班老师,他妈要能行,就报名,不行名额就给别人了。”
  “发给大家的入学通知书,大家自己拿着,自己收拾好行李去农场报道啊,入学通知书别丢了,农场只认纸不认人。”
  “年龄限制12岁以下。”
  有人推着自己孩子挤上前,“我家孩子刚满13岁,行吗?”
  苏羽扬首看了他一眼。
  没穿棉服,身上的衣服用单衣叠起来,里里外外套了快十件,最外面是个夹克单衫,磨损的厉害,粗糙的双手用布条包住,里面隐隐渗出点儿血。
  他孩子倒是穿了件宽大的羊毛马甲,末世前的小孩发育早,已经快一米六了,只是小孩面黄肌瘦的,脸上没一点血色。
  “我孩子多年的支气管炎,天太冷了他不行。”男人面带祈求地看着他。
  苏羽把喇叭关了,脸上带点不耐烦,“周岁虚岁啊,农场收人按周岁算,你别给我把年龄都弄乱了。”
  男人有些着急,“周……”
  “周你大爷!”不上道。
  苏羽骂了句,一把将孩子捞过来,在入学通知书上唰唰写字,“名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